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在婴儿的身体机能限制下,陈矩每天都只能听见模糊的声音,看到的也是朦胧的一片。
  日常就是吃奶睡觉和被人抱来抱去,想一会儿正事就发困。
  位居荣国府金字塔尖的老国公夫人贾母很喜欢陈矩。
  诚然,她不大喜欢贾赦,更看不上邢夫人。
  可陈矩是她嫡亲的孙儿,刚生下来时个头就不小,看着就健健康康的。
  过几天长开了后更是玉雪可爱的一团,人又爱笑。
  分明是老太太们最喜欢的那种小孩子。
  他们贾家又好些年没新生儿出世了,陈矩正巧是弥补了贾母遗憾的孩子,贾母又怎么可能不喜欢他呢?
  因此,她还特意吩咐贾赦赶紧给哥儿取个好听的名字,年终祭祖时好给哥儿上族谱。
  她坚信这个孩子肯定能长大。
  贾赦被贾母安排了差使后,翻了好半天他那些已经积灰的书才取了一个大名出来。
  贾璋。
  璋字寓意极好。
  《诗经》中就有“如圭如璋,如琢如磨”句,以此赞誉卫公高洁雅致的情操。
  这个名字足以看出贾将军对幼子的殷殷期盼。
  不过贾母能看出来贾赦那点子小心思。
  璋乃宗祭之器,自古便有“大宗执璋”的说法。
  老大给璋哥儿取的大名颇有深意。
  他这是他在暗暗地表达不满,指责她这个母亲偏心啊。
  可是贾赦指责她偏心前,也不先看看自己。
  诚然,政儿在官场上作为也不大。
  可政儿贴心正派,哪里像老大一样贪花好色,荒唐浪荡?
  她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好,做不到全然公正。
  十个手指尚有长短,她又怎么可能完全没有偏向呢?
  东大院里,邢夫人产后休息了几天后终于摆脱了虚弱的状态。
  有了精神头,就有时间规整下人了。
  这不,今儿早上她刚看完儿子,就把伺候贾璋的奶娘和丫鬟都叫了过来,很是恩威并施地敲打了一番。
  待这些人退下后去了,王善保家的上前安慰邢夫人道:“太太且放宽心,哥儿身边伺候的人不是咱们提前安排的,就是老太太送过来的。身契都在咱们手里,不怕她们不用心。”
  王善保家的压低嗓音,颇为幸灾乐祸地对邢夫人传递消息道:“太太,奴婢听说二房那边今天好生热闹。老太太给二老爷的翡翠还没怀呢,二太太给二老爷的萱儿就怀了。”
  “听说是萱儿偷偷吐了避孕汤,现下竟已坐了胎。二太太恼得不行,要不是二老爷护着,恐怕是要给萱儿好看的。”
  邢夫人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跟着王善保家的幸灾乐祸:“王氏素爱端着慈悲脸,可怜我和老爷夫妻不和睦,讽刺我不得老爷宠爱,显摆她和二老爷的夫妻情分。”
  “现在她也张狂不起来了,陪嫁丫头背着自己怀孕,王氏可是丢了大人了。”
  王善保家的又奉承道:“太太,荣庆堂那边儿指给哥儿的嬷嬷都是老太太身前的得力人儿,可见老太太的看重。老爷给咱们哥儿取了大名为璋,这名字的寓意可是极好的!”
  “我家那口子在老爷身边儿伺候,听老爷说咱们哥儿的名字是从《诗经》里取的字。是什么圭什么如来着?哎呦,这些学问奴婢也不懂!反正哥儿的名字是顶顶好的。老太太和老爷且疼咱们哥儿呢!”
  “咱们璋哥儿是个有福气的。”
  邢夫人从善如流地换了对儿子的称呼,但她并没有把王善保家的的话放在心上。
  贾母待她算不上好,她哪敢相信贾母这位老太太会真的疼爱她的儿子?
  老太太向来因为二老爷的缘故更喜爱二房的孩子。
  她璋哥儿前头又有珠哥儿、琏哥儿和大姑娘的存在。
  邢夫人并不觉得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在老太太那儿出头。
  比起老太太,还是贾赦更容易笼络。
  琏哥儿被王氏拢住了,和贾赦并不亲昵。
  去了琏哥儿,贾赦也就璋哥儿这么一个嫡出的儿子。
  他不疼璋哥儿又能疼谁呢?
  若璋哥儿得了老爷的心意,老爷以后肯定什么好的都想着璋哥儿。
  王善保家不知邢夫人所想。
  如果她知道的话,她一定会大声称赞太太英明。
  自大姑娘(邢夫人)嫁到这府里来,她们这些下人跟着享了不少富贵,却也受了不少白眼。
  荣国府下人素来捧高踩低,暗地里没少说大姑娘的小话,讥讽大姑娘庸俗悭吝。
  但王善保家的清楚,那些寒伧举止不过是因为主子出身寒微,嫁进高门大户后多有不得已罢了。
  大姑娘能在父亲去世后把住邢家家财,又能带着柔弱老母与寥寥几个老仆把家中弟妹养大,并成功地把自己嫁进高门,又怎么可能真的是愚蠢妇人?
  时光飞逝,就在王夫人暗恨萱儿背着她偷偷怀孕、邢氏替儿子在贾赦面前争宠的间隙间,贾璋(陈矩的新名字,以后皆称贾璋)的满月宴到了。
  腊月时分,风雪频繁。不过凛冽寒冬是拦不住京城各个圈子举办宴会的热情的。
  荣国府素爱热闹,这一回又是多年未有的弄璋之喜,贾母自然要大办一场。
  早在贾璋出生不久后,荣国府的请帖便如同雨丝风片般撒了出去。
  待到贾璋满月宴当天,京城勋贵人家大多都派了人登门贺喜。
  一时之间,气氛十分热烈。
  虽不如荣公代善生前那般烈火烹油、繁花着锦,但终究还是热热闹闹、喜庆洋洋的。
  这些勋贵人家这么给面子也是有原因的。
  虽然现在贾家朝中无人,可宁荣二府名下的军户还在。
  荣国府还有贾母这位超品的国公夫人。
  只要脸皮厚,就算对外宣称荣国府如今还是国公门第,外人也挑不出什么差错。
  朝中起起落落都是寻常之事,若只是因为某户人家暂时落寞就断了来往,这满京城的亲戚朋友就不用走动了。
  诚然,贾家当年站错了义忠亲王的队,前几年门庭颇为冷落。
  可这些年过去,乾元帝对已经没了的义忠亲王颇为怀念,已经不那么恨废太子了。
  贾家又有代善兄弟救驾的香火情在,义忠亲王的那一关已经过去了。
  如今,义忠亲王的死对头大王爷也步了他的后尘,如今也被皇帝圈了。
  其他几位夺嫡的王爷和义忠亲王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
  荣国府暂时还是十分安全的。
  毕竟……
  贾代善曾是皇帝腹心,皇帝虽然不喜贾家当年站队义忠亲王,可他也不见得会愿意看到有人欺辱贾代善留下的孤儿寡母。
  综上所述,比起当年那些因为义忠亲王而被抄家流放的人家来说,荣国府还算安全。
  因此这次一等神威将军贾赦的嫡次子满月,不少姻亲故旧都上门前来贺喜了。
  不过由于贾代善业已驾鹤,人走茶凉也不可避免。
  退出权力中心的荣国府自然是无法引得权贵门第重要人物登门。
  那等人家对荣府多是派了小辈或管事上门走礼。
  荣国府前院五间大厅里,来做客的男客与主家一起吃酒听戏。
  贾赦今天特意命林之孝去请了京里擅唱热闹戏文的三福班来家里唱堂会,三福班的角儿沈丹官一登场就博得个满堂彩。
  因东府贾敬在京郊玄真观访道问玄,其子贾珍虽年幼却已经当家做主。
  现下西府办宴,贾珍也跟着贾赦忙前忙后招呼客人。
  他本也是一副仪表堂堂的模样,直到那戏子丹官上台才漏了底,一下子变得眼惺神迷,恨不得登时和那台上坤生共赴云雨。
  二门内,贾母和王夫人婆媳一同招待客人。
  至于邢夫人,太医说让她坐双月子养身体,所以眼下无法出来吹风。
  元春很招人眼。
  她容貌富丽、仪态端庄,各家夫人都看在眼里。
  思及元春已经十二岁了,不少家里有适龄未婚公子的夫人都对其有些心动。
  贾家固然没有旧日风光,但门楣还在。
  且元春的舅舅王子腾现如今已经做到了兵部侍郎,早已不是当年的区区五品武官了。
  不过贾元春的父亲贾政不过恩荫的五品,多年未曾升职……这样的身份娶回来做宗妇还是有点不大合适。
  但是给嫡次/幼子娶回来做媳妇,却是顶好的人选。
  因为这个,这些夫人太太们对元春又格外亲热了几分。
  这厢内外厅堂热热闹闹,那边东大院里,邢夫人与她二妹妹白夫人坐在一起共话家常。
  白夫人衣着十分朴素,相貌也只是清秀,尚没有邢夫人容貌美丽。
  不过她说话做事却很是干净利落。邢夫人在娘家人里最爱这个妹妹。
  如今儿子满月,二妹妹白夫人来了,邢夫人心里也十分欢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