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百合>美人谋> 第276章

第276章

  泪水从她的眼角流出,顺着脸颊滴落在了隆起的肚子上,因为腹中胎儿,她跪得很是吃力。
  女儿从来没有求过你什么。
  皇帝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平阳公主,这个一身傲骨,从不低头的女人。
  今日竟然会为了一个反贼的孩子,跪下来恳求自己。
  在他的记忆当中,自女儿出生长大,三十余年,从未见她如此这般低头乞怜。
  她像极了她的母亲,那个她宠爱了半生的女人,可是她的母亲,却从未低头求过他,即便是薛家被灭之时。
  你为了这个孽种,才肯认你的父亲。皇帝看着平阳公主,虽有所动容,可却更加害怕孩子知道真相后会对李家进行报复,其他请求,我可以答应,但是这个孩子,绝不能留。
  说罢,他便向王桢挥了挥手,两个宦官同时走上前。
  不要!少年的声音传进殿内,紧接着他挣脱了贾舟的拉扯,跑到了平阳公主身侧,将她护在了身后。
  十九郎,你做什么?皇帝呵斥道。
  李兴推开宦官,并向皇帝跪伏恳求,阿爷,阿姊腹中的孩子还未出生,何错之有?
  你知道这孩子的父亲是谁吗?皇帝问道李兴。
  儿子知道。李兴点头,可是他也是阿姊的孩子,是儿子的亲外甥,怎么能够因为一个死去的人,而牵连到无辜的稚子。
  法不容情。皇帝道。
  可是礼法也是人定的。李兴又道,百姓之所以不敢违背,是因为它的严厉,不去推翻,也是因为,它有宽容的一面。
  如果引导他走上正途,这不仅是挽救了一条生命,也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李兴又道。
  这些话从一个十岁的孩子口中说出,就连皇帝都感到无比惊讶。
  儿子恳请阿爷宽恕。李兴见父亲缓和了脸色,于是叩首再次请求道,今后,儿子一定更加用功跟随先生学习治国之道。
  皇帝看着李兴,越发肯定了继承人的选择,他撇了一眼平阳公主,抬起手挥了挥。
  平阳公主挺着肚子瘫坐在地板上,李兴擦了擦眼泪起身将她扶起。
  阿姊。
  小人扶公主出殿。贾舟也上前搀扶。
  十九郎。皇帝叫住了李兴。
  李兴转身走到御前,阿爷。
  为君者,握天下权柄,切不可太过仁慈。皇帝提醒道。
  儿子谨遵教诲。
  皇帝极为耐心的教导着儿子,但看向殿外的身影时,脸色又瞬间阴冷了下来。
  勤政殿外,贾舟小心翼翼搀扶着平阳公主走下石阶,并笑眯眯道:十九大王见公主入内,说什么也不肯离去,听见争吵后,更是不顾劝阻闯入内,想来是从前先皇后在世时,对贵嫔娘子多有照拂。
  平阳公主向贾舟微微侧身行了礼,平阳都知道的,多谢贾翁。
  贾舟扶着平阳公主,公主折煞小人了。他回头看了一眼石阶上耸立的大殿,陛下疑心之重,公主还需格外留心。
  ※ ※ ※ ※ ※ ----
  太康二十年,暮春三月,上祀。
  平阳公主乘车出京祭祀,路遇贼人,来往游人纷纷逃窜。
  保护公主。
  禁军与贼人缠斗,来往之路皆被堵塞,车夫遂将马车驾入山中,行至半路时中箭坠车。
  马匹受惊,开始狂奔了起来,平阳公主坐在车内拼尽力气保持身体的平衡,然而路途太过颠簸,最终在不足月的情况下动了胎气。
  在一阵阵剧烈疼痛后,一股暖流从身下涌出,公主。琦玉看着坐褥被打湿了一大片,遂猜测平阳公主即将临盆。
  去驾车平阳公主忍着疼痛跪了下来,想要平衡因为马车颠簸的身体,以保护腹中的孩子。
  身后追兵不断,琦玉冲出车厢拉起了缰绳,将马车引回正轨,驾!
  然而车身过于沉重,身后赶来的刺客越来越近,就在一名刺客弯弓搭箭对准了车厢时,一辆马车从岔口冲了出来,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吁。
  滚开!刺客们心急如焚的呵斥道。
  马车上坐着一个坤道,真是不好意思,贫道也不想杀生,然受故友所托,护妻儿平安,出家人,安能食言。
  少啰嗦!刺客们也不再废话,众人齐上,从她身上踩过去。
  那只怕,你们过不去了。坤道神色一变,竹林狂风大作。
  不过十息之间,拂尘落下,未染丝血,但地上却躺满了尸首,只是那尸首上也未有任何血渍。
  坤道架着马车赶到了摇摇晃晃的车架前,跟我来。
  作者有话说:
  关于生子这个设定,我以前是不喜欢的,因为生育之苦,只有经历了的人才知道。
  但是我后面思考了很久,两个女主为之奋斗了一生得来的,最后却交给了拥有一半男性血脉的人(基因是个很玄的东西)所以我才加了一个设定,重生本就是足够以及不可能,所以不要问怎么生的,问就是私设。
  还有啊,上一世平阳为了生这个孩子几乎丢了半条命(所以她后面也没有很长寿,五十岁左右就离世了)
  这个孩子,其实她留下来的风险特别特别大,后果她都知道,但是她为什么会留下来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清楚了自己的情感。(按她原本的风格,百分百是不会要的)
  所以,萧怀玉也不算失败吧,可惜她现在还不知道后面的事。
  第232章 旧梦(下)
  琦玉驾着马车,她虽与坤道有过几面之缘,却并不相信于她,公主。她看着车厢内的平阳公主。
  剧烈的奔波,让腹中胎儿极为开始焦躁,平阳公主忍受着疼痛不让自己随颠簸摔倒。
  孩子尚未足月,而身后的贼人是冲她而来,此时临盆,无疑风险更甚。
  这是平阳公主留下这个孩子时,一早就想到的最坏结果。
  琦玉的呼喊与提醒,让她吃力的往窗外看了一眼,坤道的出现,让她心中一顿。
  脑海中浮现出的,是自己无数次因为斗争而卷入险境时,萧怀玉都会奋不顾身的赶过来救她。
  哪怕违抗皇命,遭受惩罚,近二十年的相处,就算如铁如石般的心,也该有所触动了。
  想到此,平阳公主忍受疼痛捂着肚子,迫使自己保持清醒,跟她走!
  琦玉得了命令,于是停车,将平阳公主扶上了坤道的马车。
  至于追兵,琦玉听到远处的马蹄声,于是催促坤道,你们先走。
  坤道未有犹豫,并向琦玉指明了一条路,从这个岔道口往前三里便是一户村庄,他们的目的是平阳公主,你只要进了人群,便可弃车逃走。
  说罢,便驾车带着平阳离开了竹林,一声钟响从山头传来。
  坤道来到了山脚下,将平阳公主带进了一座老旧的佛寺中。
  寺中皆是比丘尼,这在楚京很少见,见有妇人生产,没问缘由与身份,众人合力将其扶进了一间刚刚打扫出来的禅房。
  主持。小尼姑将接收即将临盆的妇人之事告知了寺中的长者。
  主持并未责怪,而是朝禅房快步走去,寺院中除了主持年长之外,其余的比丘尼皆是年轻女子,她们幼时遭到抛弃,被收养于寺中。
  去柴房打些热水来。主持吩咐道。
  就在她一进门,看到生产女子旁侧的坤道时,惊讶的睁着双眼,华君?
  师父认识这位真人?主持的徒弟们纷纷投来目光。
  楚国重佛与道,但由于思想上的差异,两教不相容,也不相斥,交集甚少。
  遇到了些难事,就上你这儿来了。坤道说道。
  主持没有再问什么,因为榻上的女子似已再无法忍受。
  与徒弟们一样,她并未询问平阳公主的身份,只是上前查探,这孩子,尚未足月,
  把门窗闭紧,莫要让风进来。她又吩咐道,取一个炭盆来。
  在她的安排之下,一个简易的产房就搭建好了,你能到此生产,必是遇到了什么难处,这寺院里多是孤苦之人,也有我亲自接生与养大的,你遇到了我,也算是幸事。
  不必紧张。主持摸着平阳公主的肚子不断安慰道。
  通过触摸,主持的心也悬了起来,因为长时间的颠簸,孩子在腹中乱动,导致胎位不正。
  她没有声张,只是用手不断拨动着,会有些疼,但不要害怕,我们都在这儿,菩萨会庇佑你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