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玄浑道章> 第1406章

第1406章

  有一名女弟子在外言道:“云玄尊,老师唤你前去。”
  云若婴嗯了一声,道:“我稍候就去。”
  她将剑器收了起来,将闭关所在整理收拾了一下,便就驾云而出,来到了邓廷执所在的主阁之内,通传一声,被请入进去,见邓廷执端坐主座,上来一礼,道:“弟子拜见老师,老师唤弟子来,不知有何吩咐?”
  邓廷执道:“近来剑法修行如何?可有妨碍?”
  云若婴道:“弟子目前尚觉顺利。”
  邓廷执道了声好,又言道:“你的剑法修行我指点不了你,你觉得妥当那便好。今次唤你过来是为一桩与你相关之事。为师方才得到上面通传,可能有邪祟进入了奉界之中,目前奉界还不知晓此事,你是奉界之人,这件事还是告知你一声为好。”
  云若婴道:“邪祟?”她想了下,道:“是天外邪神么?”
  被称为邪祟的东西很多,但是值得天夏重视的却不多,天夏的外层界在防备何物她是十分清楚的,因此猜测事情当与此有关。
  邓廷执道:“是否是此物,为师没有去过奉界,也不好下论断,只是告知你这个消息,不过此刻应该还未造成太大危害,奉界不是天夏辖界,我们不会过多插手,只是出于道义通传你们一声,你既知晓了此事,过后一看便知。”
  云若婴站了起来,执有一礼,道:“弟子这便回去,多谢老师告知此事。”
  邓廷执道:“为师也是得了玄廷告知,为师观你在天夏修持,功行一日千里,乃是难得修道苗子,为师希望你早些解决此事,早些归来,不要耽搁了这一身功行。”
  云若婴再是道:“谨记老师吩咐。”
  她也是雷厉风行,从主阁告辞出来,与相熟之人别过,立刻就往奉界回转,并通过两界通道很快回到了奉界。
  由于天夏与奉界的时序略有不同,还未完全趋一,所以在诸派眼中,她实则已是离去许久了。
  可不管如何,作为奉界第一个突破上境之人,诸派上层都是知晓她的,她依旧还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她将从天夏带回来的消息带回后,立刻得到了诸派上层的重视。
  由于邪祟很可能是虚空邪神,所以怀疑其很可能会在虚空中出现,因此诸派也集中力量,在虚空之中效仿天夏建立起来了庞大的遮蔽驻垒。
  而就在诸派对着虚空兴师动众之时,地陆之上,有一个少年人拜入了一家即将没落的名唤英遥派的宗门之中。
  这个少年除了个性比较跳脱之外,修习起道法来非常之快,宗门师长对此非常喜欢,把振兴山门的期望全部托付在了这个少年身上。
  如今这个时期,正好是第一批上层修道人出现不久,后续修道人还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时候。
  但这也同样带来了上层力量的剧烈变动,明眼人都是知道,这还只是刚开始,谁能在接下来的数百年乃至千年之中走得更远,这就要看门中有无优秀的后辈弟子,所以各大山门都在不遗余力搜刮找寻年轻的英才。
  这个少年无疑来的很是时候,整个英遥派都是在围绕着他打转,而这少年也是十分争气,只是短短几载之内就将门内的功法都是学全,并且还由此推陈出新,立造了属于自己的功法。
  若是一个拥有传承,并且已然出现上层力量的大派,就就知道这个情况很不正常。
  可是英遥派没有这个经验,只以为是这个少年人天资使然。
  其实就算他们察觉到了也不会说什么,因为没有这样的弟子接替道统,或许数十百年之后门派就消亡了,而有了这等弟子,或许一飞冲天。
  这少年在修习了门中所有道法后,便就告辞出门,出外游历,不过他没有去拜访那些同道宗派,而是离开山门,就像是有目标一般,直奔地陆某一处偏僻角落而去。
  若是五位执摄看到此间,就应该明白,这少年是奔着他们投下的那一缕清穹之气去的。
  五位执摄朝着奉界投落清穹之气,是准备让烛相道人的映身得去此机缘,好能快些来到上层为他们所用。不过此事不好明着告知,所以需他自己去寻。
  按照他们的推断,在只是有烛相道人这么一个映身在此世的情形下,随着其人感应的增进,道行的提升,这位迟早是会寻到此气。
  可他们唯一没有料准的,那就是邪神童子也是朝此投入了气意。
  对于他们的举动,邪神童子却是清楚知道的,且因为邪神童子根本不受拘束,立刻就往清穹之气这里来了。
  清玄道宫之中,张御此前察觉到变化时就留意着界中,他见此举动,立时确定了邪神童子这映身的目的。
  不过他对于邪神童子举动却是乐见,因为奉界之中正落有他的玄浑蝉,虽然受到了元都玄图的遮蔽,但在清穹之气面前恰恰就是难以遮掩的,现在邪神童子去将清穹之气吞化,虽然这仅只是出于其本身之意愿,可在事实上却帮了他一把。
  至于邪神童子的目的,或许五位执摄会认为其谋取那一缕清穹之气,促使映身成长是有什么算计,可他却觉得,邪神童子其实就是单纯见到好东西,所以想去拿过来而已。
  ……
  ……
  第六十二章 乘虹攀上流
  清玄道宫之内,随着磬钟之声落下,张御从定中退出,却是又结束了一场元空问对。
  到了上境之后,修道人只需问对元空和大混沌就能修持。
  不过他并没有忘了,六印乃是他自身之根本,更是大道之触角。从玄法的道理上说,顺此攀登,哪怕不用借助元空、大混沌,亦是可以攀上大道的。
  可是纯靠大道六印,其实很难做到,因为道愈向上,愈发宏大,需得不断解化,解化大道之印,需要更为深湛的道行,所以依旧是需要在元空或是大混沌内夺道问对的。
  这就好似在空茫虚空中行路,你知晓最终可以寻去之所在,但当中具体如何行走,还需判明方向,知悉身在何处,而是问对就是如此了。
  而这也恰恰说明了,根本道法只是立足之基,要取至上之力,仍需向外攀附汲取,方可向上而去。这里关键就在于交流了。
  当然,斩杀上境大能同样也是“交流”的一种,只是光靠此刻是成不了大道了。
  现如今随着他问对元空及大混沌,每时每刻都在感觉自身的道行加深之中。说实话,也只有修道人在跨入一个境界的初期,才可能拥有这般强猛的上升之势。可他更是觉得,这般提升似乎是没有止境的。
  想想也是,现在限制他们的不过是天道变化。只是若跟随天道变化去到足够高渺之地,却不曾完道的话,那就永远错过那去到至上之机了。
  所以五位先圣,也是刻意维持压低天道变化,哪怕道行可以无限提升,也是避免那么做,唯有闯过这一关,才能拥有更为广阔的道途。
  元夏那边的看法,削杀一切之变化,那么自能见道。只是无有变数,见道亦是无用,这条路就变成绝路了,所以元夏必须从别的地方找补。这应当就是大混沌了。所以哪怕削杀变数,也不是一气杀绝,而是一个持续过程。
  意图消杀所有之变,然变数却又消灭不尽么?
  他点了点头,这才是真正追逐大道之理。
  不过无论元夏、天夏,都是准备取道而走,甩脱下层的,所以他的道途注定是与他们不同的。
  他心下一唤,再一次将蝉鸣、惊霄两柄剑器唤了出来,继续往深处推演,若能真正承载下那剑上之道,于他帮助绝然不小。
  而与此同时,邪神童子所化的少年经过一载余奔波,来到了地陆偏远地带,这里千年之前曾诞生过有一株妖树,将所有天地精华都是吸取干净,尽管后来被摧毁,导致万里方圆之内尽成荒墟,此地的宗派也全数迁走了。
  这里甚至连生灵都没有多少,算是地陆上少见的荒芜之地,通常也是不会有人来此间的,所以五位执摄才将清穹之气投落在了这里。
  少年道人根本没有寻觅,直接就奔着某一处地窟而去,并找到了那一抹清穹之气。
  见到此气的一瞬间,他便盘膝坐了下来,并在此入至了静定。
  通常来说,境界底下的修道人是无法利用此等气机的,这也正如低辈弟子没有办法运转玄粮一般,可是映身不同,其乃是邪神童子一缕气意所化。本身就是上境力量的映照,修行对他们而言没有任何瓶颈。
  清穹之气此刻所起到的作用,也只是通过上境力量的释放,将其本身所蕴含的根本给激发出来,进一步加快其往上境登攀的速度。
  少年随着运炼,身上的功行在往上坚定不移的攀升着,而清穹之气也是持续消耗之中。
  张御在祭剑之后,也是留意到了这里,并把这一幕都看在了眼里,此时此刻,通过目印的观察,还有这少年的运法,他已然可以看清楚这个邪神映身的根底了。
  如果这邪神的气机危害生灵,哪怕是无意识的,那他的态度都要尽早消灭。他没有办法直接出手,但同样有办法侧面干预。
  不过邪神的映身并不是邪神本身,其主身固然有其污秽混乱的一面,可他看了下来,发现这一个映照完完全全是“干净”的。
  这情况照理说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攀附大混沌,受了大混沌污秽,那就很难再摆脱了,层次越高越难解化。
  除非是……
  他不禁想到了一个可能。
  若真是这样,那么邪神童子此回所立之道倒是立意甚高,不过具体还要看成道之后如何了,是否和他判断的一致了。
  那少年随着行功逐渐运化,那一缕清穹之气在逐渐少失,而他本人的气意也在不停拔高之中,照这么下去,相信用不了太久,这个映身就会得以成就,顺利去到上境。
  张御思索了下,若是奉界之中出现一位上境大能,对于此方世域既是好事,又兼有弊端。
  打通了上境之路,意味着奉界的重要性又大大提升了一层,可这也必然会引起元夏的重视和打击。甚至天夏的五位执摄也会因此作出更多布置,这里很可能成除天夏之外的另一个角逐的所在。
  若是如此,他或可以先做些准备。
  倒是有些遗憾的是,这件事发生之后,他先前向五位执摄提出增扩下界,用以分担清穹之气道性的建言看来是不可能采用了,不过这没有什么,世上诸事时时刻刻都可能产生新的变化,随机应变就是了。
  转念过后,他继续持坐问对。
  待得问对结束之后,再往奉界之中看去,那邪神映身所化的少年人已是在那里坐了一载有余了,这个时候,看他身上的气机,分明已是一举冲入了元神层次,只那一缕清穹之气已是剩下不多。
  得了清穹之气的助力,他一举迈过了需百年时间才能跨过的关卡,现在只差一步就能去到上境了,清穹之气还剩下一点,若是耗尽之前还过不去,那就会失去这次机会。
  不过作为上境气意,终是能过去这一关的,至多晚一些罢了,即便现在不成,百载之内也定会成就。
  那少年道人此刻沉浸在持坐之中,可是气意却是在无限拔高,看去似乎不到尽头不会停下,如此在持续了有半载之后,他忽然站起身来,并带着一丝留恋和不舍之色看了整个天地,随后转身而行,一个虚虚的影子留在了原地,而其气意已是往上层拔升而去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道人走入了地窟之内,他看着那少年离去地方,看着那已然空空荡荡的所在,怔然片刻,这一瞬间,忽然感觉自己好像少缺了什么。
  张御看得很清楚,这道人正是烛相道人的映身,实际上因为这股清穹之气本就是五位执摄是交给其人,所以其人能感受到机缘,并来这里却是一点也不奇怪。
  倒是此刻成就的是非是烛相映身,而是邪神之映身,想必五位执摄也是始料未及。
  他看了一眼元空,邪神童子的映身这一回顺利踏入了上境,也是在元空之中成功驻入了自身之道名,其名曰:“觉霄”。而其道法路数也与他此前判断的一般,既然这样,那就看这位下来会引发怎样的变数了。
  金庭之中,五位执摄此刻对于如何处置这邪神映身,也是有些拿捏不动。究竟是将之消杀,还是将之接纳过来?或者干脆视而不见?
  消杀的话现在不合适,问题并不只是映身本身,还有那邪神童子,此刻好不容易将之再是挡住,要是因此再引发冲突,方才平稳下来的元空又要动荡,这不是他们想看到的。
  若是视而不见,谁知道这邪神映身又会做些什么呢?
  思来想去,似乎唯有先将之安抚笼络下来,等到合适时候再做出处置才是上策。
  只是这件事他们也无法完全拿定,于是传出气意,召来了张御、庄执摄、青朔、白朢等四人,将此事道明,并询问各人之意见。
  庄执摄道:“映照乃是映身,主身为主身,我已是看过,这位所持道法既与污秽之灵不同,那么当不能视作同一人。”
  太始道人道:“元衡执摄所言有一定道理,只是污秽之灵毕竟与大混沌有所牵扯,沾染到大混沌,便是映身也不可能完全摆脱,就算眼下,也一定与主身有着某种牵扯,不得不防。”
  张御微微点头,这实际上说得也有道理,就道法上而言,他的看法与太始道人十分相近,不过其之道法,应该还有更深层次的变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