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771节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771节

  雷俊暂时没有使之重归天上,而是双方比对之下,不断调整。
  几十上百面镜子,在火海中熠熠生辉。
  如此数量的镜面上,开始有细密的光线从中流出,然后着落在其他镜面上。
  众多镜面上的光线,彼此传递和交织,最后像是组成某种网状。
  雷俊静静观察此宝后,微微颔首:“以后,便称之为星河天罗。”
  雷俊留星河天罗在双重真火中慢慢祭炼。
  他本人则又凝聚一枚玄霄五雷法箓,静静揣摩其中奥妙。
  有黑色的雷霆从中涌出,所过之处,侵蚀破坏万物于无声。
  雷俊默默观察片刻后,将玄霄仙雷收起:
  “这么看来,需要小师姐的纯阳仙雷,助我一臂之力。”
  他遥望东方:“会有传统节目么?”
  雷天师确实没干涉天理之战。
  但他觉得,天理不一定就此一次性垮台。
  不是他不相信许元贞和唐晓棠的能耐。
  而是大明皇朝那边可能掉链子。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天理中传回消息,大明皇朝方面退军了。
  据悉原因是,主持天理战事的大明高姓官员,在大明皇朝内部朝堂上,被攻击得快要站不稳脚跟了,不得不回京面圣。
  第383章 天理换主人
  大明皇朝退兵,叫天理小明廷摆脱腹背受敌的局面,不至于快速灭亡。
  但他们的日子仍然不好过。
  此前大战中,已经对他们造成极大的损失,非伤筋动骨可以形容。
  给他们一些喘息之机,都将很难维持。
  大唐修士从天理中传回的消息提及,因为强立山河凝聚国运的原因,天理中灵气损耗流逝相当剧烈,完全不似九天十地其他几处所在那般不论安全与否,至少灵气盎然更胜人间。
  天理当前,整体状况,相当匮乏,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弥补。
  平时供养小明廷,还可勉力为之。
  现在经过大战,难以支撑更进一步的取用和消耗。
  不过,天理小明廷倒是颇为坚韧。
  大明皇朝刚刚退兵,小明廷不顾自身损耗,便展开反击姿态,意欲收复失地。
  但大唐,或者说龙虎山,也有属于自己的传统节目。
  如今的龙虎山三大九重天高真中的两位,许元贞与唐晓棠,都丝毫不受大明皇朝退兵的影响。
  端的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她们二人,亦全然没有设计天理小明廷作为大唐人间和大明人间缓冲带的意思。
  天理中大战继续,没有先前声势浩大,但更加激烈。
  许元贞、唐晓棠两人一起出手,顿时叫本就只剩半口气的天理小明廷,有走向临终关怀的征兆。
  唐廷帝室内部,对此亦有不同声音。
  但天师雷俊在龙虎山没有干涉许、唐二位真人,朝廷方面当前也不便多言,只能调兵遣将,前往东海天理门户戒备支援,以防万一。
  雷俊没有阻止许元贞、唐晓棠的意思。
  于他而言,天理修士,同样挺让人绷不住的……
  至于大明人间那边,高铭等人如果不退,雷俊还要多些思量。
  大明皇朝因自身内部原因而退走,雷俊就彻底不着急了。
  当真有什么万一,凭许元贞、唐晓棠实力也可应付。
  尤其唐晓棠有天心洞明法箓,对相关事其实非常敏感。
  唯一的一点小问题在于,按照大师姐许元贞和小师姐唐晓棠的性格,有可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好在,元墨白同王归元此前一起出龙虎山。
  元墨白在青州协助萧航摧毁叶族最后的大规模反抗力量后,便功成身退,将青州事交由萧航和朝廷中人处置。
  他本人则转道南下,去往东海,通过虚空门户,直接前往天理。
  大师兄王归元从苏州离开后,本意直接回山。
  但因为天理的缘故,他虽然同天龙寺妙空长老等人告别,但没有立刻西返,而是独自暗中停留在东海之滨。
  王归元没进入天理门户内,但他暗中守在东海,等候许元贞、唐晓棠、元墨白,为他们压阵,以防有变。
  元墨白和王归元都在那边,雷俊便不急着前往东海。
  他坐镇龙虎山祖庭,一边主持府内事务,一边静候东边的消息。
  在此期间,雷俊继续自身修行。
  唐晓棠本人当前不在山中。
  不过雷俊可以参详她留下的纯阳符等灵符。
  自然悟性推演下,只凭相对基础的灵符,雷俊花费一些时间,已经对其中脉络有大半了解。
  也亏得唐晓棠的符箓极为精妙,自有独到之处,还同她的纯阳仙体息息相关。
  换了其他法门,雷俊当前已经可以自学成才。
  在如今基础上,雷俊默默推演。
  关于他自己登临九重天大乘之境后的本命神通,他心中已经渐渐有了腹稿。
  除参研法门外,雷俊继续炼制各路法宝、法器。
  许多构想,都是他当初在八重天境界时便已完善。
  彼时,他已经可以尝试祭炼。
  修为原因,充其量是要多花费一些时间心思和精力。
  那样一来,难免影响自身原本修行。
  这世上大部分修士往往都选择渐渐进入自身修为平台阶段后,方才开始积极筹谋相关事,原因也正在这里。
  雷俊年岁,距离平台期尚远。
  但只要他能成功臻至九重天大乘境界,随着自身修为实力的提升,很多事做来便不再那么耗费精力与时间。
  炼制上清玉宸仙竹与星河天罗后,雷俊再招招手。
  紫光闪动间,七口飞剑,在半空里呈北斗七星方位排布,正是他得自陈东楼的法宝七星剑。
  此前同李林雪驾驭的黄泉剑正面硬拼,令七星剑受了些许损伤,故而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温养重炼。
  因为此前龙虎山相关资源优先供给受损的天师袍,所以雷俊的七星剑与太清八景宝蓑,原本都还需一定的修复温养时间。
  得自幽州林族和晋州叶族的积蓄,则加快这一进程。
  七星剑经由雷俊不断祭炼和修复,近日来渐渐重新焕发光彩。
  见状,雷俊取出得自黄泉里蜀山的斗姆星铁。
  再取出得自幽州林族一种名为天辰金玉的天材地宝。
  在雷俊控制下,碧绿的九渊真火,熊熊燃烧,化作火海。
  但七星剑、斗姆星铁、天辰金玉诸宝,皆不入精擅祭炼的九渊真火内。
  相反,诸宝一起上升。
  上空,则有赤金色的天辰真火流转,聚集成轮,仿佛煌煌大日一般。
  阴与阳两种真火,一上一下,完美配合,开始不断祭炼诸宝。
  七星剑表面的紫光,开始收敛,最终消失不见。
  只有呈北斗七星散布的剑影,在烈火中若隐若现,仿佛同燃烧的星辰融为一体。
  斗姆星铁同天辰金玉,亦徐徐消融于烈火中。
  它们仿佛随七星剑一道,被燃烧的星辰吞没,但不进入星辰深层核心,而是停留在星辰表面,经受重重天火的祭炼。
  天火转动,下方碧绿阴火同样凝聚成巨大的火球,显得宁静而又沉重,不似天火那般炽烈激荡。
  一赤金一碧绿,两个巨大的火球,开始以雷俊本人为中心,徐徐转动。
  他法力飞出体外,衍化为黑白二气,疏导天火、地火。
  渐渐地,以雷俊为中心,一幅庞大的太极图,得以确立。
  太极图静静旋转。
  天火凝聚而成的星辰不停燃烧,诸般材料都聚于其中。
  但与地火一侧相对,并不显失衡。
  二者周转间,反而形成玄妙而又奇特的道理意境,不断加持于雷俊想要祭炼的法宝之上。
  不知过了多久,这一切忽然停下。
  太极图停止转动。
  天火和地火一同熄灭,仿佛齐齐收炉一般。
  雷俊遥遥伸手一点。
  有璀璨星光,落入太极图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