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裹儿又治席为三人接风洗尘,安置她们住下。四人在幽州这个偏远之处重遇,亲近之情更胜从前。
晚上,裹儿更是抛了崇训植儿父子二人,与万叶涛、武朵儿和湘灵三人秉烛夜谈。
屋内两张榻拼在一起,四人躺在榻上,烛光如豆,摇摇曳曳。万叶涛的眼睛盯着狭小低矮的屋子,道:“公主住在这里受苦了,住得习惯吗?”
裹儿笑说:“这话你该问朵儿姐姐。”
武朵儿说:“当年,我奉圣人之命去房州迎接陛下。房州寓所殿宇败落,路上住的是驿站,驿站的屋子比这里更破旧低矮。”
湘灵道:“原来公主打小就吃过不少苦。”
裹儿枕着手臂说:“我吃的苦,一点也谈不上。到了幽州后,我见过普通百姓,他们忙碌终年,却吃不饱穿不暖。若说苦,我怎么能和他们相比呢?”
万叶涛笑叹:“公主变了很多,我白天差一点没认出来。”
武朵儿点头说:“公主你把幽州治理得很好,圣人都称赞不已。”
裹儿笑说:“你们来了,就更好了。最晚明年初,我要离开幽州回神都。离开之前,我要做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湘灵好奇问。
裹儿摇摇头说:“一时半刻说不清楚,明日我将宋长史引荐给你们。哎呀,我说这里正缺人,上天正好把你们送给我了。”
武朵儿:“这或许是命运的安排。”
按理,依武曌对她的恩宠,她是要去上阳宫侍奉,以还君王知遇之恩,然而她的内心却促使她,与万叶涛一起来找安乐公主。
四人说了好久,直到四更天才恋恋不舍睡去了。
次日,四人都醒得早,裹儿颇为不好意思,歉意道:“你们远道而来,本来是要好好休息,谁知我一说起来没有边际,扰你们休息了。”
万叶涛等三人皆不在意,盥洗完毕,众人吃了饭。崇训和植儿送她们骑马出家门。
几人走远了,武朵儿笑说:“高阳郡王对你一往情深,难得他还支持你。”
裹儿笑说:“自从来幽州后,他帮助了我很多。”
湘灵忽然想起一事,说:“我们来之前,听说梁王正结交上官才人,想搭上陛下和皇后的线,重新回到权力的中心。”
万叶涛说:“梁王太不知足了,若趁此退隐,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武朵儿接道:“他尝过权力的滋味,且年富力强,又有根基,怎么会想着退?”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裹儿叹了一声。
武朵儿重复了一句,赞道:“说得好,说得透彻啊!”
湘灵笑说:“别说他了,有公主在呢,咱们不用操心。公主,你家的植儿真是玉雪可爱,神都之中恐怕找不出比他更可爱的孩子了。”
裹儿说:“说到这儿,我想求你一件事,想请你做白雪的师父。白雪是植儿的小名。”
“做师父?不行,我不成。”湘灵道:“我才疏学浅,怎么能当小世子的师父?”
裹儿笑说:“植儿已经四岁了,我想给他启蒙,不过我事情忙,他阿耶的才学……我正要寻一名才华好的师父,正巧你来了。”
湘灵想了下,说:“既然公主信任我,我再推辞就不好了。”
一行来到都督府,裹儿将万叶涛等三人引荐给府中的僚佐官员。
“武朵儿曾是正五品的宫正,万叶涛曾是尚宫局掌记,湘灵曾是圣人身边的女史。朵儿姐姐和叶涛姐姐就不用说了,湘灵是与我同一年擢入圣人身边的女史,才华比我更好。”
“她们各个都熟悉典章制度,朝中掌故,连边疆部族也都有所了解。我带她们过来帮忙。”裹儿给众人介绍道。
宋庆礼等人分别见过,见三人皆气质不凡,眼睛炯炯有神,交谈一二,明白俱是聪慧之人。
见过同僚后,裹儿将宋庆礼叫来,连同武朵儿三人,商议招降两蕃的事情。
经过这些年的经营,契丹和奚有复归大唐之意,只是找不到时机,两蕃又惧突厥威势,不敢面上表露。
“宋长史,契丹和奚的统领该下定决心了。最多明年初,我会离开幽州回神都。他们若再想谈,只怕没有现在这么容易了。你把这话传给李失活和李大辅。”裹儿道。
裹儿依靠她的皇帝父亲,和谈的事情大部分能自己拿主意,不像别的官员,有诸多障碍和考量。
第66章 归附(一) 以示归唐的决心
过了几日,契丹和奚族传来消息说,愿与公主在渔阳县秘密和谈。
宋庆礼听到这个条件,眉头拧起,道:“渔阳临近契丹,若发生意外,为之奈何?”其他人也纷纷劝说,不想让公主涉险。
裹儿想了想,笑道:“渔阳乃是大唐治下,他们敢来,我怎敢不去?”
赵司马说:“我让斥候加紧巡逻,再多派些勇壮跟随公主。”
诸人商议妥当,预定几日后,检校幽州都督安乐公主与契丹大首领李失活和奚族大首领李大辅在渔阳县会谈二族重归大唐。
渔阳县在幽州之北二百余里,裹儿、宋庆礼、武朵儿等领着数十轻骑出发前往渔阳县。
营州之乱后,营州南迁寄治幽州,这渔阳县便是划给营州的治县。裹儿等人在一处宅院住下,以待来宾。
当日晚上,几个胡商打扮的人趁着夜色悄悄进来。
院内隔几步都站着持刀的护卫,几名胡商神色警惕进来,正屋内点着灯,窗户映出自斟自酌的人影。
他们在门口被护卫拦住收了武器,才让进了屋。刚进去,就看见主位上坐着一位高贵雍容而又华美至极的女子,正是安乐公主。
裹儿见他们进来,笑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诸位请坐。”
这几人被安乐公主的神采威仪所摄,怔愣一下,裹儿以为他们听不懂汉话,又用突厥语说了一遍。
李失活等人忙回神,用汉话回道:“参见公主殿下,祝公主殿下长乐无极。”
裹儿笑道:“昔年契丹先祖、奚族先祖归附我的先祖太宗皇帝,太宗皇帝设松漠、饶乐二都督府安置你们二族,并赐李姓。
时移世易,如今你们有意重归,你我身为当时的后人,以前虽未见过面,却也是如旧友重逢,不必多礼。”
几人听了这话,笑说:“公主殿下不嫌弃我们粗俗就好,我们是第一次见大唐公主哩。”
裹儿笑回:“等你们有机会去神都,见了陛下,才是见了真佛。”几人笑起来。
寒暄过后,李失活叹了一口气,向安乐公主说:“我们当初迫于无奈归附突厥,殿下不计前嫌,念及先祖们的情谊,邀我们归附,原不该辞,只是突厥势大,我们契丹和奚都是小部族,若是突厥攻打,该如何是好?”
裹儿道:“突厥势大,可有大唐强盛?我大唐有口万万,土地幅员辽阔,谋臣如云,猛将如雨,如今李唐复号,天下归心,正是昂扬奋发之际。”
自高祖皇帝起,从太宗皇帝,再到高宗皇帝,哪一代皇帝不是胸怀天下,锐意进取。如今陛下潜邸时,秉性勇烈,以类太宗皇帝,被立为太子。某虽不才,幼承庭训,常思追复太宗高宗荣光。
突厥反复无常,屡屡寇我边关,朝中君臣,无不咬牙切齿。不出一两年,我大唐与突厥必有一战,若那时,你们将为之奈何?”
裹儿说罢,定定看着几人。奚族首领李大辅,说:“我们能来渔阳,就是想重归大唐,只是突厥看守严密,轻易不能动。”
裹儿道:“突厥连年征战,你们两族屡被征发,青壮死伤无数,等待只能带来更多不必要的伤亡。”
李失活问:“我们若归附大唐,突厥来攻,唐军能否相助?”
裹儿听了,一口答应:“你们归附大唐,就是大唐的子民,受到侵害,大唐自会出兵相助。”
“公主殿下,此言当真?”几人急问道。
裹儿说:“当然,我任幽州都督,有权调动都督府的兵马。”
李失活和李大辅,说:“只是有一事,还请公主殿下向天子言明,只要陛下答应我们,我们将会为大唐天子献上忠心。”
裹儿道:“二位统领请讲。”
李失活说:“我听闻突厥、吐蕃、吐谷浑都向唐天子请娶公主,契丹虽是漠北小族,但常仰慕中原风华,请唐天子下降公主。”
李大辅也道:“奚族也仰慕中原风华,请唐天子下降公主。”
裹儿沉吟半响,道:“我会将你们的请求上奏给陛下。但是契丹和奚族归附,我也有个要求。”
李失活和李大辅说:“殿下但讲无妨,只要我们能做到,必当竭心尽力。”
裹儿道:“请二位统领杀了驻守二族的突厥将士,以示归唐的决心。”
李失活和李大辅闻言愣住,裹儿见状,道:“难道两位统领,这点胆识和魄力都没有?”
斩杀突厥将士,是彻底交恶突厥,若是归唐不纳,李失活和李大辅就成了部族的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