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2章
飞车往云海驰去,前方自然而然裂开一道阵门,随着飞车进入此中,再出现时,便就落到了清玄道宫的殿台之前。
他一摆袖,下得飞车,往殿内行去,边走边是思索。先前元夏那边传书,再加上有霍衡那边所言,他虽觉得诸位执摄不会妨碍自己求道,可对此也是有一些想法的。特别来此面见这位执摄之前,心中更是多了不少思虑。
但是现在发现,这位非但没有什么劝戒之言,看去还对他有所鼓励。
这应该是执摄的真实态度,执摄要对付下层破境,完全没必要另外摆一副姿态,更没必要在他面前故弄玄虚。
那么阻碍到底在哪里?
他又是心中琢磨了下“道之有异,非在一同”这句话,不由暗忖道:“先前那传讯是元夏方面传来的,莫非问题出在元夏么?”
元夏的话,那不用多想,必然是不愿意见到天夏这边有人突破上境,可他一定是选择天夏这里突破上境的,元夏那里又怎么能把手伸过来?便是如阐名道人一般利用上层力量,他若神气撤回,也没可能牵连到他这里。
不过万事并无绝对,有些上层力量运用他未曾见过,那并不等于不存在,还有一些人还能通过利用上层宝器来达成目的,比如天势拨转,可以影响到天夏,甚至于一些留下的痕迹倒现在都不曾消退。
所以他真正准备踏上上境,恐怕任何一点疏漏都不能有。
与此同时,元夏世域之中,虚空之中宝光来回激撞,在天夏众人镇道之宝连日来的轰击之下,那半觉仙的光幕不断晃动震颤着,似是下一刻就有可能被破毁。
两殿诸司议俱是神情严肃,现在的情况,他们只能硬撑下去,主动撤回此宝都是不能,不然天夏之力必然长驱直入,进而破毁众多世道。
过司议这时对兰司议言道:“去上三世处传讯,说我们已然尽力,天夏攻势勐烈,恐怕难作支撑,希望他们亦能有所支援。”
兰司议道:“是,这便前往传讯。
向司议看了看兰司议身影,又往座上看了看,这几位大司议确然是出力了,但是否真的出了全力他却是看不出来。
但两殿表面上的力量,他所知晓的,此刻也都是运使出来了。
兰司议去后未久,忽然代表三上世的三团星云同时一闪,而后一道贯破虚空的云霞忽然落至那半觉仙之上,而原本在倾攻之下晃动不已的半觉仙居然就这么得以稳住了。
过司议和全司议对视了一眼,他们之前从未见过这等手段。顾司议这时忽然对着传司议传言道:“仇司议,可能推算出这是何物么?”
仇司议目光闪烁了下,他回言道:“此涉及到了上境之力,通常无从推算,不过算不得物,就能算天。仇某倒是可以利用其在天序之中的变动,还有那搅动起来的天机,能以知悉此物偏向于何处。”
顾司议有些意外,道:“那还要劳烦仇司议推算一回。”
仇司议表示知晓,他暗自推算了一会儿,回道:“若是仇某算断无差,那么此物当是偏向于丹丸,还还可能是未练就的丹丸。”
他说完这句话后,顾司议那里却是失了回应,过了一会儿,才是带着一丝告戒意味道:“仇司议,此番推算,望你不要透露出去。”
仇司议从容道:“仇某有道法约束,不该说的,自不会说。”
而天夏这一边,见元夏靠着某种特殊手段将那半觉仙又给稳固了下来,玄廷及余下诸真不觉有些遗憾。
再有数日,整个轮转之期就将过去了,元夏紊乱的天序便不能完全恢复,可也能梳理好不少,若想再找机会,那说不定只能等待下一个轮转之期了。
张御假身因为一直在后方坐镇,没有参与这次进攻,但他心下已然决定,这一次进攻结束之后,他当直接散绝假身,不使之归回天夏,以免破境之时受到妨碍。
天夏域内,东庭府洲,泰阳学宫。
张御又一具分身回到了位于此间的居所,他推门而入之后,便是进入了另一处空域,平原之上,有一座披着薄翼的棚屋矗立在那里,他走入进来,见上回见到的巨人凋像已然竖立了起来,此刻正呈现蹲坐姿态。
邹正站在上端架子上,正专注的在那里描绘着什么。
张御耐心等在那里,许久之后,邹正方才停下,拿下黑框眼镜慢慢擦拭着,稍候又戴了回去,这时他有所察觉般回过头,见到张御,欣喜道:“小郎什么时候回来的?”
张御道:“方到不久。”
邹正从架子上下来,看了看他,道:“小郎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张御道:“倒是无事,只是义父,我待准备追逐上境了,故是来此与义父说一声。”
邹正见他如此说,也是郑重起来,低头想了想,才抬头道:“你们修道人的事情我不明白,但据我所知,往上走凶险着实不少。小郎你可有把握么?”
张御道:“我这里该做的准备已是做好了。”
邹正听他之言,推了下眼镜,道:“那就是说,除了小郎你这里,恐怕还有外来的妨碍了?”
张御道:“或可能有。”
邹正道:“这是难免的,历来上境之路,越往上走越狭窄,譬若我等利用至高之力,可要真与至高相提并论,又或者取代至高,那至高定然是不会愿意的。”
张御听了此言, 心下又是一动,而这一次,他似隐隐抓住了什么。
邹正认真道:“小郎,我不知你们修道人的道理,但我只知一点,你们的道就是破开万般阻碍,历经磨砺而成,所以那些阻碍本也应该是由你们来解决的,也是你们的道法之所以称为道的缘由所在。
小郎,你向来是有主见的,不管外间有什么,你自己如何想的,就照着自己想的去做好了,我相信小郎你是能走下去的,小郎你一路以来,不都是这么过来的么?”
张御听了之后,点了点头,也是振声回言道:“义父说得是,我辈求道,正该如此!”
……
……
第五百六十四章 授道补有缺
张御在与邹正一番对话之后,这具分身便是在此留了下来,他对自己成就自是有信心,没有信心之人,自身之道都不稳固,那也是无可能攀上大道的。
但是有信心,也需要解决阻碍。
正如邹正所言,求道之路本就满是坎坷,充满各种阻碍的,而解决这些阻碍本身就是道途的一部分。既有来自自身的,也又来自外部的,缺一而不可,若得轻松化解,那人人都可攀登过去了。能登上法之人不会如此稀缺了。
可他却是认为,前人开道,正是要让后人行来更为容易,唯有一代一代向前推进,得道之人愈众,方愈能寻攀至更高之境界。
此间宅邸就在泰阳学宫之内,并因为他并没有刻意掩藏行踪,这也使得东庭学宫不少旧识听闻之后,过来寻他。
这些人虽知悉他地位身份早已不同,可并没什么具体的概念,因为他们平常也经常接触到玄府的修道人,有些地位较高的还见过玄首万明,以为他也只是地位稍高一点的修道人,故对面交谈时也没什么拘谨的,这样几乎每日都有人来访拜。
张御这几日也在考虑一事,若是当真自己有所成就,很难说是不是再能和下方频繁接触,从诸位执摄的情况看,还无法确定这是否是个人之选择,还是必然如此。
上境的事情毕竟他还不怎么清楚,既然这样,他决定在自己正式破境之前,在东庭这里开坛讲道。
他此时对玄法修持又做了一番梳理,若是年岁不高之人得有此教,则更是方便入道。而已然入道之人,用此法门,则前期修持起来能少走许多弯路。
不过虽然他是东庭出生,倒也非是独厚东庭,有着训天道章,他所讲解的道法,自也很容易传递去各方。
并且开坛讲道其实也能用来削杀承负。
承负是削不干净,也是会随时增加的,打杀阐名道人,使得承负削去许多,但是随后又会重新加增了上来,不过他可以用此法削杀下去。
当然,若是道法讲的不妥当,那么只会增添承负,所以不是如他这等功行高深,对道法了解通透之人,越是讲,则承负越深。
做好决定之后,就让学宫、玄府将讲道之事传了出去,听闻原先的东庭都护府的玄首归来讲道,并言不计年岁,周围州域每日都是大批人赶来听道,其中白发苍苍者有之,稚龄幼童亦有之。
这其中有许多人也只是未曾见过讲道,只是好奇,所以过来凑个热闹,有点人是为了长一番见识,而有人只是为了能够向旁人吹嘘。倒是东庭玄府对此非常慎重,每日除了必要值守之人,诸弟子都是过来用心听道。
张御自月初开始讲说,每日说法三个夏时,一讲便是半月,周围听道之人都觉大有裨益,哪怕是完全不通道法之人,似也迷迷糊糊感觉自己明白了什么。
而在训天道章之中,每日他一开讲,并引得诸洲玄修弟子前来听道,哪怕是一些镇守玄首,也会加以关注。
他们都是清楚的,这位已近上境,乃是比他们更为近道人之人,只言片语之间,都是蕴藏有一些道理的。别人听不出来,他们却是能够理解的。
严鱼明这些时日一直跟随师长左右,半月下来,也是受益颇深,这日讲道结束,他拜别师长回转玄府,仍有一些弟子跟随身边,向他询问各种疑问,他也是来者不拒,带着高昂情绪逐一回告。
这时走到泰阳学宫之旁,见道路两旁花树绿荫,往外眺望,远方海水涌波,学府之中传来诸多师教带着某种韵味的授课之声,他忽然感慨道:“有时候忽然想想,若我还是这里的学子,未曾踏入修道途中,不用面对而今这些烦恼,该是多好啊。”
众弟子一愣,有的不禁撇了撇嘴,暗自腹诽。
严鱼明看见他们神色,不满道:“你们我言不由衷吗?当初的东庭的是何等样子?现在又是何等样子?我若不是自小被玄府挑中,或许就是另一番境遇了。”
有人问道:“那严师兄你后悔么?”
严鱼明嘿了一声,道:“为什要后悔?纵然眼前有烦恼,可是我修道人伟力归于自身,有着解决烦恼之能,而解决烦恼亦是寻道。若是一个寻常人,那化解起来可就当真不易了。你若叫我选,我自然是选修道了,便再来一遍也是如此啊。”
诸弟子不觉点头,都觉得说得有理,虽他只是短短几句话,可让他们觉得投身道途乃是正确之事。
严鱼明看了看左右,道:“今日且先回去吧,你等做好自家手中之事,有余暇之人明日再来此处听道。”
诸弟子都是大声应是。
而另一边,张御在讲道结束之后,也是下了高台,不过他没有回居处,而是来到了玄府之前,这里两边依旧矗立着那一座座怪异神像,似是与他离开前没什么两样。
他在这里站定,过了一会儿,便一名眉清目秀的青年道人走了过来,对着他一礼,恭敬道:“张师叔有礼。”
张御点首回礼,道:“季师弟,我以往便说过,你叫师兄便好,我们以往都是在玄府门下修行,都是一门同辈。”
季节露出一个阳光般的笑容,点了点头,道:“师兄。”
他是玄修之中少有的成就玄尊之后,没有停留在守正宫之人,过去长久在青阳上洲修持,而此刻他的修为,已是赫然达到了寄虚之境。
如今天夏,除了下层世域之中有玄法成就寄虚之人外,这位算是继风廷执之后第二个跨入寄虚之境的天夏本域玄修了。
张御望向瑞光城之外的大海,天边晚霞红彤彤的映照半空,海面亦之上一片绚烂壮丽的金红光色,他道:“今唤季师弟来此,是有一些事需要向师弟你交代一下。”
季节露出了认真之色,道:“师兄请说。”
张御往前走去,季节看了看,也是跟了上来,便听他道:“季师弟,你我都是以玄法入道,并得玄法修成眼下之功法,但我并不以为玄法并不唯一途径,只要能助人得道,并且能泽及众生,无论何道都可为我所用。”
季节连连点头,他对修炼什么法门也是不含偏见的。
张御道:“任何法度,可以兴、亦可以废,但何时兴、何时废,却需有个准确判别,时日长久,难免会有人曲解之初本意。”
季节想了想,道:“师兄是怕有人篡解道理么?”
张御道:“道理若破,则道法难修,若依如今之局面,自是无人可以曲解,不过道机若变,则法亦会变,所以世上并无有绝对之理,只需循而变之便可,但却唯恐变化之后,却又反指原先之法不正,或废非止,那就有违本意了。”
季节疑惑道:“以师兄之能,谁又能篡变此法?”
张御平静道:“世上任何事物,都是难以永恒长存的,都是可能是会发生变化的。我待将玄法法理之阐述交托师弟,未来若有人设法曲解,你可以此为据,重理本源,不知这件事季师弟你愿意与否?”
他做此事,这里主要是防备的上层力量的干涉。
对于那位执摄那日提醒他的那句话,他有着数种理解。但他并不能确定哪一个才是正确的,需要那要到真正到了上境才能明了。
只是真能功成上境,或许有些事不太好做了,甚至于有些情况也不太好控制,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情况,那么需先埋下一手了。若是无用,那自无碍,若是有用,那就能起到极为关键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