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老大,老三,你们怎么看?若是这个太子之位给了老二,你们会不会觉得不公平?”
  陆景年和陆景尧懵了,这种问题自己应该怎么回答?
  “父皇,此事事关重大,儿臣不敢妄言。”陆景年强调了一句。
  皇上直接重复了一遍:“朕问的是,若今日朕真的立老二为太子,你会不会觉得不公平?”
  第511章 景荣上位
  这次陆景年真的慌了,为什么他从父皇的语气之中听到了认真?
  他慌了,至于一边的陆景尧就更加茫然了。
  这个跟他们预想的情节,为什么完全不同?
  他们不知道,这几日陆景荣已经想办法让人在皇上跟前说了那些事,皇上隐隐约约知道,有人要在朝堂上假装推举二皇子,让他被忌惮。
  不过这种话说得并不会明显,而且也没有被陆景年和陆景尧洞察。
  今日刚刚有人提出来的时候,皇上的反应就很微妙。
  加上他也大概知道哪些人是陆景年的,哪些人又是陆景尧的。
  这些人不帮着自己的主子争取,反而都在推举二皇子,这个已经说明问题了。
  若是他们心服口服,就是想要这样做,那就说明老二更加适合。
  在皇上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朕在等你的回答。”
  皇上提醒了一下陆景年,眼神锐利。
  陆景年有些紧张,即便在边关历练过几年,在皇上跟前还是招架不住。
  “父皇高瞻远瞩,必然能够做出英明抉择,儿臣对于父皇的决定,一定会拥护到底。”
  陆景年避重就轻,终究是没有正面回答皇上的问题。
  皇上显然是不满意,又问了陆景尧一句。
  “老三,你怎么看?”
  陆景尧本来想要跟大哥学,又怕皇上觉得自己敷衍。
  “父皇,儿臣也认为二哥有这个才华,而且这些年兢兢业业,确实适合当太子。”
  既然他手底下的人不够分量,那自己也加一把火好了。
  皇上听了之后,表情凝重地点了点头。
  凝重的不只是他,陆景年的表情也跟着变了。
  只不过他没有说什么,因为已经没有机会。
  皇上又一次沉默,之后就看向了文武百官。
  良久,他才开口:“这段时间,朕也在考虑立储之事,既然大家跟朕想到了一处,说明朕的想法没错,四海,宣旨吧。”
  众人一听,全都震惊了。
  只有温继礼保持清醒,刚才皇上问那些人问题,并不是在征求意见,而是在调查。
  因为皇上早就准备好了圣旨,今日若是气氛让他满意,他就直接宣布,若是不满意,也可以当作没有写过。
  此时吴公公已经把圣旨拿了出来。
  “众臣接旨!”
  所有人都跪下了,这个时候陆景年和陆景尧才察觉到不好,事情跟他们预想的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可能要发生大事了。
  可是他们已经没有办法改变什么,只能被动接受。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自朕奉太上皇遗诏登基以来,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不敢自逸。绪应鸿续,夙夜兢兢,仰为祖宗谟烈昭缶,付托至重,承祧行庆,端在元良。”
  众位大臣也听出来了,这就是要立太子。
  “朕第二子陆景荣,为宗室典范,天意所属,兹恪遵初诏,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听到这里,陆景年和陆景尧已经后悔了。
  “朕虽壮年,思一日万机不可久旷,兹命皇太子持玺升文华殿,分理庶政,抚军监国。百司所奏之事,皆可启皇太子决之。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吴公公宣读圣旨之后,那些大皇子和三皇子的幕僚都懵了,他们这是帮别人做嫁衣了?
  为什么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一个笑话?
  尤其是那些假装推举二皇子的人,更是后悔不迭。
  陆景荣心中终于紧张了,因为他清楚,皇上是在什么情况下封他为太子。
  这个位置,来自多方博弈。
  他也时刻保持清醒,皇上能够在听到风吹草动之时秘密写下这份诏书,也能在任何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写出另外一份。
  太子之位,并不是他的终点。
  如今的他,才是没有任何退路。
  若是将来没有办法当上皇帝,他必死无疑。
  圣旨已下,陆景年和陆景尧面色灰败,没想到父皇早有准备。
  看来,一早就有人走漏了风声。
  按照父皇的习惯,若是知道这些都是他们故意安排,自然会偏向老二。
  想到这里,陆景年有些懊悔,这次动作太大了,不够严谨。
  思来想去,他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接受。
  一个太子之位而已,又不是直接登基了。
  看父皇这个态度,还是在三方考察。
  老二这次只是往前走了一步,终点还有很远,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
  陆景尧没有他这么好的心态,本来出身不如两位兄长,朝中势力也比不上,他就一直有些自卑,暗地里一直在想办法,结果这次好不容易跟大哥合作,却意外成全了二哥。
  在他身上接连发生的不顺,让他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压根就没有那个命。
  继续这样争下去,他的下场一定不如当一个王爷。
  他心中虽然不甘心,可是也已经在打退堂鼓。
  皇上严肃地看着朝臣们的反应,发现一开始推举二皇子的人,果然没有了最初的热情,这道圣旨让他们无比震惊,甚至有些后悔。
  皇上更加确定,这些人就是故意在挑拨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
  看来,老二的婚事,让他背后的势力更加稳固,这些人着急了。
  他没有管这么多,反正圣旨已经颁布,接下来就是走流程了。
  大臣们也都没有什么重要的事非要今日说,所以很快就散朝了。
  二皇子陆景荣加封太子的圣旨,也很快昭告天下。
  这种事,自然不能有任何马虎。
  后宫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皇后娘娘摔了整整一架子的器皿。
  凭什么?之前他们计划的分明不是这样。
  她本来以为,今日上朝之后,会听到二皇子故步自封,野心太甚,被皇上斥责之后离心离德的消息,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更可气的是,她作为中宫皇后,二皇子的嫡母,还要给二皇子送去贺礼。
  这么多年的隐忍,哪怕是崔安如直接难道李家让李家丢人的时候,都能保持端庄的皇后娘娘,此时是真的忍不住了。
  “大皇子呢?”
  第512章 做好准备
  太子既立,形势风云万变。
  皇上这个举动,让众多已经站队的大臣开始迷茫,是从现在开始归顺太子,还是继续想办法扶持自己的主子上位,都是艰难的抉择。
  孟家人很清醒,哪怕如今芮如雪已经是太子妃,他们还是一切以皇上为先。
  只要太子没有登基,这天下还是皇上的。
  太后知道消息之后,却没有觉得意外。
  这几个皇子,反正都是皇上的儿子,给谁都没有什么问题。
  她没有什么倾向,只要对百姓好,都是好皇帝。
  “皇上对二皇子还真是没有那么心疼。”
  翊王府,崔安如来探望自己的师兄。
  陆景琛说道:“毕竟他不只有这一个儿子,其实哪个儿子出来当做箭靶都可以,只要他在位的时候权力足够集中,吸引火力的是谁他并不会太在乎,这几个儿子总要争夺一番,剩下一个最强的才有资格继承他的皇位。”
  闻志斌和胡白商并没有参与这个话题,他们本来的身份是商人,对这些事情其实不太在意。
  即便是新皇将来不会让他们的生意太顺,那也无所谓。
  “这次二皇子被推到前面,对于大皇子来说,就是真正的威胁了……虽然皇上不会轻易让位,却也不会轻易改立太子。这个太子之位虽然是禁锢,会让二皇子立在那里,有些明枪暗箭的并不好躲过,却也算是一个保护。”
  “他的机会比其他皇子多,因为他有犯错的机会。”
  崔安如分析了一下眼前的情况,语气客观。
  “皇上能够提前准备圣旨,就说明他对这件事本来就是听之任之的态度。从他的表现来看,他确实有意册封储君,只不过没想到会是在这种情况下。”
  “这样不是更有意思么?皇上也知道,自己这几个儿子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陆景琛语气甚至有些调侃,皇家的事,他并不是不关心,只不过角度跟别人不同。
  他从一开始,就认准了大皇子和三皇子不配坐上那个位置,而不是一定要扶持二皇子,只因为剩下他还凑合而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