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古代爱情>公主新寡> 第45章

第45章

  西风:“就这?”
  就这一点子事,值得你如此大惊小怪。
  东山惊觉自己兄弟有几分像夯货,“你想想,深更半夜,还是雨夜,去了就不回来,还能有什么。”
  西风上下左右打量东山,“你小子,素日里也不是这样的人,今儿个,抽风了?”
  眼见委实躲不过,东山道:“公主的人马前脚去请人,后脚太太就知道了,着人来问我。你说说,我哪里知道。”
  西风摆摆手,“就算是我知道,也不能告诉你啊!”
  “太太问起来?”
  西风:“放心,太太已不管这事儿。”
  这两人嘀嘀咕咕之际,正院的王太太,点灯熬油没睡着,愁的么,自然是三郎的婚事。王太太刚得消息那会子,尚且忍得住,可现已这等光景,还不见人回来,她好似热锅上的蚂蚁。
  腾腾地,坐不住。
  王太太睡不着,自然大房全家老小都不能睡。
  这不,命人叫醒大儿子崔度,黄大奶奶,以及崔大老爷,几个小的除外,一帮子人睡眼惺忪陪坐,听王太太指挥。
  一时,王太太问崔度:“前儿个,你弟弟受陛下申斥,现今前朝是个什么境况,还有人说没?”
  崔度掐自己一把,精神道:“都过去了,再无人提起。宋驸马家中,仅仅有个老太太、一个小妹,外加一个上门女婿,无人替他们说话。再则,三郎日日朝公主府跑,明眼人都知道,也没几个犯浑之人。”
  王太太略是安心,又问崔大老爷,“燕十六有消息了不成?”
  崔老大爷眉头紧锁,几分埋怨,“我哪里知道。”
  王太太给他一掌,“好生说话,我要知道,就不问你了。这是个要紧事,你多多打探,不能忽视。”
  这话因何如此说,崔老大爷全然知道。然则,知道归知道,萧山十六卫的消息,哪是寻常之人能打探到的。
  崔老大爷胡乱点头。
  王太太见他这副模样,生气,正要说点话敲打敲打,却见黄大奶奶适时插话,“不知太太这么晚了找我们来,可是为了三郎君之事?”
  被人瞬间拉回来,王太太放过崔大老爷,笑着和黄大奶奶说话,“不管他们爷两,都是不中用的东西,咱们娘两个来说道说道。我这几日冷眼瞧着,三郎和那头,走得是越发进了。你有情我有意,怕是过不了两天就能定下来。公主是今上最看重的妹妹,前头,”
  说道这里王太太像是觉得不妥,改口问道:“五柳寺的上香,还有几个月来着?不是去岁就出孝期了么?上香又是哪门子的习俗?”
  黄大奶奶:“听说是驸马家乡,靖南一带的习俗,一年丧期之后,再是每月上香一年,如此下来,才算是了了。算起来,今年夏末,也就差不多了。”
  一听是夏末,王太太开心极了,“好好好,夏末好。到时候男婚女嫁,咱们早早准备……”稀里糊涂,又说回崔敬成亲,“过两日定下来啊,该是先禀告陛下,下圣旨,再是咱们家,不对不对,不妥不妥,该是请公主同意,咱们让三郎请圣旨赐婚,合该如此,合该如此。”
  扭头问黄大奶奶,“家中许久没有操办婚事,聘礼如何,我都快不记得了。你回头寻个得空的时候,将你那会儿的聘礼单子,送过来我瞧瞧。聘公主么,多多益善,万不能让人小觑了去。咱们三郎等了这多年,也该开心开心……”
  继而细细说着什么聘礼该往何处准备,说道一半,方才想来黄大奶奶还在,怕人多心,找补道:
  “你别多想,我这个做婆母的,不是那等子作怪之人。聘公主,自然非同凡响。若是,哎,你别多心,回头,咱们母子两个细说。”
  自以为安抚好黄大奶奶,王太太又拉着一家老小,说起崔敬成亲的几大关卡。
  其一么,自然是今上允准。
  其二么,公主点头。
  再一个么,她不敢说,只敢悄无声息和崔大老爷拉杂,萧山十六卫何在,是否还盯着五公主驸马的位置不放。
  思绪飞舞,王太太一时开心,一时惆怅,说话也颠三倒四,拉着人说许久,恁也没定下,仅是安排黄大奶奶得空,来她这里,她给添上好东西以作补偿。
  一通似有似无的安排下来,崔大老爷埋怨不已,崔度昏昏欲睡。唯独被婆母看重的黄大奶奶,热泪盈眶,“母亲,您待我好,我都记得。”
  王太太有些嫌弃,又很是欣慰,“哭什么哭,那东西多没用,来来来,我还得靠着你,准备三郎成亲的聘礼呢。你给我说说,你屋子里头,那百宝阁上白鸟红瓷,你上次说起,是在哪个铺子买的来着?”
  黄大奶奶:“母亲,那红瓷,是我阿娘托我舅舅,在南元买的,京都寻不到。”
  王太太拍手,“对,若不麻烦,劳烦亲家太太给我也买几个来,给三郎做聘礼。”
  第41章 041 明媚一笑
  翌日一早, 王太太得知三郎半夜归来的消息,惊讶地不知何去何从。
  “这,假的吧?”
  替王太太梳头的小丫头说道:“太太, 真真的呢。昨儿个夜间, 前院的小厮都见着了。说是回来得有些早,二更的梆子还未敲响。二门落锁, 三郎君就在前院书房睡下。奴婢记得今日修沐,恐是这会子还未起身。”
  自家三郎如此不济, 王太太热络了小半天的心,噎得厉害。
  “你去瞧着,等前院有消息了,把人给我叫来。”
  这一等, 就等到辰时三刻,崔敬悠悠然醒来, 换衣衫装扮妥帖, 来给王太太请安。三两句闲话之后,崔敬一径问道:“阿娘,寻儿子来可是有事?”
  消息已打探完整,王太太忒看不上这不成器的儿子,嫌弃道:“听说你昨儿个二更天就回来了?!”
  这话听起来像是怪他回来得早了, 崔敬不解,“阿娘,都二更了!”
  王太太撇嘴, “你就不能过了夜再回来?提前回来,算什么。”
  许是王太太眼中的诸多情绪,万般言语太过热烈,崔敬那尚睡醒的脑子, 登时明白过来,略显心虚,几点羞涩,“阿娘这是什么话?儿子,儿子可不是那等轻薄之徒。”
  此番是真心看不起崔敬,王太太叹气,“哎,也不知是谁,从前和我说话,那视死如归,不得手绝不罢手模样,我还以为多有本事呢。却不想,都这关节,还被人撵回来。是你脑
  子不好使,亦或你那张脸皮,不管用了?”
  说到最后,王太太实打实的疑惑。
  除开全然知道他和秦叶蓁往来的花和尚之外,王太太还是头一个如此调侃崔敬之人,他登时坐不住,起身准备外出。
  “阿娘,儿子还有事儿,不赔阿娘说话。”朝外走。
  王太太使出杀手锏,“你那个小厮,叫东山的,没告诉你昨儿个我已经在给你准备聘礼了?”
  原本的窘迫羞涩,骤然又添上几丝惊喜,崔敬已迈出去的步子,旋个身回来,欢喜道:“阿娘,真的么?”
  “出息!”
  他这模样委实不能看,王太太觉得甚是丢脸。
  崔敬快步过来,坐在王太太下手位置,“阿娘,真的么?你以前……以前不是……”
  王太太不待人说完,接过话头,“我是你阿娘,再如何忧心你安慰,也拦不住你送死啊!与其如此,不若咱们母子好好地,至少有一天算一天。不过丑话我可说在前头,萧山十六卫若有消息,不准瞒着我?你为公主,想要在驸马的位置上,决然赴死,也得提前告知阿娘,有个准备不是。”
  崔敬点头,一个劲儿点头,点到一半觉得不妥,顿住,“阿娘,这时候,说这些不吉利的话。儿子我还等着阿娘给准备聘礼呢。”
  “哟!知道不吉利了,知道萧山十六卫不好对付了?”
  王太太又开始挤兑自家儿子,崔敬耐心听两句,心中泛起的不悦挂在脸上,王太太猛地止住。她们好容易才修复的母亲亲情,没得因三两句话给毁了。
  王太太欢欢喜喜再道:“什么聘礼,你昨个儿被人撵回来,那定然是一样没成。还没影儿的事儿,你阿娘我脸皮再厚,也不好大张旗鼓给你准备啊。”
  这话说到崔敬心坎,他也犯愁,眼瞅当年的误会开解,好日子就在前头,怎的生生没了路呢。
  崔敬略带仇怨,不说话。
  一见儿子这模样,王太太心中更是肯定,定然是一件没成。一则,公主没点头,二则,小王爷也没同意,三则么,哎,还是等这两个了结了再说。
  着实见不惯崔敬夯货模样,王太太提点,“你要不寻花和尚拿主意,或者,找你王家表哥?我冷眼瞧着,你表哥和表嫂相敬如宾,再不济,你问问你大哥?”
  这下轮到崔敬嫌弃,“罢了罢了,都几个月了,大哥还日日睡在书房呢,我问他作何。”
  “你和你大哥,都是木头棒子,你瞧瞧你阿娘我,多好啊,和谁都处得好,真真是好竹出歹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