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裹儿斥道:“这是我该喝的。大统领,你也见谅,我平日不怎么喝酒,酒量也不好,幽州上下都知道。我只喝这一碗,给咱们契丹赔罪。”
  说着,便一饮而尽,众人纷纷叫好。裹儿喝了酒,立刻上脸了,众人知她所言不假。
  李失活见状,忙命人给裹儿换了茶水,裹儿道了一声谢。
  李失活笑说:“公主殿下豪爽,我没料到,竟然是你亲自来。”
  裹儿道:“契丹重归大唐是好事,我怎么能坐视契丹受突厥进攻而不管呢?你们放心,若是突厥来攻,我与你们一同作战。”
  “好,公主殿下好魄力!”李失活道。
  裹儿笑说:“见笑了,我来之前,他们都劝我不要来,说有什么陷阱,我说契丹现在是大唐的子民,不会对我不利的。
  我身为公主,亲自来契丹,是代表大唐,诚心接纳漂泊在外的子民。
  我给你们保证,契丹子民回归大唐之后,若发生饥荒,大唐会调粮赈济你们;若遭受攻击,大唐会出兵支援你们。你们如同大唐其他的子民一样!”
  裹儿只觉得身体轻飘飘的,竭力保持理智,说出自己的蓝图和梦想,眼睛亮晶晶的。
  宴饮之后,裹儿回到营帐略微洗脸,喝了一盅浓茶,醒了醒神,就去找李失活商议如何应对突厥的报复。
  她的速度很快,但是突厥的速度也不慢,不断有消息传来说突厥已经征发军队攻打两蕃。
  裹儿与属下来到营帐内,契丹八部的族长们都在,看到裹儿进来,笑说:“时间仓促,招待不周了。”
  裹儿不在意地挥挥手,看向桌子上摊开的地图,与众人讨论起,如何先发制人,掌握主动权。
  裹儿的亲临将契丹几乎架在火上烤,彻底坚定了他们站在大唐一侧的决心。
  不是因为什么信任,而是因为大唐的强盛。若天子爱女,大唐公主在因契丹族反叛而发生意外,那大唐将与契丹结了死仇。
  没有人怀疑,当大唐执意要攻打某地时,这个地方会攻打不下,比如当年强盛一时的突厥,隋唐两代屡攻不克的高丽。
  现在他们只能拼尽全力,尽量削减突厥的力量。李失活如鲠在喉,好在心情不好的还有奚族。
  次日,李大辅率领部族青壮也来了。裹儿招募士兵的命令已经命人传到幽州。
  宋庆礼等人得到突厥异动的消息后,立刻让湘灵上奏朝廷,同时征募士兵,扩充军队,转运军需粮草,以备突厥。崇训以安乐公主的名义献出家财,激励士兵。
  第68章
  降爵 我阿耶又不是圣人,胡想乱想的……
  草原上初夏的风清爽畅快,裹儿铠甲上的鲜血和灰尘混杂在一起,散发着腥臭味。他们刚结束了一场战斗。
  回到营帐,武朵儿和金刚想要给裹儿解甲,裹儿笑说:“不用,就这样吧,还有别的事情。”
  问过伤亡,裹儿叫来幽州军的将领,商议接下来的行动。幽州援军陆续赶来,大有和突厥决战之意。
  这不是裹儿的本意,但是默啜可汗许是被两蕃“叛乱”激怒,征发部族青壮,有大军压境,一决高下之势。但是,裹儿也不怕。
  他们在幽州屯田四年,驻军有八年之粮,光幽州境内的粮草就能支持一段时间,只希望她的皇帝老爹给力一些。
  李显接到消息差点晕倒,他那么乖巧伶俐可爱的女儿,怎么就去了松漠府,要是……要是……
  他差点六神无主,忙叫重臣过来商议此事,文武大臣聚于徽猷殿,魏元忠和韦安石都是对外主张强势的臣子。
  对于突厥的挑衅,当然要打,只是派谁去打,这是个重要的问题。朝中也有武将,一些人的牛皮吹得震天响,一问战绩都是无。
  往昔李显可能会被骗,但现在他的女儿就在战场上,选将不得不慎重再慎重,因而多听老臣们的意见,选出的将领也多是征战沙场的宿将。
  经过商议,朝廷任命张仁愿为朔方军大总管,征讨突厥,减轻东北边疆的压力。
  武周时期,武曌对外征战的将领,多是昏庸无能之辈,如武懿宗、薛怀义等等,结局多是损兵折将,一败再败。
  现在朝廷的政策,终于转守为攻,强硬起来,一时间朝野兴奋。
  松漠草原上,李裹儿、李失活和李大辅安营扎寨,养精蓄锐,以逸待劳,这些日子他们与突厥发生了几场小规模的战斗,皆以胜利告终。
  只是过了一段时间后,突厥在东北的布局似乎偃旗息鼓,结合大唐的布置,裹儿怀疑突厥被张仁愿那边绊住脚步,毕竟突厥王帐离朔方军更近。
  确切的消息传来后,裹儿与李失活、李大辅告辞,久留无益,且消耗粮草,不如退军回幽州。
  再者,她招降两蕃的任务已经完成,契丹和奚族已经接受朝廷任命,重建松漠和饶乐都督府。
  李裹儿率军回到幽州后,上奏朝廷请赏,又举荐宋庆礼为营州都督。朝廷全部依允。
  李裹儿叫来宋庆礼与他说了这些天的行军故事,虽然一切顺利,但她的脸色却不见喜色,宋庆礼问其缘故。
  裹儿道:“突厥虽然势大,但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只怕契丹将会成为大唐边境的大敌。”
  宋庆礼怔愣一下:“……”
  裹儿笑了一下,说:“不过大唐一直强盛,就什么都不用怕。宋长史,你去了营州之后,责任重大,东北边境的安危都担在你的肩膀上了。”
  宋庆礼拱手道:“某定当竭心尽力。”
  裹儿笑说:“我会先将幽州五千驻军调到营州二年,之后就要看你的了。”
  宋庆礼说:“属下遵命。”
  裹儿与宋庆礼交谈之后,回到住处,只见满院子青荫,崇训和植儿站在院门口迎接她。
  裹儿翻身下马,三两步走到植儿面前,将他抱起,对崇训说:“这些日子辛苦了。”
  崇训道:“快进去。”一家三口进了后院,崇训催着裹儿沐浴更衣。
  天气逐渐炎热,裹儿换回了久违的襦裙,拿着团扇,说:“幽州今年怎么热得这样快。”
  崇训用银叉子叉雪白的桃块喂裹儿,笑说:“这都六月了。”
  裹儿嚼着吃了,问:“朝堂有什么事情吗?”
  崇训摇头说:“没什么大事,对了,谯王出任濮州员外刺史,不任州事。”
  裹儿接过叉子自己吃,听了道:“真是大快人心的好事。”阿耶这么做,相当于把谯王给贬了。
  崇训也笑起来说:“谁说不是呢?两蕃归附,公主当居首功,不知朝廷要赏什么呢。”
  裹儿摇头说:“不知,千万不要是什么爵位,我想要实权的官位。”
  正说着,忽然有侍女从外面进来说,天使来了。
  裹儿与崇训面面相觑,赶忙放下叉子,又换了官服,与崇训一道去前院,路上猜测:“阿耶派天使来能有什么事情。”崇训也不知。
  两人接了旨意,原来是崇训从高阳郡王降为镐国公,封户不变。裹儿直接问天使:“这是怎么回事儿?独他一人降爵,还是别人都降了?”
  天使满脸陪笑说:“启禀殿下,因朝臣抗表奏议‘天无二日,土无二主’,故而原梁王降封德静郡王,定王降封乐寿郡王,其他武氏诸郡王都降封国公。陛下还有一道圣旨,给小世子。”
  裹儿等人重新跪下,只见天使宣道:“圣上手谕,加封安乐公主子武继植为金紫光禄大夫,赐延平县子。”
  谢了恩,裹儿低头看着才四岁的儿子,摸了摸他的头发,笑道:“他才多大,无寸土之功,陛下如此厚爱,如何担得起,没得折了寿。”
  天使忙道:“公主千万别这么说,这是陛下一腔慈心,小世子这份恩宠,是全神都独一份。”
  裹儿笑说:“如此更不能了。我写一封奏表,劳你传达。”
  天使陪笑说:“当不得一个‘劳’字,公主真是深明大义。”裹儿叫人陪天使去偏殿喝茶,一家三口回到内室。
  崇训凝重中又带着释然,一边磨墨,一边道:“如此也好,我之前当郡王心惊胆战,降为国公好啊!只是你为何拒绝陛下对植儿的赏赐?”
  裹儿一边铺纸,一边指挥植儿拿镇纸,解释道:“白雪太小,将来他必定继承你的爵位,何必在意现在这些得失?”
  她说着低下头,点了点植儿的脸颊,说:“白雪将来长大,自己建功立业,封侯拜相,怎么样?”
  “好!”植儿重重地点点头,道:“我将来要像阿娘一样当大将军,打突厥。”
  这话逗得崇训和裹儿都笑起来,崇训将植儿抱在怀里,裹儿拿笔蘸墨,写起推辞谢恩的话来,不一会儿就写完了,装入匣中,命人送给天使。
  晚上,崇训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推了推裹儿,问:“你说武家将来如何?”
  裹儿热得睡不着,又有热源靠来,往后退了退,说:“有我在,能有什么事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