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玄浑道章> 第1545章

第1545章

  武廷执看他一眼,稽首称是。
  陈首执肃然道:“武廷执,我若不在,那么天夏便当是由你来维持大局,届时往你带领天夏走到最后,务必要赢下此争,关于天夏上下一应载录和需为之事,俱是在天舟之上,若有需要,你可往此处来寻。
  再有,若是有什么疑难之事。涉及到上层力量,你可去寻诸位执摄解决,你知当如何去寻。武廷执,你可听清楚了么?”
  武廷执沉默少时,沉声道:“武某听清楚了。”又是一礼,“武某谨遵首执谕令。”
  陈首执点了点头,真要到那一步,除与武廷执之交代,同样也要与诸廷执说清楚,不为了避免天机有变化,也为了避免元夏可能涉及到的推算,所以先不广传,待到确实需要之时再以玄浑天传意,左右也只是一瞬间事。
  元夏这一侧,茫虚之中那几位道人见得天序骤然变转,尽管有所预计,知道这个变化始终会来,可这么快显现出来,这还是令他们颇感烦闷。
  本来他们准备从容拿取,可这个情况一出现,现在看起来已经不可能了。
  他们倒是可以选择延长变转时间,可越是往后,底下那些推算天数之人越难以应对天道之变,稍有差池,那连拿取宝器也是不可能了。
  这并非他们态度悲观,而是此刻的情况已经充分证明了局面变化并不站在他们这边,真到后面,只会愈发难以收拾。
  所以不但要坚持取拿宝器,还要设法尽量提前。
  有人道:“如此仓促去做,天序又当如何?”
  若把天序自行弄崩,那他们前面所做的努力起码有一半就成无用之举了,他们此前反复考量,慎重无比,就是为了避免此事。
  又有人道:“不如此又能如何?”
  众皆沉默,他们感觉到自己是被逼到了这一步,尽管这么做是正确的,可几乎没有其他路可走,这也是唯一之选择了。
  有人冷声道:“天夏若是乖乖受死,让我等将之覆灭,那么我等早已是完成消杀玩万世之伟业了,天序从此不得变转,天道变数从此再不为患,可恨天夏抗拒大势,致我最后一步难以达成,取拿终道之举屡屡受挫。”
  万世之下,只余天夏一世尚存,只需将之灭去,那么能完终道,终道那一刻明明离他们如此之近,可现在却又变得遥遥无期起来。
  对于天夏,他们自然是十分敌视的。可是比起天夏,他们其实更痛恨的是两殿。
  如果不是这些人贪求不足,养寇自重,天夏根本不可能成长到如此地步,如果不是这些人屡次不愿意配合,何至于到现在还取不出宝器?早就将天夏逐退出去了。
  可现在说什么都已晚了,而且到了眼下的境地,先前所做的计略也不可能临时改变,只能继续走下去了。
  四成机会左右还有点胜算,可若是拖延下去,那连四成机会可能都是没有。故是诸人决定即刻加快取拿之进度。
  几人意识各自从茫虚之地退回驻身之所在,并在法坛之上坐定,意识各自探入到了那浩大天序之中,并执起自身之权柄,将意识传递入内。
  这其中需要持续不断的灌输入力量,使得天序在某几件镇道之宝的推动之下按某一个规律运转起来,在此之下,宝器互相交替遮掩,呈阴阳刚柔之变,所以宝器或显或隐,或沉或浮,便是一瞬间少得,也不干碍大局。
  他们就是要利用这里的空隙,将宝器取拿下来,只是给予力量的多寡,还有天序本身的稳固程度,直接决定了他们到底能取拿几件宝器。
  在保持稳固的前提下,他们最多也只是取拿两件罢了,要不是涉及到天序运转全需上层力量,一些祭献之法无法用,那他们宁可把除上层之外的整个元夏中下层全都是祭献了,以换取足够的维持之力。
  而在成功将宝器拿取入手之后,天序只会保持短暂时间的正常运转,所以击退的天夏整个过程不但要迅疾猛烈,且需速战速战。
  由于两殿不能指望,还在后面拖后腿,所以压力几乎全部在上三世这里,他们此刻不得不调和上三世所有寄虚及寄虚之上的修道人,将此辈神气都是聚合于一处,好为他们所用,就算这只是杯水车薪,可多少也能补充不足和少失的力量。
  而同一时刻,两殿这里亦是感觉到了天序的变化比之前更为剧烈了,本来只是有一些意识上感应,可现在却是明明白白映照在了心神之内,明确知晓上三世的举动了。故两殿所有求全道人不约而同开始全力抗拒,不让此事顺利进行。
  天夏自方才开始就一直利用玄浑天观察,这是见变化愈来愈激烈,没有止缓的迹象,料定元夏选择了激进方式应对。
  陈首执当下下令所有人各守阵位,稍候当需将天夏这一边的力量全数展现出来。
  因为元夏的进攻不可能久持,所以他们只要挺过这一次,哪怕不去进攻,也就可以坚守到对面自行崩溃。
  他们在最初的想法中,本来还打算在此辈取拿宝器之际,趁着空隙击其天序,逼其回援,但是讨论下来认为,元夏敢这么做,当不会放任这么大的破绽出现。所以最后决定,当是用全部的能力先用于守御。
  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并且对于守稳这一次攻势,他们也是有信心的,宝器对对面的压迫一直在持续增加之中,分配上是分配在这近十天中,现在虽进程过半,却还有大量的力量未曾压上,若是推动出来,足以与元夏反击对撼了。
  就算对面的力量在短时内强过他们,也没可能一气将他们压垮,在允许情形下,他们会选择借势后撤,去到远端,那么元夏天序的压迫自然会有所减弱。
  反正那时候的元夏绝然是不敢久拖的,若是压了上来,只会对他们更有利。
  此时此刻,因为元夏取拿宝器之事已然定下,此回之碰撞将直接决定两家之未来,并决定此战之成败,道争之胜负,故而下层气数开始剧烈翻腾变化了起来,而上下牵扯之下,气数变化也是令诸位大能有所感应。
  张御看到了这一幕后,知晓元一天宫也能看到,此辈将会如何做,也马上就能见到分晓了。
  他心意一转,传告此刻站在天夏阵中的各位上境大能,包括元一天宫那里的丘宫、覆象、及老师抟真也没有漏过,令诸人都是做好准备。
  诸人早是在等待着这一刻,得他传意,都是报以回应,言称已然准备稳妥,随时等待金庭之传命。
  ……
  ……
  第两百七十一章 余隙避冲荡
  就在元夏、天夏双方即将进入最后胜负之逐时,余黯之所在,穆司议正一人深匿于此。
  他自避入此间之后,为了防止元夏找到他,对于外面一切都是不闻不问,气机完全收敛,所以他并不知道外面此刻到底进行到哪一步了。
  只是他有足够耐心等下去。他知道无论两家斗到了什么程度,天序若是生出剧烈的变化,或是受到足够的冲击之后,一定是会触动此间的。
  但平常没有修道人至余黯之地也是有原因的,他能感觉这里非常不同寻常,跳脱了天道和天序之外,这也意味着他自己也在往空无投去,便他是求全道人,长期在此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能做得,也就守正己心,杜绝外感。
  浑浑噩噩之中,忽然之间,识海之中好似有惊雷闪电晃过一般,他猛然醒觉过来。
  随着诸般念头纷至沓来,他重新寻回自我,感受着余黯之的变化,也于同时意识到,这是这是元夏天序产生了某种剧烈变动,所以引动了余黯之地的震荡。
  因为余黯之地乃是天道与天序运转中间的缝隙,若是这两者任意一处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这一处所在。可眼下所感,应当这两个地方有出现了问题了。
  此地无从推算,可他清楚,若无意外,两家之争,当是快要见到的结果了。
  他深知两殿上下对天序早就颇有微词了,再加上内部种种由,到此一步也是必然的。
  元夏天序一旦崩塌,诸世又可重新演化,如此这当给所有渴盼上境之人一个机会。
  他思量的时候,不经意间,看向了自己脚下,却是发现那里有一个影子,他不由凝视片刻,此影子看着是自己,但是他知道,这里无星无月,而他本身身为求全真之人,唯己我独存,也没有影子会映照出来。
  心下稍作辨别,他大约就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了,这应当就是“异数”了。
  这是由于元夏自行塑造天序而因此衍生出来的异类之物。当初元夏无论杀却几次,都是再次生出,修道人沾染了此物,就会变成此物模样。
  因其与天序似乎有某种微妙的联系,若真是杀却,反还可能产生更多变数,故是将之拘束了起来,并排挤到了角落之中。
  只是随着元夏天序持续运转,诸人也是猜测,这些东西逐渐被排斥到了余黯之内。
  也是如此,在来到余黯之前,他就料到自己有可能会碰上此类东西,尤其是在此待得长久之后,遇到的可能更是大增。
  他没有转回头去,也没有去盯着自己的影子看下去,神情平缓的再是抬起目光,全当不曾见到。
  对付这类东西,最好就是蔽绝接触,不去与之有所牵扯。
  然而这时身后却有声音传来,听着飘渺无比,却又似从心底泛出,道:“既然阁下来到了这里,又何吝一见呢?”
  穆司议听到他开口,知是无法避过了,他没有再当做不曾接触,坦然回言道:“见若不见,都是一般。”
  那声音道:“我只想听听道友你对此战的看法。”
  穆司议能感觉到,自身下来的回答,有可能会对下来的局势产生一些影响,因为异数乃是天序及天道碰撞之产物,或许会反过来对这两者形成某种干涉。
  可若不答,也同样是有问题的。
  他略作沉吟,道:“我无法知晓外面的真正情况。只能凭我自身判断,亦只能说我自身之想法。”
  身后没有声息,似乎在等着他说下去。
  他也没有去管,而是继续言道:“以穆某所见,自元夏消杀万世以来,世上万物之变化,大部皆在元夏天序拘束之内,只余天夏尚在此外,此一变数正是道之变数最后之挣扎。
  穆某个人并不希望元夏得势,天机若定,此后也再无任何之变数,那也就是否我之大道,于天地而言,则是运转如齿合,不留丝毫缝隙,再无蜕变之余地。
  元夏之所为,看似除尽变数,维护定安,然却只护先人之不变,却绝后人之变,此乃对万物万事之不仁,哪怕穆某不循眼下之根本,亦是厌恶此道。”
  这一番话可谓是直抒心思,说得十分坦然,所以说到了后面,他已然是忘了身后之异数,而等他再观之时,脚下已是没有了那个人影了。
  元上殿内,万道人看着上三世借助宝器继续引动诸人之法力,他虽然可以遮掩,长久这么下去,那迟早是会暴露的。
  故在这个时候,他果断运转了那位大能所授之法,逆转法力,从中摆脱了出来。
  那镇道之宝见他脱离,就要过来追摄,他面无表情的将黑镜祭起,直接将那延伸过来的宝气击退,彻底断绝牵连。
  做完此事后,他直接从原地站起,双袖一抖,从驻地走了出来。
  两殿其余求全道人能够察觉到他的退出,也能感受到那一股深沉晦暗的气机一闪而逝,此刻不难辨出他是一个混沌修士。
  不过这个时候,谁又会去计较这些。况且他是混沌修士,于两殿反是更好,这样又能给上三世添加一些麻烦。
  其实缺去一个求全道人,并不有碍大局,可对天序来说,又是多了一个变数。
  上三世也能察觉到此间之变。两殿竟然混入了混沌修士,还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若还是主动暴露出来的,未曾暴露出来的不知还有没有,他们果然不该对两殿有什么期许,就应该以强硬方式对待。这回只要击退了天夏,一定要对两殿进行一遍清理。
  万道人从驻殿走出来时,便就传意给段司议和兰司议等人,让他们过来一见,并且对他们说明了自己混沌修士的身份。
  而待他走出来后,看到兰司议正站在那里,反而段司议却是不见踪影,似乎畏惧他的身份,不敢来见他。
  他走到了兰司议面前,道:“你倒是敢来见我。”
  兰司议道:“因为我知晓混沌之道并不是能随意进入的,不是资质最为上乘之人,入此道也无用。”
  万道人道:“看来你与那位混沌寄身长久打交道,也是明了了许多。”他又道:“我不会再回上殿了,上殿以后就交由你了。”
  兰司议道:“这话万司议拜托错了人,兰某未曾处理好那位混沌寄身一事,过后上三世若要问罪,那是逃不了的,还是交给段司议吧。”
  万道人看他几眼,道:“看来兰司议也是找到后路了。”
  兰司议道:“后路谈不上,求存而已。”他看向万道人,“万司议不也是如此么?”
  万道人沉声道:“你说得不错,我虽为求道,可是求道先要求存,这里你我都是一样的。”他向前走去,从兰司议身边走过,口中道:“从此以后,我再非元夏之人,两殿今后之事也与万某无关。”
  兰司议转过身,看着他走了下去,又见其身影逐渐变得虚黯,缓缓融入大气之中,他默默对着其背影执有一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