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342节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342节

  【这次政变后,唐文宗李昂虽然没有被杀死,但是彻底彻底丧失了皇权,成了宦官仇士良的傀儡。
  好在有昭义节度使刘从谏上书要清君侧,仇士良才归还了部分皇权给唐文宗,但实际上唐文宗还是受宦官监控。
  最后他郁郁而终,本来唐文宗是要让自己太子立皇位,但是仇士良不肯,他怕太子会对自己下手,毕竟自己如此对他的父皇。
  于是他拥护唐文宗的弟弟李炎为皇太弟,如此自己就有拥立新君的功劳。
  公元840年,李炎登基,他就是历史上的唐武宗。】
  也不知为何,直播间前的众帝王听到唐武宗这个谥号,第一反应是这个皇帝应该不错。
  提到唐武宗就想到了明朝的明武宗朱厚照,虽然被抹黑,但是仍旧是个有志向的帝王。
  *
  唐
  唐宪宗李纯长叹一口气,本来他以为自己这个孙子行,如今看也不行。
  不知他第三个孙子唐武宗如何?虽然谥号有个武字,但是他上一个孙子谥号还有个“文”字,他能和汉文帝比么?
  李纯算是发现了,他们唐朝后期皇帝的谥号是真敢叫啊。
  代宗、德宗、文宗还有自己这个宪宗……
  【接下来咱们着重讲一下唐武宗,灭佛三武之一的帝王,看看他是不是被抹黑的帝王。】
  第334章
  【这位唐武宗李炎就是缔造了“会昌中兴”的帝王, 史书对这位帝王的各有各的不同。
  《旧唐书》中对唐宣宗的评价明显高于唐武宗,《资治通鉴》也是高度赞扬了唐宣宗,只有《新唐书》认为唐宣宗不如唐武宗。
  咱们一起来看看唐武宗李炎登基后都干了什么。
  唐武宗李炎登基后,在宦官仇士良的建议下, 雷厉风行的处置了当年反对自己登基的李唐宗室和大臣。
  首先是唐文宗的侄子前太子李成美, 还有他的弟弟安王李溶, 以及安王的母妃杨贤妃。
  这几人当年都意图造反, 宰相杨嗣复和杨贤妃准备拥立安王为帝,宰相李钰则准备发动政变拥护太子李成美为帝。】
  【阿斗】:怎么没有拥立皇子的?
  阿斗惊讶, 后朝大唐已经乱到如此地步了么,直接拉帮结派想让谁登基就谁登基?
  【路人甲】:唐文宗绝后。
  路人甲一句话干脆利落解释了阿斗的疑惑。
  众帝王听着唐武宗的做法,并没觉得有任何问题,毕竟他处置的几人都觊觎过皇位。
  为了稳定自己的皇位,这几人必定是要处死的, 所谓成王败寇, 不过如此。
  【太子李成美, 安王李溶、杨贤妃直接被赐死。
  至于宰相杨嗣复和李钰, 唐武宗本也想赐死已经被流放的两人,好在有宰相的李德裕劝阻, 唐武宗才放过他们二人。
  宰相的李德裕认为, 若唐武宗刚登基就杀了旧臣, 就如同当年唐德宗杀了刘晏一样, 会让众臣寒心。
  而唐武宗本来就有扶持朝臣来打击宦官之权的想法, 因此绝不能让朝堂众臣兔死狐悲之感,于是他同意了宰相的李德裕的建议。
  可以说, 从唐武宗同意宰相李德裕的意见后,官宦仇士良已然处于下风】
  【阿斗】:那宰相的李德裕会是权臣?会架空唐武宗么?
  阿斗有点担心唐武宗, 毕竟像他相父这样的宰相是千年不遇。
  【唐武宗李炎和宰相的李德裕是唐朝后期难得投机的君臣,唐武宗对宰相的李德裕百分百信任,宰相的李德裕对唐武宗也是尽心尽责。
  君主和大臣有同样的政治目标,实属难得。
  接下来咋嫩早详细看看唐武宗和宰相李德裕君臣二人都做了什么。】
  唐宪宗李纯默默记下宰相的李德裕的名字。
  【第一,削弱宦官之权,和之前的宦官一样,唐宪宗李炎明升暗自降,夺了仇士良的兵权,最后仇士良告老还乡,死在家中。
  第二,对外打赢了回鹘汗国,这条咱详细说说。
  回鹘汗国也就是之前的回纥,因为内部分裂,到了唐武宗这代成了回鹘汗国。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手上也有十万大军,对唐朝的边境造成了不少的困扰。
  朝中有大臣提出应该联合吐谷浑、党项等部族一起打击回纥。
  但是宰相李德裕却不同意,他认为党项等外族根本靠不住,万一他们只看热闹不出力,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应该先安抚回鹘,瓦解他们。】
  天幕中出现唐武宗的卡通形象,身边站着的是宰相李德裕,只见唐武宗李炎不住的点头,头上几个大字“都听宰相的!”
  *
  蜀
  看到唐武宗头上那几个大字,阿斗不住的点头,对,都听宰相的!
  【果然不出宰相李德裕若料,随后回鹘内部出现了分裂,一部分回鹘带着族人归顺了唐朝,令一部分继续和唐朝作对。
  公元842年,回鹘乌介竟然劫持了大唐的和亲公主,但是唐武宗听从宰相李德裕意见,以防守为主,如此唐朝准备了一年。
  公元843年,此时的唐军已经准备完毕,唐武宗任命大将石雄为大将,对回鹘发动突袭反击。
  值得一提,唐武宗听从宰相李德裕的意见取消了太监监军。
  这场大战,唐军大接,乌介可汗仓皇逃窜,大唐赢回了被抢走的和亲公主。】
  天幕中又出现之前的画面,唐武宗头上那几个大字变的更大,“都听宰相的!”
  【但是唐武宗和宰相李德裕还没来得及高兴,昭义竟然想藩镇割据,要知道昭义可是和河北三镇不同,他是一直受朝堂管辖的。
  唐武宗自然不能同意,朝中有很多大臣劝唐武宗不能轻易开战,毕竟唐军刚和回鹘发动战争,哪有余力对付昭义。
  但是宰相李德裕坚持出兵讨伐昭义,他们君臣二人又想到一起,于是唐武宗坚持出兵,最终平定了这场叛乱。
  对外和对内两场战役全部胜利,朝堂的威严大大提升。
  从这咱们就能看出此时的朝堂已经形成了以唐武宗和宰相为中心的集权。】
  *
  蜀
  “好!”阿斗拍手叫好,特别激动。
  *
  唐宪宗,唐
  唐宪宗李纯听到唐朝后期竟然出现如此君臣信任的局面,心中不由感叹。
  “这小子行。”唐宪宗李纯感叹,“有明君之风。”
  此时唐宪宗已经下定决心,他要把皇位传给唐武宗!
  【说完唐武宗和宰相李德裕在军事上的建树,咱们再来看看他们对内如何。
  第一,在科举方面,唐武宗和宰相李德裕限制了科举人数,并且规定中科举的进士必须要参军,并且从基层做起。
  除此之外,还设立了考察期和任期考核,只要有一样不合格的便不再提拔。】
  *
  宋
  “大哥,这个制度好,让那些官员有紧迫感,省的在其位不谋其政。”赵匡美道。
  “讲真,唐武宗真的是晚唐的中兴之主,怎么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就那么不高。”赵匡美纳闷。
  单从唐武宗这个举措看,就能看出他已经在控制官员数量,防止冗官,并且督促官员干事。
  “对官员选拔如此严苛,那些落榜的文人岂能说唐武宗的好话。”赵德芳一针见血道。
  【第二,唐武宗在宰相李德裕的建议下,直接裁员了两千多名不作为的官员。
  第三,唐武宗还特别反对官员游宴,之前朝堂甚至出钱给官员游宴,唐武宗则直接取消了这个福利。
  第四,严厉打击贪官污吏,对贪官污吏实行重刑。】
  天幕中再次出现唐武宗和宰相李德裕的卡通形象,只见他们手里拿着戒尺,对着面前的朝堂官吏狠狠地打了过去。
  【唐武宗此举不但整顿了朝堂风气,并且为朝堂省了不少银子,要知道冗官可是个大问题。
  以上是唐武宗对朝堂内的举措,接下来咱们在一起说说关于唐武宗的“灭佛”行动,这场行动到底为大唐带来了什么。
  首先,古代的佛寺是不需要向朝堂缴纳任何税务的,并且为了自己的功德,朝堂还要免费建立佛寺。
  像唐高宗李渊就赐给少林寺四十顷,到了唐高宗事情更是赐给佛寺土地百顷,就连唐太宗李世民也是极其优待僧侣。
  经过历朝历代,佛寺所拥有的土地越来越多,多到什么程度呢?根据史书记载,唐武宗此次行动竟然收复了数千万顷的良田。
  并且唐武宗还把铸造佛像的铜给融了,重新铸造成铜钱。】
  *
  唐代宗
  太子李适听到如此多良田,瞬间眼神一亮,他没想到佛寺竟然占了这么多地。
  若是把这些地都收归朝堂,那大唐的税收!
  听到这,李适不得不感叹,这小子真是个狠人。
  于此同时,李适也明白为何唐武宗在历史上的风评不好,他连佛祖都敢动啊。
  【并且随着土地兼并,很多农民为了吃口饭也剃发出家,如此导致唐朝的税户和劳动力大大减少。
  而唐武宗强行让这些人还俗,并且还俗后不允许他们再出家,如此唐朝一下多了二十万多万的劳力。
  唐武宗让他们归入农级,成为税户,此举大大增加了朝堂的税收 。】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