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萧怀玉抬起头,巴陵侯是楚国的功臣,国之栋梁,巴陵侯薨逝,当举国哀痛,何来恭喜一说?
巴陵侯之死,于国是哀痛,然于将军,却是喜。琦玉回道,就在今日朝议上,朝臣推荐代替巴陵侯北上援燕的将领中,就有萧将军的名字,萧将军才官复原职,可能还不知道。
燕国遭遇漠北入侵,诸胡南下,目的是整个中原,楚国应当重视,派有能力的大将,巴陵侯那样有威望有资历的功勋之臣,岂是我等可以替代的。萧怀玉道。
旁的人,我不清楚,但是萧将军您,一定不会比巴陵侯差,假以时日,萧将军的功勋,必然超过巴陵侯。琦玉说道。
这是公主让龚内人传的话?萧怀玉问道。
看来萧将军更想与公主说话。萧怀玉还未来得及反驳,琦玉便让了开来。
一阵寒风吹来,卷起了平阳公主车架上的垂帘,萧怀玉迟疑了片刻,最终还是走上前拱手道:公主。
将军这样匆忙,不知入宫做何?平阳公主开口问道。
臣子犯错,自然是请罪。萧怀玉回道。
是为永宁县之事吧。平阳公主猜测道,可不知是将军自己的想法,还是旁人的提议。
公主这是什么意思?萧怀玉看着车架内端坐的平阳公主。
吾是什么意思,将军心里应该明白。平阳公主道。
我不明白。萧怀玉道。
将军就是这样,与自己的救命恩人说话的吗?平阳公主道。
一阵寒风吹来,萧怀玉与车内的平阳公主四目相对,时间仿佛凝固一般,两双瞳孔,相顾无言。
各自眼前的面孔,熟悉得不能再熟悉,身上的气息,与每一次肌肤,都曾交融在一起,眼神闪烁泪光,好似有千万言语,却无从开口。
萧怀玉沉默了良久,随后闭上眼睛拱手道:末将,谢公主搭救之恩。
陛下近日心烦的很,他的脾性,想来将军应该很清楚,不用吾提醒。平阳公主道。
是。萧怀玉回道。
萧怀玉的冷漠回答,让平阳公主一下哽咽住,再也说不出话来,她看着萧怀玉低头拱手的动作,几番欲言又止。
如果没有什么事,末将就先行告退了。说罢,萧怀玉重新跨上了马背。
平阳公主本想喊住她,临了却又无从开口,萧怀玉所陷的案子,实际上还帮了平阳公主除去了一大阻碍。
上一世,竟陵王的野心并未暴露得如此快,巴陵侯府的覆灭也没有那么早。
萧郎。平阳公主掀开车帘,望着已经上马的萧怀玉喊道。
听到熟悉的呼唤,萧怀玉轻轻拉了拉缰绳,回过身看着平阳公主。
那个顾氏,绝非一般人。平阳公主提醒道,你我何曾见过她,难道你就没有疑心过吗?
对于平阳公主的话,萧怀玉凝思了片刻,不管她有什么目的,但至少这些年,都是托她照顾,并且,当初是我在军中多有不便,所以强留下她。
强留平阳公主挑眉,这么说来,是我多虑了。
袁氏案,末将的确是要多谢公主相帮。萧怀玉随后说道,时候不早了,恕不奉陪。
驾!
一旁的琦玉看着骑马离去的萧怀玉开口骂道:怎的如此不识趣,好心提醒,倒成了不是。
罢了,走吧。车内传出声音道。
琦玉挥了挥手,当车架来到一处十字街时,琦玉看见了萧宝山的身影,公主,是萧怀玉的弟弟。
平阳公主忽然想起了什么,于是吩咐道:去宝庆楼。
喏。
※ ※ ※ ※ ※ ※ ※ ※ -----
楚宫
陛下当真要指派虎贲中郎将接替巴陵侯吗?贾舟看着迟迟没有在草诏上落笔的皇帝,萧将军虽有能力,但太过年轻,未必能服众。
虎贲营的事,难道还不足以证明他御下的能力吗?皇帝说道,前朝有霍去病十七岁封侯,二十一岁封狼居胥,难道我朝就不可能出一个冠军侯?
不过话又说出来,他能在短时间内就做到让一支禁军骑兵舍命追随于他日后皇帝眯起双眼,难保不会成为薛氏那般拥兵自重的边将。
陛下,虎贲中郎将萧怀玉求见。宦官入内通报道。
皇帝与贴身宦官对视了一眼,挥手道:宣。
宣,虎贲中郎将萧怀玉入殿觐见。声音传至殿外。
萧怀玉脱下鞋履踏入殿内,臣萧怀玉,叩见陛下。
皇帝正襟危坐于御座上,看着跪地叩拜的萧怀玉,平身吧。
萧怀玉只是抬起头,并未起身,陛下,臣有愧陛下所托,特来请罪。
卿,这是何意?皇帝疑惑道。
臣乃一乡野粗人,承蒙天恩,得以入京担任虎贲中郎将,然臣实在无力担此重任。萧怀玉向皇帝奏道,禁军乃国之精锐,士卒皆为骁勇,非臣一介粗人可以统率,臣所下军令,若非有陛下旨意震慑,实难以服众,如永宁县之事,臣受冤困于县廨,与外隔绝,突闻麾下举兵而至,惶恐不已。
臣到任已有数月,却未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统率,有负陛下,恳请陛下准允臣回到边关,臣愿为陛下守好边关。萧怀玉叩首道。
皇帝自然听懂了萧怀玉的话,不由的深思了起来,卿是要辞官回到边境?
萧怀玉叩首,请陛下肯允,臣实在有负重托,难以与京中同僚共事,臣一介草莽,更不敢领一众显贵之后。
萧怀玉辞去京官的理由已经说得十分清楚,虽作为虎贲中郎将,却无法让麾下真心诚服,只因卑贱的出身,所下达的军令,都要靠皇权来震慑,所以永宁县的事,并不是萧怀玉的威望所致。
原本还十分疑惑萧怀玉是凭何调动这些出身显赫的世家子弟,如今看来,这并非萧怀玉所为,而是有人在背后挑拨。
这让皇帝十分恼怒,卿如果是因为出身而无法让麾下士卒听命,无法服众,这不能责怪于卿,这是朝廷的过失,高位者,不以能者居之,而以身份,这是不利于国家的,卿的才能,有目共睹,至于那些世家子弟,朕会命人提醒。
本朝名将,有多少是草莽出身,靠赤手空拳所累积起的军功与威望,才造就了门庭的显赫。皇帝又说道,昨日巴陵侯不幸殒命,朝廷北征柔然在即,却迟迟找不到合适的将领。
北征之重,关乎汉人的生死存亡,所以主将人选,朝廷慎之又慎,卿能在安州与西洲两战立下不世之功,此次北征,也定然不会让朕失望。萧怀玉的请辞,反而让皇帝确定了主将人选,不再犹豫。
陛下,北征关系重大,以臣的资历,在京尚且不能服众麾下士卒,恐怕不能胜任。萧怀玉连忙紧张的推脱道。
朝廷派去北征的,乃是边军,自西北出发,北至漠北,领你原先麾下,另外再派一万人马。皇帝说道,京中将士不同于边军,多有傲骨,朕相信你带兵的能力。
可是陛下,臣没有北上的经验萧怀玉为难道。
朕会给你指派副将,战争都是一样的,只是地域不同,当年霍去病出征,可曾熟悉过匈奴?皇帝起身走到萧怀玉旁侧,拍了拍她的肩膀道,漠北的柔然人难道与敕勒与齐人还会有所不同?
陛下!萧怀玉抬起头。
皇帝遂弯腰将他扶起,好了,这几天,卿先好好歇息吧,养精蓄锐,做好北征的准备。
萧怀玉无奈,旋即应道:喏,谢陛下信任。
第200章 萧家三郎
正在逛街的萧宝山突然被几个身材魁梧的壮汉拦住,而为首的则是一个唇红齿白的年轻宦官。
萧郎君。连声音都有些阴柔。
因曾被绑过,所以萧宝山下意识的往后退了几步,并警惕的问道:你们是什么人,要做什么?
郎君不必紧张,公主在宝庆楼等候郎君。宦官微笑着说道。
公主?萧宝山惊讶道,来京这么久,他大多时间都在府中,所结识的人,也不过都是些身份一般的低品官宦子弟,所以并不认识什么公主,也接触不到皇家。
平阳公主。宦官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