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悍妻娇夫 第36节
采油厂内,很多岗位都是老带新,比较重视师徒关系,徒弟对师傅好一点也正常,没什么好指摘的,所以谢琼根本没法说什么,顶多实在看不惯了出声讽刺几句。
孙连采这边也不懂苏大海为什么突然这么冷漠,一反常态今天一个问题都没问过她,她坐立难安,上班时间频频往门口看去,惹得葛小平也忍不住指桑骂槐说了几句。
孙连采心思敏感,加上本来就心虚,立刻端正态度,不敢再看苏大海了。
天气越来越冷,采油厂下班时间也改到了傍晚五点半,一路上谢琼见证了天色由亮转暗的过程,到家时天已经全黑了,刚打开门,赵敏祯咕噜噜朝她爬过来,嘴里啊啊乱叫,苏永红跟在后面,笑道:“春雨听到脚步声了,可能知道你要回来了,立马就往这爬。”
“哎呀,来迎接妈妈啊?真乖。”
谢琼挂包的功夫,赵敏祯抓住了她的裤脚,她蹲下把女儿抱了起来,对苏永红道:“苏阿姨,你也快点下班吧,外面天黑了。”
苏永红诶了一声,转身去拿自己的包,赵敏祯这个月龄正是喜欢黏熟人的时候,看妈妈回来阿姨就要走,伸出一只手想让她抱自己,嘴里叽里咕噜说些什么。
谢琼摸摸她的头,安慰她:“苏阿姨明天还会来的,听话,跟阿姨说再见。”
苏永红做出拿勺子吃饭的动作,温柔解释:“春雨啊,阿姨要回家吃饭饭,明天再来看你好不好?”
赵敏祯以为她准备喂自己吃辅食,立即长大了嘴,逗得谢琼和苏永红都乐了,苏永红拿了个赵敏祯喜欢的玩具,小声跟谢琼说:“没事,你先逗春雨玩,我偷偷溜走。”
玩具一到手,趁着赵敏祯注意力被转移,苏永红这时借机蹑手蹑脚从门口离开了。
谢琼虽然心里有些嫉妒,但也没办法,度过艰难的前几个月,已经七个多月的赵敏祯现在夜里终于能睡个整觉了,平时作息几乎跟他们夫妻俩同步,白天精神最活跃的时候都是苏永红照顾着,晚上他们回来陪不了几个小时就哄着睡下了,赵敏祯黏她太正常了。
谢琼通过近半年的观察,确定苏永红人真的挺不错,本来她还只打算让她照顾到一岁,现在有点犹豫要不要让她再多照顾两年了,明年她忙着服装运营,赵惟城那边过完年要进行开采,经常要跑基地,算下来两个人都忙,一岁就送托儿所谢琼作为妈妈实在舍不得,人挣钱是为了什么,亏什么都不能亏了女儿,无论如何,她还是想一回家就能看到小春雨的笑脸。
谢琼这么想了,便在晚饭时间跟赵惟城提了下,“你觉得呢?”
赵惟城附和:“可以啊,我最近也在想这个问题,问问苏阿姨的意见吧,看她愿不愿意,可以的话我希望她能照顾春雨到三岁。”
谢琼所在的采油厂离得近,每晚回来都要比赵惟城早,她轻声道:“那明天我找个机会问问她。”
小小的赵敏祯坐在自己的婴儿椅上用刚长出的乳牙认真嘬米饼,她的牙还小,刚长出牙床,米饼几乎是用口水化掉吞进肚子里的。
为了培养以后能一起上桌吃饭的习惯,谢琼从七个月起就让女儿坐在饭桌前跟他们一起吃饭,给一个米饼或者饼干能吃好长时间,一方面可以让赵敏祯观察他们是怎么吃饭进食的,方便以后学习,另外一方面也能盯着她以免出意外。
好不容易会爬了,赵敏祯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迫不及待用四肢探索这个家,所有的一切在她眼里都很神奇,别看人小,四肢跑得快,一秒都不能放松,稍微走神,就不知道爬到哪里去了。
而且谢琼发现小孩子有时候也喜欢发呆,喜好也很固定,常常一个玩具能玩好几天,甚至有些在大人眼里根本不算玩具的东西,她也能把玩很久。
吃完饭,谢琼把女儿抱出来放到地上,赵敏祯一下地,跟着妈妈往厨房走,眼睛一扫,立马盯上了放在地上的土豆,抓起就往嘴里塞,谢琼急忙制止,一边给她洗手一边说:“哎哟,闺女啊,这可不是你能吃的。”
赵惟城走过来抱起赵敏祯,“别捣乱,来跟爸爸一起学习,我教你认岩石类型。”
赵敏祯被困在爸爸怀里,才不管什么学习什么岩石类型,只知道看照片太无聊,而且从她的视角看不到爸爸的脸,只有熟悉的声音从头顶传出来,她小手拍打着桌面试图吸引爸爸的注意力。
赵惟城换了个抱娃的姿势,改为单腿,见女儿对学习不感兴趣,做鬼脸逗她玩,赵敏祯乐得哈哈大笑,上手去摸他脸,声如银铃。
父女俩玩得不亦乐乎,离睡觉还有一个多小时,谢琼冲赵惟城眨眨眼,转身进了工作室,整理近些年来的设计稿,从中筛选出夏季女装的设计。
定制跟批量制作大不相同,定制是根据顾客的身材条件进行个性化制作,批量则是要使用现代服装行业普遍认同,诞生于1981年的《服装号型系列》标准来进行制作,这个标准通过统计各省市近40万人的体型数据,由此制定了一套符合我国民众体型的服装号型标准。
设计和制版缺一不可,专业的服装厂都有专门的制版师,这是服装能够批量生产的基础之一,谢琼的制版功力稍弱,手头现有的制版图有些并不符合号型标准,接下来要根据国标一一修改,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作量。
尺码不同,制版图也不同,每个尺码都要画一个正式的制版图,先前是给谢琼自己看,画潦草一点她能看懂就行,但现在要交给服装厂,就一点不能粗心了。
最基础的数据就不用说了,前片后片是哪个、前片后片用的面料又是abc或者d的哪个,开叉位在哪里、哪里需要包边、袖口需要抽多少厘米、先抽褶后包边等等,这些每一样都要标注仔细,制作工艺复杂的衣服制版图也要更复杂,这也是谢琼先选择夏装的原因,因为夏装基本只有前后两个面片,相对来说制版图要简单一点,换成其他三季的衣服就没那么容易了,到那时候,谢琼肯定是要找人来帮忙做的,她一个人完成不了。
光是夏装,谢琼也没信心一个人能完成所有的制版图,她做完,还是要找专业的制版师再来帮她看看,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及时修改。
昨天还只是一个潦草的冲动,今天准备开始做了,谢琼发现真是前路茫茫,现在摆在眼前的制版没一个月肯定搞不定,这么多设计稿,能从中挑选出合适的且能大卖的设计也需要有充足的市场经验和锐利眼光,关键这还只是开始,后面等着她的恐怕还有一重又一重的困难。
创业不容易啊,谢琼扶额,不由得深深叹了口气,今晚把夏装设计稿先挑了出来,不知不觉时间过得很快,等她出来,赵敏祯已经躺床上睡着了,赵惟城也靠在床头看书,看谢琼面色沉重,放下了手中的书,拍拍身侧的位置,“做起来不容易?”
谢琼坐过去靠在他怀里,“非常不容易,太难了,感觉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我还是更适合闷头做衣服。”
“当然了,人家服装厂最少都要有四五十个人才能完成你现在想做成的工作,只凭你一个人肯定很难做到。”
赵惟城语气平和,接着说:“你的优势在设计,既然这样,就把这个优势发挥到极致,不要因为其他的工作反而忽视了你最大的优势,专业的事情可以交给专业的的人做。”
“团队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这就是谢琼喜欢跟他聊天的原因,合理的讨论使人进步,因为所处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完全不同,赵惟城常常能给她提供一些更现实的视角。
谢琼因为常年在办公室工作,平时会计的工作内容也很固定,不怎么需要人帮忙,账本也都是下面的人主动往他们办公室送,加上从开始她就是一个人做衣服,时间长了,独来独往也成了习惯。
她反应过来,“你是说招人?”
赵惟城点点头,“找几个信得过的人,只要你坚定一个方针,把控全局,不会乱起来,一定能做起来。不过前期团队的话肯定要磨合,尤其是创始成员非常重要,前期难免牺牲掉一些你的利益,要看你取舍了。”
“长远来看是值得的,我也能更专注于设计方面。”
谢琼沉思良久,最后说:“那我想想找谁,让我招聘简直比画设计稿还难,我感觉我看人真的不太行,尤其是今年,老是看走眼,敏感度大大下降。”
第47章 挣钱
赵惟城想到了上半年他们精心给赵敏祯挑选的阿姨在满月宴上闹出的笑话,摇摇头,无奈笑道:“看人这方面我跟你一样笨拙,慢慢来吧,经验都是通过实践积累的。”
创世团队的成员可容不得一点马虎,否则谢琼宁愿单干,也不想再承担一次看走眼造成的后果了。
谢琼想了半天要去哪儿找有工作经验的伙伴,首选肯定是各大国营服装厂的员工,她知道的就一家,主要负责油田职工的制服生产,不过这方面的人才她要想拉拢过来,不承诺高薪待遇很难撬动,油田人看中编制,并不喜欢去私企工作,还有依她的身份也很难跟这些人接触到,就算有钱也没用。
其次是平州市大大小小的私营服装厂,好找,但同样费心。
最后,也是现在私企招人最常用的手段——登报纸,花钱在平州市发行量最大的日报上打广告,一般会登一个月,有合适的应聘者看到了会联系。
谢琼想了下,“后续制作我准备找服装厂代加工,这样算下来最少需要四个人,一个经理,一个版师,一个采购,再加一个专门盯品控的质检员。”
“明天我再了解一下行情,写个招聘广告,看看有没有人来应聘,尽量在年前定下来。”
商量完事情,谢琼感觉也没聊多长时间,但一看时钟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半,快零点了,她赶紧站起来去洗漱,匆匆回来睡下。
谢琼现在还在采油厂上班,脑海里偶尔开小差可以想想未来的计划,但在上班时间,她可不敢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毕竟她身旁坐着的就是最喜欢八卦的孙连采。
但下了班,她的时间就自由了,午休时间虽然从夏天的两个半小时缩短到两个小时,刨去吃饭的时间,也足够谢琼出门跑一趟书店,买下近一个月来的平州日报,日报专门有一个招聘栏目,刊登招聘岗位。
报纸不厚,谢琼搬回来,一张接一张看,有相关的岗位用红线画出来,看看相同的岗位别的服装厂给多少工资,心里对该给多少月薪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她想找个在服装行业最少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经理,定下的月薪不低于一百二十五元。版师次之,不过因为这个岗位非常考验技术,不可或缺,工作经验越丰富的版师越高,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版师月薪最低不能少于九十五元。
采购和质检相对来说工资低很多,两到三年工作经验大概在七十五元左右,谢琼看到最少给四十五元的也有。
报纸上的招聘广告,大多只要求小学学历,更加注重工作经验。
事实上,谢琼想找高学历的也很难,现在大中专毕业的学生都服从国家分配,基本不需要自己出来找工作,除非是像她这样自己从分配的工作中辞职,不过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基本不用奢求。
谢琼也按照其他人写的那样,初步草拟了一份招聘广告,但现在还不能发,因为她连个工作地点都没定下来,哪怕面积小,起码也要有一个能称作是办公室的地方,团队之间能开个会交流,何况她也不能让面试者来家里进行面试。
平原油田的房产大多是单位建设分配的,要想找到合适的办公室并不容易,懒得自己跑,谢琼决定花钱找人帮忙,之前她想自己开裁缝铺时事先进行了一番了解,知道现在有专门从事租房介绍的人,只要给钱,说出自己的要求,很多合同流程中介都能帮忙搞定。
油田的租房流程很复杂,花一笔中介费,能省下不少时间和精力,谢琼这笔钱还是很乐意花的。
她现在还没辞掉采油厂的工作,每天只能趁着中午午休的时间跑出去做事,第二天她找到中介冯一飞,告诉他自己的住房要求,先让冯一飞按照要求找,周日上午她再过来看房。
冯一飞是平州市本地人,对当地的房产比较了解,刚开始是帮着朋友找房子,后来找上来的人多了,渐渐变成了当地有名的租房中介,现在手中掌握的房源也丰富,背后认识的人也多。
周日上午,谢琼和赵惟城在家吃完饭,给自行车装上儿童椅,带上赵敏祯一起去看房。
冯一飞在富溪商场一楼等着他们,他年龄四十岁左右,身材高大,宽大的脸和浓黑的眉毛让他看上去正气凛然,看到谢琼,热情迎了上来,“来啦。”
谢琼温声问好:“上午好。”
“我按照您的要求一共找了三套房子,今天我们一套一套看,先去看离得最近的一套,这是一套三十多平方的小商铺,位于沙台街道。”
冯一飞做这行许多年了,知道要想成交率高,首先就要诚实,事先做好万全准备,去看房的路上嘴也没闲着,滔滔不绝介绍起每一套房子的优劣以及位置和房屋配套设施。
谢琼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周边环境,交通便利程度和安全度,因为租过来是当做办公室用,不是裁缝铺,所以也不用太考虑来往人流量的问题,反而安静一点的环境更好。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看房,谢琼最后定下了一间位置在荣江街道三十六号的铺子,这间房面积有五十五平方,之前曾是理发店,店内还没搬空。
冯一飞答应她会立刻安排人拆除店内的镜子,有些桌子椅子也让之前的店主搬走。
一个月租金三十五元,谢琼爽快签了合同,正式搬进来的时间就定在一月一号。
冯一飞收了十块钱中介费,替他们跑腿登记。
签完合同,谢琼终于可以在招聘广告上写上正式的工作地点,夫妻俩带着赵敏祯来了路边一家烤鱼馆,吃完午饭去报社把广告登记上。
日报编辑告诉她,招聘广告会在两周后发布。
赵敏祯今天一整个上午几乎都跟爸妈在外面,谢琼到下午实在不忍心小小的人儿继续跟着他们奔波,坚持要自己去,赵惟城只好留在家里照顾女儿。
谢琼戴上手套和帽子,装好提前准备好的设计稿,骑车前往强仁服装厂,她打算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把自己的设计稿卖个好价钱,为创业再积累一波基础资金。
之前谢琼为了招聘看报纸的时候,正好看到了强仁服装厂的广告,她顺便记下了他们厂长朱骏的电话,前天特意打电话问他愿不愿意买服装设计稿,朱厂长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两人便约了时间。
谢琼现在手头能拿出来的资金只有四千五百元,是她这么多年工资加上做裁缝的收入,还有之前报警举报的奖金五百元,除此之外,她另外还有一千元是留着以备急用,不是非常紧急的情况是绝对不能动用的。
她制衣收费便宜,虽然起步早,接的单也多,但实际到手的钱没多少,要不然之前也不会躲过偷税漏税的举报。
四千五百元,数额其实不算小,但谢琼想做的行业是服装,这是一个非常烧钱的行业,她是新人,在这行没什么信誉,做之前布料和各种辅料钱基本都要付全款,送到服装厂加工也要给定金,还有各种零零散散的费用,算下来,这个钱恐怕撑不了太久。
谢琼事先了解过,强仁服装厂也是做代加工的,不过经济收益稍逊于卓越服饰,她手上别的没有,这些年倒是积累了很多设计稿,如果能卖出好价钱,对她而言,也不失为一个惊喜。
寒风凛冽,谢琼吸了吸鼻子,把车停在强仁服装厂门口,抱着文件袋下车,礼貌问保安室的中年男人,“大叔,我跟朱厂长约好了,今天下午三点找他谈事。”
“你等我打电话问问啊。”
保安拿起电话,拨到办公室,不知那边说了什么,他连连点头,挂了电话后对她说,“稍等,有人过来接你。”
保安看她冻得鼻子通红,“这天也是越来越冷了。”
谢琼点头,随便跟他聊了几句闲话。
她站在原地等了四五分钟,远远看到走过来一个穿着黑色棉服的女孩子,看到她问道:“是谢琼吗?”
谢琼走过去,“是我。”
“跟我来。”
严诗薇领着她进去,“朱厂长交代我来接你,听说你是服装设计师?”
谢琼谦虚道:“是,经验不怎么丰富。”
她有种自然而然的亲切感,让人忍不住亲近,严诗薇笑了笑,“我是版师,跟你们设计师平时交流挺多的。”
谢琼刚开始以为她是朱骏的助理,谁知她是版师,她心里有些意外,“今天不是周日吗?你今天怎么还上班?”
严诗薇托了下眼镜框,苦笑:“没办法,不来也得来呀,上班哪能随心所欲。”
谢琼若有所思,外面冷,没有暖气,严诗薇脚步飞快,带着她来到了朱骏的办公室外,先对谢琼说:“到了,这就是朱厂长办公室。”
她敲了敲门,又对里面说:“朱厂长,谢琼来了,现在要她进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