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等人出去,门关上,小柳把自己缩得小小的,恨不得刚刚也一块儿跟着走。可惜,他走不了。
“还是让人去跟那家饮料单位好好谈,有问题不怕,好好解决嘛!”
其实大家都知道,饮料公司那边的核心问题就是钱。因为台里开出去的价格几乎是那家单位一年的纯利润,都拿出来做广告,对方肯定闹情绪。
但是,自家是什么地方?国家台!
新闻后面黄金时段给播的广告,是能随随便便讨价还价的吗?这要是形成了惯例,以后怎么办?
要是刚才那位的广告内容是罐头粥就好了,也不用台里再去跟人扯皮!
“其实,卫生巾也没……”
有人试探了一下,又很快闭嘴。
跟实打实的钱比起来,这也不是什么不能出现的禁物。广告词写得好一点,拍得隐晦一点,回家说不定还能得到特殊的待遇呢!
安妮回到申城,已经是后天的事情。离开电视台的时候她来不及买票,就在宾馆里待了一晚。
回来后,这边的前期统计都出来了,产量肯定不能和鹏城的三条线总量相比,但也差不多是一半了。等这边有了第二条第三条,一定能超过鹏城。
见京城那边没动静,快要开学的安妮准备先联系方经理,看看第二条生产线是不是能运了。
“还得等几天,我们的新设备还需要调试。”接到电话的方经理实话实说,她不会跟钱过不去。反正签名的人不是她,出了问题也不该找她。
这样的话,安妮就在申城多留几天。
申城厂,她看着一片片卫生巾被装入粉色小包,一起装入的,还有一张小卡片。其实这张小卡片不止是不一样的温馨提示,还有兑奖作用。就像当初在金店搞活动一样,从编号中抽出幸运客人。
卫生巾里的奖就没有那么大,只有再来一包、惊喜一箱、免费一年券这些。这样一来,客户们回购的意愿会强一点。
“爸爸,我该回去了。”再不回去,会赶不上开学。
“好,回去吧,爸爸会帮你看好这里。”
等库存再多一些,这边的推销也要开始了。还是之前的样子,不上货架,就自己厂里人拉着到处跑。这样没有中间商,大家到手也便宜。
申城的厂也挺多的,多跑几个就是。到时候留一下电话,以后有需要了就打过来,厂里会送。
最开始的鹏城也慢慢改了过来,小卖部们还想要,也可以,但同样要涨到每百箱750元。总之,到每人手里的价都会慢慢统一。
对了,既然申城那边有了外包装,那么鹏城厂出厂的时候也会有,小卡片也是。为了方便计算,每包里面都只装10片,实际到手价就是3毛7分5。
开学前一天,安妮回到了香江,她没有接到任何一个来自京城的电话。
努力过了,成不了就成不了吧。没有广告,安心又不是走不远。
目前市面上的,自家的价格最便宜,用料反而最扎实,她都已经对比过了。舒适度上,大家都差不多。
等过一段时间再看,就能看出来究竟是哪家的牌子最受欢迎。
开学了,安妮成为了中三生。
好像一切也没什么变化,她就是照常去学校,偶尔请个假。一般请假,基本上都是在礼拜一。有时候去了申城,会来不及赶回来。
方经理那边的第二条生产线终于能北上了,她当然得过去看看。
第38章 看完后,安妮也知道了目……
看完后,安妮也知道了目前申城厂这边的具体情况。之前来,不但厂里忙,她也跟着到处跑,就知道大体的数据。
申城厂是8月开始投入生产的,到现在已经一个半月。第一个月的产能还没拉满,但也超过了2万箱,后续还能再多一些。
9月份,厂里正式出货。
工人们男女搭配,在姨妈的培训下,大家出现在各个厂门口、校门口、商城外、巷子口,总之每一个人多的地方都没有放过。
连轴转了这么长时间,不但8月产的2万箱卫生巾全部出掉,连9月前半个月的产量也没能在仓库多留一天!
能这么受欢迎,除了这边接受新事物快以外,还因为申城人早就知道了京城那边的广告。可惜,做广告的鹰国货卖得贵,申城这边也还买不到。
她们早就想体验一下卫生巾的妙处,现在都送到家门口了,还便宜很多,当然得喊上人一起买!
别看100箱挺多的,其实也就2000小包,分一分就没了。每人囤个三五包的,还能分到四五百人身上。这要是囤个一年的,连200个人都没有。
有些家属院更是买好了按楼层分,每层10箱,多了没有。再要的,就需要另外组团买。
人卖货的都提醒了,每包里面带着的小卡片上有惊喜,要是中奖了,可千万别扔!下次再来,就能兑上。运气好,来个免费的用一年,能给家里省下好几块钱呢!
总之,目前的铺货量安妮是满意的。到今天,申城厂回笼的资金将近24万元。现在第二条生产线已经投入使用,接下来的产量肯定没有问题。
“爸爸,那我买票回去了。”
“行,不过下礼拜就别过来了,这一来一回路上多花时间,太辛苦。”林归看着女儿总是一南一北地来回跑,每次来就只能待个大半天,就觉得心疼。
“好吧,那爸爸有事给我打电话。”不来申城就去鹏城,她还要回去看看安康哥哥的新产品。
“知道了。”
送走了女儿,林归刚回到厂里,办公室的人就告诉他,京城那边来电。
真是不凑巧,那就他来回吧。
电话拨过去,那边马上就有人接。对面自称小柳,是电视台的,得知他是安妮的爸爸,就邀请去京城面谈。听了一耳朵,这件事确实还是见面说比较好。
这要是女儿在,她听了一定会高兴的。
挂了这个电话,他给香江打去,等女儿回去了就能第一时间知道这个消息。至于要不要北上,她自己决定。而他呢,得赶紧买票过去。
等安妮知道,都是第二天的事。
现在她再去买票北上,也赶不上爸爸。那就让爸爸先谈吧,有问题他肯定会打电话过来。
谁能想到呢?原本以为没戏的广告居然还能有机会!即便不是跟在新闻后面,即便是挪到了天气预报之后,那也是好时段。
最近几年经常去鹏城去羊城,安妮又刚刚从申城回来,她能不知道现在这个时间段的收视情况吗?地方台因为节目少,大家都是新闻连着天气预报一块儿转播的。
既然电视台的人说了,这回的广告是跟着天气预报的,那边转播的时候肯定也会带上。
多好啊,安心也有机会露面了。
其实上回安妮离开电视台的时候是后悔的,自己当初就应该圆滑一点,别那么坚持一定上卫生巾的广告,上罐头粥也行。如果能一起上,就更好。
那这回,可以这样试试吗?
毕竟现在坐火车的时间很长,途中大家都容易饿,其他的食物不好带,带一罐安心的粥还是很方便的。尤其这种天气,根本不用担心加热问题,拉开拉罐就能填饱肚子。
等放了学,安妮就守在电话旁边等。不管面谈的结果怎么样,爸爸肯定会算好时间打过来的。
“叮铃铃——”
“爸爸!”
林归知道女儿急着想知道结果,于是没说别的,就先一句话说清楚情况。
“安妮,这不是最终的结果,一切都还在谈。”今天只是见个面,说一下电视台那边的意思。
他们能接受卫生巾广告,只要广告内容能通过审核,唯一的要求就是时长必须限制在10秒,多少都不行。
“这个没问题,爸爸。那既然时段变了,时长变了,价格降了吗?还有,这是播几天的?”10秒也行,原来的价格能连播一礼拜或者更多吗?
提到过的,林归都说了,但没有说这么细。
今天过去,虽然电视台说是接受了卫生巾的广告,但他们也提出了很多的拍摄限制。比如,广告内容肯定不能真人展示的,一定要注意隐晦,要注意健康向上,不能让人想歪。
很大一部分时间,大家都在强调这个。
“爸爸,这没事,我已经想到了办法。那爸爸下次去,别忘记问得细一点。还有,顺便问问,罐头粥能一起上吗?就两个产品串成一个小故事,保证10秒内结束。”
安妮已经想到了故事发生在哪里,就在她最近坐的最多的火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