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卿孟祝:“主要我也不会别的煮饭方法。”
  周晏:“电饭锅的火不够大,焖饭也不够香,要不你们等我,我过来煮吧。新米跟陈米不一样,要泡要焖要大火少水,才能煮出味道最佳的米饭。”
  卿孟祝二话不说就答应了:“那你来,我正担心我煮不好,会浪费这批难得的大米。”
  周晏:“我今天七点应该能下班,下了班我就过来。”
  周晏说到做到,七点果然下班了,还带了个饭甑过来,说用这个煮米饭特别香。
  卿孟祝还是小时候见过这种饭甑,一时有些稀奇:“周哥你哪找的饭甑?”
  周晏:“前段时间收厨具装饰农庄的时候收的,用这个煮饭能顺便煮点米汤喝。”
  卿孟祝很久没有喝过米汤了,对此表示大力赞同:“我觉得可以。”
  周晏去厨房做饭,卿孟祝三人在院子里等着。
  厨房里散发出一阵阵的香味,他们可以根据香味判断,周晏做饭做到哪个步骤了。
  赵和曦吸吸鼻子:“米汤应该开了,好香啊,这股米汤味。”
  卿孟祝:“应该把饭捞起来放到饭甑上蒸了,这个也好香。”
  新米炊作饭,每一个步骤都香得人肚子咕咕叫。
  他们按捺住心急,在院子里等待美味做成的那一刻。
  周晏今天没做什么大菜,就做了一桌小菜,清炒茄子、蒜蓉空心菜、手撕鸡、清蒸鱼,四个人,四道菜,只是每一道菜的分量都挺大。
  在上菜之前,卿孟祝先给小家伙们放饭。
  它们今天也吃白米饭,里面拌着撕下来的鸡肉和用鸡汤煮熟的各种蔬菜,看起来很美味。
  四只小家伙等到开饭的指令后,都迫不及待地将脑袋埋到饭盆里,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卿孟祝跟明春晰去重新洗了手,也坐到了饭桌前面。
  用饭甑蒸出来的大米饭正散发出热气,清香的气息直往每一个人的鼻子里面钻。
  周晏说道:“别等了,开饭。”
  卿孟祝坐下来,迫不及待地用筷子挑了一口米饭送进嘴里。
  新米蒸出来的米饭就是香甜油润,饭粒也大,果真像葵花籽一样大。
  这样的饭粒越嚼越甜,自带谷物的清香,卿孟祝感觉,哪怕不用任何菜,他都能吃下三碗白米饭。
  吃完米饭,再来一口温热的清甜米汤,那滋味,绝了。
  桌上的其他人也说这饭好吃。
  赵和曦问周晏:“周哥,这饭跟你年轻时吃到的东洋顶级白米饭比起来,怎么样?”
  周晏:“还真不好说,那次吃的米饭过了太久,我已经忘掉那米饭的味道了,就留下了很好吃的感觉。今天吃了我们自己的新米饭,那种好吃的感觉就被覆盖掉了。”
  赵和曦:“那有点可惜,不能较个高下。”
  周晏随口说道:“现在的大米比赛还挺多的,我们可以拿米去比个赛,比一下就知道了。”
  卿孟祝意外:“还有大米比赛?”
  周晏:“有啊,还有很多,大家都想借比赛打出名声,将自家的大米卖个高价。国内外的比赛都很多,只是有些含金量很高,有些含金量一般,属于给钱就能拿奖的那种。”
  赵和曦兴奋地说道:“那我明天上班的时候找找有没有含金量比较高的比赛,我们去试试?”
  卿孟祝同意:“行啊,正好给我们公司打一点名声。”
  赵和曦的行动力向来很强。
  他说要拿大米去参加比赛,第二天就真的叫秘书收集了相关的比赛资料,傍晚带着资料过来跟卿孟祝及明春晰商量。
  赵和曦:“你们看看这个比赛——国际大米大赛,就在十月初举行,会根据大米的外观、香气、口感、水分、脂肪酸、蛋白质、直链淀粉等来选出当年的最佳大米金、银、铜奖。”
  卿孟祝拿起平板,跟明春晰一起看:“用仪器鉴定?”
  赵和曦:“对,说为了公平,鉴定的时候直接运用食味计、水分仪、整粒仪等来检测,还会让专家和大众评审团盲选,尽量减少人的主观影响。”
  卿孟祝眼睛微亮:“这个可以啊。”
  赵和曦:“那我就报名了。这个大赛的规格比较高,要求也比较严格。我们公司刚好达到了参赛标准,推荐人方面,之前跟我们合作的几个大型研究所都有推荐资格,也都答应推荐我们。”
  卿孟祝:“要多少份推荐?”
  赵和曦:“有两份推荐就够了,要先参加初赛,等过了初赛,再来评选。”
  卿孟祝:“不急,我们本来就没多少大米,也不等着卖,报名了慢慢参加就是了。”
  赵和曦:“我也是这么想的。那我找人去了,嘿嘿,多亏我们平时攒下了足够的人脉,现在就用上了。”
  比赛结果一时半会儿出不来,卿孟祝也没有太过关注。
  他这段时间在忙稻田里的事情。
  稻子虽然割完了,但是里面的稻草还没有收起来。
  卿孟祝带着公司的员工把这些稻草扎成一个个草捆,然后将它们立在田埂上晾晒。
  这些草捆立起来,跟一个个稻草人一样,金灿灿的,看着非常可爱。
  因为只在田埂上晾晒,这些草捆一排排地竖着,像一条蜿蜒的长龙。
  稻草在晾晒的过程中散发出了一股清甜的稻草味,田里最近都是这股味道,闻着就是丰收的味道。
  蓝天、白云和金黄的稻草,组成了秋天的主要色调。
  谭文磊那天从稻草边上经过的时候,看到卿孟祝就在附近,停下来跟他说话:“这批稻草可真好,金灿灿的,干净又干爽,一个霉点都没有。”
  卿孟祝停下手上的动作:“是啊,赶上最近天气好,没有下雨,要不然到时候也不会晒得这么漂亮。”
  谭文磊:“这些稻草晒干了要做什么?”
  卿孟祝:“主要给牛吃吧,我看牛还挺喜欢吃稻草的,到时候用碎草机切一下,就可以当它们的口粮了。”
  谭文磊:“不是拿来沤肥吗?”
  卿孟祝摇头:“这批稻草的品质比较好,拿来沤肥有点浪费了,公司这边收到的稻草倒是可以拿来沤肥。”
  他们当初种水稻的时候主要种了两批,卿孟祝精心挑选出稻种来,私人种了一批,剩下的稻种则交给公司,公司这边也种了一批。
  公司种的水稻也不错,品质达到了“良品+”,已经算是市面上能买到的不错的稻米了,当然,比起他个人种的“精品+”稻米,那是差远了。
  公司的这批稻米可以供应给农庄慢慢消耗,稻草也可以用来沤肥,至于他家的稻草和稻米,则要慢慢规划。
  卿孟祝除了带着人晾晒稻草,还抓紧时间在稻田里种了一批轮叶黑藻。
  稻田里的水稻已经收割了,虽然稻茬处会慢慢长出新的叶子,可以给青虾补充一部分食物,但是没有了大量的稻苗和稻苗上的虫子,这点生长出来的嫩叶明显不够青虾消耗。
  如果不抓紧时间补种轮叶黑藻,他们就要人工投放饵料去喂青虾了,那样会影响青虾的品质,最终的青虾养出来,肉质可能不够鲜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