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142节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142节

  听神迹说自己年少的事,朱高煦不服气,他就是故意教训徐辉祖,他徐辉祖以为自己是什么东西,凭什么管教自己?!
  提到当年事,朱高炽又不由的叹气,朱高煦是跑了,他还在宫中…
  可想,最后挨骂的是谁。
  一直造反?
  “后朝皇帝如何不管?”李世民大为不解。
  这反还能一直造的么?
  天幕中一个卡通皇子蹦跶出来,头上两个大字,“造反!”
  卡通小人的形象与朱高煦很像。
  【要说二皇子朱高煦的造反之人和明太宗朱棣有很大关系。
  和大皇子朱高煦又胖又坡脚不同,二皇子遗传了朱棣的神勇,一身好武艺,颇有明太宗朱棣的风范。
  同时朱高煦又是行军打仗的好手,在靖难之役中几次救他爹朱棣,立下汗马功劳。
  若朱高煦不是朱棣亲儿子,凭着他立下的功劳,绝对是开国元勋那样的功劳。】
  *
  永乐年。
  朱棣带着三个儿子来到内殿,一同看神迹。
  听神迹夸赞自己,朱高煦觉的自己光环加身,神迹这是要钦点自己为下一任皇帝啊!
  朱高煦激动的整个人都站了起来,他身边的朱高炽,那个大一个的朱高炽……
  “大哥,你看我干什么。”朱高煦一低头,看着他哥胖胖的一张脸,“难不成我脸上有字?”
  一旁的朱高燧插话,“二哥,你脸上好像真有字。”
  “什么字?”朱高煦用手揉着脸。
  “造反。”朱高燧道。
  “三弟,你可别瞎说,我绝对不会造爹爹的反。”朱高煦再次强调。
  【朱高煦】:我只会造哥哥的反。
  朱高炽……
  朱棣目光如炬,“跪下,孽障。”
  朱高煦倒也听话,直接跪下了,倒不觉的怕,谁让他亲爹是也造反起家的。
  “谁给你胆子竟然敢造你兄长的反?!”朱棣拿出父亲的威严,他觉不让朱高炽和朱高煦兄弟二人重蹈覆辙,玄武门之变绝不能发生在大明。
  朱高煦目光闪闪的看向他爹,朱棣。
  【而且朱高煦造反的小火苗还是有明太宗朱棣亲自点燃的。】
  朱棣???
  朱高炽???
  朱高煦则微微一笑,没错,就是他爹!
  【靖难之役时,朱高煦每每立功,几次救朱棣于为难之中。
  不得不说,朱高煦的武力值是真的强。
  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便拍着他二子的肩膀说,“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这话落在朱高煦耳中无疑是,你大哥肯定活不长,等你大哥死了,爹就让你当太子!】
  朱高炽看向朱棣,只见朱棣面色稍稍一僵,这话,好似…的确说过一次 。
  但是那时候自己是燕王,老大是世子,如今可不一样。
  朱高煦目光闪闪的看向他爹,他爹这句话自己可是牢记在心,记得特别清楚。
  当年自己可没肖想世子之位,但是他爹看中他呀。
  “咱爹真的说了这话。”朱高煦道,“战场上对我说的。”
  “咱爹还是喜欢我。”朱高煦沾沾自喜,像一个显摆糖果的小孩。
  朱高炽……
  *
  洪武年。
  朱元璋给了朱棣一个大白眼,“老四,你行,你真行,你是什么话都敢说。”
  朱棣……他这不是还没说么。
  之前朱元璋还觉的自己这个四子英明神武,是当皇帝的好苗子,如今看,这嘴不行,没个把门的。
  *
  唐。
  “这话是如何似曾相识。”李世民不由感叹。
  想当年打天下的时候,李渊说过一模一样的话,“等着平定天下,为父就立你为太子。”
  这话还不止说过一次。
  “是么,为父不觉的。”李渊揣着明白装糊涂,他可不记得自己说过这样的话,后世明朝皇帝真是的,怎么那么会画大饼。
  他就不怕制造皇子间的矛盾么,不行,太不行了,这个爹当的不行。李渊觉的朱棣不如自己。
  李承乾叹气,他开始代入朱棣的长子朱高炽,而李泰则不自觉的代入了朱高煦。
  “想必他也是抑郁的。”李承乾特别想对话明太子朱高炽,交流一下同为太子的感受。
  如今经过自我调节,李承乾的心里已经好了许多,人呀,就得看的开,不能把自己逼的太紧。
  【但细想一下,朱棣这句话还有别的意思,比如,你哥要是一天不死,他还是太子。
  比如,你哥身体不好,你作为弟弟的要知道替他分担。
  最重要的一点,当时燕王朱棣还不知自己能不能造反成功,所以这话的含金量不怎么高。
  主播觉的,这句话就是朱棣不经意的口嗨罢了。】
  朱高煦愣住,还有这层意思???
  还有口嗨什么意思??
  “这后世皇帝,太不靠谱,什么话都敢说。”李渊吐槽。
  李世民看向李渊,别的不说,这些年他爹的脸皮是愈发厚实了。
  【要说朱棣的长子朱高炽,虽然人胖又坡脚,但也不是个酒囊饭袋之辈。
  当年朱棣造反,留朱高炽驻守北平,由此可见朱棣对自己这个大儿子还是信任的。
  且朱高炽也没辜负朱棣的信任,一直坚守北平。】
  听神迹表扬自己,朱高炽没和朱高煦那般激动,半点反应也没。
  朱高煦就讨厌他哥这死样子,什么心事都藏在心里,让人猜不透他到底想干什么。
  【等着朱棣造反成功后,朱高煦眼眼巴巴的等着太子之位。
  可惜朱高炽还好好的活着,作为当年朱元璋亲自封的世子,朱棣还是坚持立长不立幼的原则,立朱高炽为太子。】
  【朱高炽被立为太子,朱高煦则被立为汉王,封地汉王,封地在云南。
  朱高煦一听不干了,他为了大明劳苦功高,凭什么把自己打发到那兔子不拉屎的地方。
  朱高煦大闹一场,不去,他不去!】
  卡通朱高煦出现,只见他在天幕上打滚,宛如哭闹的三岁小孩,头上写着几个大字,“不去!我不去!”
  【见朱高煦竟然不听自己的话,朱棣怒了,想要好好惩戒朱高煦。
  但是却被太子朱高炽劝住,他说弟弟不愿意去云南,是不想相隔千里,无法相聚。
  朱棣被朱高炽劝住,于是朱高煦免于处罚。】
  朱高煦没想到竟然是朱高炽替自己的说的话,他本以为是自家爹疼爱自己,对自己心软了。
  “用的着你帮我说话,哼。”朱高煦一副不领情的模样,眼睛的余光却盯着他哥那张胖乎乎的脸。
  【朱高煦】:我才不领情,坚决不领情!
  朱高炽看向天幕,表情颇为无奈…
  其实不看天幕,单看朱高煦的表情也能看的出他的心思。
  朱高煦,哼!
  【要说唐太宗李世民的造反是拼死一搏,果断干脆。
  明太宗朱棣的造反是被逼死路,不得不反。
  太子李承乾的造反是被逼疯癫后的疯癫一搏。
  那汉王朱高煦的造反则带点喜剧人的滋味。】
  赵匡胤,喜剧人??
  李世民,喜剧人??
  嬴政,喜剧人???
  朱高煦???他不明白,神迹是夸的还是骂他,带着一个喜字,是不是在夸他?
  第131章
  【按理说, 造反应该是猝不及防,闷声做大事,看看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再看看朱棣的靖难之役, 哪个也没在造反前弄的大张旗鼓。
  但是汉王朱高煦偏偏不走寻常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