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1156节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1156节

  耿元宴作为八重天治国境界四论圆满的大儒,身处其中,都需要仔细调节自身,护佑神魂以免被冲击。
  周朴神情如常,穿过众多兵刃。
  在众多神兵利器拱卫下,则是两件气息较为平和的东西。
  其一,是一柄通体石质的长刀。
  其二,则是一部书卷。
  周朴目视长刀,徐徐说道:“昔年曾经有一把一模一样的石刀,乃是父王所传,后来用之开启大矩,眼下这柄石刀,乃是后来仿制。”
  耿元宴静静立在后方。
  他知道,正是那次周朴前往大矩期间,当时的汉王周威被大巫贾显庭咒杀。
  如今贾显庭也早已身亡,周朴虽然没能亲手报仇,但总算了却一桩心事。
  而之后他仿制的这柄石刀,连同那部书卷,二者相合,共同的作用乃是……凝聚承载属于后汉的国运龙脉。
  此前随着周朴东征西讨,连续征伐平定北梁、南楚、南吴三国,渐渐有统一五代十国人间之相,属于后汉的国运龙脉,果然也渐渐开始凝聚。
  如果没有人间合流到来,之后再平定后蜀、南越和南汉,那周朴和后汉便将彻底鼎定乾坤,重新一统江山。
  可惜,天不假年。
  不过……
  耿元宴的视线,向西南方看去。
  那边,是信州龙虎山所在方向。
  他发现周朴也在看向那边。
  不过,周朴的视线很快转向西北方。
  虽然遥远,但耿元宴知道自家主君是望向大唐帝京洛阳城所在的方向。
  那里,没有国运龙脉凝聚。
  或者说,有,但并非凝聚一二人身上。
  最初知道唐皇张晚彤如此举措时,周朴、耿元宴都极为震惊。
  而张晚彤立地成圣,个人修为不断提升,其人在大唐皇朝存在感却在不断下降。
  “逸然,还记得我们昔年立下的志向与目标么?”周朴忽然开口。
  耿元宴轻声道:“臣记得,陛下立志托天下,养百姓,致太平。”
  周朴放下手中石刀,手指翻动书卷:“做不到第一条,能做到后面两条么?”
  耿元宴坦然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很多情况下做不到,不过如今人间的情况很特殊。”
  他当然听得出,虽然周朴是问句,但心中早有决断。
  既然已经做出决定,那就没什么好犹豫的。
  果然,耿元宴话音未落,周朴已经重新拿起石刀。
  但他另外一只手掌轻挥。
  石刀顿时断作两截。
  人间合流之后地脉之气渐渐稳定,原本要开始重聚的国运龙脉,这时却失去凭依。
  周朴继而伸手一抹。
  那部书卷则直接化作飞灰,然后以后汉王宫为中心,四下飘扬。
  灰烬散开,反而化作点点光尘,开始散入后汉王朝四方疆域,还归百姓世俗。
  那断作两截的石刀,于是也随之化作灰烬。
  “再稳定几年。”周朴对耿元宴交待道。
  耿元宴应道:“是,陛下。”
  与大宋不同,周朴并没有归顺其他皇朝的打算。
  后汉仍然是后汉。
  大家都散了地脉龙气,各自经略便是。
  皆处于同一人间,地脉灵气流转相通,天子帝王术对相关事态最是敏锐。
  周朴的举动,第一时间引发其他皇朝的关注。
  本就积弱偏暗的南北两晋和南汉、后蜀、南越等小国,以及已经向大唐称臣的宋国,倒还罢了。
  最为关注这方面动静的无疑是大唐和大汉。
  如今,关中,大汉皇朝都城长安内,皇宫里。
  当代汉皇项昇,正一言不发看着殿内心腹重臣。
  众人当前都沉默不语。
  直到晚些时候,方骏眉步入殿内。
  他先同汉皇项昇见礼,然后禀报道:“江东伪朝,并未向唐朝称臣。”
  汉皇项昇徐徐点头,闭上双目。
  殿内欧阳靖远、李飞扬、王不久等大汉重臣都同样沉默。
  良久后,项昇方才重新开口:“好一个以退为进。”
  没有天子帝王术和国运龙脉加持,于周朴而言,固然是损失,但如此一来,他进一步争取龙虎山天师府的好感。
  至不济,不至于让龙虎山天师府对后汉生出恶感。
  对当代汉皇项昇来说,当初他登基继位之前便对这个道理再清楚不过。
  到现如今,类似情况只会更甚。
  周朴迈出这一步,龙虎山天师府或许不会有什么表示,但真武观将再无顾忌一如既往支持他了。
  而对于大汉皇朝,对于他项昇来说,到这一步,同样也没有其他选择,只能跟上。
  相较于此前在五代十国人间山河不全尚未一统的后汉王朝来说,今汉人间的大汉皇朝不仅统一天下,更深得民心。
  也就是项成元、项璟此前连续整出大活儿,才让汉室蒙羞。
  经历这些年休养,项汉皇室其实已经渐渐恢复元气。
  项昇本人正是因为天子帝王术的加持,从而快速提升境界,君临大汉。
  此番人间合流,对他本就是重创。
  可现在,周朴跟上了张晚彤的脚步,他项昇也必须跟上。
  其他皇朝都不动,他大汉皇朝虽没有一统天下,但如果单独凝聚国运龙脉,定然收获丰厚。
  问题在于,龙虎山天师府会怎么看他们?
  那位刚刚力退天君的雷天师会怎么看他们?
  唐皇张晚彤如果回归此方大千世界,又将是何反应?
  终究是,没有其他选择可言……汉皇项昇微微摇头,起身直接步向殿后。
  殿内欧阳靖远等人亦不发一言,一同行礼恭送自家陛下。
  项昇入了后殿。
  一个多年不曾在这皇宫中出现的身影,正在等候。
  上代汉皇,如今的空桑地都大巫,项成元。
  “父皇……”项昇轻叹一声:“父亲。”
  项成元神情平和:“有决定了?”
  项昇苦笑:“其实,并没有其他选择。”
  项成元:“所有人皆如此,未尝不可。”
  项昇轻轻点头:“散去本朝国运龙脉后,孩儿预备前往纯阳宫,不能陪您多坐,还请您原谅孩儿。”
  都散去国运龙脉,大唐仍然是最令人在意的庞然大物。
  大汉皇朝想要立足,需要更多支持。
  项成元:“空桑地都方面,你不用担心。”
  稍微顿了下后,他继续开口说道:“雷天师虽然淡漠,但不失慈悲心,素来体恤百姓,虽说人间事人间了,但少些战祸血火,未尝不是件好事。”
  项昇想起当初的长兄项璟,叹息同时,朝项成元一礼:“父亲教训得是,孩儿谨记在心。”
  项成元:“纯阳宫,自然还是要去的,多些奥援,大汉多些太平,尤其是如今人间,道门得了大气数。”
  汉皇项昇:“是,孩儿明白。”
  人间合流,终南山仍在关中。
  不过同关中平原,秦岭群山一样,范围都变得极为广阔。
  纯阳宫山门,当前正位于这里。
  不止一家。
  大唐纯阳宫、大汉纯阳宫、大宋纯阳宫和北晋纯阳宫,初步合流。
  这纯阳宫四支,当前分别占据四座灵山洞府,比邻而居,各自安置门人弟子。
  而在最初纯阳宫所在山门处,则精简机构,但作为宗门核心之所在。
  各派宗祠,基本都被分散两部。
  一部是汉末人间分流之后,各宗支自家祖师,于自己所在灵山单独供奉。
  一部则是汉末以前,所有纯阳宫传人皆有记载且供奉的前辈祖师,则一同供奉于中央山门。
  大宋纯阳宫的祁以成,今年即将开始冲击九重天大乘之境。
  大汉纯阳宫和北晋纯阳宫亦同样有年轻一代高手崛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