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卢杭看到温夏的箱子,主动接过来:“我也要去公交站,一起过去吧。”
卢杭也没住校,但两人的家不在一个方向,他等的公交先到:“那我先走了。”
“好。”
-
卢杭走了没多久,空气变得闷沉,远处的乌云飘了过来,似乎在酝酿一场暴雨。
没多久,豆大的雨滴坠落,或许天太干,最开始的那些雨滴,触碰到地面的那一瞬,就被蒸干。
后来雨越来越大,万物湿润。
下了十来分钟,都没有要停的趋势,身边一起等公交的人已经陆续被家人或朋友接走,因为突如其来的暴雨,也没有人再过来。
站台只剩下几个人。
温夏左边站的是一个穿着jk的女孩子,她在跟家人打电话,撒着娇,没多久一辆轿车挺在她面前。
女生小跑着上了车,钻进后座,后座上的女人送给女生一束花,女生扑进女人怀里撒娇:“谢谢妈妈!”
温夏安静地看着这一幕。
她和别人不一样。
大雨滂沱时,别人等的是替自己撑伞的人,而为她撑伞的人,只有她自己。
如果恰逢没带伞,她能做的,只有等雨停。
雨停的时候,温夏要等的66路也来了。
到家时,家里很安静,人可能都在水果店。
她行李都没来得及收拾,就冲进卧室拿自己的手机。
因为知道军训前会没收电子产品,就没把手机带去,好几天过去,已经没电了。
她插上充电器,开了机就登陆q/q,输入了从黄筝那儿偷看来的那串数字。这串数字她背得滚瓜烂熟,每输入一个数字,她的心跳就快一分。
她并不确定这串q/q号的主人是不是景栩。其实,过不了多久,卢杭创建完班级群,她就能知道景栩的q/q号,但人总有一些迫不及待的时刻。
网络有点差,温夏走到信号较好的窗边坐下,十几秒后,终于刷新出界面。
这串q/q号的昵称是“spring”,头像是一只很可爱的玳瑁色布偶,主页背景风格清新,和他的日常风格沾不上边。
应该不是他的号。
这样也好,就算是他的号,她也不见得有勇气发送好友申请。
放下手机,温夏去冲了个澡。
回来时,手机多了几条未读消息。
她和卢杭初中同班,本来就是q/q好友,他直接把她拉进了班群。
大家聊了会儿,卢杭发了一条让大家在群里实名。
群里人还没齐,一班一共五十二人,加上班主任,群成员应该是五十三。班主任已经被设为管理员了,那就是还有一个学生没进群。
温夏在群成员里,没有看到景栩的名字。
过了几分钟,群里进来了新人。
昵称是“spring”。
头像也一模一样。
温夏心跳仿佛漏了一拍。
没来得及多想,手机震动,有了新消息。
卢杭::【@spring实名。】
下一秒,"spring"的群昵称就变成了“景栩”。
温夏表情有些呆,刚才她认为和他毫不沾边的那个号,偏偏是他。
可那又怎么样?
她根本没有加他好友的勇气。
正发着呆,客厅里有动静。
温夏走出去,是大伯回来了。
大伯看到温夏,问:“你大伯母没在家吗?”
“没有。”温夏说,“我以为她在店里。”
“我刚从店里回来,估计又在哪打麻将。”温诚边说,边把手里的小蛋糕递给她,“拿着,知道你今天回来,特意给你买的,别让你大伯母看见了。”
“谢谢大伯。”温夏接过,大伯待她不算差,对此一直心怀感激,“我去给您下碗面。”
吃碗面,温诚往沙发上一躺,开始抽烟。这是他一直以来的习惯,有时候只抽一支,更多时候会连抽好几支。
温夏一直很讨厌烟味,她快速收拾完厨房,往兜里揣了几根火腿肠,拎着垃圾出来:“大伯,我下去扔垃圾。”
温夏扔完垃圾,不想回去闻烟味,就沿着路慢慢走,走到这段斜坡的尽头,她停了下来。
此时又飘起了细雨,路边有不少流浪猫,身上都还湿着。温夏总来喂它们,见到她,它们不约而同跑到她脚边,用脑袋蹭着她。
她找个有檐的地方蹲下来,边喂它们,边和它们聊天。
什么都聊,聊今天天气不太好,她不喜欢湿漉漉空气;聊军训这几天她认识了一个很可爱的姑娘,那姑娘现在是她同桌;聊她终于理解了小说里总描写的少女心事;聊她的自卑、敏感;聊她和景栩之间显而易见的巨大差距……
小猫们大概也察觉到她今天情绪低沉,时不时叫几声,还会伸出爪子拍拍她,好像在用它们自己的方法安慰她。
聊完这些,也才过了十分钟,这会儿烟味没散,甚至,大伯可能还没抽完烟,她还是不想回去。
路灯亮起,温夏抬头,看到了不远处的景栩。
他从快递站出来,手里拿了不少东西。
她在的位置正好是他的视线盲区,他不会看见她。
他径直走向余庆巷,不会往她此时所在的位置走,他们不会遇见。
温夏垂眸,纠结得不自觉地咬起了唇,像是要给自己找一个支撑似的,低头问脚边的小猫:“你说,我要不要上去和他说话?”
小猫叫了一声,跳上围墙,走了。
温夏蜷了蜷手指,最终还是决定勇敢一些。
如果,不能做到落落大方的主动和他打招呼,也无法阻止自己走向他。那么,她就努力走到他的路上去,和他正面相遇,然后收敛心跳,假装成一场偶遇。
树阳县的路温夏很熟,穿过一个巷子,再走过一个路口,就能和景栩遇上。
她用跑的,在巷口看到景栩正慢悠悠地走上来。她调整着呼吸,等平稳了才走出去。
景栩依旧是先打招呼的那个:“好巧啊温夏。”
“好巧啊景栩。”温夏模仿着他的句式。
她指了指他怀里的东西:“要我帮忙吗?”
景栩大概真的拿不完,选了两个最轻的箱子给她:“那谢谢了。”
天气原因,街道难得安静,只有三两行人,空气潮润,隐约能嗅到湿润泥土的气息。
眼前是一段坡度极缓的路,温夏和景栩并肩走着。少女余光视野极窄,可她有限的视野里,每一寸,都是身旁这位太阳般的少年。
两人一路都没什么话,她却希望这段路再长一点。
不知道什么时候,雨停了。
在某个瞬间,温夏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那天公交上,在她心里下的那场雨,好像也慢慢停了。
她喜欢听雨声,却不喜欢湿漉漉的雨天。
可如果每个雨天都能遇到他的话,雨天也变得值得期待了。
第9章 苦夏至 “雨总不会一直下。”
两人走得很慢。
闲聊中,温夏得知,这些都是他在堰青的朋友寄来的。最大最沉的那箱,是各种教辅书,和各类竞赛的真题和模拟题;她怀里的两箱,是种类繁多的零食和一些电子产品。
作为感谢,景栩第二天送了一些零食给她。
包装上那些字母她拼了半天也不认识,多数是她从来没听过的牌子。
她随手拿起一个质地很好的深蓝色盒子,内盖上用烫金印着品牌logo。里面只装了五片薯片,它们各自有自己的“房间”,看起来比她都幸福。土豆而已,切薄了装进精致的盒子,立刻成了大多数普通人招惹不起的样子。
唯一眼熟的,是patrick roger,她曾在一个轰鸣的雨夜收到过。
这串字母,印在一个绿色的铁盒子上。
这些零食,和他的手表一样,在她的认知外。手机就摆在桌上,只要她拿起手机,就能了解这些品牌。可她甚至,连打开搜索框的勇气都没有。
搜索结果,只会惹得她的自卑像通货膨胀那样,一发不可收拾。
今夜仍有雨,温夏坐在水果店里。
街道上行人匆忙,表情各异。她坐在窗边,雨滴和玻璃碰撞所发出的脆响尽在耳畔。雨丝斜斜打落,水雾氤氲在玻璃上。
两年前那个沉郁而漫长的夏天,也是在这样一个雨夜,她遇到了景栩。
那天上午,所有科任老师都通知要买学习资料,温夏算了算价格,每一科都不算贵,可加起来也有大几百。
母亲给她的那张卡,她被大伯接到县城那天,就被大伯母拿走了。所以,她连买一本资料的钱都凑不出来。
温夏一直在想,要怎么跟大伯开口要这个钱。在下午放学前,她已经想好了,这钱算她借的,打个欠条,以后会还。
从学校到家的那段路她都十分忐忑,想着如果大伯和大伯母不肯借,她该怎么办。
可她到家后,家里没人,邻居说水果店也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