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百合>美人谋> 第42章

第42章

  毕竟北境诸州乃是楚国北边的屏障,为防燕国使诈,以及西域诸胡,不能将兵马全部调走。丞相范离提醒道,应要留下一些,作防守之用。
  丞相的建议,得到了群臣一致认可,楚皇一向拿不定主意,对于战事又不敢拖沓安排,于是便应道:便按相国所言,调兵前往东境,留下一些继续镇守北方。
  陛下圣明。
  第32章 三国之战
  齐国
  对于楚国拒绝齐国的和谈,齐国是极其恼怒的,并且齐国皇子死在了楚国,而出使的临沂公主也在楚国几番遇刺,这几件事加在一起,楚国都没有任何表示,反而在戏耍齐国,齐国将此视为耻辱。
  朝野上下响起了一片伐楚之声,齐国的边境,大将军宋成远也已经做好了交战的准备。
  据探子来报,楚国为抗衡我大齐,将北境兵马调往了安州,而燕国也再次集结大军欲攻我大齐西北边境。
  楚国历经灾荒,其军力并不为惧,但是燕国,慕容恒素有虎君之称,燕军也强悍无比,齐国若同时对付两国,分兵作战,恐胜算难料。
  况且如今将要入冬,我齐国将士畏寒而耐热,与燕国恰恰相反。
  燕国虽强横,但却无国用支撑,漠北又有柔然,因而每次出征,必会速战速决。
  只要北边能够拖延住,将楚国东境夺下,那么荆楚之地迟早都是齐国的。
  说得那么容易。齐国大司徒插话道,大军两路开拔,齐国的度支也要成倍增长,况且先前对楚之战,齐国已有损耗,这些年所累积的岁计几乎全都用在了军事之上,已无法支撑长久的战争了。
  这一仗,朕是一定要打的。齐帝放出话道,齐国一而再再而三的退让,而楚国却几次欺齐,若连这都可以忍让,那么我齐国今后还如何在九州立威,如何一统?
  朕今日召集你们,是来商讨出兵策略的,不是来出难题的。齐帝又冷冷道。
  攻打楚国之事,交给大将军,应该不会出差错,只是这燕国。大司马侯毅说道,燕国素来是块难啃的硬骨头,燕人的血性不容小觑,大齐能取燕国六郡,还是在前燕君晚年昏聩之时。
  此次楚国与燕国同盟,楚国放弃北境防守而调兵增援东境,势必拼死抵抗,而燕国趁机南下,必然是想夺回六郡。
  如今要想的是,既要守住燕国的进攻,同时又能拿下楚国在东境的屏障,为西出做筹备。
  燕国虽然强悍,但对其只需防守。
  可是这次燕国攻齐,是燕军慕容恒亲自领兵,君王亲征,燕军士气必定大涨,不得不防。
  诸位臣议论纷纷,却始终没有一个好的决策。
  这么多人,还想不出一个好的对策?齐帝有些不耐烦的问道。
  大司马侯毅趁机向齐帝奏道:陛下,临沂公主曾代齐出使过燕国,对燕国有所了解,在军政之上,公主曾求学于东海学宫。
  齐帝叹了一口气,却还是挥手道:此事,大司马你去办吧。
  喏。
  ※ ※ ※ ※ ※ ----
  建康城·方山
  大司马侯毅带着护卫来到了方山,上山的路上,香客们,尤其是女子,无不对其评头论足。
  如此年轻,就已是王侯了。
  人也长得俊郎,不知是婚配否。
  贵族与百姓服冠有异,所以百姓们能从穿着来辨认身份与尊卑。
  侯毅出身显贵,身长七尺,少时便立下功勋,受到不少勋贵之女的青睐,然而至而立之年,都未曾娶妻,齐帝也曾询问过,并想要为之赐婚,但都被他拒绝了。
  侯施主,师兄已在后山等待多时。出门来迎接侯毅的是个小道童。
  公主她知道我要来?侯毅诧异道。
  小道童没有回话,只是将他引入山门,施主请跟我来。
  后山之路,曲径通幽,山间沟谷有潺潺流水,菖蒲破石而生,竹柏交错。
  师兄。小道童轻轻唤道。
  好了,辛苦你了。临沂公主道。
  小道童走后,侯毅上前行礼,侯毅,见过公主。
  大司马不必多礼。临沂公主抬手道。
  侯毅看着周围的环境,深吸了一口气,难怪公主不愿下山,原来这方山之上,竟有如此仙境。
  大司马来,是为齐国与燕楚之战事吧。临沂公主道。
  是。侯毅点头,陛下正为燕君慕容恒亲征而犯难。
  兵不厌诈,慕容氏本非汉人。临沂公主提点道,不一定要用汉人的方式。
  汉人的方式?侯毅愣看着临沂公主,侯毅不明白。
  齐楚燕三国所争,无非都是这中原九州,而齐国在最东,背靠无边之海,所忧虑,也不过燕楚二国。临沂公主解释道,需知,在遥远的漠北,燕国的背后,还有戎狄柔然。
  经过临沂公主的一番解释与提点,侯毅幡然醒悟,公主是说,利用柔然?
  可是柔然非汉人,他们觊觎中州,若引柔然南下,齐国可是要遭世人唾弃的。侯毅又有些为难的说道,齐国乃鲁之故地,孔圣人之乡,如此做法,朝中那些文臣,怕是要反对的。
  既然要顾及礼仪和规矩,又何必去争霸一统呢?临沂公主冷眼道,夺取天下与治理天下,不可用同一种道理,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
  仁慈与狠决,都是帝王之道。
  柔然居漠北已久,可曾有过放弃中原的念想,他们是否南下,不是我所能决定的,而是利益,有利可乘,即便无人提醒,他们也会趋之如骛。临沂公主又道。
  柔然常年侵袭燕国边境,燕国对于柔然,早已是恨之入骨。
  侯毅听后,合袖躬身,侯毅明白了。
  山间一阵寒风吹来,侯毅看着临沂公主单薄的身影,于是脱下自己身上的裘衣,公主
  临沂说过,临沂与大司马只谈政事。临沂公主冷眼道,我的话既已说完,大司马请回吧。
  被拒绝的侯毅只好又失落的重新穿上,公主多多保重,侯毅告辞。
  待人离去后,一只茶杯忽然破空而出,临沂公主锋芒一转,便轻易的躲开了,那茶杯刚刚好落在了石桌之上,并未破碎。
  你怎么又把他赶走了。女冠穿着一身轻飘飘的道袍从竹林内走出,寒风打在她的身上,似也不觉得冷。
  我不赶他走,难道给他留念想?临沂公主道。
  人家可是等你了十年。女冠又道。
  与我何干。临沂公主坐下,将那只空杯斟满,道心不坚,小心走火入魔哦。
  哈哈哈,女冠坐下大笑,你放心,我的道心,可比你坚定,你是公主,系国家与万民,其实能有人陪伴,也未尝不可。
  陪伴?临沂公主看着女冠,师兄要走么?
  我要去楚国游历。女冠回道,顺便帮你物色一下良人。
  师兄又在说笑了。临沂公主挑眉,清瑶的良人,怎会在楚国。
  楚国多佳人,说不定呢。女冠笑道。
  佳人临沂公主回忆起了楚国朝堂上的平阳公主,以及离开楚国时,荆水桥上那副山水绘卷。
  这都要开战了,哪有心思想这些。临沂公主摇了摇头道。
  阿瑶。女冠看着她,有些事情乃是天命所定,非人力能撼动,所谓星命,只不过是世人的期盼与寄托,你不要陷得太深,将自己的一生都搭进去。
  临沂公主点头,我知道的。
  ※ ※ ※ ※ ※ ※ ※ ※ ---
  楚国
  齐楚开战在即,楚国对于将士的训练越来越重,无论风雨,尤其是新兵,除了学习搏杀技巧,夜里还要熟悉阵法、鼓声、口号、旗帜的变动。
  萧怀玉身上的伤逐渐愈合,手上的白布也都被拆下,军中药物有限,因此两个手掌各留下了一道疤痕。
  最严重的,是腿上的伤,但里面的肉已经愈合,伤口也在结痂,萧怀玉每天夜里都会到军医营帐中换药,并向军医讨教文字,有时候也会将书中不解的内容刻在竹片上前去请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