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姐姐有了外甥,我也全然放心了。”
  白夫人笑着逗贾璋:“咱们璋哥儿长得可真好,想来是随了咱们娘的相貌。咱们姐弟几个没一个好看的,长的都像爹他老人家。”
  贾璋(陈矩)这些天早就适应了璋哥儿这个名字。
  别人一叫璋哥儿他就看过去,特别给面子。
  现在白夫人叫贾璋小名逗他,他就顺着声音看过去对她笑。
  白夫人见了,更是爱他,直搂着他叫心肝儿肉。
  “你喜欢就自己生去。”
  邢夫人佯嗔白夫人道:“来我这儿稀罕孩子稀罕得没够作甚?”
  白邢氏笑道:“我可不着急,着急也没用,这孩子也不是说来就来的。不过姐姐,我家那口子虽然没本事了些,人却老实。不敢跟我耍什么花样。日后若我有福,或能子孙满堂。若是我没福,那也是我的命数……”
  邢夫人捂住了她的嘴斥道:“混账,这样没福的话也是能乱说的?天上的福神看着你呢!”
  言罢,邢夫人放下了手,语气有些欣慰又有些心酸:“虽只见了几面,但我知道妹夫是个老实人,只是太清苦了些。说到底还是我和你弟弟拖累了你,我嫁到这府里要带大笔的嫁妆博个体面,你弟弟娶媳妇也要银子……”
  白夫人当即落下脸来:“姐姐,你要再这么说话,我可是再不会登门了!咱们家那点儿家私,若不是你嫁到这府上,早都被族人吞尽了!”
  “更何况当初父亲去了,没有姐姐撑着,哪里有我的清闲日子?如今日子好起来了,姐姐有了孩子,在这府里也不用再战战兢兢了。日后咱们再给小妹找个好人家,就再没有操心的事了。”
  邢夫人听到这儿,伤怀什么的全都没了:“可得给三姐儿好生相看夫家,只三姐儿眼高,咱们家也败落了,倒是难寻个四角周全的人家。”
  白夫人笑道:“我家老爷在国子监有一同僚,原是从南县教授,后来得了上峰青眼,被提拔进京做了国子助教。他家里有田有俸禄,虽不富贵,却也衣食无忧。”
  邢夫人想了想道:“这听着像是正经过日子的人家。不过还是得多看看,说不得有更好的……”
  白夫人明白她话中未尽之意,便笑应道:“我都听姐姐的。”
  邢夫人姐妹在后院谈心其乐融融,王夫人在前头待客,心里却不舒坦。
  邢夫人的儿子不过是继弦之子,只是满足了老太太多年没抱到孙子的遗憾,就得到如此的抬举。
  她的元春却因为生在了夺嫡的敏感时期,只草草地办了满月。
  她的姐儿可是大年初一出生的,未来必然有大造化的。
  哪里是邢夫人的小崽子比得上的?
  总之,大房风光,王夫人就高兴不起来。
  周瑞家的见王夫人不高兴,只得低声拿好话哄她省得她脸上难看:“太太,今天咱们大姐儿可太风光了!那些夫人们都夸咱们大姐儿气度好呢。以后啊您的福气可享不尽了。享完了珠大爷的就是享大姐儿的。他们都要孝敬您这位老封君呢!”
  王夫人嘴上谦虚道:“元春她小孩子家家的,哪里当得这么夸?小心折了她的福气。今日能有一二风光,也不过是各位夫人抬举。”
  周瑞家的笑道:“您别不信,北静王太妃都夸姐儿长得好呢!”
  北静王太妃?
  王夫人被这个名字勾起了她藏在内心深处的念头。
  王太妃觉得元春好,是不是能把元春嫁给……
  只是北静郡王已经有了未婚妻了。
  真是可惜。
  不过以元春的相貌,连王妃都当得。
  若是把元春送进宫里去,说不得元春能得了贵人的青眼。
  只可惜老爷只是从五品的京官,若老爷有老太爷的本事,她还何必讨好甄家,给元春苦心绸缪一个区区侧妃的位置。
  不过,若元春做了王爷的侧妃,得了王爷的宠爱,未来就能帮衬她父亲哥哥的仕途了,这也是一桩好处。
  况且……
  她的元春可是个有造化的,说不得元春嫁了瑞王后,瑞王爷就一入风云就成龙,元春也跟着鸡犬升天直接就做了娘娘呢……
  若是有人知道王夫人的想法,肯定会讥讽她想的倒是美。
  不过王夫人一定会反驳他说她的元春生在正月初一,怎么可能没造化呢?
  周瑞家的尚未察觉到王夫人的野心,还在为自己已经哄好了主子而自鸣得意。
  心想,还是我有办法。
  主子离了我可怎么办啊?
  第5章 神瑛转世偏心风摧,兄弟契阔母子和善
  萱儿,或者说是周姨娘的孩子终究还是没了。
  贾璋时常躺在雕花小床上听伺候自己的奶娘丫鬟们闲唠嗑。
  奶娘丫鬟们都说二老爷房里的萱儿小产,着实可怜。
  还好二太太怜悯她,抬了她做姨娘。
  以后萱儿就不再是没名没分的通房丫头了。
  但他娘邢夫人的陪嫁王善保家的和费婆子的说法又是另一种。
  她们说周姨娘的孩子是二太太给弄没的。
  贾璋按照这个孩子没了后对谁有利分析了一下,也觉得二太太王氏嫌疑很大。
  他投王善保家的一票。
  不过迄今为止,他还没有见过王夫人呢。
  他母亲邢夫人看他看得很紧,从不带他出去待太长时间。
  除了贾赦和贾母以外,邢夫人几乎不让他见外人。
  贾璋就这样平平安安地长大了。
  又过了两年,王夫人老蚌怀珠,怀了一个孩儿。
  王夫人为此十分得意。
  她把这一胎看做丈夫贾政看重她的标志。
  茫茫大士与渺渺真人两个跑到小世界找机缘的地府刑徒,也循着转世投胎的神瑛的气息找到了荣国府。
  这两人刚要把警幻仙姑给他们准备好的通灵宝玉送到王夫人胎中,就见到荣国府上空一片弥漫着一股至阳至烈之气。
  此阳气炽烈无比,又夹杂金戈锐气。
  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差点儿被这股气息灼烧得化作飞灰。
  两人被吓得全然忘了警幻的嘱托,鬼一样逃走了。
  至于那块通灵宝玉,自然也没被他们成功送到王夫人胎中。
  贾璋全然不知道王夫人此时怀的孩子原本该是一个在落草时衔玉而诞的传奇人物。
  更不知道那玉是还能随着人一起长大的奇物。
  不过若是他知道了,一定会感谢三清玉皇保佑没让那玉出现。
  要知道,玉是君子器,更是天下器。
  始皇帝的玉玺就是由和氏璧制成的。
  口中含玉而诞,那玉又如此妖异,哪个皇帝不忌讳?
  更别提在他们目前所在的盛朝,太/祖发家靠的就是“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流言。
  因为这个,朝廷对民间的神异传闻素来警惕。
  所幸贾璋魂魄里的壬水蟠桃桃枝克制阴邪,散发出来的至阳之气逼退了茫茫和渺渺二人,才没让含玉而诞的事情发生在荣国府。
  不过这些神异之事,失去遇神记忆的贾璋并不知情就是了。
  他唯一知道的,就是二房婶娘在芒种那天生下一个孩子,生产的过程并不顺利。
  是的,没有通灵宝玉的帮助,神瑛早产了。
  王夫人这一胎怀得确实很艰难。
  在王夫人怀孕养胎时,老太太赐给贾政的通房翡翠坐了胎,王夫人被此事气得胎像不稳。
  在王夫人生下哥儿后,翡翠的身孕也七个月了。
  翡翠和已经变得槁木死灰一般的周姨娘可不一样。
  她是家生子,有老子娘帮衬。
  又是贾母赐下的丫头,王夫人也不好磋磨她太过。
  最重要的是,翡翠十分美貌,勾的贾政半颗心掉在她身上。
  有周姨娘的前车之鉴在,翡翠再多挑拨几句,贾政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护着翡翠了。
  贾政甚至还为此求到了贾母头上。
  贾母也答应了。
  她自己可以收拾丈夫的小妾,但却万万不许儿媳妇杀死贾家的子嗣。
  当然,若是翡翠想跳到王夫人头上作威作福,贾母也不会手软。
  通房生的庶子,可比不上老二媳妇肚子里的那个金贵。
  所以,在发现王夫人的胎像不好后,贾母就不再纵容贾政日日宿在翡翠那里了。
  王夫人松了口气,可终究还是不平。
  翡翠那小贱人的孩子竟保住了。
  贾政还说他绝不许翡翠落得和周姨娘一样的下场!
  但经过贾母的敲打后,王夫人就算再不服,也只得忍了。
  老太太说了,若是她不老实,就要把翡翠生的孩子和她现在怀的这个孩子都抱到荣庆堂里抚养!
  王夫人哪里甘心让贾母抱养这两个孩子?
  当初贾母抱养贾珠和元春时,曾对王夫人许诺过,若是王夫人再有了孩子,就允她自己抚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