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所以我们要弄清楚,是谁在养私兵。”
陆景琛说完,崔安如的表情更加严肃了,她确实没有想到,能是什么人。
如今经过一年的洗礼,京都的局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论是权贵的格局,还是皇子们的格局,都跟过去彻底不同了。
可是那个人还是非常沉得住气,没有任何行动,反而继续铤而走险,在利用这条线路囤积物资。
“你觉得是皇上自己,还是哪位皇子,甚至是哪位朝臣?”
陆景琛开始分析,毕竟能有这个动机的人,只有这些了。
崔安如想了想,说道:“这个真的没有办法确定,毕竟从一开始,朝廷也没有真正相信我父亲和哥哥。”
崔安如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总觉得悲哀。
这些年,母亲和她捐赠的一切,都在为他人做嫁衣裳。
陆景琛能够理解她此时的心态,所以并没有劝说什么,他了解崔安如的性格,这件事只有她自己想通,才能走出来。
崔振邦知道物资的事,心中自然也是难受的。
“这些年,母亲和妹妹的所有努力,都在成为别人的养料……”
他甚至有些悲哀,在反省这些年他到底在报效一个什么样的朝廷。
“哥哥,这不是我们的错。”
从一开始,崔安如就没有认为,他们哪里错了。
至少在这一点上,她拒绝内耗。
“我知道,我只是觉得有人这样做,完全浪费了母亲和你的心意,这些年边关的情况到底如何,朝廷真的不知道了?我和父亲带着万千百姓的儿子在那里用命坚守,结果背后是那些达官贵人用捐给我们的物资养自己的势力,若是有朝一日,边关破碎,他们可有这个心思把私兵拿出来保家卫国?”
他越想越生气,觉得自己这些年的努力,就像是一场笑话。
“能够养私兵,自然是为了将来哪一天造反,除非是皇上自己用来自保,其他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要改天换日。”
崔振邦突然问了一句:“总不会是太后娘娘帮着妹夫养的吧?”
崔安如看着崔振邦认真的样子,简直尴尬的要钻到地下去,因为哥哥是当着陆景琛的面前说的。
“我倒是希望这是真的,这样一来我就有私兵可是做很多事了……”
崔振邦并没有觉得自己说错话,还因为陆景琛的回答松了一口气。
“不是你的话,事情就好办多了……”
这次陆景琛终于有些破防了,原来刚刚舅兄的问题,实实在在的认真。
他开始自我检讨,为什么会给舅兄留下这样的印象。
“多谢舅兄不再怀疑我……”
崔振邦没有再说什么,他已经慢慢相信,边关的事情皇上一定知情,甚至就是他授意萧让做的。
吴县令被查,这个位置出现了空缺,云州刺史已经命县丞临时顶上,他会跟朝廷申请,派一个新的县令过来。
这件事他是问过太子的,只不过太子并没有直接决定,他说这种权力仍旧掌握在父皇手中,他虽然奉命前来,可是他的职责之中并不包括官员的任免。
京都那边的线索目前没有连上,陆景琛他们已经决定,到边关去看一看,顺便让那几个守将见一见崔振邦了。
第575章 旧将相认
边关,西城。
这是大庆割让给大夏的三座城池之一。
太子带着众位官员,大多数都是在这个地方,因为这里是三座城池之中最大的,地理位置也是最为优越的,这次两国通商,西城也是最为重点建设的城市。
当驻军的守将见到正在养伤的崔振邦,甚至激动地开始流眼泪。
“大将军!”
“您还活着!太好了,天佑我大夏!”
他们那种激动的心情,没有行伍之间的经历,应该是不会彻底明白。
崔振邦如今身子不适,不然应该会跟大家喝一杯。
太子前来,崔振邦还是坚持跪下了。
这些日子的休养,他恢复得不错,本来就有不错的底子,自然会快一些。
将领们看到崔振邦之后,就更加有动力了。
之前听说了萧让的事,对于驻守边关已经开始迷茫了,他们并不清楚,这样守着的到底是不是他们想要的。
哪怕大庆主动割让的三座城池马上就要通商,他们不用一直打仗了,也还是一样。
如今他们看到了崔振邦,心中的信仰又回来了。
这个消息对于任何一个行伍之人都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面对大家的热情,崔振邦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当初的情形还是历历在目,父亲就死在自己眼前。
他能够死里逃生,已经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想起来那个帮助自己活下来的人,他心中还很愧疚。
这件事,这几日崔安如都没有问过。
他明白,回忆那个时候是痛苦的,妹妹不想逼着自己。可是有些事,他不能逃避。
将领们都离开之后,所剩的人,只有崔安如和陆景琛,以及太子和芮如风。
崔振邦整理了一下思绪,跟他们坦白。
“我能活下来,是因为我的一个先锋官穿了我的铠甲,他说我的铠甲会迷惑对方,大庆的人看到我来了,一定会闻风丧胆,刚好他的铠甲坏掉了,我就让他穿了……”
“结果变故发生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反应过来,他拼命地找到我,然后用鲜血抹在我的脸上,最后又把自己的脸涂花。”
“趁着我终于没有力气的时候,又换了我们的帽子,之后就把我埋在别人身下。”
“将军,之前都是你护着我,这次也该轮到我护着你了……”
“他说完这最后的一句话,终于闭上了眼睛。”
崔振邦说完,心情十分低落。
太子也很感慨,他们确实为了崔振邦能够活下来觉得庆幸,可是那些死去的士兵,同样让人悲痛。
他们让崔振邦缓解了一会,这才问道:“是你哪个副将?”
“张兴盛。”
这个名字,崔安如当然熟悉了。
张兴达的堂弟,也是因为受到张兴达的影响,才进了军营。
“哥哥,有件事情忘了跟你说,张兴达也还活着,而且这次也跟着过来了。”
崔振邦一听,那种震撼实在是没有办法用言语形容。
“这是真的?”
太子点了点头,说道:“那边的消息传来,我没敢跟他说,这些日子他一直负责跟大庆那边的守将交涉,因为他是从那次战斗中活下来的,而且是先锋部队,又是你的副将,对于大庆有足够的威慑。若是大庆知道你还活着,只怕更加不敢乱动了。”
“眼下,那边的谈判应该差不多了,我也在等着他们过来签订最终的协议。”
崔振邦心情十分感慨,想不到还能听到这样的消息。
张兴达早就知道自己的堂弟英勇牺牲,不过一定不知道他死得这样有骨气,而且换回了崔振邦活着。
“其实这次他跟着过来,也是因为知道哥哥可能还活着,他想跟我们一起求证……”崔安如说道。
崔振邦心情更加复杂了,出生入死的兄弟情,不是几句话可以概括。
最终他们还是没有告诉张兴达这个消息,而是静静地让他做完自己该做的事。
当张兴达带着大庆的人,来到西城同太子会晤,签订最终的协议那一日,太子直接说,今日这样的日子,确实是过去大夏多少年都没有想过的。
这些年,两国一直都在交战,如今这样,确实是百姓们喜闻乐见的好事。
既然是好事,自然也该有更多的人见证。
当崔振邦从里面走出来的时候,不只是大庆的代表懵了,张兴达这个七尺男儿也是热泪盈眶。
“将军,您真的活着……”
这些日子,他一直想着,自己多争取一些,对于死去的将士们就多了一分交代。
而且出发之前翊王妃已经跟自己透露,主要也是想来看看,那个长得跟哥哥一样的人到底是不是崔振邦。
他这些日子一直心系此事,想不到如今就给了他一个这么大的惊喜。
“兴达……”
崔振邦不知道该说什么,千言万语都堵在那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看到崔振邦的状态,张兴达知道他应该是养伤,已经一年了,当时他到底伤得多重?
大庆的代表已经开始后怕了,想不到大夏的安国大将军还活着。
他们三皇子制定了那么完美的计划,葬送了大庆最后一战的主力,竟然还是没有让这个大夏战神消失。
幸亏他们讲和了,之后不再打仗了。若是继续打下去,只怕他们大庆都要没了。
他们当时就已经决定,赶紧给都城的皇上传书,要启奏这件事。
若是皇上还想着休养生息,之后伺机而动,现在可以停止这个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