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子夜歌》里有句云: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可怜一词,是何等的牵人情肠?
贾璋他嘴上不说,心里却已经认定黛玉了。
这也是黛玉能脱离警幻操纵的重要原因。
贾璋他是太白金星的转世之身,又是玉皇大老爷指定的继任者。他认定的道侣,命格何其贵也?
又哪里是警幻所能落笔、神瑛所能觊觎的?
这也是黛玉那场梦境的由来。
当太虚幻境里“玉带林中挂”的命册被黛玉产生变化的命格消磨殆尽后,她就做了那场梦。
宝玉也脱口说出“仙寿恒昌”与“芳龄永继”是一对儿的话,直接定下了金玉之缘。
而宝玉对这些神仙中事丝毫不知,在薄命司里阅览这警幻强凑出来的名册时也不解其意。不过警幻本就无心让宝玉泄漏仙机,便也不让宝玉多看命册,转而邀请他去游玩仙界奇景。
宝玉只觉警幻十分可亲,因此警幻一提出离开,他就弃了卷册,追随警幻离去。
没过多久,两人就到了一处仙花馥郁、异草芬芳的宫殿。在警幻的呼唤下,几位绰约仙子纷纷走了出来。
宝玉听警幻介绍,这几人一名痴梦仙姑,一名钟情大士,一名引愁金女,一名度恨菩提,皆姣若春花、媚如秋月,唯一让宝玉感到难过的是,这几人对他这个浊物多有嫌弃之语。
宝玉只听警幻对痴梦等人解释道,她在下界布散相思时偶遇宁荣二公,二公特意请她以情欲声色警示宝玉,引他向善。
她见二公都是有功德的善人,这才发了慈心,带宝玉来太虚幻境经历饮馔声色幻境,或可明心定性,步入正途。
她这话貌似是在给众仙子解释,实际上全是说给宝玉听的。
这痴梦、度恨几人都依附警幻修行,若没有警幻的吩咐,她们又哪里敢质问警幻呢?
而宝玉他却对警幻的话信了个十成十,或者说,他从一开始就没觉得神仙姐姐会骗人。
因此在警幻携宝玉入室时,宝玉丝毫不疑有他,毫无戒心地赏玩警幻点下的幽香“群芳髓”,喝下警幻请他的灵茶“千红一窟”与灵酒“万艳同杯”。
还在心里赞叹着,此地果然是神仙之境。若非如此,又怎会有这些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仙香佳露呢?
他哪里知道,这些东西名为仙香佳露,实则根本不是什么好东西。
那群芳髓是用来蒙昧通灵宝玉性灵的,“千红一窟”和“万艳同悲”更是警幻拿那人间风情月债酿成的茶酒。
宝玉服下这等茶酒,只会更加厌恶功名经济、孔孟之书,愈发喜爱风情月债、男痴女怨,从而走上警幻为神瑛转世安排的道路……
席间警幻又让宝玉听她新制的《红楼梦》曲子,一面目视其文,一面耳聆其歌,也好品味其中之妙。
这十二支曲子也与命册一样,因为贾璋的出现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代表黛玉的曲子《枉凝眉》和那最后的“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句,全都尽数消失不见了。
在让宝玉对这曲子有了隐隐的印象后,警幻命人撤去残席,送薄醉的宝玉去了一处绣阁香闺。
那香闺里,竟然有一妩媚鲜妍的女子在内。宝玉见了,连忙瞪大眼睛看向警幻。
警幻却道此人是她的妹妹,乳名兼美小字可卿的。她正要将其许配给宝玉让他开悟,又秘授宝玉云雨之事。言罢推其入房,后面的事情,却是难以尽述。
宝玉与可卿结亲后,自是百般缱绻温柔,以至于乐不思乡。可惜好景不长,这一日宝玉与可卿携手出去游玩,不慎与可卿失散。他一心找到可卿,却不知怎地走到了万丈迷津。
这迷津水响如雷,内有夜叉海鬼无数,宝玉一来,就被这些鬼魄拖将下去,直吓得他汗下如雨,只失声喊道:“可卿救我!”[1]
却说焙茗正坐在脚踏上守着宝玉,突然听到宝玉的喊声,心知宝玉做了噩梦,连忙过去安抚他的情绪。
心里却纳罕,他分明记得二爷的院子里头没有叫可卿的丫头,那这可卿是二爷在哪里遇到的?听着倒是个极标致的可人儿呢。
宝玉在焙茗的安抚下缓了过来,便要起身回家。
焙茗自是要帮宝玉整理衣裳,却摸到了冰凉一片。宝玉知道这是什么,哪里好意思,只喏喏不说话。
焙茗却是个惯爱偷看香艳话本的,如何不知宝玉是怎么了?因此只施施然拿了衣裳给宝玉换了,又打趣他道:“我的好二爷,那个叫可卿的是您从哪儿认识的好姐姐?”
宝玉脸皮薄,哪里好意思和焙茗说这些事?但在焙茗的再三央求下,终究还是把梦中之事细说与焙茗说了,倒是惹得焙茗羡慕宝玉的好艳福。
待到归家之后,宝玉的衣裳东西都要经袭人的手打理,这事情却也瞒不过她。
在听完宝玉的解释后,袭人被他羞得掩面伏身而笑。宝玉见袭人如此柔媚娇俏,心中一荡,遂哄着袭人与他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
袭人心想,老太太只把自己给了宝玉,想来也有这个意思。她与宝玉和合,亦然不算越礼。因此也就半推半就地从了宝玉。
自此之后,宝玉视袭人更比别人不同,袭人待宝玉也更为尽心。[2]
此中之事,却不细表。
只说年尾时候,京中各家子弟时常轮流做东请客联络感情,卫若兰邀请宝玉参加的就是这种性质的宴席。
贾璋在勋贵子弟圈子里人缘亦是极好的,毕竟他性情霁月风光,相貌光耀玉堂,又极通世情,从不因为自己上进就眼高于顶。因此一入了腊月,请他出去玩的白绢斜封[3]就像纸片一般飞到了荣府。
于是在读书之余,贾璋也时常出门做客。席间或投壶射覆、或吹拉弹唱,倒也快意潇洒。
他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的,正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就算再注重举业,也得讲究个劳逸结合才对。
更何况乡试的举办时间是明年八月,若真要目不窥园、手不释卷,也可以等到年后再说。
眼下正是年节时候,家里家外事情最是冗杂,就算真闭门读书也是事倍功半。
这一日贾璋休沐,受了柳熠邀请,要去参加理国公府举办的马球会。
因此一大早上起来就换了一身靛蓝色松鹤长春箭袖准备出门。
这次出去玩,他打算带着贾琮一起去。
他这个庶弟是个好的,自他帮贾琮请了先生后,贾琮便常来向他请安问好,读书上也极刻苦用心,贾璋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所以才要带他出去交际,一来让贾琮跟他出去放松一下,多认识几个人;二来今天的东道是柳熠,他也不用担心贾琮被人欺负了去。
贾琮与哥哥会和时,就见哥哥一身蓝衣,目光湛湛,好不俊俏清朗,又有几个小厮拿着两杆精雕细琢的偃月形球杖,亦步亦趋地跟在哥哥身后。
“哥哥何必破费银钱给我准备球杖?我又不会玩这个。”
贾琮清秀的脸上露出赧然之色。哥哥带他出门见见世面就已经是极好的了,他又怎么好意思让哥哥破费呢?
贾璋却拍了拍他的背:“你柳五哥家里有不少教习,能教你学着怎么打马球。就算是不爱玩,精炼一下骑术也是好的。”
贾琮听了,又谢了兄长一通。
贾璋摆了摆手,让贾琮不必这般客气。观他穿着打扮无有不妥,心腹小厮也跟在身后,便不再多说什么,只动作娴熟地翻身上马。
上马后,他又特意摘下了腰间的雨过天青松涛飞鸟荷包,将之小心翼翼地揣到了怀里。
贾琮也看到了哥哥的举动,却只装作什么都没看见,径自骑上了竹石为他挑选的温驯小马,扬鞭跟上了兄长的步伐。
而在他们二人身后又簇拥着一大群小厮长随,一行人从宁荣街出发,浩浩荡荡地前往理国公府。
正所谓“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当初青莲居士挥毫写下《少年行》时,见到的大抵就是这样的场景罢。
第62章 连骑击鞠如矢如电,玉雪芬芳琴笛合奏
贾璋、贾琮两人骑马飞驰、飒沓如星, 没过多久,就到理国公府的静云园。
他们家这处园子坐落于国公府西北角,单独开着一扇大门。
各家勋贵子弟到了后, 可以直接从后街的黑油大门直接进去,确实方便得紧。
贾璋来的路上也遇到了不少世勋子弟, 因为在马上行礼不便, 故只是抱拳互道安康而已。
还有一些熟人朋友遇到贾璋后, 就选择和他同行。到了静云园时,贾璋身边但是熙熙攘攘地汇聚了不少朋友。
柳熠听到小厮说他来了,连忙出来迎他。
听贾璋说贾琮不会打马球, 烦他帮忙找个师傅后, 更是拍着胸脯答应了下来, 保证自己会给贾琮安排一个耐心细致的好夫子。
步入园内,却见园中梅花暗香浮动, 枯败的花树上也专门扎了锦绣梅花, 远远看去, 鲜活一片,竟好似万物复苏一般。球场外假山亭台上的雪却不扫,专取这冬日别致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