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百合>美人谋> 第108章

第108章

  按照平阳公主出事的时间往前推三天,林万晟拿到三天内官员进出的名单后,很快就发现了可疑之人。
  恰好是在平阳公主离京的前一日,南阳王友郭鸿麟离开了京城,至今未归。
  而郭鸿麟的背后是南阳王李隆,林万晟皱起眉头,南阳王。因为南阳王李隆是皇帝的爱子。
  我朝曾发生过武将乱国之事,因此朝廷对于边将入京的把控十分严厉,无召不得入京,也不得私自离开京城,这个人,你们是怎么放出去的?林万晟问着城门校尉。
  回将军,这个郭鸿麟还有一个身份,南阳王友,是南阳王送他离京的,说是回乡探亲。城门校尉回道。
  听到这儿,林万晟便觉得更加可疑了,南阳王
  南阳王的母族王氏一族与薛家一直不和,曾协助过陛下铲除薛家,之后王氏一族便进入了朝廷政要,受到陛下器重,所以平阳公主与南阳王一直不和。城门校尉是名老将,他轻声提醒着眼前这位比他还年轻的将领。
  送到廷尉去。林万晟说道。
  郎君。城门校尉抬起头,这是皇室之间的内斗,您要参与吗?
  林万晟沉默了许久,城门校尉乃是他父亲宜城亭侯的旧部,我的父亲,曾是薛公部下,因为战死所以才免受牵连,公主是薛公的外孙,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她受害,作为林氏之子却袖手旁观。
  平阳公主有外戚郑氏一族支持,现在林氏落寞,郎君如此做,恐怕会得罪王氏,以陛下的偏袒城门校尉依旧担心的看着林万晟,况且平阳公主的为人,郎君应该清楚,她或许只是将您当做一颗可利用的棋子,这样的女子,野心太大,手段太狠。
  林万晟也在思考着利弊,泥潭一但进去,便再难以脱身与洗净了。
  就在他犹豫之时,忽然想到了回京那天在武陵郡,平阳公主的贴身宫人对他说的话。
  【那就期待林将军能够从众多爱慕中脱颖而出,公主若感受到了真诚,必也会有所回应的。】
  若是我能尚得平阳公主,成为驸马,或许这些东西,都会是值得的。想到此,林万晟毫不犹豫的合起册子,送去廷尉。
  作者有话说:
  其实是不怎么需要证据就知道是谁做的,但是皇帝会装糊涂。
  第86章 翻供
  南阳王府
  南阳王府内,南阳王李隆正抱着自己的儿子在逗乐,长史急匆匆的跑进府中,大王。
  李隆将孩子交给照看的傅母,拍了拍衣袖坐下问道:什么事如此惊慌?
  陛下派了一支禁军,将回乡探亲的南阳王友郭鸿麟抓到廷尉去了。长史神色慌张的说道。
  什么?李隆惊得再次站起,就在他想要出府了解情况时,林万晟却带着武卫将南阳王府团团围住。
  李隆站在门口,指着林万晟大骂,中郎将,你好大的胆子,这里是南阳王府。
  奉陛下之命,林万晟向宫城方向拱手,南阳王形迹可疑,公主遇刺一事未查清前,南阳王不得离府半步。
  你们怀疑是我做的?李隆质问着林万晟。
  林万晟骑在马背上,看着李隆回道:末将只知道这是陛下的旨意。
  李隆听后吓得后撤了几步,长史将他扶稳,王。
  这可如何是好?李隆回头焦急的看着长史。
  不用担心。长史宽慰道,王友是聪明人,应当知道如何应对,况且眼下的局势,陛下必定不希望您出事的。
  ※ ※ ※ ※ ※ ※ ※ ※
  廷尉
  郭鸿麟被禁卫带至廷尉审讯,面对公堂上的一众法官,他气定神闲的开口道:回乡探亲,我是请了大将军之意,得到大将军的准允我才离京,除此之外,我身为南阳王友,南阳王得知我要离京回乡,故而出城相送,这有何不妥?
  还不等法官继续问话,郭鸿麟又道:自去年应征入伍,我已离家一年有余,家中只剩老母一人,如今战事停歇,难道连回家探亲都不可以吗。
  禁卫来抓时,我就在家中,我自离京回到家中的几天里,一直在母亲左右侍奉,若是诸位不信,可以找到当地的县令与乡亲询问,看我是否离开过。
  面对郭鸿麟的一番解释,几个官员相互讨论着。
  禁军去拿人的时候,他的确是在家中。廷尉卿说道。
  可囚牢里的招供,所说的接头地点,就是郭鸿麟所在县,包括时间,也都与郭鸿麟离京的时间吻合,这总不能是巧合吧?几个法官又说道。
  就在昨夜审讯时,被抓获的亡徒其中有一人,乃是头目的心腹手下,因忍受不了酷刑,于是全部招供。
  恰好在招供不久,城门校尉将一份官员出入的名册列出来交给了廷尉,通过比对,郭鸿麟无疑就成为了最可疑的人选,恰好地点又是在郭鸿麟家乡的附近。
  见法官们议论不止,郭鸿麟再次开口道:平阳公主乃是陛下爱女,我从边境归京,深受隆恩,有何理由要害公主?
  的确。廷尉卿皱起眉头,与左右讨论道。
  郭鸿麟如此年纪就当上了校尉,踏入仕途,前途必定一片光明,此时做出这样的事,无疑是自毁前程。
  他是军户出身,此前未曾接触过朝中权贵,并没理由,也没有动机刺杀公主。
  只不过
  众人陷入犹豫,因为郭鸿麟的背后是南阳王李隆。
  以郭鸿麟现在的身份与功勋,回乡必定会引起当地官员重视,求证一下当地县令,便知道郭鸿麟何时回乡,又何时离去。
  在理。
  于是廷尉只得暂时收押郭鸿麟,派人前往郭鸿麟的家乡求证。
  ※ ※ ※ ※ ※ ※ ※ ※ ----
  几天后
  楚宫
  中侍中贾舟将廷尉审讯的结果呈上,陛下。
  如何了?此时的楚皇有些忐忑不安,因为廷尉先前的奏报,将南阳王友郭鸿麟列为了最可疑的人选,若与南阳王友郭鸿麟有关,那么南阳王自然也脱不了关系。
  郭鸿麟虽没有刺杀平阳公主的理由,但南阳王李隆却与平阳公主结怨颇深。
  郭鸿麟离开京城回乡探亲,是通过了大将军陈文泰的允许,廷尉已经求证,并且在回乡之后,郭鸿麟并未离开当地。贾舟说道,当地的县令也为之作证,因为恰好是农忙之时,郭鸿麟一直在帮助乡亲。
  狱中的口供,皇帝又问道,又如何解释。
  早已猜透皇帝心思的贾舟,俯下身子小声说道:先前拷问时,这些人一直不说话,而今却突然供出南阳王友,这期中恐有蹊跷。
  南阳王友在对齐之战立下功勋,将来何愁前途,怎会做出如此愚蠢之事,况且平阳公主对于南阳王也并没有什么威胁。贾舟又道。
  皇帝侧头看了一眼睁眼说瞎话的贴身侍从,自己的儿子什么德行,他最是清楚。
  皇后那里,需要有一个交代。皇帝开口道,证据,才是至关重要的。
  贾舟听懂了皇帝的意思,叉手道:小人这就去廷尉,重新审讯那些亡徒,一定将此案查清。
  然而等贾舟前往廷尉亲自审讯犯人时,原先对南阳王友的指控却突然被翻供。
  ※ ※ ※ ※ ※ ※ ※ ※ --
  章华宫
  朝中正在查武陵一案,平阳公主在皇宫中陪伴了嫡母一天后便又回到了章华宫。
  看着满身疲倦的平阳公主,琦玉遂将关于萧怀玉弹奏箜篌之事压在了心里,公主。
  禁军今日围了南阳王府,那个与萧校尉立了同样功勋的人,今日也被廷尉抓了京城。琦玉说着今日在宫外的听闻,公主可是找了武卫中郎将?
  事情正在如平阳公主预料的一般,皇帝想要压下此事,那么她便在暗中扩大此事。
  平阳公主扶着额头坐了下来,林万晟的父亲曾经在军中也颇有声望,如今的城门校尉,正是他父亲麾下的心腹。
  琦玉瞪着双眼,恍然大悟道:原来上次公主让我对中郎将说那些话,是为了让他帮忙做事,小人便说,这种人怎么可能会愿意得罪受宠的皇子。
  他帮助我,自然是在有利可图的前提下。平阳公主道,林家也算是勋贵,他父亲死后,林家不复从前,他行事自然也会更加谨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