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皇上没有回话,只是状若无心地翻看了一下手边的奏折。
  “这件事整体上来说,已经处理结束了,臣虽然帮了一点小忙,不过最终还是因为镇国公府的名声,在百姓之中有非常好的口碑……安国郡主受了这么大的委屈,为了保护那些女子不受到伤害,一直默不作声,这个更加让百姓们想要帮她做点什么……”
  皇上这个时候才说道:“是啊,哀兵必胜……”
  陆景琛却说道:“皇上是觉得从安国郡主决定帮助那些女子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大皇子和姑母要回来,而且会从东门进入京都,负责附近安全的人会是李长河,而李长河一定会找她的麻烦?”
  这个问题,皇上也没有办法回答上来。
  陆景琛点到为止,没有追问。
  看在他是皇上的份上,给他留点颜面。
  结果皇上却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既然那些女子当初就是她救走了,那么之前指认景霖的那个云夭,是不是也该跟她有关?”
  陆景琛差点笑了,从一开始他就知道,皇上一定会跟自己打听这件事。
  “这个臣就不清楚了,毕竟安国郡主那种身份,更加不会了解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更何况陆景霖是个什么样的人,到底有没有那些癖好,这个皇上心中一定有答案……”
  确实,皇上早就知道,陆景霖一定不无辜。
  只不过让一个皇室成员输得这么彻底,而且指认的人还能毫发无伤,这件事就很值得深思。
  他已经注意到崔安如的本事,不声不响,没有通过朝廷的任何帮忙,就已经让萧家,林家,温家,甚至是皇室的人都吃了那么大的亏。
  这样的本事,怎么可能不让皇上忌惮?
  “他是不是无辜,那是一回事,他怎么被人揭发,揭发的人如今去了哪里,这个又是另外一回事。”
  皇上的话,陆景琛听得懂。
  他说道:“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很适合陆景霖。”
  皇上叹了口气,说道:“朕知道你跟他关系不睦,这次你堂兄和姑母回来,朕一时心软,准了他和夫人从漠北回到京都,暂时就在太妃府中禁足,既不会觉得朕太过纵容吧?”
  皇上总是问这些有坑的问题,有没有意见,他不是已经做了么?
  “皇上说笑了,臣没有多想,他这样娇生惯养的人,这样出去一个来回,在漠北住了几日,足够让他记忆犹新,再也不敢犯了……毕竟姑母几十年未曾回到大夏,若是让她见到这边的子侄到得不齐全,再打听之后知道陆景霖被发配到了那么远的地方,万一联想到自己就不好了,皇上这样也是为了照顾姑母的情绪,臣愿意接受。”
  他说这个话的时候,皇上就那样看着他。
  从他的眼神之中,皇上能看得到一丝不甘心。
  这才是该有的情绪,好不容易才把跃跃欲试这么多年要取代他的人弄走,转眼就被弄回来,他一定是不甘心的。
  刚刚的话,就是为了敷衍自己,找了一个比较合适的理由而已。
  “你能明白就好,朕知道,这些年你受了委屈……你放心,就算是他回来了,也不会动摇你的地位……”
  皇上的承诺,并不走心。
  陆景琛说道:“皇上,臣从来没有这个担心,如今他这个名声,若是惦念着那个位置,就是太妃娘娘的责任了……”
  皇上绕了个圈子,认为陆景琛已经放松了警惕,突然问道:“之前云夭指认景霖的事,你出了多少力?”
  第370章 我不承认
  陆景琛却早就已经有了防备:“跟刘太妃想的一样多……”
  皇上一愣,马上就反应过来,陆景琛这回答也是在暗示这些年刘太妃和陆景霖对他的迫害,即便都是他做的,他也只是在反击。
  既然之前皇上都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如今就没有必要问这些。
  这样简单一句话,直接封住了皇上的嘴。
  “她该不会认为都是你做的吧?”
  “那就都是臣做的吧,反正她一直以为陆景霖有这个实力威胁到臣的位置,她以为皇祖母和皇上都是摆设。”
  陆景琛这句话,再次把皇上架起来。
  皇上应该给他主持公道才是,而不是别人。
  这些年一直都在遭受迫害的人,并不是陆景霖,而是陆景琛。
  “这个想法,她确实不该有……”皇上只说了这样一句。
  这个好不容易勾回来的话题,就戛然而止了。
  一旁的吴公公低着头,眼睛却转了转。
  这个翊王殿下,脑子实在是转得太快了。
  这些年他看了太多世态炎凉,对一切人际关系,也早就看透了吧。
  他当然知道皇上对这位翊王存的是什么心,也明白皇上对崔安如是什么心理,他甚至悄悄瞟了一眼后面的方向。
  温继礼如今正藏在那里,也听着陆景琛的话,帮皇上分析。
  “总而言之,都是我们皇家的孩子,你们两个人又是亲兄弟,将来总要互相扶持,景霖这次得到了教训,已经知道自己错了,你就不要为难他了……”
  陆景琛的回话,却充满了智慧:“皇上放心,之前怎么对待他,将来还是一样……”
  皇上迟疑了一下,知道他们兄弟之间是不可能和平相处,不过陆景琛这个回答问题的方式,确实让他不太高兴。
  跟自己这里玩文字游戏,还自以为聪明。
  “刘氏是你父亲明媒正娶的继室,也是你的长辈,如今你父王不在了,你也该对她孝顺一些……”
  皇上的话,让陆景琛彻底逆反了。
  他心情烦躁,表情也有了一些变化。
  不过最后他忍住了,还是说了一句:“臣都明白,若不是尊重她是长辈,当时定然会参奏他一本教子无方,让她也跟着流放的……”
  “陆景琛,你觉得朕是在商量你么?”
  皇上的语气终于变了,这个小子就是惹人生气。
  如今太后娘娘不在,反正自己说什么做什么也没有人拦着。
  陆景琛知道他想跟自己来强硬那一套,于是说道:“皇上的信息,臣不敢猜测,不过若是刘太妃想要搬回翊王府居住,等到陆景霖归来,让他跟萧雪灵直接住在外面,臣也没有意见,毕竟我们翊王府已经分家,臣让她回来居住,已经是看在父王的份上。”
  “你对自己的亲弟弟,就不能宽容一点?”皇上的脸色明显不好看,试图逼着陆景琛让步。
  若不是陆景琛刚刚说的话让他生气,他也不会临时起意,让陆景琛把人接回去。
  分家是他准许的,合二为一他当然可以干预。
  “陆景霖这种不肖子孙,能够保留皇室的身份,已经是皇室的耻辱,如今戴罪之身因为姑母和堂兄归来,才得以从轻发落,若是继续纵容,反而玷污了姑母和堂兄归来这件事……他们都是有功之人,这些年都是为了大夏的子民,他们的功劳应该是给百姓们蒙荫,而不是便宜这样的不肖子孙,翊王府绝对不会扯皇室的后腿,请皇上放心……”
  皇上听得出来他态度坚决,不过这个理由确实也是没有办法拒绝。
  他平了平自己的心态,说道:“你说的也对,那就等景霖回来再说吧……”
  陆景琛可没有想过什么再说不再说,反正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想过重新接受刘太妃和陆景霖回来。
  即便是他们死了,也别想让自己心软。
  “如今事情已经渐渐平息,你也让你的人不要再传了,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不要一直煽风点火,万一影响了皇室的形象,那就是重罪……”
  皇上警告了一句,对于陆景琛背后的势力到底有多少,他也不清楚。
  陆景琛说了一句:“臣知道,其实从流言起来之后,臣已经发现这件事超过了臣可以控制的范围,所以就已经问了下面的人,他们竟然说事情并不是他们做的,他们只是说了一下事情的真相,至于后来怎么扯上了皇后娘娘一族,臣确实不知道……无论如何,臣下次一定注意……”
  皇上有些心虚了,关于皇后那段,跟他有关。
  大皇子陆景年这个时候回来,对于李氏一族来说,如虎添翼,长公主离开大夏之前,就跟李皇后交好,万一回来之后,也帮着李氏一族,甚至会威胁到自己的声望。
  皇位是自己的,将来要传给什么人,还是要他自己说了算。
  所以趁着这件事,他也是给了李家一个教训,让他们低调做人。
  将来即便是大皇子回来了,皇后他们应该也会收敛很多。
  只不过他这个心思早就已经被陆景琛洞察,并且他不愿意背这个锅。
  皇上多少有些生气,终究是没有办法说什么。
  “行了,你先回去吧。”
  “多谢皇上,臣告退……”
  陆景琛离开之后,温继礼从里面走出来。
  “温卿,怎么样,是不是跟朕想的一样?翊王早就已经暗中培植了自己的势力,之前你们温家的事,大概就是他在背后煽风点火,至于崔安如,大概就是用救命之恩换取了他的帮助。如今这两个人,倒是合作得天衣无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