第1035章
而今之天夏,厘定诸序,使上进之路得通,人人都可存身于规序之内,比之以往宗派林立之时何胜百倍,诸道自有其付,也自得有其享。
故此并非强迫诸道,而是请天夏之人一同护我天夏,天夏子民在其中,所有天夏修道人亦在其中,此中没有上下高低之分。”
方道人微微一笑,道:“张廷执今日倒是谈了一番大义。”
张御看他不同,道:“人各有所不同,方上尊若是不愿意谈义,但我们便来谈利。”
方道人来了一点兴趣,道:“利又何解?”
张御道:“天夏并非是一味要求诸位同道付出,亦是有所回报,并向来是有承责之人得其利,此回元夏威胁在前,保全天夏就是保全天夏之利。元夏覆我,是为了捉拿终道,然而我若覆灭元夏,则我替去元夏,亦能得见彼端。
但等那时候,先得观睹大道之人,则必然是为玄廷出力付托之人。诸位避世不过为修道,而有见得彼端的机会,却是不愿去求,那么到底是在求道,还是在求生?
若是诸位坚持避世不出,也是可以,恐到时候非但不义,也无其利。便连乘幽派避世,也是为了求得上法,而诸位届时又能得到什么呢?”
方道人听到这里,不由抬起手来,轻轻鼓了鼓掌,道:“张廷执说得有理,义利两面都是让你们说到了。让方某听着都觉得有道理。”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不过方某今天请两位到此,也是因为有一个解决之道。自认可以不用劳烦两位廷执大费周章,也可能解决玄廷之困扰,可谓是一举两得,两位不妨听一听方某的意思如何?”
武廷执道:“既是受方上真之邀到此,那便是为了一听方上真的建言的。”
方道人点了点头,道一声好,他看向两人,道:“此事说起来也是简单,方某有把握让所有同道入世为天夏效力,而且不必玄廷再是操心此事。”
武廷执看向他,道:“可问一下,道友具体准备如何做么?”
方道人道:“无非是劝说罢了,两位廷执,我问二位一句,玄廷除了知晓这些同道的功法名姓,门人弟子的数目之外,余下又知道多少呢?但是方某不同!”
他点了点自己,“方某与他们相处数百载,却是对每一个人都是知之甚深,每一名同道的喜好,每一名同道的长处,每一名同道的想法,都是知道的清清楚楚,所以能做到有的放矢,能做到眼前玄廷做不到的事情。”
他又一笑,道:“不过方某做此事,却也是有一个附带条件的。”
武廷执沉声道:“不知方上尊的条件是什么?”
方道人笑了下道:“也是简单。”他身躯微微坐直,看向两人,目光生光道:“玄廷要许我一个廷执之位。”
武廷执沉默着没有回答,只是他向张御传声道:“张廷执,这件事另有源头,我们不如今次先回去商议?”
张御一转念,既然武廷执与他这么说,想来也是有所考虑的,便回言道:“也好。”
武廷执于是对方道人道:“方上尊当是知晓,廷执之位需玄廷共决,需首执首肯,故尊驾之要求,我等需先知会首执和诸位廷执知晓。”
方道人轻笑点首道:“这是自然,方某也知这是大事,总要由玄廷决断的,方某在这里等着回音,不管成败,都不会有所怨怼。”
下来三人不再谈论此间之事,而是谈了几句道法,待面前一盏茶饮尽之后,武廷执与张御便从此间告辞出来,坐回了飞车之上,而后纵空归返。
在归途之上,武倾墟先是开口道:“这位说能解决事机,倒也不算太过夸口,这些潜修同道之中,严道友向来不问外事,尤道友只喜阵法,反是这位最是最热衷于结交同道,且若算修道年月,这位也在多数之人,与诸人的师长前辈称得上故旧,多少也要卖他一些情面的。”
张御想了想,道:“方才武廷执说,这位要当廷执之事另有源头,不知这又是如何一回事?”
武廷执道:“当初我天夏渡来此世时,这位曾经一度活跃,后来亦是他带着一众潜修真人一同对抗天外宗派,功劳是有,可是此事过去之后,他便向玄廷提出要一个廷执之位,不过庄首执却是没有答应他,只言可以安排去往地方镇守,若是能镇守数十上百载,那么论功拔升。然而这位显然不愿,闻此之后,直接回去闭关了。”
张御微微点头,通常所有廷执都必须在各洲宿有镇守之功,或者立下过奇功,否则哪怕你是摘取上乘功果之人,都不会让你一步登天。
但此中也不是没有例外,比如风道人,不过这显然是出于大局考量,为的是鼓励整个天夏不知多少玄修,不能按常理去看。
而庄首执婉拒其人,除了规矩之外,恐怕是还有什么其他考虑。
武廷执道:“后来庄首执论功之时,因这位还是立下功劳的,所以没有忘了,故是对其赐予玄粮以作补偿,两百多年时间也不曾有过间断,这般其实与廷执所得也大差不差了。
而在这位潜修之后,后来也就未提此事。但是到了前番我诸派征伐上宸天之际,征召各方修道人助战之时,尤道友和严道友都是应邀而出。然而这一位却是提出,唯有给他廷执之位,他才愿意出力助战,庄首执依旧未曾应允,故是这位也没有露面。但在大战之后,庄首执便将原来许予其人的玄粮罚没去了。”
张御道:“庄首执并没有做错,拒绝玄廷征召,还以此为条件索要职位,若按御之意,那应该惩以重罚,庄首执事后仅只是罚去玄粮之利,而未曾另行处置,看来已是顾念其人以往所立功劳了。”
武廷执沉声道:“只是今日,其人现在却又要求廷执之位,看来仍是不肯放弃原先之念,便看陈首执如何看待此事了。”
张御思索了一下,没再多言。
飞车不一会儿就回到了清穹之舟深处,两人下了飞车之后,便来那一方空域之内寻到了陈首执,并将此事叙述了一遍。
陈首执道:“武廷执如何想的?”
武廷执道:“武某以为,要是事机能够在眼下解决,那也不妨让他解决,因为元夏之事才是第一位的,余者可以先方一边,一切可待击退元夏之后再议。不过碍于玄廷规矩,我可许他一个暂行廷执的权柄,若是他有所不妥,那么也可以随时摘了去。”
所谓暂行廷执权柄,那是一旦战时廷执若死伤过多,人数少缺,或者在商议一些重要事机时,让功行出众的玄首暂列廷议,若是做得好,则成为真正廷执,若是做得不妥,则是可以废除。不过这一条规矩自有天夏以来倒是还从来不曾用过。
陈首执看向张御道:“张廷执的意思呢?”
张御道:“御以为此人不会同意这个意见,此人对玄廷廷执之位颇有执念,不会只接受一个可被挪去的虚位。再则而观此人之过往,明明有能力,却又不肯入各洲宿镇守,说明此人要得是权柄,而不是职责。
而这一次,一旦天夏战胜元夏,便可能得窥上道,那么此人更不可能退让了。”
若是战胜元夏,上道真的有所显露,那么身为廷执,肯定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人怎么可能放弃?
而且还有一点他没说,此人若是裹挟此事入廷,隐隐然就成了这些云海潜修道人的领头之人了,他记得以往也不是没人动过这方面的心思,这里定不能放任。
陈首执沉声道:“以往庄首执曾拒绝此人两次,若是问我,我之回答亦是回绝,此人与我道念相异,纵是功行足够,也不合入我廷中!”
……
……
第九十三章 执序正法度
陈首执在行事风格比庄首执强硬的多,当然这也是因为庄首执在位之时的情势与此刻有所不同。
那时候可谓是内忧外患,内部要尽可能安抚,就算他在那个时候上位,在一些大局之上也需要妥协,自己的考量和喜恶那都是十分次要的东西。
但是现在不同。
天夏内部基本平靖,最大的威胁就是来自于元夏,若说当初的上宸天只是有一定可能冲击到天夏,那么如今的元夏是实实在在能覆灭天夏的,而且实力还明显强于天夏。
在这般严峻情势之下,现在天夏的一切行事准则,都是以对抗元夏为上,任何人若在此事之上拖后腿或者不配合,那都是他的敌人。
当初方道人两次向庄首执要求成为廷执,他也是曾亲身经历的,那个时候他就对此人的作为很是不喜。
他认为似如这般人,若是进入了玄廷,不止是坏了天夏的规序,反还会给原本运行稳妥的玄廷带来无穷隐患。
而如今,他更不可能因为此人的提议而退让。
见他态度坚决,武廷执道:“那首执,若是我等回绝他,就就只能先按此前的定策,向所有同道逐个颁宣玄廷的大策了。”
张御这时开口道:“御却以为,对于方景凛此人,却是不能不作理会。”
陈首执看向他,道:“张廷执的打算是什么?”
张御抬眼看着陈首执,道:“御之建言,尽快拿下此人!”
武廷执一怔,看了他一眼,但随后似想到什么,也是在那里沉思。
陈首执面上没有任何意外,颔首言道:“理由何在?”
张御道:“这位方上尊说他能让这些云海之中潜修的同道听他安抚,从而顺从玄廷的安排,那么是否可以说,他同样也能让这些同道不服从玄廷的谕令呢?亦或是说诸位潜修同道不愿配合玄廷,也是有他在背后带头鼓动呢?”
说到这里,他稍微停顿了一下,才又言道:“若是我们退让,或许这些潜修同道就会知道对抗玄廷是可以的,只要有这位方上尊带头,那么就能够让玄廷为之妥协,这一次若是成功了,那么下一次或许也是可以,故是此势必须打压下去!”
他认为正是因为有方道人在里面串联,并且利用这些真修同道为自己谋利,所以整肃的事情要推动下去才没有这么容易。
也是因为有此人在,诸人才有了对抗的心思。
这个带头的不能不管,必须要将之打掉。
陈首执道:“张廷执准备怎么处置此事?”
张御道:“现在依旧是战时,只需向其人发征召之令便可,若是其愿意出来效力,那么其余人也好劝服,到时候再逐个安排就是。可若其拒绝征召令,那就是明着违反玄廷战时谕令了,御身为守正,自当亲自前往规正!”
他看向陈首执和武廷执二人,道:“玉素廷执有一句话说得不错,有些人不愿意为天夏出力也还罢了,反还可能成为内患,那还不如扔去镇狱之中为好。”
陈首执看向武廷执,道:“武廷执,对张廷执此议,你可有建言?”
武廷执沉声道:“张廷执此法,确实是解决此事的一个途径,武某对此并无异议。”
他很清楚,在陈首执不同意给予方道人廷执之位的时候,解决的方法其实就不多了。只不过他是想向潜修同道颁宣玄廷大策下来若是事机不成,那么再针对方道人,而不是一上来就对此人动手,这样显得太过有针对性了。
然而张御的考虑方式却不是如此,的确向众人颁宣之后不顺利再动手更是符合做事的次序。
不过正如他所言,现在是战时,有些事情是不用按着既定的规序来的,直接奔向结果就可以了。
那些真修秉持着古旧思想,向来是以力为尊,谁的道法高深谁讲话自然就有道理,而方道人早已求全了道法,放在整个天夏之中也是位于顶层的一批,具体是什么实力,没有真正比较之前,下面那些修道人也未必分得清楚。
在没有任战绩出来时,诸道或许也更愿意相信方道人才是同辈之中道行最高之人,一来其修道年月在那里,二来此人也与他们更为亲近。
所以这一次他不但要从道理上拿捏住其人,亦是要从实力上将之压制住,如此余下之辈自然能够改变态度了。
陈首执此刻见武廷执也不反对,便唤了一声,道:“明周。”
台阶之下光芒一闪,明周道人出现在了那里,稽首一礼,道:“明周到此,请首执吩咐。”
陈首执沉声道:“传我谕令,征召天夏潜修修士方景凛,要其为玄廷效力,限他两日时间予以回言。”
明周道人打一个稽首,道:“明周遵谕。”一个躬身之后,他便即化去不见。
陈首执又对张御道:“张廷执,你可先行回去,且等待两日之后的回复吧。”
张御点了点头,他对陈首执抬袖一礼,便从此间告退了出去。
武廷执站在原地未动,他道:“首执,以张廷执的战力,武某不怀疑他此战能胜,只是以强制强,纵得一时之威慑,可也是有隐患的,日后若是遇到更强如元夏者,怕是很多人都会心生动摇。”
陈首执沉声道:“若是人人心思如一,那天夏又哪里需要这么多规序?规矩理序便是用来约束这些心思的。这些不在乎天夏规序之辈,我们要他们又有何用?还不如早些将这些腐肉剔除了出去。”
他看向外面,道:“更何况,长孙廷执那处进展顺利,等到长孙廷执将外身打造成功,到时候我辈便是拿外身去与敌交手,拼的乃是外身之耗了,皆是就算有人有那个心思,也没有那个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