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林知音直接质问:“所以欺君之罪,你是想好了要跟我一起承担?”
  萧让说道:“我已经想到办法了,就说这个李蓉蓉功劳更大,只不过当时我们都以为她死在那场战斗之中了,所以才没有报上她的名字,如今她既然活着,自然要跟皇上表明。到时候,只有我们失职,没有欺君之罪。”
  林知音听了之后,没有马上发火。
  萧让这个提议,也不是没有道理。
  她想了想,其实可行性也比较高。
  毕竟要解决眼前的困境,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李蓉蓉的要求。
  “她能同意么?”
  林知音现在不想理会萧让的态度,只想保住自己。
  萧让说道:“没有什么不同意,如今的情况对她来说,并不是真的万无一失,谁知道她失踪了这么久,到底是做什么去了,万一是被大庆的人带走了,如今成为奸细回到大夏怎么办?有些事,她也该给自己留余地。”
  林知音听了之后,终究没有再纠结。
  “你若是能够说服她,我可以配合。”
  杨氏听到这个话,终于松了一口气,原本还以为林知音这个性子,一定会跟他们鱼死网破。
  萧让也得到了自己满意的答案,之后说了一句:“方才的话,你也不要往心里去,大家都是着急,难免有些话言不由衷。”
  林知音心中冷笑,只怕刚刚的才是心里话。
  只不过她没有戳穿,有些话说得太明白,我没有什么意思。
  “你还是去处理外面的事吧……”
  萧让没有办法,只能先离开了。
  崔安如得到消息的时候,听说萧让进宫去了,而且这次非常低调。
  “这个时候,不是应该想办法怎么解决李蓉蓉那边的口供么,怎么先进宫去了?”崔安如觉得奇怪。
  之前她有个构想,一直不想正视。
  如今这样的情况,她不多想好像都不行了。
  萧让入宫之后,见到了皇上。
  皇上阴沉着一张脸,问道:“你怎么会这个时候过来?”
  “皇上,边关的一个军医回来了?”
  萧让的话,让皇上的脸色更加阴沉。
  “什么意思?”
  萧让咽了口唾沫,说道:“之前知音在边关的功劳是假的,那个真正立功的女军医活着,还回到了大夏,如今正在别院治疗舍妹和陆景霖……”
  皇上严肃地盯着他,问道:“你想跟朕说这个是为了什么?”
  萧让紧张的都要没有办法呼吸:“皇上,臣担心,她知道一些事……”
  皇上眼神更加锐利,说道:“萧让,朕可以给你荣耀和地位,也能收回,有些事你应该知道怎么做,既然有秘密,那就应该一直保密,朕不知道的事,就是不知道,若是有朝一日,这些事跟朕扯上关系,朕能够带给你的就不只是眼前这一切,你能理解么?”
  萧让赶紧说道:“臣明白,一切都是臣自己的主意,跟皇上无关……”
  第510章 太子之位
  萧让离开皇宫之后,皇上的眼神变得凶狠。
  “四海,这个安南侯,是不是留不得了?”
  吴公公心累,这种事怎么可能是他能决定的?
  他说道:“皇上,天下都是您的,至于收回谁的荣光,自然也是皇上说了算。”
  皇上想了想,又说道:“若是天下人知道,镇国公父子的死,其实是一场阴谋,会怎么样?”
  吴公公没敢回答,他也知道,这个问题皇上并不需要回答。
  半晌之后,皇上说道:“功高震主的人,就该想办法自己主动后退,而不是想着在天下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功劳。”
  这句话之后,他平静了很多,应该也是想通了。
  吴公公还是不接话,毕竟这件事在他看来,是非对错已经没有什么关系,重要的是皇上怎么想。
  皇上果然没有再问什么,而是说道:“有些秘密,活人确实守不住。”
  萧让这边的事情没有解决,大皇子和三皇子的攻击终于准备好了。
  早朝的时候,突然有御史提出,皇上应该立太子了。
  如今大夏国富民强,都是皇上治下有方,上下一心的结果,如此盛世,当有储君跟着皇上好好学习,更加有利于大夏的江山福泽绵延。
  有了这第一个人,就有第二个。
  两位皇子把能够发动的人都发动了一遍,有人提出意见,有人负责支持。
  一声接着一声的臣附议,让朝堂上很多大臣都懵了。
  陆景荣作为这件事的中心,却一直保持得非常淡定。
  这个时候皇上问了他一句:“景荣,大家都在推举你,你自己怎么想?”
  皇上的表情严肃,估计回答不好就要惹祸。
  陆景年和陆景尧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
  陆景荣却很淡定,刚刚这些人无论说什么,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
  “父皇,儿臣并没有这些大人说的那么优秀,所以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在这样的日子,提出这种要求,只不过儿臣也并不是没有争取那个位置的心,身为父皇的儿子,最后这个决定权自然会交给父皇,可是在父皇没有决定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公平竞争的关系。”
  “若是说儿臣对那个位置没有任何想法,那就是在说谎,身为父皇的儿子,在父皇没有明确继承人之前,自然应该用自己的努力让父皇看到,并且选择出更加适合的那个成为储君。一旦父皇选定,其他的皇子还是要履行自己的义务,并不能因为没有成为储君,就觉得自己这些年享受的皇家特权是一种补偿。”
  “儿臣首先是臣子,之后才是儿子,所以天子行事,自然有自己的章法,何况是选择下一任天子。”
  “儿臣没有父皇身居高位的见识和经历,所以用儿臣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明显不会合理。”
  “无论父皇做什么决定,儿臣一定会拥护。”
  他这个回答。是这几日他们思来想去,最危险的一个,也是最可能出现惊喜的一个。
  皇上的表情变得严肃,之后沉默了半天。
  温继礼看着皇上的样子,就知道他在纠结。
  能够让皇上纠结,要不要答应这个请求,二皇子如今的影响,确实不太一样了。
  “若是朕答应了这件事,你敢接受么?”
  陆景年懵了,这不是他预想的情况。
  陆景尧也是一样,看父皇这个样子,难道只是在试探陆景荣?
  毕竟父皇如今这个状态,还有他的身体状况,坚持二十年应该不会出现问题。
  这么早就让他立储君,这个明显是要犯忌讳的,为什么看起来父皇还很平静?
  “回父皇的话,若是父皇的旨意,儿臣自然遵从。父皇信任儿臣,愿意给儿臣一次机会,儿臣反而推三阻四的话,那说明儿臣不配当父皇的儿子。”
  陆景荣每一句话,都不像是他从前的风格。
  这个时候陆景荣麾下的一个大臣把人开口,表示如今二皇子尚且需要历练,还不足以胜任太子之位。
  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也是同样的观点。
  结果陆景年和陆景尧的人,还是坚持认为,就是应该把太子之位定下来给他。
  温继礼想着,这件事他们大概率是要弄巧成拙了。
  他已经看懂了大皇子和三皇子的意图,想要给二皇子添堵,甚至可以让二皇子从此以后在皇上这里成为重点防范的人,因为他觊觎皇位。
  只不过他们用力过猛,太多人参与进来,而且同时对二皇子发难。
  这次二皇子的人不但没有跟着他们一起,还唱反调,直接让场面变得戏剧化。
  朝中哪位大臣大概是支持什么人的,皇上心里也清楚,所以已经看懂了眼前的局面。
  “孟卿,你觉得如何?”
  这次,皇上没有直接问温继礼,而是从孟青麟开始。
  孟青麟已经深得陆景荣精髓,也说了一句:“皇上,臣自始至终只是个臣子,入朝为官也是为了百姓,忠君爱国便是,皇上要把自己的江山放在哪个儿子手里,这个轮不到臣来操心,所以还请皇上自己做主便是……”
  他的回答,让陆景年惊奇的发现,孟青麟平时说话那么简单直接,在这件事上竟然这么圆滑。
  皇上也是颇为惊奇,显然他也没想到孟青麟还能给出来这么四平八稳的答案。
  “贺卿呢?”
  这次,又不是温继礼。
  温继礼心中失落,却也明白之前的事让皇上失望了。
  而且自己和皇上之间,有些事围绕着镇国公府,如今看来会让双方都尴尬,就因为崔安如的身世。
  所以如今皇上是回避也好,警告也罢,他都能接受。
  贺之年的想法很简单,他觉得二皇子近来表现确实突出,若是这些大臣都是心甘情愿为二皇子争取,满足他们也未尝不可。
  皇上表情不明,终于问到了其他两位皇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