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玄浑道章> 第1058章

第1058章

  ……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取物祭化身
  壑界诸人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在内层将一十三上洲粗略的游览了一番,只是各处新设立的中洲下洲就无暇多看了。
  除了这些这些地界外,他们还特意去了一趟东庭府洲。
  因为这是张御曾经担任过玄首的地方,对他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壑界因为张御当初传道才有了今日,而了解过东庭的过往后,东庭在他们眼中也是同样如此。
  东庭府洲也没有让他们失望,虽然此处在海外偏远之地,但是有着穹道飞舟,与地陆交通十分方便,且府洲营建起来也没有多少年,再加上辽阔无比的山海地陆,格局显得十分之壮阔繁盛。
  只是他们无论去到哪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那无处不在的天机造物,便是东庭的兴盛,也有一大半是建立在造物之上的,此物对民生实在太有利了,这更是让壑界之人觉得有必要在自家天地内推动。
  他们决定听从风道人的建言,设法延请大匠去往壑界。在此之中,他们听说了一件事,东庭天机工坊有两位主要的主持之人,其中一位安少郎,此人乃是张御的学生,这一消息让他们大为欣喜。
  毕竟有这层关系在,怎么也比别人更值得信任,要是这位肯去,那么愿意给出最为优厚的条件。
  为此还特意让一位玄尊来至天机工坊处面见安少郎,询问他是否愿意去壑界帮助他们推动造物。
  安小郎对此却是拒绝了。
  在他看来,东庭这里更为重要,而且东庭天机院几乎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的,现在他还没有完成自己心目之中的目标,就连张御交给他的各种伊帕尔及莫契神族的技艺他还没有完全吃透,哪有闲心去从无到有再去重复一遍以往的事。
  身为东庭天机工坊院主的武泽武大匠同样也不同意,因为在他看来,壑界要安小郎做的事,任何一个大匠都能做,但是安小郎能做的事,却不是其他大匠能够替代的。
  那位玄尊遗憾道:“可惜了,我等也走过不少地方,也请过那些大匠,可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离开,除了请玄廷指派,靠壑界自己,未必能请到合适之人。”
  武大匠推了下眼镜,道:“有个办法,贵方或许可以尝试一下。”
  那玄尊神情郑重了一些,道:“哦?不知是什么办法,还请武大匠指点。”
  他虽然是玄尊,可大匠的身份也不低,也是在某一途之上走了将近顶点之人,虽然个人没有武力,但是他们的技艺足以让人钦佩。况且他们还听说,这位与张御也是有交情的,不过想想也是,若非如此,又怎么可能把如此重要的职位交给这位呢?
  武大匠道:“在过去曾有不少大匠因犯了事被拘禁了起来,虽然他们行差踏错,但是他们的一身出众技艺却还在。”
  那玄尊讶道:“罪囚?”
  武大匠点头道:“尽管是罪囚,但大匠依然是大匠,如果说是去壑界推动造物可以赎罪,可以削刑,他们想必是愿意的,并且因为是罪囚,你们不必给予任何好处,也不必对他们太过客气。”
  那玄尊一想,这倒是个办法,这些人对留在天夏本土只是空耗时日,但是去到了壑界,却能做出许多有益之事来,对于双方有利。
  他抬手一礼,诚心言道:“多谢武大匠指点了。”
  武大匠还有一礼,道:“贵方觉得有用就好。”
  清穹上层,易常道宫之内。
  陈首执、张御、还有武廷执三人今日都是来到了此间,用了差不多近两载之日,长孙廷执所祭炼的外身已是差不多完成。
  张御看过去,见是一个个气光所组成的人影正站在大殿之上,每一俱都是一般大小,以他的目光,也仅有细微的差别。
  长孙廷执道:“这些外身使用之法与以往方法略有不同,有两种运使之法,其一,战时只需将气意寄入其中,则随时可为修士所用;其二,提前将一缕意识和气机寄托在此外身之上,通过自身气机蕴养,可以达到高度契合。”
  在场之人都能分辨清楚,前者就是在斗战激烈,耗用甚急之时可用,道行寻常的玄尊用这一种较为合适,而那些道行及斗战能力都比较高明的玄尊,则更合适用后一种方法。”
  武廷执此时问道:“祭炼这外身仍是需要用到虚空邪神,而与元夏对抗,耗用当是不少,长孙廷又是如何解决此事的?”
  长孙廷执语声淡淡道:“最初一头虚空邪神只能对应一具外身,不过后来发现,虚空邪神力量特异,可以分拨力量,一头邪神可祭炼多数外身。”
  武廷执沉声道:“凡事有利则有弊,这样的外身即便筑炼出来了,恐怕也很难维持长久吧?”
  长孙廷执道:“不错,的确如此。只长孙考虑下来,真正用作消耗的外身是不必要长久存在的,因为我们暂时只能维持在本土斗战,还不用考虑攻到元夏本土去。所以只要维持半天乃至一日的存在便就可以了,若是在激烈斗战之中,可能这么长久也不见得坚持住。”
  张御微微点头,他是同意这等看法的,寻常玄尊的外神根本不必维持长久存在,因为在一场激烈斗战中根本坚持不了太长时间,那还不如将重点放在数目上。
  长孙廷执并不是只会单纯考虑怎么提升技艺的人,而是考虑如何有效的运用,其实两载时日,能弄出这些已然不错了。
  长孙廷执这时一招手,两具如仿若真人一般凝实的气光身影来至面前,他道:“此是可为摘取上乘功果的修士所使用的外神,目前还是很难做到频繁替换,不过想来只要不去到元夏之地也是用不着的。”
  武廷执颌首表示同意。摘取上乘功果的修道人,除了少数人,实力差距都是不算太大,一般功行相近就很难在短短时间分出胜负,而别的修道人对他们的威胁也是十分有限,掺和不入他们的斗战。
  所以确如长孙廷执所言,只要不去到敌人世域上,对于外身替换需要的确没这么大。
  长孙廷执此时又言道:“如今祭炼的外身还未至完满,还有提升余地。且到底能否用于斗战还有待验证。过后会根据真正斗战之后的情况再作调和。
  如今最大问题是,只是利用虚空邪神为祭炼宝材还是有所不足,因为捕捉邪神我们需要不少人手,这却也牵扯住了我们一部分斗战力,我们最好有别的方法进行代替。”
  武廷执道:“元夏能做到此事,依靠的是什么?”
  长孙廷执道:“通常手段很难解决,长孙以为,很可能是来自于某件镇道之宝,只是不知是特意为此炼造的,还是附带之用的。”
  张御开口道:“极可能是特意炼造的,因为元夏化演万世,一开始也定然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做到覆灭万世,也难以确定这些世域之间会否联合起来对付他们,所以他们首要要做的,就是需要减少自身伤亡,外身就是最为有效的手段。
  这样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元夏这么大方就将下层外身技艺示以我观,因为这高层力量和下层力量纵有相通之处,可具体运用还是有所不同的。”
  武廷执想了下,道:“若是这么说,元夏为了攻伐外世,至少需要三件镇道之宝,首先是外身之用,其次是需蔽绝诸世域相互串联,其后则是用来打通界域,构筑两界通道的。”
  张御道:“或还不止,以元夏的保守,所有事情定然是面面俱到,特别是最初还没有如此强大的时候,涉及自身生死存亡,必然会给自己留好退路,所以当还有遮护自身所用的宝器,但此宝也有可能早便存在的。”
  元夏诸位大能为了追寻终道,很早便就合力化演万世,合力炼造镇道之宝了。
  对比天夏,直到近来才是真正做到此事。
  早前有能力做此事的也只有神夏,清穹之舟就是那时候由如今数位执摄共同祭炼的,不过此舟祭炼用时颇长,从古夏时候便开始了,直到神夏时候才是完成。
  倒并不是说用时多长久镇道之宝就有多完备,上层大能正身也未必有寻常时日流转之说,应当只是用道不同之故。
  陈首执这时沉声道:“镇道之宝只能由镇道之宝来对抗,前回我面见几位执摄时,几位执摄也言会继续祭炼,眼下一时少缺也没什么,我与元夏之战,从最初几乎无法抵抗,到今日已能固守一方,来日未必不能击其之所在,这里需诸位同道勠力同心了。”
  张御与武廷执皆是应是。
  张御心中转念,天夏令出于一,不说上下定然无滞碍,但绝无元夏这般牵扯,这是天夏胜过元夏之处,可是要想在此战之中最终胜过元夏,还是需要一边斗战,一边积蓄实力,尽量争取拖长战局。
  好在从如今形势看,他们是能做到这一点的。
  而且随着时日推移,近来他的根本道法愈发清晰起来,至多再有一月时日,当就可以昭显而出了。
  ……
  ……
  第一百二十七章 弭争执犹存
  近两个月过去,元夏几乎没有任何动静。而设布在天夏域内的墩台这里,那个被临时委派为驻使的修士至今没有等到人来替换自己,故是他整日惶惶不安,生怕哪一天就忽然没了性命。
  他十分怀疑,那个替换自己的说不定就是在等他没了性命再上任。
  他心里对此十分抱怨,就算现在不来,以后也不还是要来的?那不是早点晚点的事么?还平白拖一个下水,这是何必呢?
  正在他惶惶不安的时候,终于等来了消息,说是那位驻使即将到来,让他做好交替之准备。
  闻得此事,他顿有一种得有解脱之感,在焦躁中等了两日,接替他的驻使终是到来,在见到驻使那一刻,他心中终是生出了一阵解脱之感。
  在与其人把一应事机交待过后,他正准备离去,然而那驻使却是喊住他,道:“这位道友,你且等等回去。”
  修道人顿时觉得不妙,道:“还有什么事么,在下来此也只有两月,所知实在不多,能交代的在下俱都交代的,余下的在下也是不懂。”
  那驻使却道:“两月之中就能把事机弄得这般清晰有条理,可见足下是一个人才。”
  修道人心慌不已,事情做得好也不成吗?他勉强一笑,道:“真人过誉了,在下这点浅薄本事算得什么,随意换一个人来都能做好。”
  那驻使不置可否,只道:“我此来此之前,听闻此位疑似落了咒,前几任都是莫名罹难,这虽说是无稽之谈,但也不得不慎重,天理变数,定有缘故,故是我亦不知自己能在此位之上待得多久。
  足下既然能在此位上安然过去这么多时日,说明你是有运数的,故是觉得你该留下,本使若是出了问题,当还是由你来暂代。”
  那修道人哪里情愿,勉强镇定道:“真人,在下只是临时差遣到此,地位不够,道行也是为足,只是实在无人才把在下派驻在此,真人之能胜在下百倍千倍,在下在此又能得帮得上什么忙呢?且是在下籍册也不在此处,也不能……”
  驻使却是直接将一本名册扔了出来,道:“此事放心,我来之前已经将你的名册要到我这里了,以后你便正式是墩台一员了。”
  修道人接过名册,顿时呆在了原地。
  驻使道:“到了这里,你还指望能回去么?只要我扣着你的名册不发,你也是回不去的,好好做事,若是你的做得好,我不介意放你回去,前提一切且听从我的吩咐。”
  修道人也是没办法了,有气无力道:“是,愿意听从真人安排。”
  驻使道:“你叫什么名字?”
  修道人道:“在下糜砾。”
  驻使取出一封书信,道:“你将此书送到天夏张正使那边去,这是上殿之事,莫要有所差错了。”
  糜砾定了定神,只是呈书当还无碍,接了过来,行了一礼,便出去送书了。
  张御近来虽未见到元夏有动作,可有关于元夏的消息却也并没有中断,全是自金郅行那里送来的。
  金郅行依靠着前些时日在各个世道内打下的关系,从各世道内部获取了一些零零散散的消息,他又将这些消息汇总一下送传了回来,还附上了自己的判断。
  张御从那些繁复凌乱,乃至真真假假的消息中,也是看出来了一些东西。
  应当是他先前的策略奏效了,上殿如今想要掉头,又想将下殿排斥在外,这事若是瞒着下殿,靠着上殿的主导权,之前也没有什么太大征兆,这是有极大可能做成的。
  可是由于他对盛筝的提前送去了一些消息,下殿有了准备在先,所以而趁着上殿转头的时候,却是一通发力,弄得上殿一度进退两难,甚至有些狼狈。
  若是继续掉头,反倒是成了在下殿建议进行的了,那一定是会给下殿占去便宜的,你要是不掉头,那么往后若有问题,还是一样要让下殿得了好处,这叫他们如何甘心?故是这里面又反复牵扯了起来。
  这两个月时日就是双方互相内争,但是从后续的情形上,双方却是互相协调,逐渐达成一致。
  他留意到,从各方世道的消息上看,双方的对抗一直很激烈,数十天内没有缓和的迹象,但是到了近日,双方似就一下消弭争议了。
  这个情况很可能是大司议出面了,不然的话,没可能之前矛盾重重,忽然之间一夜之间就达成妥协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