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玄浑道章> 第1425章

第1425章

  太易道人此刻坐镇金庭中枢,准备随时支援各方,目前看来,局势纵然有些危险,可仍是在他们的能力应对范围之内,只要谨慎一些,就足以镇压下去。
  而在此时,忽然一股恶秽之气朝此涌来,他立时运使清穹之气将之遮挡在外,同时抬起头,看着那一个站在混沌之气中的身影,语声淡淡道:“空冥上神,你当知晓,你是倾覆不了金庭的,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霍衡双手负后,立于高处,道:“我应同道之请而来,自当守诺,再说我大混沌侵染元空又有何不对,你们既遇敌,我又为何不攻?”
  说话之间,无边无际的混沌之气从他背后蔓延而出,向着金庭漫涌而来。
  太易道人神情平静无波,金庭之中有无尽清穹之气扩散而出,将那压来的混沌之气缓缓撑开,一时之间,似是呈现出了反压之势。
  张御站在清玄道宫的广台,眸中神光闪烁。
  他以目印将五位执摄所在看得清清楚楚,他看到尽管这五人各自分处一边,但是气意却仍然连同一体。
  他的这番计略可以说是成功了,因为五位的力量的确因此分散开来,但也可说不算成功,因为这五人气意一体,意味着意念一动就化合同聚,分散只是表面,内里仍是一同。
  不过他运炼多时的斩诸绝之法,正是为了这等情况而准备的,而此刻正是机会之所在,他也当做自身该做之事了。
  他慨然传意言道:“诸位道友,准备了!”
  说话之间,眉心骤然一个闪烁,位于那里的玄浑蝉双翼一展,无量星光霎时向外绽放开来!
  这一回,他先对准的乃是太极道人,此一光华一出,便就照在了此人身上,同时将之所能驾驭清穹之气隔绝了一瞬。
  但也就这短短一瞬之间,青朔、白朢、灵瑕、觉霄、庄执摄等人都是抓住机会,于同一时间发力,将积蓄已久的道法神通一齐对着其人宣泄而去!
  这一回,他们的策略就是根本不与五位执摄拼道法,而是集中力量攻击其中一人,伱是什么道法我不清楚,如何高明我亦不知,但是我以数倍于你的力量击你一个,足以将你在没有任何遮护的情形下消杀了去!
  张御看着这一幕,手中之剑有明光泛起,同时有一丝杀机溢出。他在看到五人气意连成一体后,便就明白,哪怕是将某一人蔽绝去了浑黯之中,因为气意相合之故,其余执摄也能将之反召了回来。
  而这一出一入,短暂之间的耽搁,就极可能令他们永远失去击破这五位的机会。
  根据他的推断,五位执摄应当是有能力横扫所有大能的,甚至现在的大能亦可能早给杀过多次了,哪怕这里有清穹之舟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其本来之能为。
  他此刻一剑踏了出去,趁着太极道人被诸法围攻之际一剑斩落而下。
  此一斩用的是蝉鸣剑,霎时斩断了其人一切其外在变化,并且将其人与另外四位执摄之间气意一并斩断!
  而与此同时,诸人的道法也是没了阻碍,一齐涌了上来,太极道人知晓凭自身能力也没可能抵挡住此番攻势,不过他却还有一个,那就是放弃了自身在元空之中的落驻,退去浑黯之中,便可由此避开诸人围攻。
  这里不需要任何神通道法,只消意念转动便可,于是他气意一收,从元空之中脱开,整个人也是骤然消失,退去了浑黯之中。
  然而他方入此间,却是一惊,因为此时此刻,却是又有一道剑光向着他斩杀了过来!
  张御早就算准了太极道人在被逼无奈之下定然会退去浑黯,故是在方才出手的时候,已是先一步让命印分身进入到了浑黯之中并等待在了此间,实际上这样的情形更好,在没有人打搅的情形之下,更方便他斩杀此人。
  太极道人也不是没想过可能在浑黯之中亦有布置,可因为浑黯无尽,就算自己落入其中,一开始也是分落于不同位置的,敌方没可能一下找到自己。
  而哪怕只有刹那间的耽搁,他都可以找出其他办法来脱身,可奈何张御命印分身与正身气意相连,再加上目印、闻印之助,在他入此中的刹那间便就准确找上了他。
  就在太极道人进入浑黯的一个恍惚之际,那一道剑光已然从他身上一闪而过。
  张御命印分身一剑挥过,一振衣袖,却是看也不看,径直离去,身后太极道人身躯轰然破散,化作一丝一缕的晶莹光华,落入了那无尽深沉空洞之中!
  ……
  ……
  第九十章 上名非我名
  张御一剑斩杀了太极道人,便是准备找寻下一个目标。
  为了这一战,他与诸多同道推算过了多次,太极道人从头到尾可能做出的应变都在他们的预料只了。
  可以说,只要他们一出手,其人便什么都做不了,也没机会发挥出自身实力。除非其人有能力硬抗他们所有人的攻击,不然其之举动必然朝着他们所设想的方向而去的。
  故从诸人动手开始,再到他一剑斩落其人,这是一场堪称完美的突袭战。
  不过下来对付其余四位执摄便难以寻到如此好的机会了,因为在消杀了一人之后,余下四位肯定是有所防备了。
  实际上,在太极道人遭受攻击的一瞬间,他便能感觉到,那四位的气意在一瞬间结合的更为紧密了。
  可是他无论如何也要继续下去的。
  光是除灭一人还没有用,此辈还掌握着清穹之舟,只是少缺一人,尚不足以扭转大局。
  现在的情形其实还是极其危险的。因为玄浑蝉仅能抵抗清穹之气片刻,故若是挡不住了,那么他们就要遭受反攻了,所以他们务必要在还有力量情形之下最大程度的削弱此辈!
  而此时此刻,他却不知,太极道人之败,却是在驻落元空的众多大能之中引发了极大震动。
  无论元夏、天夏,所有大能暗底下都会相互传递一些不算太重要的消息,他们早是知道金庭近来加入的执摄,与那五位之间有着一些分歧,五位执摄为了制衡这些人,还想提拔更多的大能映身进入金庭。
  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些人却是骤然暴起,逆反金庭。
  尽管他们也曾想过要推翻这五位,可也仅仅只是想想而已,他们之中还没有哪个敢付诸行动的,哪怕是他们有一身能为,也都是选择蛰伏不动。
  可以看出,此回举动乃是以人身修士为主导,上来才是多久,却能弄出这般动静,他们叹息震动之余也难免多出了一些佩服,更还带着些许的期待。
  此刻余下四位执摄那里,看见这等变数,他们也是于一瞬间明白了今朝之事因何而生,又因何而起。
  不过除了太素道人摇头一外,其余三人俱是神情冷漠,并没有一个人因此恼怒。这是因为许多人不曾知晓,上层争抗其实一直是贯彻始终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连他们自己也是如此才得以坐在金庭之上。
  四人此时都是目显异光,一齐看向了张御,而同一时刻,也有一股气意随之向其人所在传递了过去。
  张御感觉五人气意传来,眸光微微一闪,他发现里面无有任何责问发难之意,反而是邀他一叙,这等气意交流,哪怕一瞬耽搁都不会存在,而他也想听听这几位这个时候邀他前往到底想说什么,故也是迎了上去。
  随他气意一迎,只觉面前景物一变,却是落至了金庭之内。
  若说此前之金庭为实,眼下所见金庭便为虚,乃是气意之所化,四位执摄正站在净水金莲之上,唯有一朵金莲悬空在那里。
  他迈步走了上去,在净水前方站定,道:“几位执摄寻我何事?”
  太易道人言道:“清玄上神推动此番事机之缘由,我等也不多问了,左右也是为道途而争。”
  太始道人接着言道:“道强者胜,道弱者败,这乃是至理,我等之中若是有人败了,那便是道理不如人,合当汰去。”
  太初道人道:“太极虽败,可先天五太不好有所空缺,你既斩太极,那么你便是太极。清玄执摄,你可愿登此位否?”
  张御在他们说话的时候,便看到净水之中起了变化,此中演化一幕幕意象,向他展示四位执摄如此说的道理。
  而目注着那些演变,他也是于瞬时间知悉了诸多先天之秘,其中有些与他原先所想的有一些出入。
  元夏那里的五位元圣的确是最早自元空之中化出,至今仍是如此。因为其占据了最早的好处,也是最早寻得了至上之宝,无人可与之抗争。
  然而那五位映身却不是如此了。
  他们大部分其实并不是原先元圣之映身出身,而是在历次争杀之下,由不同先圣取代了这个身份。
  这个结果令他有些意外,不过他再是一想,这倒也是解释的通的。
  因为当初元夏化演万世,包括五位元圣在内诸位大能一齐在诸多世域之内投入了映身,用以推动道争。
  而这些映身几乎都是在站在同一起点的,所以那五位之映身不似五位元圣一般能一上来就占据绝对优势,也是有可能被人所覆灭的。
  他看向四位执摄,淡声道:“我乃人身修道人出身,莫非也能占据此位么?”
  太初道人道:“万世万物,皆自元空而出,无论先天之灵,亦或人身修士,都是道之衍化罢了,伱若登上此位,化道太极,便得返归先天,不是先圣,亦是先圣!”
  太始道人道:“我等皆为先圣上神,本无区别,可唯得道法至强之人才得登此上位,有此资格与我共演大道。”
  太易道人道:“清玄执摄看到我脚下金莲与否?此是五位元圣所留之气种,立此之上,当与此气意融为一体,那么自得为一人了。”
  太素道人接着道:“清玄执摄不用怕失去己我,登上此金莲宝座,乃是与此合道,而非合我。你若持拿太极之道,你便是太极执摄,无人置喙,五位元圣也是承认,故我是其人,其人亦是我,而我仍是我。”
  张御此刻已是听明白了,他以往认为五位执摄与五位元圣乃是同一人,这既是对的,也是错的。
  因为谁人踏上此位,那么其自身道法也将之为之转变,并与那金莲所留下的气种化合为一体,那么就是承继了五位映身之道,承继其之道名。
  而这里并不拘他们原来之身份,因为不管他们原先是何人,坐上此位之后都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五位元圣之映身,双方仍是一体。
  后来人为何甘愿这么做?因为也唯有这样,才能加入这场道争,才能有摘取道果之望。
  他看了一眼那方金莲,此刻只需他站了上去,那么他便是太极先圣了,可这也意味着他将抛弃与自己一同掀起道争的同道。
  他这时见到太素道人带着一丝期待目光看来,心念不由一动。
  按照五位这番说辞,以往或许也不是没有人如他们此刻一般反抗过,或者斩杀过某位执摄,可是最终那人还是选择登上了金莲宝座,因为如此便与五位站在了一处,不但无需对抗下去,且还能得享诸般好处。
  他这时微微侧身,把袖一挥,净水之上那一朵空余的金莲骤然破散开来,与此同时,他慨然言道:“今日我辈出手,乃为彰天夏之道,岂可弃己而求上,背道而求名?故此举,我不为也!为正大道,我辈不吝一战!”
  说完之后,他不再多看四位一眼,就此甩袖离去。
  四位执摄看着他背影从此间淡去,太素道人目光最为复杂,不由叹息了一声。
  太初道人道:“其人拒绝,该当如何?”
  太始道人毫不犹豫道:“自当剿杀之!不必理会那污秽之灵及那三人,其等便是入元空,我等亦可将之迫退,唯有这清玄及其从众,才是我等大敌!”
  太素道人叹道:“只此一战,元空动荡,天道变化必是剧烈,我之宝器,也是定然道性上移。”
  太易道人沉声道:“眼下顾不得这些了,唯有剿平此乱,才能去处置余下之事。”
  太始道人道:“其虽不愿,但我可以试着唤动他人入我金庭,清玄不愿继太极之道,其余先圣上神未必不愿继此道,我可允诺,助我平灭其人,便可得有此名!”
  太易道人道:“有理,可按此法一试。”
  张御气意退了出来,眸中神光一闪,伸手一持剑,却是直奔太初道人而去。同时,他也是将自己所见一切以气意传给了诸多同道知悉。
  他知道,自己出言拒绝之外,那几位一定会试图他对内部加以分化的。
  有的时候事机败坏并不是因为敌方过于强大,而是源于内部出现问题,这个时候必须要稳住内部,自己不出问题,那么就可保证一致向外,所以他对此丝毫不作隐瞒。并且他愿意也信任这些同道,相信他们愿意跟随他一同走下去。
  太初道人与太极道人两人本是一同对付真余道人,方才太极道人遇袭的时候,太初本想援救,可却被真余缠住,以至只能坐视,现在亦是不曾摆脱。
  真余道人不用张御吩咐,此刻也是死死拖住了这位,除非其人也如太极道人一般遁去浑黯,否则一时没可能从他这里脱了出去。
  太初道人这时哪里敢遁去浑黯,他虽不知太极道人因何而亡,可那恰恰是因为遁去了浑黯才生出的变化,故也明白这个选择是一定是有问题的,只他此刻见张御再至,而诸人力量也是再一次袭来,也是微微色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