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同人>[红楼] 贾璋传> 第213章

第213章

  年节时候, 就是要穿得鲜艳华贵一些,才显得吉祥富丽, 长辈们瞧着也欢喜。
  尤其是贾母这位疼爱孙子和外孙女老人家, 她看他们穿了她送的衣服, 心情也会很愉悦的。
  林如海见小夫妻两个装扮得美丽,心也甚是开怀。
  他笑道:“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1]。你们这身衣服, 可是老太太送你们的?”
  黛玉轻轻应了一声, 又问林如海是怎么猜到的。
  林如海解惑道:“京中会做鸟羽织锦的织工与绣娘少之又少, 翠鸟更是数量稀少。如今想做成这样的一身衣服可不容易,但我记得老太太年轻时是有两件这样的衣服的。”
  “这东西比狐腋裘还要珍贵许多, 老太太愿意把这东西送给你们, 可见老太太有多疼你们, 万望你们两个以后好好孝顺老太太。”
  听到林如海的话后,贾璋和黛玉连连点头称是。
  三人聚了一会儿后,林家的宾客就到了。
  林家的宾客没有杨阁老家里的宾客多,但来人都是林如海信重的好友以及林如海好友的家眷。
  作为林如海的女儿女婿,贾璋和黛玉自然要帮助林如海招待好林家的宾客。
  从落英巷回荣国府的路上, 贾璋和黛玉遇到了贾琏夫妇的马车,于是两股人合成了一股, 一起回荣国府了。
  待到马车行至荣宁街,两对夫妻都下车后, 史湘霓拉着黛玉的手坐上了青绸小轿,径直往荣庆堂那边儿去了。
  贾璋和贾琏无奈地对视了一眼, 夫人把他们扔下了,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他们两个先去贾赦那里请安,然后又去荣庆堂给贾母、邢夫人请安。
  邢夫人今早也回娘家了。
  不过她回娘家,倒不是为了看望邢德全夫妇,而是为了给爹娘上香,顺便和两个同样回娘家的妹妹唠唠家常罢了。
  因为二妹白夫人和三妹施夫人家里家务繁忙,三姐妹在娘家吃完午饭后就离开了。
  席间邢德全之妻对三位姑姐百般奉承,把邢夫人三姊妹哄得高高兴兴的。
  邢德全夫人心里也高兴,比起讨好她们家那没志气的邢德全,还不如去讨好几位嫁得不错的邢家姑奶奶。
  一来,几位姑姐从手指头缝儿里漏出来的东西就够她抚养儿女了。
  有好处在前头吊着,邢德全夫人的态度非常积极。
  二来,几位姑姐虽说不是美人,但居移气养移体,她们可比邢德全那个混账长得好看多了。
  就算哄人,邢德全夫人她也更愿意哄长得好看的人呀!
  贾璋和贾琏来荣庆堂的时候,黛玉和湘霓已经和贾母、邢夫人凑成了牌局打叶子牌。
  贾璋向来聪慧敏锐,贾琏在世情上亦然机变,两人一眼就看出来妯娌二人正在给长辈喂牌。
  黛玉和湘霓愿意哄长辈高兴也是她们的孝心,这种事不说破的效果远比说破的效果要好。
  所以兄弟两人只是相视一笑,没有说破黛玉和湘霓的小动作。
  他们两个分别站在贾母和邢夫人身后,给她们出主意,建议她们出哪张牌,不出哪张牌。
  朝夕相处的夫妻正在互相使眼色,感情甚好妯娌之间互相打配合,没过多久,贾母和邢夫人就赢了一大把银角铜钱,眼睛也笑成了月牙状。
  倒不是为了这点钱开心,而是打牌打赢了的感觉让人满足极了。
  贾璋等人的心情也很好。
  长辈开心,他们也跟着开心。喂牌放水,也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彩衣娱亲罢了。
  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贾璋又带着黛玉拜访了许多长辈。
  这些人家的老夫人都很喜欢黛玉,谁能不喜欢说话礼貌体贴,貌若海棠醉日,还有才华的女孩子呢?
  更何况……
  别说黛玉本来就是个讨长辈喜欢的好姑娘,就算她不是,只要她做得不是太过分,也没人会故意为难她。
  毕竟黛玉又不是自己儿媳,她们跟别人家的媳妇耍什么威风?
  自家老爷又这样看重贾璋,她们若为难贾璋的妻子,岂不是自毁城墙?
  那又像什么样子!
  这世上,只有那等没见识的人家才会做出慢待别家女眷的愚蠢之事,她们可不想让外人笑话她们家没教养……
  待到给长辈们拜完年后,贾璋和黛玉两人在后街别居里忙活了一天。
  前院的铃兰宴和戏班子,后院的玲兰宴、戏班子和女先生,官客和堂客都喜欢的投壶、射覆、飞花令等游戏,他们都要准备好。
  贾璋一路三元考下来,积攒了不少同年同科的关系。
  在拜师后,他又在杨门与实学一派中收获了不少师兄弟。
  而在入仕后,他不但在翰林院、文渊阁中书房里又交到了不少朋友,结交了不少同僚,还收拢了不少奔着他三元及第的文名与阁老徒孙的身份投靠过来的年轻的寒门进士与寒门举人。
  除此之外,贾璋还有一班从小玩到大的勋贵朋友。
  这些人虽然不多,但个个都有正经事情做,即便没入仕,也接起了家里的产业与人脉,不容小觑。
  七七八八算起来,贾璋需要仔细维护的关系少说也得有几十人。
  但年节只有几天,互相拜年实在是拜不过来,所以贾璋便主动办酒,宴请这些朋友来他的别居共饮同欢。
  这件事自他入仕后就开始了,迄今为止已经有三年了。
  今年不同的地方是,贾璋他成亲了,有妻子在后院主持宴会了。
  有黛玉主持雅集,他完全可以邀请朋友的妻女来别居做客。
  在贾璋心里,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不但能把他与朋友、同年、同僚、师兄弟们间的关系往通家之好的方向发展,还能让黛玉多交一些手帕交,多出去和朋友们走动走动。
  黛玉也很赞同贾璋的看法,因此她很精心地打点这次宴会。
  她还为贾璋的别居取了新名字,就唤作兰庭别院。
  兰是《兰亭集序》的兰,也是墨玉兰花的兰;庭是《黄庭经》的庭,也是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庭。
  不能亲眼目睹《兰亭集序》的真迹,是黛玉此生的遗憾之一。
  虽然她手上有林如海给她陪嫁的褚遂良摹本,但那终究不是王右军的真迹。
  或许这就是元微之所说的“除却巫山不是云”罢。
  一想到别院经常举办雅集,黛玉就想到了兰亭雅集。
  所以在给别院取名字的时候,她才取兰亭之音,又取兰亭二字当中的“兰”字作为别院名称中的第一个字,为别院取名为兰庭。
  至于第二个字为什么要用庭字,原因也非常简单。
  黛玉知道,贾璋颇为推崇道家,偶尔也会读《黄庭经》。
  既然别院名称的第一个字取自她喜欢的《兰亭集序》,那么第二个字自然要取自贾璋喜欢的《黄庭经》了。
  “而且兰亭雅集是在亭子里面举办的,三哥哥的宴会是在庭院里面举办的,自然还是叫兰庭更衬景!”
  黛玉眉眼弯弯地道:“总不能拾人牙慧,照抄王右军的兰亭二字,惹人发哂吧?”
  贾璋看着黛玉灵动的眼神,也忍不住勾起了唇角。
  他写好了别院新名字的斗方,让雪檀拿去做匾额,又对黛玉道:“我知道你喜欢《奔月》,特意请柳湘莲帮忙,找戏班子细细排了这出戏。”
  “到时候皎皎记得点戏,和她们相处时,也只当你在结交新朋友,不用为了我谦让旁人,切记不要吃亏。”
  “我这般珍爱皎皎,绝不想让皎皎因为我受委屈。”
  她明白他的意思,他需要她进行夫人外交,但他自信他能让她不用在外面受委屈。
  所以他说不用她谦让。
  他努力奋斗的目的是为了让家人过得好,所以他说,他不希望她为了他受委屈。
  黛玉全都明白,但她也想尽力帮帮他。
  无论是林如海还是贾璋,都没有她是个女人,就不该管外面事情的想法。
  他们都愿意让自己喜爱的女孩睁开明亮的双眼,观察外面的世界。
  所以黛玉知道很多事情。
  她知道这世上还有人吃不饱饭,她知道这世上并不是非黑即白,她知道诗书里面的风花雪月,也知道朝廷上的剑影刀光。
  于是她温声对贾璋道:“我记下了,三哥哥说什么谦让不谦让,委屈不委屈的?我们是主人家,当然要好好照顾客人呀!”
  聪明人不会跑来平白无故地得罪人,而她这个主人家也不能不管不顾,只管自己高兴。
  她要帮三哥哥笼络住那些太太小姐,因为她们的丈夫是三哥哥在官场上勠力同心的战友。
  她不会让自己受委屈,但也会照顾好客人。
  她已经长大了,不再是那个需要爹爹和三哥哥百般照顾体贴的小女孩了。
  她也可以照顾爹爹和三哥哥,当他们在朝廷的风刀霜剑中斗累了的时候,她可以做他们宁静的港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