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同人>[红楼] 贾璋传> 第230章

第230章

  毕竟,皇帝在内阁里只有原朴一个心腹,杨宗祯在内阁里面还没有帮手。
  这两个位置,明显是皇帝和首揆的囊中之物。
  他们若去筹谋,不但不会成功,还会招来皇帝的不喜与首辅的仇视。
  更何况没有皇帝的点头,阁臣的任命也通过不了。
  所以他们完全没必要过去,做那种没眼色的事情……
  杨宗祯升任首辅后,小松径街杨府门口瞬间车水马龙起来,想要攀附的人数不胜数,甚至可以说是车载斗量。
  但杨宗祯十分爱惜羽毛,大朝会过后,小松径街杨府就闭门谢客了。
  倒是让那些跑来攀附的人白跑了一趟,哀叹了好些声。
  而贾璋这个徒孙暂时也不用筹谋升官的事情了。
  杨宗祯的意思是,让贾璋再跟着他做一年中书舍人。
  如此一来,贾璋身上就会多一份首揆中书的履历。
  这对贾璋日后升官、入阁都有很大的帮助。
  比起升官带来的短期利益,还是这份履历带来的长期利益更有意义一些。
  听到师祖的建议后,贾璋喜不自胜地答应了下来。
  这样的大好事,只有傻子才会放过。
  正所谓君子见机,达人知命[2]。
  贾璋他向来聪明,当然不会目光短浅到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第176章 原氏夫妇议论潜邸,宗祯筹谋弟子前程
  原朴把潜邸同僚顾长春寄给他的信扔到一边, 冷哼了一声,眉头皱成了川字形状,看起来就是一副不高兴的模样。
  原夫人一进书房, 就发现她们家老头心情好像很糟糕,她把冰糖燕窝盏轻轻地放在原朴的书桌上, 自己坐到仆人搬来的锦墩上, 柔声问他:“老爷, 这是怎么了?”
  原朴嗤笑了一声:“当初在潜邸做事的时候,个个和我斗得如火如荼。现在上皇驾鹤,内阁出缺, 他们倒是知道讨好老夫了。”
  原来你是因为这件事不高兴的。
  可是, 他们争先恐后地讨好你, 难道不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吗?
  你为什么还不高兴呢?
  原夫人心里有些奇怪,只是还没等到她发问, 原朴就宣布了她想要的答案。
  “如果他们只是求我向陛下美言几句, 我绝不会生气。大家都是潜邸出身, 就算之前有罅隙,现在终究都是同党之人,合该勠力同心,共勉家国之事。”
  “我被陛下拔擢入阁,又怎会不顾大局, 只考虑私人恩怨?我和他们都没有什么太大的仇怨,若是陛下问我, 我也只按照他们的才德实话实说罢了。”
  “可这顾长春在外面做了两年巡抚,居然野了心, 还妄想着撺掇我出头,去抢杨门的阁员之位。”
  “哼, 那可是杨宗祯留给他那宝贝徒弟的位置!陛下都点头默许了,他顾长春算是什么东西,还敢盯着首揆的东西不放!”
  “我看他是被从龙之功冲昏了头脑,才敢这般嚣张骄狂。怪不得陛下这些年愈发倚重杨、张二位阁老的人,瞧瞧顾长春他们这副小人得志的样子,陛下若是重用他们,才真是瞎了眼睛!”
  原夫人这才听明白,原朴是被顾长春信里的糟烂主意给气成这副模样。
  顾长春写下这封信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呢?
  他是觉得他们家老爷是蠢货,被人怂恿两句,就会头脑发热,跑去和杨首辅对着干?
  还是自信到爆表,觉得皇帝陛下已经信任潜邸信任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只要他们家老爷和陛下吹吹阴风,陛下就会为了潜邸,委屈新上任的首辅?
  如果是前者,那顾长春也太瞧不起他们家老爷了。
  如果是后者,那原夫人只能说顾长春纯粹是个蠢货。
  皇帝既然已经登基了,那他就不再是潜邸的景王。
  皇帝会记得过去的情分,会看重潜邸的心腹,但这些全都是有限度的。
  杨门和张党同样是皇帝的臣子,被打散的浊流一党也同样是皇帝的臣子,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
  他们这些潜邸旧臣合该实心用事,好好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的情分,而不是跑去骄纵恣睢,败坏这段情分,让陛下对潜邸旧臣失望。
  如此,才能坐稳自己的位置,才能和陛下一起享受胜利果实,才能不被其他人后来居上……
  原夫人是很了解自己的丈夫的。
  这个姓顾的多半是前后两者都有,而且像顾长春这样的蠢货,肯定不止一个。
  否则,他们家老爷绝对不会被气成现在这副模样。
  “老爷喝两口燕窝压压火吧,依我看,你也不用为这些事情烦恼。还是按照你原来的想法,把你心里觉得不错的人选告诉陛下,由陛下决断就好了。”
  “反正老爷既没有十分亲密的好朋友,又没有十分敌视的仇人,推荐谁都无所谓。到时候能者上,庸者下,新阁员的人选,全由陛下决断就好了。”
  “至于陛下分给杨首辅的那个位置,只要你不答应,他们就算再眼馋,也没人敢行动的,你也不必太过忧心了。”
  “说到底,他们还是想利用您和陛下的师生情谊为自己牟利。至于朝廷的大局,又有几个人挂在心里?他们知道,他们劝陛下也没用;但你去劝陛下提防杨门提拔自己人,陛下他或许就听进去了。”
  原朴做过绍治帝的讲经师傅,陪绍治帝走过低谷期,在绍治帝心里,原朴是潜邸旧臣里面的第一等人。
  若非如此,原朴就不会是潜邸旧臣里面第一个做尚书的人,更不会是潜邸旧臣里面第一个做阁臣的人了。
  所以顾长春他们才来怂恿原朴话里话外都是,有陛下的支持,再有内阁里再有两位同党帮助,原朴就可以挑战杨宗祯的权威了。
  实际上抱的还是失败了吃亏的杨宗祯,成功了他们就一本万利的心思……
  原朴叹了口气:“这帮虫豸,和他们共事简直就是我的耻辱。看来还是夫人你远见卓识,我确实需要自己培养门人,另起炉灶了。”
  原夫人听到这话后,喜上眉梢道:“我看你之前那些门生就不错,还有周党的年轻人,也可以拉拢过来……”
  没错,原朴原阁老背后的谋主就是他夫人。
  他这位夫人自幼遍读《史记》、《汉书》、《后汉书》、《战国策》等史书,父亲曾为三边总制。
  她自幼跟随父亲在西北任上长大,心性坚韧,擅长谋身,她父亲临终前还在惋惜她不是男孩,无法出仕。
  在谋身谋权这一点上,她远比原朴还要能干。
  在原朴还顾恋潜邸情谊时,她已经琢磨起另立门户的事情了。
  如今听到原朴松口,她自然心情愉悦,甚至都有些感谢顾长春这等蠢货了。
  原夫人心想,既然他们这么懂事,那她就祝他们日后触怒陛下时,会赶在春夏两季人头落地吧!
  秋冬的刀太凉了,她还有些怪不忍心的。
  想来,她们家老头是不会赞同她的祝福的。
  但是谁让他们欺负他们家老老实实的老头呢?
  这都是他们的错,怪不得她心里生出这样近乎于诅咒的“祝福”。
  某些潜邸旧臣的小动作都在绍治帝的掌控之中。
  绍治帝不但知道某些人的小动作,甚至还知道他们给原朴的信里是怎么写的,但他什么都没说。
  兼掌东鸾卫的陆英很清楚,陛下是在等原阁老的反应。
  十多年的师生之情实在难得,陆英只希望原阁老他不会行差踏错……
  陛下他对这份情谊还是很珍视的。
  潜邸旧臣这边在火急火燎地琢磨廷推新阁员的事情。
  杨门这边儿却一点都不着急。
  杨宗祯和绍治帝达成的默契就是,潜邸旧臣出身的阁臣要排在叶士高前面。
  如今保皇党的阁臣还没被选出来呢,他们着急又有什么用?
  更何况叶士高还需要过渡一下。
  虽然这些年叶士高在江南那边做得不错,先是因为平乱有功,升任江苏布政使,后面又因为浙江出缺,转任浙江巡抚。
  转任浙江巡抚后,叶士高稳扎稳打地改革织造局,谈成了好几笔大生意,赚了好些税银不说,还配合浙直总督打了好几场胜仗。
  但叶士高和当初的原朴一样,都没有做尚书的经历。
  所以杨宗祯还需要把叶士高塞进六部镀金。
  户部空出来的这个权力极大的尚书空缺,他们是不用想了。
  和赵树生一样,现任礼部尚书胡秋实做了陛下的纯臣。
  很快,胡秋实就要被调到户部去看守国库了。
  不过,胡秋实一走,叶士高就可以去礼部镀金了。
  等到陛下属意的潜邸旧臣成为大学士后,他就可以操作弟子们的事情了。
  是的,是弟子们,而不是叶士高一个人。
  前任礼部侍郎致仕后,杨宗祯的另一个弟子沈四象就升到了礼部,如今已经做了两年侍郎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