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她看着那笔钱,这是一点吗?这笔补偿可太香了!加上自己的储蓄,当下立马还了罗珠的钱,罗珠震惊道:“付之幸你发财了?”
付之幸嘿嘿一笑,“上天垂怜,给了我一笔补偿款,还给了我一个劲儿又大、人又老实的小帮手帮我扛设备。”
说这话时腿子就在旁边整理拍摄器材,瘦瘦的脸上露出了崇拜的笑,“姐介,咱该出发拍摄了。”
这次访谈的主题是“村里的年轻人”,拍摄地点在隔壁村,访谈对象是几个从大城市回来的年轻人。
付之幸写提纲时就有些感慨,那些年轻人年龄都比她小,去过京城、魔都、花城,有的才刚毕业一年,因为种种原因又回到了村里,他们经历了什么?
腿子背着重重的器材,付之幸走在他身边,考他一些专业知识。她不想白嫖腿子,既然她是腿子的老师,她就想教会他点什么。
她的教授方法不是书本那一套,而是在实践中学习,这也是她亲身感受到的最快的学习方法,不要等什么都准备好再出发,而是一边行动一边学习。
想到这里,她忽然又想到了商陆,这是他教给她的。
“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真正的成长往往来源于实践,不是空想。如果一直想等准备充分了再开始,你就算把所有项目负责人的甘特图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也无济于事。”
她问了几个拍摄上遇到的问题,腿子并不能完全答出来。
付之幸也不急,她知道,如果腿子真的热爱这条路,他最后能脱离她,自己做出成就是必然的;如果腿子并不适合这条路,他会因为各种理由知难而退。
说白了,路都是自己选的。
这次的访谈十分成功,好几次听的付之幸热泪盈眶。
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么,对生活抱着热忱,但却被社会打了一榔头。回到家乡各有各的理由,有的是逃避大城市的快节奏,有的是想在家乡发展,有的是根本找不到工作。
让付之幸感动的是,一个叫姜甜的女孩,她说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回来,可能就是想看看家乡的土地,让土地告诉她未来的路要怎么选。
访谈结束,付之幸关了设备,对着五六个年轻人说:“如果你们信任我,跟我一起做账号吧。我的计划是养号半年,起号半年,一年后接商单,加入我的朋友按贡献度分成。”
几个年轻人面面相觑。
“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我会给你们基础培训,如果在培训的过程中你并不喜欢这条路,或者后面发现赚不到钱想离开,我都支持。但这也是放手一搏的好机会,现在大家都一无所有,我有经验、有能力、有设备,你们跟着我学一年,我不收费,你们也不吃亏。”
付之幸看着他们年轻稚嫩的脸,忽然感觉自己的语言很像一个人,商陆。
目的性很强时,pua几乎是下意识的。
她不想这样,“你们想清楚再找我吧。”
回去的路上,腿子扛着设备,说:“姐介,你刚才帅毙了!”
付之幸笑笑没有说话。
没过几天,两个年轻人就上门找她了,一个是姜甜,一个是付春北。
付之幸感到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和动力了。
月底,付之幸和她的三个小徒弟在村里租了一个院子办公,鲁南传统的小院子,租金极其低,一个月只要几百块。
付之幸买了几台电脑,根据三个徒弟的能力和偏好制定了不同的学习提升计划,做到了真正的因材施教。
她还注册了一个传媒公司,她是法人,在村里找了木匠切了一块橡木板,刷了漆,刻上了公司的名字:江湖传媒。
腿子扛着木板回去,问她什么是“江湖”。
她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姐介,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一切重新开始、越来越好、越来越宽广的意思。”
也祝他的生活越来越宽广。
临近年关,返乡的人越来越多,付之幸带着三个徒弟准备拍农村的新年。选题、踩点、人物都确定了,这是今年最后一个拍摄任务,拍完这一年就结束了。
付之幸在自己的“工位”上,写着这一年的复盘总结。
她的桌子是老式的木头书桌,两边带抽屉的那种,院子主人留下的。坐着老式的直板凳子,凳子太硬,妈妈给她缝了一个厚厚的软垫用来垫腰。
这一年的复盘和冠创无关了,这是属于她自己的一年。
拍摄进度完成的很快,找准了定位和投放后,数据也在起色。
最难的是坚持,在对未来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她要做那个主心骨,不断的告诉大家相信我未来都会好。实际上她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她又仔细分析了这三个小徒弟。
腿子忠心,很大几率会跟她好几年,但他文化、专业、见识等基础薄弱,人也不聪明。好在付之幸发现他一个优点:色感很好。这是一种天赋,但是色感好不代表审美好。
付之幸给腿子制定了一套提升审美的计划,长期的熏陶才能提高审美。
姜甜基本什么都不会,也没发现什么天赋,为人不坏,暂定。
付春北有野心,他是付之幸觉得最可塑造的一个人。
她自己走到这一步,才明白了为什么之前在冠创时,把野心写在脸上的人总是特别受老板的欢迎,因为会带给老板一种“并肩作战”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