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是这样没有错。”史帝夫同意:“更何况,这一切不会是毫无成就,因为我还打算在安排一个营的兵力进行一项特殊任务。”
这是一个大胆的作法,但经过仔细评估,他认为是可行且最符合利益的。
“约莫一月前,我们曾派出特遣部队侦查,并得知敌军西北侧的布局。由于该区背靠险峻的地形,算的上是敌人的深处。然而有一处鞍部足以让一只小型军力通过。”
这是一个大胆的探查得到的资讯,极为宝贵。鞍部两侧有着兵力部属,外加左右居高临下的地势,尝试闯过鞍部完全是找死。那一次的探查由加文领导,他带着特遣部队的几名成员悄悄溜过侦察系统,取得该区的敌军资讯。
“若我们能越过鞍部,靠近敌人腹侧的山势反而会掩护我们的士兵,免受于左右哨台的攻击。那里有一条攀登路线,能达到能量场的产生机。只要摧毁那一区的兵力、解除部分能量场,传送法术就能在那一侧运作。我们可以反向占领那些山头。”
这是极度致命的。这会使的萨诺斯在一处洼地部兵、设立基地。但一旁的山棱上却不是自己的势力,而是敌方的哨塔虎视眈眈,将他们的布局、动线都看得一清二楚。更何况上次探查也发现,由于后区是较安全的地带,不少军火储备也都在那儿。
这一切听起来都很美好,除了一点——要怎么越过鞍部?
“当我们前方争夺战开打时,最可能的是萨诺斯亲自迎战。”知道所有人都有类似的想法,史帝夫解释:“就算没有萨诺斯,海拉也会出现。前方的高地有着很重要的战略地位。这意味着至少一个、或两个无限原石会集中在前线。”
就好像无限原石不稳定时它们会成为宇宙中的灯塔一样,大规模的使用无限原石一样会被萨诺斯方察觉。这让任何依赖原石的突袭都充满风险——可能吸引敌人攻击落单的持有者。
但是,如果他们清楚至少一或两个敌方无限原石的位置呢?
“人数足够少时,是有机会潜入到很接近山坳的。”这也是那一回侦查的成果:“也就是说,我们只要一个短暂的空档就足以穿过。”
“你需要一个分散注意力的引子?”
“不。”史帝夫说,转向一人:“斯蒂芬,你最多能将法术包围多少人?”
所有人非常同步的挑眉。
“如果你说的是加文的第七营,那可能可以。”法师倒是非常冷静,并且轻易的推测出史帝夫的想法。加文是上次率领侦查的人,他最理解整个地势、部兵,任何细节,由他率领行动再适合不过。“这并不是战斗中需要锁定多人,而是行军。在那个鞍部并没有其他敌人,我要做的是展开一个足以容纳约莫六百人的法术泡泡。若我们能在十分钟内通过——感知上的十分钟,会消耗我不少力量,但确实可行。”
“十分钟足够。”加文回应:“只要过了最显眼的部分,其余地带是有掩蔽物的。”
“这意味着你要一次派出三名原石持有者?”弗瑞皱眉。
“是的。”史帝夫说:“我们的基地拥有严密的防御,外加克林特仍在此待命。除非萨诺斯完全弃守自己的势力,和海拉一起攻打此处,否则他不会能攻破守备的。”
他不可能那么做。攻破基地但没有捕捉任何原石持有者对他而言没有半点意义。地球是主场,人力补充、资源都充裕的多,两败俱伤让彼此基地同时被攻破对他而言反而损失更大。他也不可能可以趁机拿下克林特——持有空间原石,根本没有人能抓到能任意传送的弓箭手。
“第二种比较棘手的可能,d阿尔法与首要目标同时与我们第二军与其余部队,使的在前线原石比数是三比二。这样的情况,我们仍能拖住敌方主要军力一段时间并按步调后撤。虽然袭击不会有太多成果,但加文与斯蒂芬无疑能拿下西北侧哨站。”
哨站被取下对于萨诺斯来说和此处高地被攻破几乎一样致命,而且同样极难夺回。当斯蒂芬大规模操弄时间以越过鞍部时。纵然敌方会能探测到时间原石的存在并进而察觉袭击,他们也不会来的及阻止。
“第三种,萨诺斯和海拉各支援一侧。”针对两者,史帝夫都已经分析过战略。还未厘清的只有加文那一侧。敌方是有可能还留有足够人马回头支援另一侧的袭击。
“加文和海拉是老朋友了。”托尼说。对此,稜鏡法王哼了声:“他们熟悉彼此的对战风格。在有斯蒂芬的帮助下,两人联手是能击退那老妖婆…我是说d阿尔法。如果是萨诺斯呢?”
“两人应该也足够掩护第七营撤离。在紧要时刻,克林特也能领着机动五连支援。”他指着鞍部外侧:“只要远离两侧哨塔的火线,所有人就能安全撤到下方。在战斗期间我也希望留在基地的圣殿法师待命,于必要时协助撤退。”
“听上去仍然很有风险。”弗瑞说。确实,双线战斗让事情变得复杂。但有些时候,他们必须接受其中变数并冒险夺取机会。
“我们到这点上也不必否认或隐瞒,加文的力量并不亚于无限原石。”史帝夫回应:“他的能力对于体力负担是很大,但他的魔力我们甚至未知上限。若要真的算,纵然萨诺斯选择袭击第七营而非我们的主战线,他仍得面对两个无限原石或同层级的对手。地形会影响撤退,却不致于完全不可能。更何况,这是所有选项中发生机率较低的情形。最可能与首要目标迎战的仍是我们主力军这方。”
史帝夫是认真的。加文的爆破能力并不弱于他的凤凰,一切限制反而更多是生理上的、而非魔力。想想有些可怕,稜鏡法王拥有接近无限原石层级的力量,恢复速度也不慢于史帝夫使用凤凰后的情形——而他认为凤凰本身再生的特性大幅加速了史帝夫体力与能量的复原,但加文可没有这种加成。这说明了驭光法师的能力强到什么极别。
不知为何,当史帝夫将加文的力量与无限原石放一起比较时,基普很轻的哼了一声,几乎像是一个赞同。
“我也认为这是个值得承担的风险。”加文没有对他自各儿的力量评价发表回应,而是简单的说:“我乐意接下这项任务。”
“我也认为可行。”斯蒂芬点头。其余人喃喃应声,挺一致的同意这个庞大的作战计画。
“那么就是如此了。我们进入最后准备阶段,并在几日后实施作战。”
◎作者有话要说:
圣诞夜停火(圣诞夜休战)是发生在1战的真实事件。
提及之各单位人数(根据wiki)
史帝夫(上将)◎第二军◎级别:军——4万到8万人基普、罗迪(上校)◎第四、十二师◎级别:师——1万到2.5万人加文(上校)◎第七营◎级别:营——400到600人山姆(少校)◎猎鹰前队◎级别:队——25到60人。属于特化队伍,实际级别较高。
军官对应可率领最大兵力:
上将、中将:团军,10到20万少将:军,4到8万上校:师,1到2.5万少校:营,400到600
第 58.5 章
◎回忆录:特遣部队(上)◎
回忆录:特遣部队(上)
===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定义了彼得的一生——好吧,目前才十几年的一生,但还是一生!
或许也不是一生,而是他生命中最近的几年。但鉴于他还未满二十,几年就占了他「一生」的四分之一。
这句话让他走上了义警之路。不是英雄,义警!dd的话非常写实的回荡在彼得脑海,让他感觉有点好笑。
他成为友好的纽约皇后区邻居,平时救一救树上的猫、保证孩子过马路不会发生意外。在某些糟日子,他也得负责将一些讨厌的持枪抢劫犯黏到墙壁上。更糟的日子,他会跟随红色恶魔伙伴去解决一些忍者,然后陪着dd去见克莱儿与尼尔森先生,听他们对于各种伤口的担心咒骂。
他有失去、也有获得。有在路上送别的朋友亲人——无论是因秘密而被推远的友人、还是他失败于拯救的人——却也有在这条荆棘之路上遇到的伙伴。该死,dd根本是用荆棘把自己绑在了十字架上!见鬼的自我牺牲蠢货。
这一切——他相对短暂的义警生涯——很快的在战争爆发时改变。
纽约之战很疯狂,也迫使彼得更加活跃于义警行动。战斗破坏了很多财务,造成罪犯的权力失衡、真空、地盘争夺。他的义警生涯达到高峰。也差不多在那时候,他和马特正式的见面、认识。马特教他战斗…在他第五十次劝阻(实际上是威胁吧)他退出义警活动无果后。
但一年后的入侵,那是不一样的。
战斗感觉很遥远,发生在美国荒芜的中西部。萨诺斯摧毁了好几个都市,霸占了整个州——人口最少的州依旧有超过55万人啊!他不敢想像那州内的人究竟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更糟,有人活着吗?
但还是很遥远。纽约的夏天如期平静到来,炎热的空气凝滞,宛若战争外的其余世界一般,凝滞、没有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