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林知瑶察觉不对,“你试探我?”
梁颂年抬头,语气耐人寻味道:“还是夫人反应快些,我竟是近期才后知后觉过来何为试探。”
林知瑶瞬间反应了过来他的话中意,不由得哽住了。
梁颂年也没想要她解释什么,只又自顾自的说:“那夜,我私以为是你我之间交心之谈,全然不觉那点水般的试探,再后来越来越看不透你,可……”
他说着,忽然沉默了。
林知瑶并未打扰,也同他安静。
须臾,断了的话方才续上,“可我发蠢的去查了你,自以为是的去质问你,伤了你,也搞得自己不舒心。”
“阿渊……”
“我们之间,不足以坦诚相待吗?”
四目相对,梁颂年终究还是问出了压在心底的话。
“你之前对我说过再给你点时间,如今种种,我想,也该要对我说了吧?”
林知瑶张了张嘴,但又闭上了,没有出声。
梁颂年望着她许久,终是叹了口气,“待我从承阳县回来好不好?那个时候你若再不说,那我……再也不会问你了。”
说完,他低头起身。
林知瑶忽然拽住了他的手,仰着头问了句:“那你呢?”
梁颂年停住动作。
林知瑶又道:“你有没有什么瞒着我?”
梁颂年道:“有。”
林知瑶没想到他回答的如此诚实干脆,一时间不知道该接什么话了。
梁颂年却不以为然,反握住她的手,“如你所想,假-币的事情,我早就知晓了。若没有春闱舞弊的发生,想必我已寻得理由参与到户部巡查事宜,不过……”
他不知想到了什么,语气里满是讽刺,“命运偏爱折腾人,竟让你亲手将林家置于两难之间。”
“我大哥他……”
“我方才与岳丈说的不是敷衍的话,”梁颂年截住了她接下来的话,“若他与假-币事无关,那我便不会冤屈他。”
“可…圣意如何逆?”
梁颂年莞尔,“圣意向来难测。”
林知瑶不解,“你何以为?”
梁颂年撇撇嘴,“我也不知道,先去承阳县看看吧。”
他说完舒了口气,挽起林知瑶胳膊,“你现在不问我也无妨,待到承阳县归来,我们总要推心置腹一番吧。”
林知瑶不置可否,只随着他的步伐回院去了。
浴兰节次日,委任的圣旨便下到了相府。
令众人意外的是,如此紧急的要务,竟堂而皇之的让梁颂年交接完吏部琐碎事宜后,方才启程。
朝臣们虽明面上不去议论圣意,可私下难免闲言碎语些,大多数认为这是皇权对抗相权的开始。
“别给我没事找事做了,这都按部就班的运作起来了,各处事去寻各处人去,真把我这苦力用惯了,逮着不放。”
梁颂年气哄哄的将一本待整理的调职册子,扔到了江淮景的桌案上,转身坐下,丝毫不客气的给自己倒上茶。
江淮景正提笔写字,被这个不速之客一搅合,墨汁都划出折子边了,索性作废揉成了一团。
“谁乐意留你吃白饭啊,你有脾气进宫求旨,我巴不得你赶紧离京!”
梁颂年阴阳怪气道:“不好意思,我是你们吏部的临职,没有朝见资格。”
江淮景沉了口气,忍住了翻白眼的冲动,“你若知晓自己是何身份,此刻就不该没皮没脸的在我这蹭茶喝。”
梁颂年不为所动,仍举杯抿茶,“我身份不够,提了几次辞呈都无人批,除了来找把我拉进来的始作俑者,还能去何处申诉?”
“我还想寻地儿申诉呢!”
江淮景烦躁的将手中废纸砸向梁颂年,后者皱眉接下,随即展开一看,皱皱巴巴的纸面上,竟是上奏的草拟。
梁颂年顿了顿,抬头问:“你奏请几次了?”
江淮景泄气,“三四回了吧。”
梁颂年哭笑不得,“既让我去承阳县,又不肯放我走,这陛下葫芦里到底装的什么药。”
江淮景撇了撇嘴,没接话。
“行吧。”
梁颂年起身,捡起江淮景方才丢于一旁的笔,蘸了蘸墨又塞回他手里,语重心长道:“还请协办大人如实禀奏,尽快放卑职离部。”
他说罢转身欲走,江淮景赶忙抄起手边那本待整理的册子,“欸!把分你的活儿干了去!真当自己能吃白饭呐!”
梁颂年头也不回地摆摆手,“月底才交的,不至于耽误卑职午休吧。”
承阳县并非穷苦之地,可仍难承载数以千计的灾民。
林知瑾递到中央的文书,快马加鞭来个回也用去了半月时光。
后虽得了消息迎接特使,却左右等到了月末也没见个影。
林知瑾不好直书催促,只叫承阳县令以接人为由,去京都询问进程。
直到六月初,吏部才终于批下来梁颂年的辞呈,期间百般琐碎事宜,又涉诸事拖延,启程时已至月中。
出发当日,林知瑶送他至城门。
梁颂年琢言良久,最终只道:“我此一行说不准归期,还望夫人平安顺遂,事事如意。”
林知瑶嗤了一声,“真是走马上任了,竟说出这么客气的场面话。”
梁颂年晒然,“分别之际,真心话不中听的。”
林知瑶道:“怎么不中听了?你且说说看。”
风过鬓边,吹起了林知瑶脸侧碎发,梁颂年瞧见了,下意识的伸手过去,指尖划过而挽起至耳后。
忽然凑得近了,再一对视,便带上了些莫名的暧昧。
“我与你分开太久了,以至于回到你身边后,总是想赖着你。因此,今日要离去,我心中伤感,说不出什么好听的来。”
林知瑶呼吸一滞,随即耳尖儿便被烫红。
梁颂年总是这么直白,对待感情也是,坚毅而热烈,却又倔强的偏执。
就像当年她改嫁的消息传遍京都,他不顾家族影响,追到相府叩门相问。
最后闹的他远赴北疆,两人生离,才算平息京都满天议言。
凉意点在了耳朵上,惊得林知瑶周身一簌,方后知后觉是梁颂年的手指。
她皱眉抬眸,正对上梁颂年含笑的模样,未等开口,便听他先道:“你这样,我很是欢喜。”
“孟浪!”林知瑶佯嗔一句,偏过头,将仍发烫的耳朵与他的指尖儿分开距离。
梁颂年见她如此,忍不住逗逗,便低头在她耳边小声道:“为夫不明白,与发妻厮磨竟也算孟浪轻浮之举么?”
林知瑶应对不来他这反常的样子,猛的退出去两步,侧头咳了咳作为缓解,紧接着朝身后唤道:“银花!我让你拿着的东西呢!”
夫妻两人道分离,银花作为懂事的丫鬟,当然是能站多远站多远,反正伸手能招呼过去就行。
所以,正百无聊赖发呆,站的又远的银花听到突然的大喊,吓得迈步时左脚把右脚绊住,险些头杵地上。
“来了来了!”
银花嘴上回应,心里吐槽,腿上踉跄着把揣在怀里的包裹递给了林知瑶。
梁颂年不明所以,只盯着林知瑶将两层丝绢打开,拿出收在里面的东西。
“香囊?”
梁颂年面露喜色,“你亲手绣给我的吗?”
林知瑶还在刚在的情绪里没开解出来,只撇嘴悻悻道:“被禁足在景秀宫的时候随手做着玩儿的。”
梁颂年举起香囊,借着日光细细观摩。
天晴色荷包样式上,绣有黛蓝卷纹作衬,主图为鹅黄与褐色交织而出,点缀金丝勾线,另配玉环与流苏穗子。
“这鸭子绣的如此精致,才不是随手玩出来的!”
梁颂年夸奖才出口,东西便被林知瑶一把夺了回去。
“你瞪着眼睛瞧半天就瞧出个鸭子?!”
梁颂年怔住,继而试探道:“这…不是鸭子吗?”
林知瑶闭了闭眼睛,欲将东西收起来。
梁颂年连忙去拦:“好好好,我眼拙了,你别拿走啊。”
此刻银花见气氛不对,恐误伤了自己,正不动声色地往后踱步。
林知瑶气头正盛,喊了句:“银花!”
被点名的人条件反射站定在原地,心里叫苦不迭。
林知瑶头也没回,自然不知身后情况,只自顾自的吩咐道:“告诉他,这是什么!”
银花立刻清了清嗓子,回道:“一只非常传神并好看的孤鸟,灵感来自惠贵妃宫中养的那只金丝雀,后又与空中飞过的雁群结合,最终绣制而成。”
梁颂年凝眉,“孤鸟?”
林知瑶道:“对!”
梁颂年小声抱怨道:“别人多送鸳鸯、鹤或驱邪猛兽,怎得到我偏偏是孤单的鸟……”
林知瑶见他这副不满又不敢言的样子,心情好多了,这才展开笑颜上前去。
“倦鸟知返,你日后佩戴这香囊,也要时刻记得送你此物的人,一直在家里等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