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温继礼没有说话,林知音还真的说对了。
  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将来崔安如还真的不容易对付。
  皇上本来就想要让崔安如消停一些,不想让镇国公府这几个字经常活跃在大家跟前。
  不过皇上并没有表达过,要让崔安如死。
  如今林知音提出来了,温继礼就想着,要不然跟皇上提议,一了百了算了。
  想起今日在宫宴上,崔安如指责自己的时候,那个高高在上的架势,他已经是这个岁数,这个身份了,却还是被崔安如指着鼻子骂,那种感觉真是太难受了,他不想再经历一次。
  “你们若是为了这件事,还是先回去吧,我要好好想想,不能直接给你们答案……”
  萧让知道这就是有希望了,林知音更加高兴,舅舅应该是在想办法了。
  “我们也是来看望舅舅,给舅舅道歉,今日的事情,舅舅也是为了帮我,才会弄成这样……”
  温继礼看着林知音真诚的样子,也不想计较她到底有多少真心了。
  毕竟在儿女那里,他已经得不到任何认同了。
  他们改了姓氏,见到自己的时候就像是遇到一个平常的人,不逃避,都是疏离,这样最让人伤心。
  二皇子见到自己的时候,还是客客气气地叫自己丞相大人,哪怕是私下见过几次,也从来不会称呼自己为岳父。
  他这一生,跟自己真正的亲人似乎都没有缘分,这也是他自己造成的悲剧。
  将来,他一定是没有人关心,没有人体谅,更没有人陪他慢慢老去,给他送终。
  所以,林知音此时的关心,他不想分辨真假,只觉得难得糊涂。
  “你也不要往心里去了,你是我看着长大的,总不能真的不管你。太后娘娘和皇上都没有惩罚我,就说明事情并不严重,别人想要议论,就让他们议论去吧,没有必要放在心上。”
  温继礼的话,让林知音更加有底气了。
  “这些事没有给舅舅带来太大麻烦就好,不然知音一定会非常内疚。”
  林知音再次撒谎的时候,也得心应手多了。
  萧让看到这个场景,其实心里也是有些想不通,到底温继礼是哪一种人,过去是被蒙在鼓里,所以偏帮着跟他没有那么亲的人,甚至是他的仇人,如今真相大白了,还是不遗余力地帮着仇人的孩子,哪怕那个孩子叫他一声舅舅。
  这样的男人,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竟然还能当上当朝丞相?
  她这些质疑,并不敢说出来,反正是她不懂,将来也不想懂的东西。
  他们在丞相府坐了好一会,才起程回到安南侯府。
  他们的行踪,自然也掌握在崔安如手里。
  下人汇报情况之后,崔安如对同样在身边听着这一切的梁紫玉说道:“嫂子,你觉得这个时候他们去丞相府做什么?”
  梁紫玉想了想,回答道:“应该是为了宫宴的事情去请罪,连累了温丞相,让他成为众矢之的,另外应该是不甘心,想要商量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崔安如说道:“这次温继礼应该还会帮忙,也是时候让他知道我到底是谁了。”
  第412章 公主邀请
  萧让和林知音消停了很多,毕竟出了宫里那件事,如今他们名声更差,就连温继礼都差点把自己搭上了,直接告了病假,连着十多天没有上朝。
  皇上也知道他丢了脸,大概是不想见人,也没有说什么。
  这件事也是让皇上很尴尬,还好温继礼承担了所有的事,也是保全了皇上的颜面。
  这十几日,长公主竟然传召了梁紫玉八次,还特意让她带着崔琅,说是要培养一下感情。
  看来,她也是认真地在对待这段被安排的关系。
  反正从一开始,也是皇上和皇后娘娘提出的建议,皇上更加没有办法说什么。
  太后娘娘也没有要离开的想法,这次回来,除了见证女儿归来,给陆景琛赐婚,似乎要重新坐镇后宫了。
  皇后娘娘这些日子也是比较难受,这半年太后娘娘不在宫中的日子,她简直轻松极了。
  平日里太后娘娘从来不会要求他们过来请安,只不过她的身份在那里放着,皇后娘娘总是要多考虑一个人。
  温少卿和贺氏被骂得更狠了,芮如风和芮如雪一次都没有来探望过。
  不过他们并没有自暴自弃,还在想着能够为林知音做什么。
  鉴于温继礼那边态度软化,愿意为了林知音的事,各自负责一些事,他们也是在紧锣密鼓地联络那些愿意帮助他们的门生。
  当年温少卿还是太师的时候,是有很多一心巴结的门生的,如今也有一些在重要的位置上。
  他们这边的动静,崔安如也在关注,陆景琛也没有放松。
  只不过定亲之后,陆景琛有些不满足于揽辔阁见面了,只想光明正大的到镇国公府做客,反正在他们看来,如今镇国公府真正的女主人梁紫玉已经回来了。
  只不过梁紫玉和崔安如都是女子,他总不能借口要去拜访崔琅……
  “陆景霖和萧雪灵马上就要回来了,刘太妃那边也该有动静了。”
  崔安如把控着这些时间,已经提前做了一些安排。
  “他们这次回来,估计也翻不起什么风浪了。”陆景琛说道。
  他知道,上次陆景霖离开之前,崔安如一定做过什么。
  毕竟费了那么大周章,怎么都不可能只是让他流放就结束了。
  “是啊,从一开始,我就知道皇上不会让他偿命,那些青楼女子根本就没有任何分量,哪怕陆景霖手段残忍。所以,我总要给陆景霖一点教训。”
  崔安如承认,自己动了一些手脚。
  “从那个云夭出现的时候,我就知道陆景霖应该是完了……”
  崔安如笑了笑:“他早就该完了,只不过刚好遇到我。这几日刘太妃又和萧家来往频繁了,想必也会参与一些事。”
  陆景琛也没有否认,刘太妃这些年都在跃跃欲试,让他早点死了,好让陆景霖取代他的位置。
  结果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从残血慢慢加满了状态,陆景霖却从时刻准备的满血状态变得苟延残喘。
  “这个再平常不过,这些人最终还是因为我们走到一起,也都联合起来。我们各自的敌人,也都会因为这桩婚事成为盟友。”
  陆景琛没有紧张,反而有些期待。
  崔安如也是一样,太后娘娘赐婚之后,梁紫玉替她高兴,百姓们也都觉得这样安排很好,虽然有些迂腐的人认为崔安如当年给镇国公夫人守了三年孝,就该给镇国公也守三年,不能厚此薄彼,不过他们不敢到崔安如跟前说。
  而且他们这个理论,只要说出来,马上就会被人围攻。
  太后娘娘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男人已经获得了太多优待,她只想给女子争取一次,怎么就不行了?
  他们男人可以为了前途,自由地伸缩自己的孝期,怎么女子守孝一年还不够,他们还要蹦出来说三道四?
  难道提前结束孝期,不是太后娘娘给崔安如争取的,为什么要怪罪崔安如听从太后娘娘的话?
  再者那日之后,皇上已经十分配合地颁布了政令,孝期不得超过一年,崔安如已经是顶格了,难道要让她抗旨?
  若是他们这么看不惯崔安如孝期缩短的事,直接进宫去面圣,弹劾太后娘娘,请皇上收回成命不就行了。太后娘娘从一开始已经说了,若是不想遵守这个政令,那就全家族的男子和女子一视同仁,都继续遵守三年孝期,少一天都不行。
  一群老不要脸的东西,为什么总是盯着家破人亡的崔安如,为什么总是跟女子过不去?
  当既得利益者变多之后,这些人迂腐的想法自然就有很多人会自发站出来抨击。
  十几天的时间,京都安静的表面之下,又是暗潮涌动。
  刘太妃只进宫两次,并不敢频繁,又不得不去,毕竟陆景霖和萧雪灵要回来了,总要提前做一些安排。
  “那位太妃娘娘在之前那件事情上,也是出力了……”崔安如心里很清楚。
  陆景琛点头:“如今她更要想办法跟萧家靠拢了,不管是因为他们是亲家,还是因为我们在一起了,只不过陆景霖不会给她争气了,她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这几日听着下人来汇报,说是她又去做了什么,我只觉得可笑。”
  崔安如只是笑了笑,陆景霖的下场,她早就已经帮忙设计好了。
  下人来通报,说是长公主派人请崔安如过去的事,他们刚刚添了一壶茶。
  “姑母还真是沉得住气,这么多天了,第一次邀请你,弄得我好奇心作祟,也想跟着过去……”陆景琛半开玩笑,半是认真地说道。
  “下次吧,长公主应该是想好了要怎么同我说当年的事。若是你方便在场,她不会不邀请你。”
  崔安如简单直接,算是拒绝了陆景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