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大家听到这里,这才反应过来,皇后娘娘一句一句往上贴,李尚书现在也开始树立长公主的功劳,顺带着踩一脚当年没有被算计出去和亲的镇国公夫人。
  这种操作,估计一会就该提到安国郡主了吧。
  崔安如始终淡定,这种情况,比她想的还差了一些,皇后娘娘这个铺垫过程被长公主打断了两次,好像不是很顺利。
  陆景琛也观察着长公主的表情,发现皇后娘娘说话的时候,其实她并不是非常在意的样子,这个跟传闻中,当年他们两人关系很好,有很大的出入。
  太后娘娘也是并不担心的样子,随便他们怎么铺垫。
  “没错,历来和亲的政策不是为了维护和平,就是为了止战,长公主身份尊贵,却足足在大雍呆了二十三年,这么多年大雍和大夏相安无事,边境无忧,才能让大夏对付大庆的时候,没有什么后顾之忧,长公主就不要谦虚了……”
  又有大臣顺着李存忠的话继续往下说,恨不得直接用功劳把长公主捧到天上。
  一个又一个大臣开口,场面还真是不一般。
  贺氏开口的时候,全场都安静了下来。
  “长公主确实是我等女子的楷模,臣妇虽然年纪大了,仍旧愿意为长公主摇旗呐喊……”
  崔安如皱着眉头,这样的酸话她是怎么说出来的?
  这么大岁数了,不怕酸么?
  温少卿随后也说道:“不错,长公主作为皇室女子,勇敢承担了自己的责任,为大夏百姓带来二十多年的和平,实在是女子典范……”
  若是放在以前,他们两个人说话,肯定会有人附和。
  如今这个情况,跟他们站在一起都会让人觉得丢脸。今日本来就是想着普天同庆,就连流放的陆景霖都已经得到赦令正在往回走,他们能来到这,也是给了他们颜面,没想到他们是真的给点阳光就灿烂起来了。
  看到很多人脸上那个不耐烦的表情,皇后娘娘也觉得他们这个时候说话,简直就是多此一举。
  还好这个时候皇上把话接了过去:“朕记得之前皇后娘娘还说过另外一个人,也是女子典范。”
  林知音激动的心情要控制不住了。
  终于轮到我了?
  第390章 给个理由
  没想到这个时候长公主主动提了一句:“皇兄说道可是那位随军立下功劳的女军医,如今的安南侯夫人林知音?”
  林知音的心脏都要提到嗓子眼了,长公主竟然听过她?
  而且从长公主给出来的描述,明显能够感觉到她是欣赏自己的。
  旁边的萧让也跟着激动,他跟林知音的想法一样,都觉得既然长公主能够用这么正向的事放在林知音前面,肯定是对她印象不错。
  哪怕她知道林知音和崔安如之间的矛盾,估计也因为镇国公夫人的事,自动选择站在林知音这边了。
  凡是希望林知音好起来的人,都在暗中得意,就冲着长公主刚才这个语气,就能品出来她的态度。
  皇后娘娘点了点头,说道:“是啊,她做了之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孤身一人直奔边关,以医女的身份在军营做贡献,经过她手中救治的将士已经不计其数。”
  长公主点了点头,说道:“这些事我也听说过,确实是让人钦佩。”
  皇后娘娘趁机说道:“没想到你回来的路上,已经听说了这么多……”
  长公主却说道:“并不是,我在大雍的时候,已经听说,王爷活着的时候,也尽量打听一些大夏的事情给我听,免得我太过想念大夏。”
  长公主又一次无意之中打断了皇后娘娘的铺垫,这个让皇后娘娘非常难受,情绪都连贯不起来了……
  不过她还是硬着头皮说道:“没想到大雍都已经知道了知音的壮举……”
  长公主点了点头:“确实……”
  她没有多说其他的,反而给人留下了悬念。
  皇后娘娘想了想,还是说道:“这样说来,你们两个也算是有缘分,都是为大夏做出过贡献的女子典范……皇妹,其实本宫倒是有个不错的提议……”
  林知音都不敢呼吸了,生怕错过了皇后娘娘说的话。
  皇上也在想着一会怎么帮忙,毕竟这个也是他和温继礼商量之后的结论,这样做,更加有利于制衡崔安如。
  “皇嫂还是直接说吧……”
  长公主一副准备好的样子,并不抗拒。
  反而是太后娘娘,似乎是想起来什么,直接问道:“你们之前跟哀家说,担心昭华回来之后一个人太过凄苦,想着让她膝下能够有一儿半女,那个时候你们还说没有合适的人选,如今这是已经想好了人选吧?若是哀家没有猜错,是安南侯夫人林知音?”
  太后娘娘突然开口,而且直接把答案说出来,马上就让整个广场都像是开了锅一样。
  林知音当长公主的义女?如果他们没有听错的话,太后娘娘刚才是这个意思吧?
  而且还是皇上和皇后娘娘几天之前已经跟太后娘娘提过的,说明这件事并不是临时起意,而且早有预谋,只不过那个时候人选未定。
  长公主的义女……
  这最起码是个郡主的,身份很尊贵。
  有些人这才后知后觉,这可是改变命运的好机会,他们家也不是没有女儿,怎么就输给了林知音这样的女人?
  按理说,她是最没有资格的一个才是。
  有些人甚至开始联想,觉得这么长时间不敢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温少卿和贺氏今日都来了,刚才还忍着大家的厌恶在那里讨好长公主,原来都是为了帮林知音铺路。
  林知音觉得自己浑身的血液似乎都已经开始倒流,萧让也在紧张的观察着长公主的表情。
  贺家人反应挺强烈,毕竟他们知道崔安如的身份,哪怕崔安如不接受他们的道歉,他们也不愿意让林知音往前走任何一步。
  没想到如今她竟然有能力接触到长公主,还把主意打到了她身上。
  反而是贺钊,毕竟他刚刚回来,而且一直都是跟在大皇子身边,有些东西已经受到了影响,对于当年的事,更是断断续续听了一些,这些事情很难传到边关将士那里,毕竟容易影响军心。
  “父亲,大哥,怎么看起来你们并不高兴啊?知音若是真的有这个机缘,不也挺好的么?”
  贺钊说完,就被贺之年狠狠地瞪了一眼。
  “别以为立功回来,就能胡说八道,从贺氏到温氏,再加上这个林知音,都跟我们贺家无关,将来你也不许跟他们有来往。”
  贺钊懵了,还想问什么,被贺铸拉住了。
  皇上和皇后娘娘表情都有些尴尬,没想到太后娘娘会当着所有人的面前把事情说出来。
  “母后,确实如此……”皇后娘娘看皇上一直不说话,也只能自己承认,毕竟刚才是她一直在说话。
  这个时候皇上才开口:“母后的意见呢?”
  林知音更加紧张了,不只是她,温少卿和贺氏,温继礼,温氏,杨氏,萧让,甚至刘太妃都在觉得紧张。
  若是太后娘娘直接拒绝了,这件事还能不能进行下去?
  太后娘娘看着皇上,表情有些复杂。
  “皇上觉得她合适?”
  皇上有些心虚,皇后娘娘也不敢接话了。
  这个时候还是刘太妃勇敢地站了出来:“母后,儿媳也觉得安南侯夫人很合适,从身份,还有之前做过的贡献,这些都是别人没有办法相比的……”
  太后娘娘目光转向了刘太妃,说道:“刚刚孩子们请安的时候,把你这个嫂子落下了,昭华,这是你二弟先前那位王妃去世之后又娶的继室,如今琛儿承袭王位,她也从王妃变成了王太妃。”
  长公主这才认真地看了刘太妃一眼。
  刘太妃赶紧说道:“皇姐,方才没敢上前,是因为我儿子景霖之前犯了错,被流放到漠北,这次也是大皇子和皇姐归来,双喜临门,才得到了皇上恩典,如今正在回到京都的路上,他已经来信,让我代他给皇姐请安,还请皇姐不要怪罪。”
  长公主说道:“怎么会怪罪,景霖的事情我听说得不多,不过皇兄既然已经同意他回来,你们母子团聚的日子也就不远了……我倒是很好奇,为什么你也觉得,我应该收下林知音为义女?”
  第391章 推选义女
  刘太妃被问住了,她总不能说因为他们都想促成这件事,林知音就有足够的底气跟崔安如对抗,将来他们也能从中得到好处,不只是萧让,就连她的儿子陆景霖回来之后,都有了指望了吧?
  “我只是觉得长公主一直都在大雍,是为了国家做出贡献的人,一般的女子肯定是没有办法被长公主看上。只有安南侯夫人,自己去过边关,也在那里有自己的功劳,跟长公主一样,为了国家的安定做出了贡献……”
  长公主问了一句:“所以,我没回来之前,你们已经商量过这件事,并且已经帮我想好了人选,甚至都没有考虑到我是不是愿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