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1章
且天夏之世的成就之位有数,严格来说,就是越到后面成就越难,到达一定数目之后,那就没有机会了,所以此人若是由天夏入道,实际上是占了天夏后辈之位的。这里与他此前的谋划有一定妨碍。
不过他一番思虑下来,却是有了一个想法。
故他道:“烛相先圣当知,此事并不是我一人能定,就算寻到我,我仍需向几位执摄转告,能否达成,无法与你保证。”
烛相道人却道:“清玄上神只要能为此开口,老夫已然是感激不尽了。”
张御点首道:“那便如此。”
烛相道人从车驾上站起,道:“既然这样,老夫就在道宫之中等候清玄上神的消息了。这便不做打扰了。”
他稽首一礼,往虚空踏去,身影便一步步消散在了那里。
张御则是站定片刻之后,就将气意传递到了金庭之中,把方才烛相所言之事传告给了五位执摄知晓,并问五位执摄觉得如何?
太易等人得知之后,却是反过来询问他,觉得此事是否可以?
他同样没有直接回答,亦是反问,为何之前不允许烛相入照天夏,这是不是有什么缘由在内?
太素道人回应道:“清玄执摄,因为我等所秉持的道法乃在于变机,不能如元夏一般堵死上进之路,所以当需给天夏修道人留下足够的上进之路,所以不允许其人至天夏。
而以往只有我等五人,自是由我辈拿主意,可既然元衡执摄和清玄执摄俱得上进,天夏下层之事,也与诸位有关,所以我等觉得,此事也当交托给你等来处断了,此事只要清玄执摄你们觉得可行,我们便不反对。”
张御听了下来,觉得五位执摄或许是存有这等想法,但一定还有更深层次的缘由。于是他与五位执摄结束了交谈,又是寻了庄执摄,并说了此事,并问询道:“庄执摄是何意见?”
庄执摄考虑了一下,道:“张执摄可是有什么主意?”
张御也不遮掩,直接道:“御以为,我天夏之道,眼下就在于天机变数,而多一个上境大能的映身,则当会添加更多变数。虽然此人到此,看去可能会侵占上进之位,可我与元夏之战,当会延续多久?
若是快,百年之内,若是延续长久,或会延续千年,过去先天之灵映身成就至少千载之上,而如今只会更难,更不用说他乃是真龙之身,更是困难,故他百年之内成道的可能几乎无有,而我天夏百载内有望成道的,却不止一人。”
天夏目前有望去到上层的,正清道人可以算一个,陈首执也可以算一个,而只要有一人进入上层,再加上青朔、白朢二人,那么就有与五位执摄打擂台的力量了。
他又道:“且烛相映身一入天夏,功行拔高之后,那终究是要上战阵的,也是要为我天夏效命,也是凭空给我天夏增添战力,那又为何不用?”
庄执摄肃然道:“张执摄也说我天夏变机无数,事机也未必会如你所想。”
张御点头道:“确然有可能不是如此,可我若不答应,五位执摄就一定不会答应此人么?此一时,彼一时了。”
庄执摄缓缓点头,沉声道:“张执摄说得是,我们不答应,也未必就是最后结果。好,就按张止执摄此言报上去吧。”
张御与他商量完毕之后,就将此决定传递去了金庭,不出所料,五位执摄那里直接就同意了。他心中也是有数了。
有了明确结果,他也没有耽搁,就将此事回传给了烛相知晓。
烛相问讯大喜不已,他本来也只想试试,不曾想真能做成,于是郑重回应道:“多谢清玄上神,此事乃我欠一个人情,过后我必会报之!””
元夏,元上顶。
越司议从殿中走了出来,对着等在那里诸司议道:“方才我已是与祖师沟通过了,那一位天夏大能不会再来搅扰我等了。”
安抚人心之后,他把全司议、过司议唤到一边,沉声道:“那位大能未登上境之前,应当是此前与我有过冲突,并且造成极大杀伤之人。此般人去到上境表面对元夏是好事,可对我则便未必了。”
他顿了下,继续道:“我以为这位能进道,或许也是诸位祖师希望看到的,毕竟斗战并不会涉及到上层,而我等这里却是少了一个大敌。”
全司议点了点头,要是有此人在,搅乱天序更是容易,现在此人离去后,却是逼得他们不得不主动反击了。
他们虽已然忘了有之前与张御相关的大部分事情,可是被逼到眼前这的窘境,当然是有迹可循的,就是因为天夏那里某一个人给了他们重大杀伤,使得他们没法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
而这个人现在不在了,他们当是需发挥出己方求全道人较多的优势,将天夏势力从这里驱逐出去。
虽然他们着实希望天夏能继续搅乱天序,可也不能做得太过明显,明明有机会的时候却坐视不动,任谁也能瞧出不对。
越司议与两人商议过后,又唤来仇司议,问道:“天夏那处有变,我待要驱逐此辈,仇司议,你认为此行可得机会么?”
仇司议推算了一下,执礼道:“请恕仇某直言,以天机之象观之,一次恐难驱逐干净。”这是说得委婉的话,意思就是这次恐怕不成。
越司议缓缓点头,道:“一次不成便两次,总之不能容许此辈在我域内放肆,终归是要将他们驱逐出去的。”
而此刻天夏这一边,钟廷执看了看对面,发现不对,便手按晶玉,道:“武廷执,元夏方面气机隐动。恐怕要对我等动手。”现在元夏方面天序较乱,这等望气之术他已经能够自如运用了。
武廷执沉声道:“劳烦钟廷执、崇廷执继续观望。”
他也知道这一次守御可能异常关键,张御不在,他们要是能挡住,那过后当还能坚持在天夏域内,要挡不住,那就只能退回去了。那下一次再想要打回元夏,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了,先前占下的优势肯定要失去大半。
此前陈首执去向各位执摄问询镇道之宝的事情,有一部分缘由也是基于此。
这个时候,有弟子来报,道:“武廷执,自后方来的上尊到了。”
武廷执道:“快请。”
不多时,一位青衣道人来到了主舟之内,正容对着武廷执一个稽首,道:“贫道青朔,武廷执有礼。”
青朔、白朢二人此前虽曾在斗战之中露过面,可随着张御成就上境,天夏这边所有人也全然忘了有关他们之事。
武廷执也是不认识这位青朔道人,他还在想着,这位或许是天夏以往的求全道人得上次天势拨转,方才从虚空归来,故是一礼,道:“道友有礼,我们此间人手不及对面,下来要劳烦道友了。”
……
……
第十章 照神用托付
武廷执与青朔见过面后,又将将会帮衬己方抵御元夏之事情通传了诸位廷执和众上尊。
诸人却不认识这位青朔道人,也秉持与武廷执一般的看法,说不定哪一位因天势拨转归来的求全道人。
现在张御离去之后,天夏守御确实有所不足。能求上境之人,至少道行不会弱,这样战力哪怕多一个,对阵前守御都是极大补充。
武廷执这时又对青朔道:“听闻陈首执言,青朔道友守御之能非同俗流,那么前沿守御就要劳烦道友了。”
青朔道人神情一正,道:“定不会有负所托。”
在天夏这里排布后不久,果然如钟廷执推算的那样,元夏方面有气机光虹翻动,无以计数的金舟一驾驾涌出,却是又掀起了一轮反攻。
清玄道宫之中,张御也是往此处看有一眼,自他成就上境之后,按照金庭的说法,不能直接干涉下层之事,就算观望也不能长久凝视。
好在青朔、白朢二人如今可算是他投落世间之映身,,这就不妨碍了,因为映身只要没有取得上层境界,那么本质上只是下层修士,并不会搅扰到天道,当然些许波荡是免不了,不过这点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如今他只是将二人原先与自己的牵连遮蔽了去,让外间忘了他们二人的来历,算是做了个简单遮掩。
只是有一桩,二人如今自求其道,他便不能去伸手干预了,所以若是二人在求道过程中被打灭了,那么就是真正消亡,再不复回,这般也就没有可能再成上境了。出于稳妥考虑,此刻也是以假身来到了这里。
不过有所不同的是,青朔、白朢二人只需要修行下去,一朝道法感悟,就能去到上境,当中没有任何障碍,攀附上层也是十分容易。
青朔奉命来至阵前,往前看了过去,尽管他没有目印,可是此辈汹汹而来,那些求全上真的气机也是瞒不过他,在这其中,张御过去见得之人,他自也是认识的,却发现其中有不少乃是老熟人。
天夏这一边,诸上尊也后方在看着这一位。
老实说,他们心中倾向于将最前沿的守御交托给正清、林廷执这等熟悉之人的,但是武廷执既然这么安排,想必也是有道理的,故是他们都想看看这一位的本事。
此刻元夏诸人已至近前,见到一个之前似是从未见过的青衣道人站在阵前,虽然有所戒备,但是并没有太过看重。
斗战到这个层次,除了元夏一方一些上层不愿亲身下场,通常能上战阵的,能力足够之人都早是露面了。这位从未见过,还立在前方,很可能是道法特殊,也可能只是一个摆在前面的目标。
只是不清楚他道法为何,故而有一人伸手一按,无数惊虹飞散如崩乱,再是倏然一聚,朝他所在之地落来。
青朔道人异常沉稳,不慌不忙把拿玉尺一横,放在前胸,而后道法一转,绽放出一道青色光芒,维护四周,只是无论什么道法落在上面,都只是波荡起丝丝涟漪,并不能撼动分毫。
他的道法“诸行有常”取“至常唯一”之理,一经展出,任凭什么神通变化乃至道法落来,无人可以在片刻间攻破,不过坚持长远便不同了,可是他并非一人,背后尚有阵法为依托,可以退靠一步。
其实有白朢道人可以帮忙的话,那他就能遁变来去,几乎无人可破了,不过若是这样,元夏方面这一次怕就不会再继续尝试了。
而两人需要参与同辈之间的斗战论道,才能更快领悟道法,进取上层,所以白朢道人这一次白朢未曾过来,而两人随后会是轮流上阵对抗敌势。
天夏诸多求全道人见他此等道法,心中大为放心,这等守御道法若是用好了,那是妙用无穷,试想你能肆意催发道法,而敌方却是拿无可法,哪怕只是片刻之间,那作用也是极大了。
而在前方斗战之际,天夏世域之中,一点几乎无人察觉的流光进入了原本从元夏迁来的真龙族类之中。
易氏族类之中由此诞生了一头新生的真龙,其他真龙出生时眼神懵懵懂懂,然而这头小龙只是一睁眼,就蕴藏着某种智慧灵光,此正是烛相之映身。
映身若是没有上境大能特意提点,或者遇到特殊的宝器,那呢并不会记得自身之本来,但是其若修行,那几乎不会遇到任何瓶颈,所能妨碍到他们的,就是不测之天机。
因为在没有达及上层之前,他们的力量也就是所能驾驭的那些,任何一种超出他们自身层次的力量都能杀灭他们。
易氏族中很快发现了这头非同凡响,其个头长得极快,只是数天之间,就有丈许长短了,关键生下来当日便具备相当的智慧,仅仅一旬之后便能化形,并且非常之活跃,还能主动呼吸吐纳,似乎天生便会这些。
这类天赋出众的真龙,在过去虽然不是没有,但也是相当少见了,很快被送到了易午这里。
易午在把他带在身边教授了几日后,发现这小龙什么都是一学就会,他也是想着,难得出现了这般奇才,必须要寻到一个好老师。
如今真龙族类之中功行最高之人,自然就是焦尧了。
他首先想到的也就是这一位。
这位虽然不是出自元夏的真龙族类,但是若有一个资质杰出的后辈出现,想必那也是愿意照顾的吧?
于是易午带着这个后辈来到了焦尧这里,在见到后者之后,便将自己的来意说了,并把化作小童如今名唤易朦的小龙推了出来,关照道:“这是焦上尊,我真龙族类在世间道法最高之人,还不快快行礼?”
易朦稚声稚气的应了声是,便恭敬一礼,他望向焦尧眼神非但没有半分畏怯,而且他还能从焦尧身上感觉到一股熟悉亲近之感。
焦尧看了看那小童,又看了看易午,神情有些复杂,叹气道:“便是这件事么?”
易午躬身一礼,惭愧道:“晚辈知晓这件事让上尊为难了,但是为了族类延续,晚辈只能厚颜来求了,打搅上尊之处,上尊可以任意责罚,只是还请收下这族人为弟子。”
焦尧有气无力道:“行了,你把这族人留下吧,你且回去吧。”
易午大喜,再是一拜,道:“多谢上尊。”
焦尧摇头,道:“不用谢我,有些事焦某也是避不过去也。”
易午更是羞惭,道:“晚辈实力低微,无力指教,实是愧对族人。”
焦尧道:“你也不用将族类看的太重了,这里是天夏,非是元夏,真龙虽是异类,可只要奉行天夏之道念,那诸道也是一视同仁。”
他这话说的十分自然,虽然他以前东躲西藏,可是投到了天夏,自然就奉行天夏之道念了,这里变化是非常灵活的。当然了,这也与他的道法有着灵活的尺度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