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皇上给皇后娘娘指了这条路,是想做什么?”嬷嬷有些不理解。
太后娘娘却十分明白自己的儿子,直接说道:“他想要维持表面的平衡,之前朝中势力分布平均,文官之首是他的伴读,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武将之首镇国公,常年在外征战,而且多次拼命救驾,在任何人看来,他的位置都无比稳定。如今情况不同了,镇国公父子都不在了,张兴达只是封了伯爵,甚至不超过那个生死未卜的萧让。”
“文官之首的温继礼也已经停职反省,想必将来没有办法重新坐上高位了,景年和景尧原本想要孤立景荣,结果被皇上看穿,直接立了景荣为太子,让景荣真正成为箭靶……”
嬷嬷听了之后惊心动魄的,问道:“可是太子也是皇上的亲生儿子啊,而且淑妃娘娘这些年甚是得宠……”
太后娘娘却说道:“难道景年和景尧就不是他的儿子么?如今他觉得自己年富力强,还不想退休,天下交给哪个儿子,应该是他自己说了算,也要有本事拿。至于淑妃,她的娘家可以抗衡李家,而且这些年从来不会主动跟皇上要任何东西,甚至一直不让景荣参与太多事,也就是这两年才开始顺其自然。你看如今皇上对她还是一如往昔么?”
嬷嬷听了之后,想了一下,宫中的情况确实是不太一样了。
“如今景荣的势力太过庞大,哪怕他并没有这个心思,在皇上心中也难免紧张。他之前一定没有想过,安如和琛儿能把京都搅动到这个程度,温家受到了重创,除了温继礼,别人已经没有任何希望,皇上着重陪葬的安南侯直接变成了叛国贼,下辈子都没有办法翻身了,太子妃是安如的表妹,贺家更是芮逐仙的娘家,而且是充满羞愧的娘家。如今安如和琛儿马上就要成婚,琛儿和景荣的关系原本就好……”
“此类种种,通过他们,景荣现在能够聚集起来的力量,已经非常庞大,孟青麟,贺钊,文武都有了,如今加上一个张兴达,边关这件事,能够保张兴达一直在武将们心中有绝对的煽动性。还有一点你别忘了,安如是医仙弟子,关键时刻真的比金钱和地位好用。”
嬷嬷听了太后娘娘的分析,说道:“所以翊王殿下和安国郡主选择这个时候离开,是不是也意识到了什么,想着让京都的局势再沉淀一下?”
太后娘娘说道:“这个应该不是主要目的,哀家总觉得他们有事情瞒着没有说,不过哀家也不想过问,他们心中一定有数。如今梁氏有我们照顾,她已经不用担心。”
嬷嬷这才轻松了一点:“是啊,长公主能够回到大夏,也多亏了当年镇国公夫人能够请求医仙派人去救了她一命,如今她已经是将军夫人的义母,即便是安国郡主不在京都,也不会有人敢对梁氏和小世子怎么样。”
太后娘娘没有再说什么,皇后那边,回到自己的寝宫,还在紧张。
皇上过来看她的时候,只是看着她的反应,就知道事情没有办成。
“看来母后未必想要同朕解释这些年的误会……”
皇后娘娘没有说话,甚至没有抬头看着皇上,只是跪在那里。
皇上最终叹了口气,说道:“罢了,终究是让你为难了……”
之后,他就走了出去。
嬷嬷扶起皇后娘娘,心疼地说道:“娘娘,皇上让您做的事就是在试探太后娘娘,娘娘何必真的去做?”
皇后娘娘却说道:“你以为太后娘娘不知道?本宫这样配合,也是想要让皇上看到本宫的诚意而已,若是太后娘娘真的答应,皇上这关反而不好过……如今他们母子之间的心结还是打不开,跟本宫有什么关系?在他们眼中,本宫只是一个为了儿子,可是不顾一切的母亲而已。”
嬷嬷知道皇后娘娘聪明,可是这件事,稍微有些差错,就容易满盘皆输。
就在傍晚的时候,一道圣旨让嬷嬷的担心都成为了泡影。
陆景年被封为楚王,并且正式接管了城防军营。
太后娘娘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没有觉得意外。皇后离开的时候,她已经想到,皇上一定会想办法,让朝堂尽量平衡。
陆景琛知道的时候,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了不起,毕竟皇上能够答应让陆景荣当太子,也是因为几个儿子之间博弈,把他逼到了那个份上,而且他也是真的把这几个儿子当成工具在养,愿意看到他们之间的争斗。
太子也好,如今的楚王也好,都未必是最后的赢家。
他还是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成亲需要的东西,没有任何担忧。
太后娘娘在第二日同皇上说了陆景琛想要提前成婚,皇上心情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想不到昨天已经发生那样的事了,母后跟自己还是在说陆景琛的事!
不过他还是压抑着自己的心情,同意了这件事,直接就宣召了礼部大臣,日子定在了三日之后。
太后娘娘早就心中有数,皇上下了旨之后,她就离开了。
看着太后娘娘的背影,皇上眼中的期待,也是慢慢的散去了。
“娘娘,不多跟皇上说几句么?”走远了之后,嬷嬷又问了一句。
太后娘娘却说道:“说了,他也不会相信,而且要说得太多,这一时半刻,怕是说不完。”
第543章 如愿成婚
陆景琛和崔安如接到圣旨之后,最忙碌的人是梁紫玉。
她生怕时间太紧张,自己有什么东西没有准备齐全。
哪怕多年之前,镇国公夫人已经把崔安如出嫁要用到的东西,包括她的陪嫁都已经罗列好了,梁紫玉还是紧张。
作为嫂子,她一定要体面风光的把崔安如嫁出去,这样才不算是辜负了之前这些年,崔家对自己的照顾。
她坚持要从镇国公府的财产之中再拿出一大部分给崔安如带上,可是都被崔安如拒绝了。
“嫂子,这些都是母亲之前已经分配好的,我和哥哥都是她的孩子,她都很用心的疼爱,你留下哥哥这一份,将来也要传给琅儿的,而且我这个当姑姑的,已经有足够的本事赚取更多。我们之间,不需要争论这个,你就按照母亲之前分配的给我整理出来就行。”
梁紫玉嘴上答应,还是背着崔安如,又把几间旺铺和上好的田产都塞进了崔安如的陪嫁之中。
而崔安如也是趁着梁紫玉不注意,把自己嫁妆之中值钱的地契掏出来几张塞在了自己的房间。
这个屋子,自己出嫁之后,嫂子一定会命人打扫,到时候他们就会发现了。
双向奔赴的姑嫂之情,完全治愈了梁紫玉原生家族的不幸。
崔安如最终还是没有跟梁紫玉说起哥哥的事,她觉得如今的梁紫玉好不容易平静下来,能够正常地享受幸福生活,哥哥的消息一旦最终让人失望,会让嫂子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心情,好久都没有办法平复,而且对崔琅的打击会更大,相当于让他的父亲在他心中再死一次。
三日的准备时间确实是太短了,宫里一直帮着忙碌,太后娘娘也没有闲着,到了婚礼那天,才勉强把所有东西都准备齐全,因为太后娘娘总想着往里加一些。
黄昏,婚礼进行时,陆景琛骑着马亲自来迎接从早上已经起床梳妆,在家紧张等待一天的崔安如。
今日来观礼的人很多,帮崔安如添妆的人也不少,孟氏,芮如雪,甚至长公主都来了。
摆放牌位的时候,崔安如特意让他们取下了崔振邦的,她只说嫂子在这里,可以代表哥哥,而且父母已经不在,长嫂为母,甚至可以代表父母。
梁紫玉一直推脱,觉得自己没有资格。
崔安如说了一句:“嫂子,当初我和离的时候,你带着琅儿,为了我要跟萧家拼命,那一刻,你就是我生命里的光,你有这个资格……”
梁紫玉想起来当初那件事,也是泪眼婆娑。
最终,她还是空出来父母的位置,自己坐在了一边。
陆景琛表示,自己此生不会纳妾,若是有朝一日出现二心,就自己服毒自尽,不用崔安如动手,
这个话让气氛变得欢乐,大家重新打趣起来。
出门的时候,背着崔安如的人是芮如风,其实崔安如想着,若是哥哥真的活着,应该也想要亲自背着自己出嫁吧。
只不过,自己如今不能等了。
崔琅哭得不行,虽然知道姑姑还是姑姑,那种不舍之情,完全不是假的。
镇国公府大门附近,贺之年一直都在远远地看着。
贺钊跟在他身后,劝了一句:“父亲,回去吧,安如现在还没有原谅我们,我们就不要总是在她面前晃了……”
贺之年叹了口气,抹了一把眼泪。
“都怪我,当初竟然那样对你姑母……”
贺钊宽慰了一句:“父亲,我没有办法像是哥哥一样,违心地说这件事不怪您,都怪贺氏那个老贱人。在这件事上,您确实有很大的责任,无论如何,姑母是您的亲姐姐,您当初不该跟贺氏一起孤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