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听到贾母拿赖尚荣威胁她,赖嬷嬷目眦欲裂:“尚荣不是奴籍,更不是荣国府的奴婢!你们怎么能买卖良家?”
贾母听到赖嬷嬷如此言语,似笑非笑地看向赖嬷嬷:“你们家偷窃主家财物,赖尚荣这个良家子卖身还债,简直天经地义!琏哥儿就在顺天府当差,只要我想,当天就能把赖尚荣的籍贯改了,第二天就能把人卖出去。”
“说罢,把该说的说完,我会赏你一个痛快。”
她拿出了那只赖嬷嬷极为眼熟的盒子,昭示了赖嬷嬷未来的命运。
喝下毒酒无知无觉地死去,总是比自缢来的轻松许多。
赖嬷嬷她承受不住压力,崩溃地大叫了起来。
但最后她还是断断续续地把赖家的首尾全都交待了。
哪怕贾母直接杀死赖尚荣,赖嬷嬷也认了。只希望贾母慈悲,不要让赖尚荣在去世前还受尽苦楚欺凌。
当天晚上,贾赦从外面回来后直奔鹤鸣苑。
他把五十万两银票和一张房契交给了贾璋。
“我想了想,你还是别送你师叔字画了,今天我打听了一下,你师叔眼下还在租房子住,你把这栋小宅子的房契给你师叔。他搬家后,一家人心里都念你的好。”
“那张原本准备送给你师叔的字帖是爹精挑细选的好东西,你留着赏玩吧,不用还回去了。这事我跟你祖母也说过了,她也点头了,你只安心留着东西就是。”
“可怜我儿小小年纪,居然要跑里跑外地应酬,给别人擦屁股,真是呜呼哀哉。”
贾赦他在搜检后没跟贾母报实账,发了一笔小财,可他心里并不高兴。
这些年二房过着遮奢豪富日子,耍着老爷威风,到最后王氏搞出来的烂摊子还得他们爷俩帮忙收拾!
至于发的这笔小财,哼,这些钱本来就是他的,现在在奴才手中抢了回来,又是什么值得荣耀的事情?
要不是璋哥儿说了不还债和放高利贷的严重后果,贾赦才不想沾手这些麻烦事。
不过往好了想,落袋为安总是好的。
不管是拿去买古董捧戏子,还是给璋哥儿攒媳妇本都是好的,总比留在府库里被老二支走花了强。
事实上,贾政花的钱一点都不比贾赦少。
他要做清流名士,所以养了一帮清客相公,吃酒要吃玉泉酒,喝茶要喝明前茶,赏花要赏名种,读书要看孤本,这些东西,比贾赦养小老婆还要费钱呢。
关键是贾政他也没什么成效,毕竟他既写不出什么传世名篇,又不会清谈辩论。
这样的他,花钱也是打水漂,只能关起门来自己玩,根本没能给自己塑造出来一个名士的人设。
想到这里,贾赦心里有些玩味。
接下来家里银钱紧张,王氏又出了这种事情,老太太还会允许老二这么抛费吗?
贾璋也在心里叹了口气。
前世他就听说过勋贵家里狗屁倒灶的事儿多,没想到这辈子他本人就生在勋贵堆儿里,并且亲自证明了这条流言的真实性。
是真的多。
在荣国府这种处于衰落期的勋贵家里,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格外多。
可是他就生在这样的人家里,享受了红利,就得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否则国法饶不了他,世俗的情理也容不下他。
更何况,父亲虽然不是好人,但是待他有十二万分的真心实意。他怎能不消除这些祸患,让贾赦安享晚年呢?
第98章 赴户部还荣府巨债,毁堪合度万重深山
翌日, 贾璋换了出门做客的大衣裳,带着银票与叶士高的信物去了户部。
他这趟去户部,名义上是去给师叔送东西的, 实际上就是去还债的。
到了户部后,贾璋把叶士高的信物递给值班小吏:“学生国子监生贾璋, 奉叶祭酒之命过来给孔郎中送国子监馆藏的孤本, 麻烦这位小哥进去通报一声。”
言语之间, 沉甸甸的元宝落到了小吏手里。
这么多人在这里排队等着办事,他一个无官无职的小字辈,不送点人事, 谁愿意帮他跑腿儿?
户部尚书赵树生可不是杨阁老的人。
这小吏眉开眼笑地接过了贾璋的银子, 掂量了一下重量后笑道:“祭酒大人的事可耽误不得, 贾解元,你且在这儿等一会儿, 小的这就去郎中大人问他有没有时间。”
贾璋送的元宝沉甸甸的, 少说得有六七两, 他们今天值班的三个人有福了,每个人都能分润二两多白银。
小吏钱六最是见钱眼开,拿了银子后,态度自然好了。
另两个值班小吏和钱六也是一样的货色,只不过是不如钱六表现得张扬罢了。
在钱六去找孔云时, 另两个值班小吏还给送钱大户贾璋找了个凳子坐。
大概过了两炷香的时间,孔云的属吏和钱六一起走到了衙门门口, 见到贾璋后笑道:“贾解元安,我们大人请您进去。”
贾璋拱了拱手还礼。
属吏对贾璋的态度非常友好。
他们这些做吏目的, 最会察言观色。在看到孔云听到贾璋的名字后和善的表情后,属吏就已经做出了决定。
来人是大人的亲近子侄, 他得对人家友善一些。
因此他的态度非常好,生怕给贾璋留下什么糟糕的印象。
而钱六在看到孔云属吏对贾璋的态度后,心里有些打鼓。
刚才那银子,他们到底是该收还是不该收啊!
还没等他们几个把眼神对明白呢,贾璋就已经跟着孔云的属吏进门了。
钱六望着两人的背影,肉疼地道:“要不然,等那位小举人出来后咱们把银子还他?”
另外两个小吏赞同地点了点头。
小贾举人收不收他们还回去的银子是小贾举人自己的事,但他们还不还银子又是另一码事。
京城这地界别的不多,就是当官儿的多。上面吹口气儿,他们下面的这些人可能就烟消云散了。
譬如说孔云,只要他想,他就拥有无数给小吏穿小鞋的机会。
因为这些原因,这些在京中衙门当差的小吏做事都很小心,他们很怕自己会得罪上面的老爷。
走进户部大门后,贾璋只见清一色白墙黛瓦的建筑,庭院内部花草繁盛、绿树成荫,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令人不禁生出心旷神怡之感。
不过户部官吏往来匆匆,却没时间欣赏这已经被他们看腻了的景致。
贾璋跟在孔云的属吏身后前行,敛袖垂目,看起来十分低调。
直到被孔云的属吏送进孔云的衙房后,贾璋才回过神来。
他抬头一看,便见一位身穿青色官服的中年男子正坐在主位。
对方胸前绣着雪白鹇鸟,俨然是他从未谋面的师叔,户部郎中孔云。
贾璋恭敬地上前行礼:“学生贾璋,见过师叔。”
孔云快步走到贾璋身边把他扶了起来。
贾璋见孔云态度如此亲切,当即顺着孔云的力气站了起来,然后奉上了他手中锦盒。
“师父吩咐学生给师叔送来的算学书在此,望师叔一观。”
孔云接过了锦盒,又拉贾璋坐在他身边。
在属吏离开后,孔云才慢悠悠地问道:“师兄把事情都和你说了?”
“回师叔的话,师父把事情都告诉小侄了。他老人家还特意嘱咐师侄,万望记住师叔的情谊呢!”
孔云轻轻一笑,叶士高记他的情就好。
卖人情的最佳时机就是在对方需要帮助时给对方帮助,他这回也算是帮忙帮到了点子上了。
孔云心里有数,师相素来看重叶师兄,绝不会让叶师兄在国子监里待一辈子的。
所以,不趁着现在叶士高潜居国子监的时候向他卖好,等到叶士高东山再起后,他孔云再想讨好人家就赶不上趟了。
于是在贾璋的话音落地后,他和蔼地问贾璋道:“银票带够了吗?”
“回师叔,荣国府总共欠了五十万两银子。这两天家里砸锅卖铁,总算是把银子凑齐了。”
他从怀里拿出厚厚的一摞银票奉与孔云。
“这些银子,还需要户部自行去钱庄取。师叔,您也知道,五十万不是个小数目,要是我们家抬着银子来户部,一日之内,整个京城就知道了。”
“我不敢如此引人注目,以至荣国府变成那众矢之的。”
孔云点了点头,他心里是很认同贾璋的说法的。
他在收下银票后,带贾璋前往户部封存借据的库房。
在这间库房里面,三面和墙一般高的紫檀柜子矗立在地上。
紫檀柜子上有无数只抽屉,每只抽屉外面都挂着一把厚重的黄铜锁。
就是这一把把黄铜锁,锁住了京中文武百官的欠银凭据。
孔云走到第一只柜子前,用他的钥匙打开了柜子东侧第三排的某只抽屉,然后从抽屉里面拿出来一只红木匣子。
红木匣子上面有另外一把锁,这把锁需要荣国府的钥匙才能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