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原来这些人都是雉奴的皇后杀的。
  “雉奴,跪下!”李世民厉声道。
  李治泪流满脸,悔恨不已,立刻跪下来,向阿耶和阿翁道歉,痛陈己过,“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啊!我信错了人啊,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一宗室冷笑道:“陛下,你知道她为什么杀我们吗?”
  “当然是因为你挡了我儿子的路。”李治心里虽然如此想着,但面上还是一脸疑惑,问:“为什么?”
  “因为她、想、要、当、皇、帝。”那人一字一顿说出来,在这里有他阿耶撑腰,这人硬气起来,恶劣地盯着李治脸上的变化。
  “咕咚。”
  “咕咚。”
  “咕咚。”
  ……
  接连数声,众人栽倒在地,李治一见如此,果断也“咕咚”一声晕倒在地。
  待他的阿耶醒过来,弄明白这皇后是谁时,李治还没有醒。久病成影帝,论演戏他是专业的。
  李世民怒火冲天,但在长孙皇后的安慰下,渐渐冷静下来,问清楚了缘由,对李治更是恨铁不成钢。
  这孩子当皇帝,前半段被舅舅控制,后半段被一个婆娘控制。可是……可是,雉奴也不想啊,他二十多岁就有了风疾。
  半日后,李治幽幽醒来,扶着额头,虚弱道:“这是哪里?朕的头好晕。”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连忙扶他坐在榻上,李治仿佛才回过神来,抱着李世民的胳膊痛哭。
  “别哭了,这都是命,像你阿娘这样蕙质兰心的女子能有多少?你没这个命啊。”李世民语重心长道。
  李治可怜兮兮地点头,乖巧道:“我没有阿耶的好福气。”
  说罢,李治又抬头问那几人:“我的孩子呢?”
  李素节和李上金挤了过来,一人抱着李治的腿哭道:“我们在这儿。”
  “好好好,就只有你们啊。”李治话一出口,方觉说错了话,立刻补充了一句:“你们怎么也来了?”
  “我被人诬告谋反,无奈自杀。”
  “我也是。”
  李治忽然唉哟了一声,原来是李世民的巴掌打了他的背上,斥道:“你看看你立的皇后,好好的孩子都被逼死了。”
  李治细问:“我临终之际将皇位传给了显儿,他呢?”
  李素节叹了一声,道:“六弟被逼自杀,七弟流放房州,八弟被囚禁,太平妹妹的驸马薛绍饿死狱中。”
  李治闻言,眼前一黑,几乎真的晕倒过去,咬牙道:“你们……废物,废物,一群废物。”
  李世民见状冷笑,对着他们道:“真是一群废物。她成功了吗?”
  最后一句,李世民问得小心翼翼,却见这些人沉痛地点点头。
  大唐没啦!
  李世民眼前一黑,晕倒在地,李家一片慌乱。
  刘邦带着一众儿孙在墙头看得津津有味,啧啧叹道:“我要为老李家大哭一场啊!”
  吕后再厉害,也没动摇他们老刘家的江山啊。
  这件事闹了大半年,那些自杀或他杀的王爷们陆续投胎去了,为了这些叔侄兄弟交代,李治这老实孩子挨了好几顿打。
  “不会的,不会的,媚娘还会把江山还回来的,我们还有两个儿子,好几个孙儿。”阳间上头改换了旗帜,李治仍然一副执迷不悟的样子,天天念叨着不可能。
  便是再大的气,在时间中也慢慢泄了,只是李治从可怜的乖孙变成了被美色迷惑的君王。
  李渊从超然物外,变成了别人(老刘家)口中的笑柄。
  李治等啊等啊,终于等到了她的皇后,立刻抓住她问:“你把皇位传给谁了?”
  武曌没有想到死后竟然还有这样的场景,拂开他的手,冷笑一声:“我还能传给谁?”
  李治一听这话,明白过来,讪笑一声,道:“你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李渊和李世民虽然百般看不惯武曌,但是无奈李治铁了心要维护他,不看僧面看佛面,二人也不能对武曌如何。
  刘邦咬着草根从老李家门前经过,嗤笑一声,心道,这娘们没留什么后手,他刘季能把脑袋借给世民兄弟当马球踢。
  “啊哟,家门不幸啊。”太上皇联盟靠在树桩上长吁短叹,然后各饮一杯。
  李治积极为武曌辩解,道:“媚娘只是嫌弃儿子年纪小,不争气,当了一下家而已,后来又把皇位还给李家了。”
  武曌挺直脊背,神态傲然,微微颔首,然后就飘走了。
  李渊倒吸一口气,指着他对李世民道:“你……
  你们看……她她她……”
  长孙皇后这位贤德的儿媳,朝老刘家瞥了一眼,道:“你想想吕后。”
  吕后什么样子,李渊难道不知道,闻言立刻蔫了。
  他们老李家找了什么孽,竟然娶来这样一位女人。哦,对了,这女子爹娘的婚事还是他指的。
  这都造的什么孽啊!
  过了没多久,李治的八子李旦下来了,清清冷冷,衣裳单薄,只捧了几个瓦罐过来,吓得老李家惊呼道:“你是怎么死的?也被人杀了。”
  李旦见过几位长辈后,回道:“因风疾而逝,虽是亲王,以帝王里葬之,庙号睿宗。”
  李治才将心放回去,像小时那样拉住小儿子的手,问长问短,只是李旦久居阴府,不知外面事情,只说是国泰民安,四海升平,阿兄将国家治理地妥妥当当,大唐蒸蒸日上。
  “真的吗?我不信。”李治脱口而出,他还不知道老七是什么货色?要是老七有自己的才华,李治能将军国大事交给媚娘?
  睿宗摄于武曌威仪,又感念兄弟情谊,只说道:“朝堂上有阿娘培养的老臣,阿兄又有两个孩子辅佐,故而国家太平。”
  李治想起李显虽然才干平庸,但是这人重视亲情。显儿就像自己信任弘儿一样信重着自己的孩子。
  哎,不对呀。
  李治回过神,四周张望一下,关上房门,问:“两个孩子?”这要是为了皇位,岂不是能把狗脑子打出来。
  李旦见避不开,只道:“是润儿,还有他的同胞妹妹裹儿。”
  “还好,还好。”李治庆幸不已,是一对兄妹,而不是像承乾和青雀那样的兄弟。
  哎,又不对啊!
  “公主也能参政,辅佐皇帝?”李治大为吃惊。
  李旦飞快瞥了一眼李治,然后垂下头,道:“我妹妹太平和安乐都是继阿娘之后的巾帼英杰。”
  武曌听到二人的名字,喝茶的动作一顿,聆听起来。
  “啊,太平?太平,她不就是个天真浪漫的公主吗?”李治不可置信。
  李旦回了一句:“可她是你和阿娘的女儿啊。”
  李治一顿,若无其事问:“那安乐怎么回事儿?”
  李旦道:“她是韦后最小的女儿,天资粹美。别人都说,她像太宗,又像阿娘。对了,阿娘也认识她,她十四岁做了阿娘的女史。”
  李治一听这话,突然感觉好熟悉,转头看向武曌,就见她优哉游哉地喝茶。
  武曌抬眸看了一眼李治,李治笑道:“咱们的女儿和孙女,没有一个是庸才。”说着,以他事岔开话题。
  李旦这个追封皇帝(傀儡皇帝),在这里不合群,又约束多,便早早投胎去了。
  临行前,李治拉住李旦,偷偷摸摸问:“太平和安乐都有问鼎江山的志向?”
  李旦摇头,又点头,刚要说话,就被阴差催走了。
  李治送完儿子回来,失魂落魄,担忧大唐江山和太平。
  只是李旦前脚刚走没几天,李显就下来了,也和李旦一样落魄,除了入殓的衣服,只有几件日常穿的。
  “他的墓也被人挖了么?难道大唐完了,显儿被随意安葬了?”李治一边不着边际地想着,一边抓住他,趁着见老祖宗之前,打探了一下上面的情形。
  “你的皇位传给谁了?”李治盯着李显的眼睛问。
  李显愣了一下,下意识回道:“润儿呀。”
  李治松了一口气,李显低着头,心里盘算着,他当皇帝时靠着儿女,如今情形不明,还是等两个小孩下来再说。
  虽然逃避可耻,但有用。
  李治带李显去见李世民和李渊。李世民绕着李转了几圈,也没打量出他像自己的原因,大人的矜持让他在李显面前没有说什么过分的话。
  晚上,他悄悄问长孙皇后:“你说我就长李显那样?”
  李显自带一股逆来顺受的神态,一看就是好欺负的样子。
  长孙皇后笑而不语,转而说起其他的事情来:“我见朝廷的贡品越来越丰盛了,想必大唐蒸蒸日上。”
  李世民给李显找了个借口,道:“许是这孩子被我的威仪所震慑,也可能是内秀。”
  长孙皇后:“……
  这对孩子的滤镜,比她还深。李显这孩子也就占个好人。
  李显内心有鬼,平日里与阿耶十分亲近,又武曌恭敬有加,堪称一个孝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