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用大锅煮可以去掉笋的大部分草酸和笋涩味,吃起来更安全,味道更好。
  同时煮过的笋尖可以保持脆嫩,不会在烘干的过程中变老。
  外面还下着雨,卿孟祝在屋里煮笋尖,温暖湿润的水蒸气飘出去,让他家看起来像多了口温泉。
  赵和曦一进院子,感受到这股温暖的水蒸气就说道:“真暖和,煮什么呢?”
  卿孟祝:“嫩笋尖,打算烘干了做笋干。”
  赵和曦跑过去看:“为什么忽然想做笋干?”
  卿孟祝:“因为这批笋的质量好啊。”
  赵和曦吸吸鼻子:“闻起来还挺香。”
  卿孟祝对自家的嫩笋尖充满了期待:“吃起来会更香。”
  他们家的烘干机辛勤工作着,下午四点多就把嫩笋烘了出来。
  这批笋干的含水量只有百分之十,拿在手里硬邦邦的,像一块扁平的硬糖。
  卿孟祝抓了小半把笋干,拿去厨房用温水泡着,打算晚上用火腿炒笋干吃。
  他们家有卿国致老爷子送的黑猪火腿,肥瘦正相宜,炒笋干味道应该会不错。
  赵和曦一看晚上有美食,立刻决定留下来蹭饭。
  卿孟祝也不介意:“抓只榛鸡下来煮鸡汤好了,天气这么冷,我们补补。”
  赵和曦毫无意见:“我去抓!我会认公母,用砂锅煲吧,感觉你家的砂锅煲出来的榛鸡汤特别好喝。”
  卿孟祝:“那你抓两只,挑大的抓。等会给护法护卫安排鸡汤拌饭,给赤狐和水獭也留一点。”
  他们家的榛鸡体型比鸽子大不了多少,只用一只,完全不够这么多人和动物吃。
  还是得多抓一只,配点之前在山上采的蘑菇,多煮一些,大家一起分享。
  很快,赵和曦把榛鸡抓回来处理好了。
  卿孟祝将鸡汤炖上,又和赵和曦一起处理其他配菜。
  等明春晰回来的时候,冒了一天水蒸气的屋子又冒着食材的香味,香味如有实质,温暖又温馨,将卿孟祝家衬得像童话小屋。
  还没吃饭,明春晰感觉心里已经暖暖的了。
  卿孟祝听到了明春晰进屋的动静,从厨房里探出头来朝他喊道:“再炒一道青菜就可以吃饭了,你快去洗手。”
  明春晰听着熟悉的语句,给出了同样熟悉的应答:“好。”
  小动物们已经吃上饭了,很快,三人也坐在饭桌前准备吃饭。
  榛鸡汤金灿灿的,里面飘着各种野蘑菇,一看就很好喝。
  笋干炒火腿,玉白的笋尖和红褐色的火腿炒在一起,里面的青红椒圈完美地点缀,此时正冒着热气,用来下饭想必一绝。
  边上的焖鸡翅、炒酸菜和蒜蓉青菜也很香。
  明春晰看着桌上的菜肴,感觉生理和心理同时被满足了,抬头和卿孟祝对视,彼此的眼里带着柔和的笑意。
  旁边的赵和曦完全不理会他们的眉来眼去,只一门心思干饭。
  在喝了一口汤,又往嘴里填了一大口饭菜之后,赵和曦捧着碗,幸福地吸了吸鼻子:“今天真是山珍大宴!真好吃啊!”
  第85章 煨过之后再烘的笋干
  卿孟祝他们将笋尖烘出来后,给亲朋好友们送了一份,并受到了亲朋好友们的热烈欢迎。
  大家都夸很好吃,尤其天气冷,炖点什么菜的时候下笋尖,鲜香解腻,开胃极了。
  明乐心专门给卿孟祝打电话,夸道:“孟祝,你太厉害了!我以前还买过国家台推荐的高山笋干,味道远不如你做出来的笋干好吃,昨天我直接吃了两碗饭!”
  卿孟祝:“阿姨,你喜欢就好。”
  明乐心:“超级喜欢!你送的酸笋也很好吃,用来炒鸭子和炒鹅味道都一绝,做饭的大姐也说这是她吃过的品质最好的笋。”
  卿孟祝:“那阿姨你吃完了,我再给你送一点。”
  明乐心:“好啊,到时候你们回来吃饭,我给你们做菜吃,我最近跟大姐学了两手,大姐说我手艺已经过得去了。”
  卿孟祝:“我问问春晰,等他忙完这阵我们再约。”
  明乐心:“都行,要是你们不方便过来,我过去蹭饭也行,或者我们一起约在外面吃,有点想你们啦。”
  卿孟祝跟明乐心打了二十多分钟电话,等他挂断电话,手机已经开始发烫了。
  明春晰假装无事地晃悠过来:“你跟明女士怎么那么多话题可聊?”
  卿孟祝:“阿姨很可爱啊,什么都知道一点,聊起来也很轻松。我之前还一直觉得奇怪,你怎么很少跟阿姨聊天?”
  明春晰:“聊天获得的信息太少,有点浪费时间。明女士觉得我敷衍,也不喜欢跟我聊。”
  卿孟祝眼里露出笑意,往旁边一跳,伸手揽住他的肩膀,半挂在他身上:“你怎么不嫌跟我聊天浪费时间?你还跟我上山挖笋,下田干农活。”
  明春晰:“跟你在一起做什么都很满足,心情好了,做别的事情事半功倍,不算浪费。”
  卿孟祝:“你搁我这充电呢?”
  “没有。”明春晰想了想,组织语言道,“和你在一起是生活的本身,上班是工作,你和工作一起组成了我活着的本质。”
  明春晰说话有点绕,卿孟祝还是听明白了:“我们真是天生一对啊。”
  特地打电话过来表示笋干很好吃的不止明乐心,周晏也特地打电话过来表示感谢。
  卿孟祝有些得意:“怎么样?我们家笋干的品质不错吧?”
  周晏:“非常棒,秒杀国内的顶级笋干了。你们的笋干是自己烘干的吧?没找加工厂代工?”
  卿孟祝:“没,本身也没多少,懒得费那个劲,我们用小型烘干机稍微烘一下就能烘出来了。”
  周晏:“我一猜就是。”
  卿孟祝敏锐地感觉到他还有别的话要说,问道:“怎么了?是不是我们烘干的步骤有点不对?”
  周晏:“其实已经很好了,如果硬要找美中不足的地方——火候没有拿捏得很好,烘得不算均匀。”
  卿孟祝还是第一次听说火候的问题:“火候不行吗?我以为这种笋干,由竹笋切成块或者厚片烘干就行。”
  周晏:“所以我说是美中不足的地方嘛,你那个也行,但是注意一下火候得出来的成品会更好一些。”
  卿孟祝立刻邀请道:“这个我不会,要不周哥你过来帮帮忙呗?看你应该会。”
  周晏难得碰到这么好的笋,有点技痒:“行,你留点笋,我明天下班的时候过来。”
  第二天下午,周晏果然过来了。
  周晏说道:“笋干有好几种做法,你那是其中一种,火候不到位和烘的步骤不对,烘出来的笋会有点硬。不过你家的笋本身质量很好,最后烘出来的笋干质量也很好。”
  卿孟祝连连点头:“我摸到笋干的时候也觉得有点硬了,像硬糖。不过我以为大家的笋干都是这个样子的,泡一泡也能变软,就没有当回事。”
  周晏在涉及自己专业的时候向来认真,闻言摇头:“我个人觉得,上好的干货还是要有点水分,不能完全烘硬,那样口感和味道反而没那么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