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这个跟他之前掌握的资料不太符合,只能说他们师门的人是真的在意崔安如。
  想到这里,他就更加释然了,同时也替崔安如高兴。
  刚刚他心里的不安,也不是针对闻志斌,只不过是闻志斌刚好说到了他的心事。
  他表面上镇定,其实很担心崔安如拒绝自己。
  因为他知道,崔安如这种性格,一旦拒绝,将来也不会有什么机会。
  里面的崔安如和张兴达还没有谈完,张兴达这一路的遭遇,让丹青他们泪水崩了一次又一次。
  崔安如强自安慰自己,也难免跟着哭了几次。
  “还好,你遇到了师兄,之后活下来了……”崔安如说道。
  张兴达也同样感慨:“是啊,这就是天无绝人之路,就连老天爷都觉得,国公爷和将军的冤屈,那一万忠魂不该就此稀里糊涂的长眠,他们被自己人当成了诱饵,明明可以极少的伤亡凯旋,却不明不白地死在了边关,之后一场大火,把他们存留在世上最后的痕迹都消除了。”
  崔安如心中悲痛,虽然她的父兄尸身归来,可是父亲身上那些刀口,还有哥哥那血肉模糊的脸,都让她触目惊心。
  那些将士们,又何尝不是别人的父亲,别人的兄长,别人的儿子。
  到头来,一将功成万骨枯,原来是这个意思。
  只为了成就萧让这个侯爷,一个新生的将领,就让一万将士边关埋骨。
  她不甘心,凭什么?
  “郡主,我一直都在怀疑萧让和林知音,毕竟林知音作为军医完全不合格,不但没有办法帮上李蓉蓉什么忙,反而会给她增加很多工作量,而且她跟萧让之间的关系,也让人怀疑,我曾经跟将军说过,将军也曾经敲打过他,当时他还保证,只是看在温太师的面子上照顾了一二,也是担心她过得不好回去之后,温家会找国公爷和将军的麻烦,既然将军介意,他一定跟林知音保持距离。”
  “我就觉得他心里肯定不是这样想的,还是惦记温家的势力。”
  “只不过当时没有证据而已,如今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我那种想法就更加强烈了,他们就是商量好的。”
  “只不过就凭他们两个,怎么有办法策划这么周密的事?”
  “我不信,我不相信萧让自己就有这个本事,林知音那个假军医就更加没有这个本事了。”
  崔安如点头,她何尝不懂这个逻辑。
  萧让和林知音那两个草包,若是想要成事,必须有足够分量的人配合。
  不然无论是给那一万人下毒,还是让萧让有那个底气能够带领剩下的军队,都需要有人协助。
  她最不希望发生的事,也许已经发生了,军中出现了内鬼,背叛了父亲,背叛了哥哥,也背叛了自己出生入死的弟兄。
  这样的人,要么已经被灭口,要么就是得到了荣华富贵。
  她需要仔细排查,想想当初跟萧让一起回来接受封赏那些人,也要清点一下当初死在战场那些人,特别是在父兄战死之后,萧让带兵围剿的时候又死去的将领。
  他又想到了陆景琛抓到那个人,他说过,那个人跟李蓉蓉不同。
  李蓉蓉需要的是保护,那个人需要的是看管。
  或许,这件事陆景琛真的可以帮忙。
  若是寻求他帮忙,这件事就要给跟他坦白。
  崔安如心情有些乱,这些事都跟他坦白,自己就更加没有什么秘密了。
  那样,会不会相当于给了他一个信号?
  她心中有些乱,情这个字一旦动了,确实会影响判断,所以她不要轻易做决定。
  “张副将,嫂子他们我都照应着了,你跟着师兄进入京都,是不是还没有来得及见他们?”崔安如突然问了一句。
  张兴达蒙了,随后眼泪控制不住了。
  他捂着眼睛,一脸悲痛。
  “我不敢回去,我怕回去之后,会给他们带来灾祸……若是之前,我回来就是个功臣,在你嫂子面前,我是个英雄,是她可以在岳父岳母跟前挺直腰杆的依靠,可是这次我回来,是死而复生的冤魂,是让她拿到阵亡抚恤金的亡夫,是给她留下一个儿子将来不好再嫁的罪人……”
  崔安如心中动容,说道:“胡说,嫂子才不是那样的人,她不准备再嫁了,她说无论如何,会把你们的儿子养大,将来也让他参军,去保家卫国,你的岳父岳母也接受这个事实,有空的时候会帮着带着你儿子,之前一直喜欢跟你娘子攀比的舅兄和姨姐,也都心疼这个妹妹,经常来家中探望。”
  张兴达抬起头,一脸愧疚。
  “我明明还活着,却没有办法告诉她,她一定会怪我……”
  崔安如却说道:“怪你说明还在乎你,心中始终有你。不过可能要委屈你一下,在我想到什么时候公开你活着之前,没有办法提前让你们见面,若是嫂子太高兴了,或者是孩子太激动了,把你的事情泄露出去,惊动了背后的人,他们也会有危险。”
  第343章 体面之人
  张兴达含泪点了点头,他一直都知道,崔安如会好好照顾自己的妻儿。
  这些年,镇国公一家对于手下这些将士们的家人都很好,凡是能帮上忙的都不会推辞。
  这些家属们也知道感恩,不会刻意给他们找麻烦。
  “我这么久不敢给娘子写信,也是担心她会忍不住跟别人说,那样只会给她带来危险。我还是觉得这件事交给郡主更加合适,我什么时候可以出现,可以质问萧让和林知音,进而还国公爷和将军一个公道。”
  崔安如听到公道二字,心中难免有些讽刺。
  想不到,有朝一日,征战多年的英雄们竟然用那种方式死在边关,还迟迟没有公道。
  京都的人还以为他们真的是战死,其实他们都是死于内斗。
  “放心吧,这一切都交给我……”
  崔安如做出保证,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屋子,崔安如的脸上微微泛着神圣的光芒,张兴达心中也是无限感慨。
  她只是一个年过二十的姑娘,在这个年纪不但承受了所有的世态炎凉,如今又要被卷入这波云诡谲的斗争之中,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
  张兴达没有办法形容自己的心情,这个就是他们立志抛头颅洒热血要保护的江山么?
  最终他们的妻儿老小,却要生活在别人的鄙视和践踏之下。
  既得利益者,永远不知道感恩,他们连起码的共情能力都是施舍,若是长此以往,谁还愿意上战场?
  他们一直聊到中午传饭的时候,几个人重新坐在了一起。
  当陆景琛看到张兴达的时候,有一瞬间的探究,之后就恢复了正常。
  “见过翊王殿下……”
  张兴达听崔安如说了,他不用躲着陆景琛,毕竟回去之后还是要住在王府。
  陆景琛总觉得张兴达这个形象气质像是军旅之人,加上跟崔安如说了这么半天的话,说不定是跟镇国公父子有关。
  再看看丹青他们几个仍旧没有消肿的眼睛,他就知道这个人的身份一定不简单。
  崔安如看到他刚刚那个眼神,直接说了一句:“王爷心中定然有疑惑,这是我哥哥的副将张兴达,边关一战九死一生逃脱,幸而遇到我师兄,才被救了回来。”
  闻志斌倒是很自然,反正这件事能够对陆景琛透露到什么程度,都是师妹说了算。
  陆景琛听到张兴达的身份,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早就汹涌起来了,而且内心想法特别多。
  战场九死一生逃回来,为什么没有直接跟朝廷联络?为什么这么久了才回到京都?为什么这么神秘生怕别人知道他还活着?战场在大庆边关,他怎么会被辽城的闻志斌救了?这次回到京都,他想做什么……
  这么多问题,一股脑的涌进来,陆景琛再看看崔安如镇定自若的表情,心中想着她大概跟自己一样,只有表面上平静吧。
  “原来是张副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都是我大夏的英雄,本王知道你这次回来一定是有事情想说,若是有需要,直接让郡主告诉本王就可以,本王能帮忙的都会帮,所有的资源你们都可以用。”这个话让张兴达心里的石头稍微落地,闻志斌也觉得陆景琛是真的体面。
  崔安如看着陆景琛,说了一句:“王爷,有你这句话,臣女已经感激不尽。”
  席间,他们的话题主要是围绕在京都这段时间的变化,尤其是温家和贺家如今决裂之后各自的情况。
  温家经过分割,如今温继礼自己住在丞相府,几乎是没有任何应酬,一心一意地为皇上办差,每日都很规律。
  偶尔会跟贺家走动,尤其是贺之年,毕竟这两个男人都觉得自己后悔了,若是当年他们能够站在芮逐仙那一边,情况一定不是如今这个样子。
  至于温少卿那边,现在温继礼故意不理会他们,恨不得直接看到他们死在面前,尤其是贺氏那个偷了别人一生的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