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449节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449节

  叶飞山深以为然:“当今陛下长留旧都不归,太子殿下于帝京监国,虽然有伸展手脚的机会,但谁知会否是陛下故意为之,请君入瓮?”
  叶默权:“陛下作何考虑皆无妨,只要有时间给我们即可。”
  叶飞山:“是。”
  他禀报起另一事:“祖父,白莲宗慧真和尚,成功臻至上三天层次,且修为已稳固。”
  慧真是白莲宗自未来弥勒之后,又一年轻后期之秀。
  他的崛起,面上看,于白莲宗而言似是喜事。
  但事实上,却可能两说。
  早在当年淮山之乱时,白莲宗内部便有自行其是之人……
  “多帮帮静山大师和慧真小师傅他们。”叶默权吩咐道。
  叶飞山心领神会:“是。”
  叶默权:“你们旁的处置没有问题,只陈易那边,当前仍要注意分寸。”
  叶飞山:“是,祖父。”
  他告退。
  叶默权所居静室内,晚些时候有另一人到访。
  “殿下。”叶默权行礼。
  来人外貌看上去年轻,只四十岁许,正是大唐宗室第二高手,赵王张腾。
  “叶兄免礼。”赵王言道。
  叶默权看着赵王,轻声问道:“殿下已做好准备么?”
  赵王:“不错。”
  雷俊同师弟楚昆告别后,联络师父元墨白。
  元墨白身在南荒,不过并未贸然靠近九黎秘境周围,当前同样在密切关注黑雾扩散之事。
  雷俊同元墨白约定了在南荒一处名为高圩山的地方碰头。
  他一路南下,脱离大唐疆域,抵达南荒之地。
  不过,行在去往高圩山方向的路上,雷俊脑海中光球这一刻居然忽地闪烁起来,浮现字迹:
  【群凶乱舞,血飘南荒,慈悲秘藏,吉凶自渡。】
  随后,光球中便飞出四道签运。
  雷俊阅读签运,眉毛当即挑起:
  【中中签,经由羽田峒、幽宁湖、沌江谷之外地区前往高圩山,无额外所得亦无所失,平。】
  【中中签,经由羽田峒前往高圩山,有机会得五品机缘一道,波澜起伏存在风浪,当慎重处之,平。】
  【中下签,经由幽宁湖前往高圩山,有机会得六品机缘一道,危险重重,当慎之又慎,凶。】
  【下下签,经由沌江谷前往高圩山,有机会得五品机缘一道,然凶灾连环,逃生无路,十死无生,大凶!】
  参照我当前修为实力,这开出一道下下签么……雷俊心中犯起嘀咕。
  第279章 西域高僧们,我们中土是礼仪之邦
  “凶灾连环……”
  雷俊仔细研读签运的字句,若有所思。
  倒是同最初光球呈现的那句“群凶乱舞”有所对应。
  除此之外,还提到“慈悲秘藏,吉凶自渡”,这让雷俊联想到佛门相关,只是尚不能确定具体指向哪一方。
  参考签运,关键地方有三个,即羽田峒、幽宁湖和沌江谷。
  雷俊回忆自己早先来南荒时了解过的情况,脑海中浮现出南荒辽阔之地的粗略地图。
  羽田峒和沌江谷信息相对较少,但幽宁湖的话,在这几个地方里相较而言,好像更靠近那九黎秘境一些……
  中下签提及幽宁湖,莫非问题着落在重返人间的九黎之民身上?
  雷俊心中浮现诸多猜想。
  不过,猜想归猜想,不管是中下签提及的幽宁湖还是下下签提及的沌江谷,雷道长都不会考虑主动去触相关霉头。
  他注意力落在那两条中中签上。
  第一条没什么好说的,躲着羽田峒、幽宁湖、沌江谷走。
  虽然无额外所得,但亦无所失,正所谓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虽然平淡,却是真正的风平浪静。
  第二条中中签提及的羽田峒,之所以开出平签,是因为那里可能有机缘的同时但也有风浪,双方大致对等。
  不过,按照签运描述,虽然有些风险,但应该不致命。
  五品机缘,说高不高,说低不低,雷俊有些兴趣,但不是非取不可。
  考虑到要提醒自家师父元墨白避险,雷俊按捺下自己对羽田峒那边的好奇心。
  当前南荒局面复杂,行事不妨先低调些,进一步观察局势。
  想到这里,雷俊再次联系元墨白。
  雷俊言及自己通过七曜那边的情报来路,提示高圩山一带情形可能有变,复杂难测,尤其幽宁湖、沌江谷更可能蕴含凶险。
  “既如此,我们换个地方见面便是。”元墨白言道。
  雷俊微微颔首。
  说是三个相关地方,倒不如说是四個。
  还有他们此行目的地高圩山。
  但那只是雷俊师徒约定的会面地点,而非高圩山本身多么重要。
  虽说去往高圩山并非一定要经由羽田峒、幽宁湖、沌江谷三地,但同样的,雷俊二人也不是非要一定在高圩山汇合才行……
  既如此,另约个地点便是。
  不过,换了见面地点,师徒二人并没有因此就放松警惕。
  世事无常,尤其是在这南荒之地,危险和变数随地可见,躲了一处,反可能离第二处更近。
  此等事情司空见惯,是以即便选其他地方汇合,雷俊师徒二人赶路途中,仍各自留神。
  果不其然,雷俊晚些时候,再接到元墨白的传讯。
  他在半路上,遇到一些意外情况。
  好在有惊无险。
  九黎黑雾,忽然扩散,正好给元墨白遇上。
  他正面同随之现身的九黎之民打了一番交道。
  事发突然,对方亦措手不及。
  双方短暂接触,爆发一场大战,元墨白主动脱离战斗,远避黑雾,并提醒雷俊留神。
  “如古籍描述,九黎之民,同人间之民有许多不同。”
  元墨白大致给雷俊介绍了下情况:“大体来讲,九黎之民所习者,同南荒巫门传承类似,但亦有所分别。”
  就仿佛上古符箓派和如今道家符箓派传承的分别类似,双方彼此间有明显脉络可循,甚至有部分完全相同处,但亦有许多巨大差异。
  据元墨白所言,最明显一点,这些修习上古巫门传承的九黎之民,肉身体魄非常强悍。
  这一点在如今南荒巫门五脉传承修士中,不说完全没有,但从来不是主流。
  巫门五脉传承中,蛊术一脉、鬼道一脉皆主要修持神魂,神舞一脉、咒祝一脉没那么极端,但同样已修持神魂为主。
  血河一脉有不少血肉变化法门,涉及肉身修持,特点更多在于变化奇诡,杀伐犀利,有不少自愈乃至复生手段。
  但要说体魄多么强健、坚韧、剽悍,那同样不是他们所长。
  南荒巫门诸多道统传承,要说有谁擅长肉身正面搏杀,攻防对垒,以平均水平论,其实首推鬼道一脉圣地金城寨修士……炼制的行尸。
  但毫无疑问,鬼道一脉修士本身并不以肉身体魄见长。
  九黎之民,修习注重神魂的巫术,同时还兼有强悍的体魄,则会让他们的实力强大且全面。
  “不过,不知是否常年生活在地海暗无天日的缘故,这些九黎之民虽然向往地面上的世界,当前喜暗避光,在光照下他们甚至会感到痛苦,神魂与肉身一起经受灼伤。”
  元墨白言道:“故而绝大多数时间,他们都置身黑雾中,不会贸然离开黑雾活动。”
  自九黎秘境扩散而出的黑雾,凝而不散。
  此前局限在有限范围内,但随着时间推移,近来渐渐开始扩张。
  “请师父放心,弟子会留神。”雷俊应道。
  结束同元墨白的通讯,雷俊继续赶路。
  师徒二人不再于高圩山汇合,新约定的碰头地点改为青果峒。
  雷俊如往常一样的习惯,以自身天行箓的阴行之变和玄虚镜的镜光作为主要隐匿行踪的手段,遮掩自身行迹,仿佛和南荒地貌融为一体,同时却又极为快速的行进。
  走在半路上,雷俊双瞳深处,忽然出现天通地彻法箓闪动幽幽光辉。
  他速度立刻放缓,息壤旗出现,昏黄的灵光衍化土石定点遮掩,让他同当地山川合一,仿佛变作山岭的一部分。
  同时,玄虚镜幽幽浮现,镜光从晦暗转向光明,晦明不断交错变化,注意隐蔽自己并探查外界。
  他隐约察觉,附近有别的上三天修士出现。
  仔细一找,果然发现端倪。
  先入眼处,是一些细微的蛊虫。
  这些蛊虫并非用于攻击,亦或者察觉雷俊所在于是搜索。
  蛊虫散布开来,更多是起警戒作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