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玄浑道章> 第1580章

第1580章

  张御深以为然,别看战事落下,天数抚定,可是距离越过那条线也就是一线之隔,稍有波动,就有可能导致所有人都是难登上境。
  太素道人在旁建言道:“道友,此刻该当是重立正序,划定机玄了。”
  张御点了点,要抚定天数,首先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是让诸道不再彼此相争还不行,因为仅是大能平常问对,都有可能会推动此变。
  要想完全制止此事显然不可能的,因为唯有问对才能得以追逐上境,元一天宫纵然被覆灭,可也是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当然元一道人若胜,所有人都被排逐,先天五太重开诸有,那自是不必考虑这些事的,他却不得不虑。
  在场诸多大能也同样是想到了这个可能,亦都是沉吟不言,等着张御决断,这个事情不解决,那么重立正序也是一句空话,因为就算是他们不在攀登上境了,若有后来人再至,也同样需要面对此等问题的。
  张御其实并不为此犯难,因为他只需去问对大混沌,就可以削减变数。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此事也不能只依靠他一个人去扛,还需要有更好更妥当的方式去解决。
  按照他的思量,最好是能有一件宝器,似如先天五太所供奉的道莲那般的宝器,用以削减天数攀升。
  不过以下境的情况来看,天数攀升本身是不可阻挡的,终究是会不断向上的,除非是如五位元圣一样重开诸有,那样倒是能够一劳永逸,不过这个方法恰恰是他不想采用的。
  他们这一战,本就为了延续,而不是为了破杀,若是走了这条路,那却是倒退回去了。除此外,他觉得自己若是去到上境,想必是能解决此事的。
  而且他能感觉到,自己成就此境,那么当元空之中当是可以驻留更多大能,而大能一多,诸人凭借自己的能力,恐怕也有办法解决此事。不过现阶段,他唯有先以问对之法先是削减此数,以免出现万一。
  故他对众人道:“这里我已有定算,稍候自会有所安排。”
  ……
  ……
  第三百二十三章 众意承气数
  诸人得闻张御这里有解决之法,对此都是极为信服,无论金庭一方还是原来的元一道人治下的大能,俱是如此。
  面前这位带领众道正面回应道争,进而战败元一道人,覆灭先天五太,哪怕不提这位如今可能凌驾诸人之上的功行,光凭过去的所做作为,威望也是无可企及。
  而从属于金庭这边的大能更是知道,这位从来都是有的放矢,从不夸言,既然这么说了,那么一定是有把握的。
  天数之事已有着落,可众人这时仍是看着张御,这是等着后者重新排布如今之规矩。
  过去元空之中的规矩乃是由金庭与元一天宫共立,但实际上谁都知道仍是以元一天宫为主御,只是为了道争,所以维持明面上的好看。
  而现在,原来的五位元圣一个不剩,元一天宫就此覆亡,而金庭这边,太素、蒙蚕二人也是洗脱了原先的气意,可以说是过去的两者从道法到名义上都是消亡了,故是需得重立。而所有大能理所当然的认为,下来当是尊奉清玄道宫,当是由张御来拟定此序。
  张御没有急着做出此事,而是看向一边,那里是原来从属于元一天宫的诸道,这些人需得先处理下。
  此辈在元一天宫推动之下与他们交手,此中固然有道法被拿捏的缘由,可实际上他们自身也不怎么想反抗元一天宫。
  这也不奇怪,那些愿意反抗的人早就被五位元圣打压下去了,留下来之人有此意愿的早就投到金庭这边来了,也不会等到如今,最后剩下的,本就是最不想发反抗那些了。
  这些大能虽然最后罢手停战,不愿意再为元一天宫出力,没有给他们制造更多麻烦,算是识时务,可也没有就此站到金庭这一边,所以说到底,他们的身份依旧是敌对一方的余孽。
  纵然对他们有所助力,可也是出于自保的目的,所以他是不会宽赦此辈的,那样做就是对于那些甘愿舍却一切,与他一同奋战到底的同道的不公。
  元一天宫余下大能此刻默然站立在那里,等待着金庭那边的宣判。
  其实他们也是略感庆幸,己方纵然没有站到金庭这一边,可没给金庭带来多少麻烦,反而是暗中帮衬了不少,这样的结果或许能使得金庭稍加留情。
  张御并没有立刻说此自己的意愿,而是将与周围同道交流了一下,这才对着那些余下大能,道:“汝等乃为元一天宫所驱驭,最后亦不曾反正,而今败战,当受责罚。”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缓缓道:“我金庭之意,今后若不见后进之道补足五位之数,则你等不得问对,不得与求道,汝等可是愿服此判?”
  这里诸大能相互看了几眼,发现这个判罚巧妙,若是他们不得问对,则道行不得长进,而补足五位大能之数,也是极不容易。
  到了如今,元空之中大能的数目已极是难增,下来成就当会越来越难,或许此事永远无法完成。可细想一下,若是他们愿意主动去推动道法,并且看顾下层,那么说不定可以加快这个进程。
  说实话,这个结果已然非常不错了,他们之中有些人已然做好了被张御一口气全数逐入浑黯之中的打算了。故是所有人皆是对着张御执有一礼,俱是道:“我等愿服此判。”
  张御微微点头,对着金庭诸人道:“天数之事,稍候当有交代,诸位同道可先行回转。”
  诸人无不遵命,对着躬身一礼,各是退去。
  这一回斗战,他们也是极有收获,特别是在与元一道人的对抗之中,映照道法相互问对,也是使得他们自身根本道法也大有长进,此刻斗战结束,正好回去慢慢收拾。巩固收获。
  张御则是回到了清玄道宫之内,先是传一意去往玄廷,再是定坐下来,气意一落,便即开始问对大混沌。
  这一次问对与以往截然不同,各种以往晦涩不明的道理,而现一观之下,却是被他清晰把握住了脉络。
  并且他只要认为可以,那么可以将方才映照出来的混沌之我亦是投入其中,并相助自身问对。
  此前那些映照之我只是短暂存有,然而在把元一道人击败之后,这六个映照之我,都是成为了他之化身,他随时都可以运化了出来,只是映照之所能,他正身也同样是具备,故而此刻不必多此一举。
  以往问对混沌之下,天数只是稍微削减,隐没在一众大能的问对之下,显得不那么起眼。
  然而现在,他一番问对之下,天数十分明显一层层的削减了下去,并且他还有一种一路顺此便可往更上道途的感觉。
  这不是什么错觉,而是当真可以做到。只是他并不会沿此上行,所以现下仍是有所收敛的。
  大混沌乃是变化本身,而修道人能够去往大道,正是由于这些变化的存在才能做到。
  大混沌增添了无数的可能,也就导致了天道变数由此退下。所以换一个角度说,这其实并不是削减天数,而是问对导致变化的增多,才使得天数一时无从追及。
  只是大混沌的变化是不受约束的,问对削减,正是因为他本身的约束并推动了某种方向上的变化。如果能使得这变化继续向上,并能维持住这个方向,但又不能过度干涉大混沌,那么就能将眼前天数危机渡过。
  这个思路打开之后,他认为现在只需要有一件宝器能够替代他问对大混沌,或者让诸多大能可以利用此宝,在问对同时也能祭炼此宝器,彼此相辅相成之下,当就能做到此事了。
  实际上,在道争之后,他的道行已然越过五位元圣乃至元一道人了,只要他有意,立时就能祭炼出超迈其上的宝器。不难做到这一点。
  可那是他自身之宝器,只是适合他自己,他先走一步,可以指引后来之人,但不愿意以自身之道取代众道,那与恒常之道也没什么区别,反而是固束了诸道向前。所以此回当是让诸多大能都是参与进来,一并祭炼,如此才是正确的方向。
  他定坐了一会儿,便将伸手摊开掌心,拿来了一缕至上之气和至混之气,在御中之力的调和牵引之下,两气盘旋往复,尽管彼此对抗,可却永远相互追逐,既不少失,又不曾多余。
  他再手一翻,便将此气机种落至元空与大混沌之中,少顷,便有一只星莲浮现出来,而后一只华美无比的玄浑蝉自里振翼飞出,旋绕其上,洒下点点星屑。
  诸位大能忽然心有所感,往上空望去,便见一对由无数灿光构成的双翼在元空之中展开,可见明光浑黯互相交替徘徊于上,同时有气意传下,告知诸人道:“众位道友可藉此传递气意,作以祭炼,当能遏阻天数迁变。”
  那玄浑蝉这时双翼一敛,竟是沉落入了一朵星莲之中,诸位大能气意也是跟随着往那处去,发现不但能由此见得元空之序,还隐隐约约能窥见混沌之变。
  诸人心下不由一惊,若是落入混沌之中,那么势必污秽气意,可随即再是观望,发现在这玄浑蝉飞舞之下,混沌之玄机却是以一种别样的方式沉浸其中,试了一下,发现自己居然能够由此探问混沌之理,且是祭炼了下,发现天数之变果是稍候遏阻。
  心下立知,若是借由此物,那么他们当是能够解决天数之难,不由心绪一振,他们本以为,张御想解决此事,也需一些时候,可没想到如此之快便就找到了方法,此时此刻,诸人无不是心悦诚服的对着清玄道宫所在执有一礼。
  天夏空域,清穹云海之上,诸位廷执神情一片肃然,他们正在等待结果,方才训天道章的变动,让他们知晓上层之战已然进入了最后关头。
  他们这里固然战败了元夏,可关键仍是在于上层,若是上层若是败了,元夏则又会回来,他们也是无从抵挡。
  许久之后,武首执忽有所觉,仰首看去,便见一枚金色符书从虚空之中飘荡下来,他肃然自座上站起,双手探出,将此符接过。他神情严肃的将此符打开,看有片刻后,抬头迎向诸廷执,沉声言道:“我天夏诸位执摄力挫元夏大能,已然赢下此战!”
  此言一落,原本紧肃氛围顿时荡然无存,众廷执面上俱是流露振奋欣喜之色,纷纷拿过武首执传下的符诏观读。
  韦廷执看过之后,对着上座执有一礼,道:“首执,此事当昭告我天夏上下,让天夏众生得与有闻。”
  武首执沉声道:“是当如此,此事先不必传递,且待我见过诸位执摄再言。”
  诸廷执明白,这些涉及上层之事,需得倍加小心,尽管当是无有反复了,但这位显然做事谨慎,认为需与诸位执摄再行确认,身为首执,这般做并无错,故而他们执礼道:“我等遵谕。”
  武首执让诸人退去,自己殿上离开,进入云海漩流之中,来至大玉璧之前,对着前方一礼,少顷,玉璧之上有渺渺仙音传出,有灵光如波纹泛动,便有一名巨大无比的道人身影浮现出来。
  ……
  ……
  第三百二十四章 得名指道行
  武首执见到玉璧之上此回只有一位身影出现在那里,心下略感诧异,神情也是微肃,对着大玉璧执有一礼,道:“见过执摄。”
  顿了下,又言:“执摄法谕我等已然收到,只为持稳妥,固来此再向执摄请问。”
  张御点了点头,上层争斗委实难以预料,玄廷对于上层之事更是缺少判断的手段,而来此间相问,唯有真正天夏执摄才会有所回应,这般就能通过过往设下的布置加以确认了,这是十分稳妥的做法。
  他道:“元夏之上层乃为先天五太,也是此五人撑起了道争,而今这五位已然覆灭,余下大能以往不过被裹挟而去,如今亦遭固束,便有异动,也有我与一众执摄定压此辈,不至为患。首执安心即可。”
  武首执到这里,才得放心,他又是请教道:“不知执摄对于下层之事有何关照?”
  张御道:“当初玄廷立成,上下分隔,诸位执摄只管指道问道,而下层之事自有玄廷署理。多年以来,首执及诸位廷执处理得当,现如今一如旧例便可。”
  武首执应下,随后抬起头,道:“不知执摄可有指道之言么?”
  张御略作思索,道:“上层之道该如何行走我已有所眉目,届时自会从道理上寻觅更为契合我天夏之道,若说需有所着重之事,那便是在所开辟的诸多世域全我天夏之道念。”
  武首执郑重问道:“武某记下了。”
  张御又言:“天夏之道念虽为而今之正,可世上从无万世不变之理,若是有朝一日天夏之序亦不足补天人之道,那也是当舍则舍,可详细载录下来,留待后人以为参鉴。”
  每当一个新的规序替代旧有规序的时候,那非得经过一场惨烈革杀不可,就如同古夏破灭之久才得有神夏,神夏破灭之后才得有天夏。
  而如今之天夏得以新生,却是在破灭了的元夏身躯之上了。
  此所以如此,其中最大阻力往往来自于过去把持上层权柄的人物,但如今的天夏有所不同的事,他们这些大能指道向前,可以更好调转天夏的方向,至于此套规序能行多远,只能说目前还算适合,过后之事,自有他们与更多后来人去调和了。
  在张御看来,只要天夏人人都有道途可得攀登,那么一定会有更多大能出现,开辟出更多道路,下层则因此获得更多寻道之机,两者补益之下,就能不断推动天夏去往更上层,而只要此道不绝,那么就一直可以这么行进下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