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在国内出发处,她抱住她家无比可爱的老李,千言万语都在拥抱里。
片刻后,老李松开她,他不太习惯在公共场合感情外露,哪怕只是亲情。
他把手里的行李箱递给她,说进去吧,别误了航班。
李豫接过行李箱,挥手拜拜,然后转身走进安检区。
坐在飞机上,她想起当年去美国上学的场景。
那天也是这个机场,在国际出发区。老李随她办理好行李托运,再三打开她的背包检查入学资料。入关前老李叮嘱完吃喝睡觉后,还酷酷地说,“一个人在外,别哭鼻子呀。”后来她在美国的五年,一次也没哭过,倒是那次转身入关时哭了鼻子。
在登机口她接到傅从玉的越洋电话,他在电话里告诉李豫,唐宋和他稍后会去机场接她,让她别紧张。她带着轻微哭腔说,“我没紧张。”
傅从玉在电话那端笑起来,“李叔刚刚打电话说你入关前紧张地抹眼泪。”
电话很快被挂断,因为机场广播通知开始登机。
她其实撒谎了。
那时候,她很紧张。
不过,现在已经没有关系。
她忘记在哪儿看过一句话,大意是我从不回忆过去。对我来说,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永恒的现在。
李豫读书不多,也不喜欢带有文艺腔调的书籍,偶尔买一本也只是在飞机上消磨无聊时间。
曾经她觉得自己做过最文艺的一件事情是暗恋傅从玉。后来,她决定从单恋中抽身。她再与他通电话见面聊天,也不会觉得自己还想和这个人建立超越友情的关系。
就像此刻,她刚刚回忆起他,心里已经主动把回忆里的人和现在的人做完切割,两个傅从玉和两个李豫。
现在的李豫能迅速从情绪中抽离,一分钟进入工作状态。
飞机上,她开着电脑阅读近期发表的论文,这几篇文章主题都是关于「西部地区政府定位和区域后发优势」。
这是经济学上经典的话题,如何处理好「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关系。
可惜,文章的观点没有写出任何新意,甚至文中采用的支持性数据与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有些偏差,相当于论据与论点没有太大相关性。
她不晓得这些文章是为了发表而发表,还是什么地方智库骗取经费的定制文。
她草草浏览完合上电脑,说实话,内心有些失望。尤其是其中一篇文章的第一作者还是她师兄。
李豫脑袋里此时蹦出一个灵魂拷问:如果自己写不出有价值的文章,会不会也水一篇或者水多篇来应付了事呢?
她想不出来她的真实选择会是什么。
她可以信誓旦旦地说,不会,肯定不会。
那么未来呢,她还会如此坚定么,她不知道。
带着这样的疑惑,她来到此次西部之行的第一站,俞城。
下飞机后,更加燥热的气息扑面而来,果然七月份来这边不是好时机。
李豫在窗口买好机场大巴的汽车票,坐上前往俞城大学方向的车。
这个西部城市的基建正在热热闹闹的开展,顺着车窗向外看,随处可见的在建楼房、脚手架和土方车。不过这会儿正值中午,一线建筑工人们应该在休息。
她靠着车窗玻璃,心想,俞城城市核心区和周围区县的政府定位和后发优势,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课题,她一定能写出新意。
她在招待所办理入住后,去学校食堂吃午饭,然后来到大学图书馆。
在这里,她办了一周的图书馆临时出入证。刚在二层借阅室坐下后,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起来。
唐宋发来的照片,一个三明治和一杯美式,他的熬夜套餐。
自从那天她回复唐宋消息后,他开启微信汇报一日三餐的节奏,早餐、午餐、晚餐,甚至还有熬夜套餐。
对于这些照片,她大多数时候保持阅后即焚的好习惯。
当然了,在她心情好时,也会回复月亮或者太阳的表情包。
但此时李豫的心情并不美好。
俞城大学已经放假,图书馆借阅室居然关闭空调制冷功能,仅保留换气功能。
她环视一圈,借阅室的四个角落里倒是分别立着落地风扇,陈旧的叶片在嘎吱嘎吱转悠着。
室内闷热的空气使她烦躁,她还是选择回复这条信息,“一天三杯咖啡,你是觉得你们实验室离医学院太近吗?”
凌晨加班中的唐宋并没有那么忙,他的新消息来得很快,“我实验室里有三位医学博士,真有事不用去医学院,她们就能搞定。”
李豫更加烦躁,觉得自己有病才会开启和唐宋的文字对话。
她收起手机,准备换个靠近风扇的座位。
手机在桌子上持续震动,不出意外还是唐宋。
为了避免震动声惊扰到图书馆寥寥无几的人,她把手机攥在自己手里。
“这是你第一次关心我,有点受宠若惊。”
“咖啡我没喝,换成果汁啦。”
……
“现在这个研究课题是与医学院的教授合作。所以我需要加班学习很多医学知识。放心吧,我每天还是可以保证睡眠和适当运动的,不会发生你担心的事情。”
“开始干活啦。明天早上见。”
李豫心想,人与人的个体差异真的很大。
她的大学室友喜欢一个人时,给对方织围脖。
她的博士同窗喜欢一个人时,带对方买买买。
她喜欢一个人时,是默默观察对方。然后自己躲在一旁努力发育后再靠近。
唐宋说想做她爱的人之后,是全方位向自己展示他的生活,他的工作,他的一日三餐。
这有点像是雄性初级版本的秀肌肉,或者说像是雄孔雀在开屏。
她被自己的类比逗笑了。
刚好这时候,她在大学同学群里看到有人发来一个小视频,标题是:千万不要看开屏孔雀的背后,前面有多光鲜后面就有多可怜。
可恶,看完小视频的她居然被标题洗脑,她开始觉得唐宋有些可怜。
8|第8章
这天下午李豫没有在图书馆呆太久。尽管有风扇,室内的闷热依旧不能让她静心来阅读文字。
她收起电脑,背着书包出图书馆。室外居然有微弱的风,上午还是晴朗的天空这会儿铺满了厚重的云层,一场大暴雨在酝酿。
她回到招待所,一层大堂南侧摆放三张简易桌子,凳子像是学校会议室淘汰下来的。靠门的桌子还没人坐,她把书包放下后,在简陋的大堂吧,点了杯咖啡。
咖啡很快被端上来,一次性杯子盛着,她喝过一口,速溶的。
这里的一切,还真有她本科时的感觉,硬邦邦的凳子配上提神的速溶咖啡,陪她度过四年时光。
如果没有后来,她可能会喝完这杯咖啡。
可惜,她喝到过最好喝的手工意大利咖啡,larry大师出品必属精品。
老头真是把意大利的咖啡品味和红酒品味传承给他的每一位博士生。
外面开始下雨,她开着电脑开始阅读一组以「governance and the law」为主题的系列文章。这是最新出炉的报告,larry前天发送她邮箱,希望她阅读后对她的研究能够有所启发。
整个下午乃至晚上,她都在一边阅读,一边思考问题。
不同类型的发达地区、资源集中的半发达地区和贫困的欠发达地区,不同的资源禀赋和政府治理水平,带来不同的发展效果。有些地区的先发优势明显,有些地区的后发优势显著,还有些地方的后发优势后劲不足,这些现象背后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欠发达地区看得见的手需要借鉴发达地区什么经验,怎么来平衡两只手的力度,才能避免过度干预带来的资源浪费。
这个系列文章与她之前阅读过的关于「公平与发展」、「改善政府监管」等报告结合起来,给她将要研究的四个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很多启发。
低开高走,很有收获的一天,这天晚上李豫非常兴奋。
再次看到唐宋的消息时,她决定施舍一点她开心的情绪。
这点施舍很快被唐宋抓住。
这人除了擅长无孔不入外,还擅长打蛇随棍上,他拨了视频过来。
李豫一开始没看清,以为是语音电话,就点接通。
当她在手机屏幕上看到唐宋的大脸时,慌忙把手机丢在床上,她这会儿穿着睡裙。
她跳下床,从行李箱取出t恤罩在身上,“你干嘛拨视频?”
视频对面的人也把镜头放在适当的位置,“李豫,我想你了。”
李豫把视频挂断,然后把室内空调调到睡眠温度,夜里睡了个好觉。
次日上午,李豫在孙敏办公室见到她。
孙敏比她高三届,性格爽朗大方。
她爽快地向李豫介绍俞城这些年的发展,她的墙上挂着西部地区的地图,她一一向李豫介绍这些地区的资源禀赋以及近些年政府对于这些地区的区域功能定位。同时,她建议李豫租辆车,实地走一下这些区域的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