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终于,他还是灵机一动:“皇上,皇位是您的,将来要给什么人,也该是皇上自己说了算,所以不需要任何人看好谁,最重要的就是皇上自己看好……”
  皇上听了如尘大师的话,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对他的回答还算满意。
  但他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问道:“话虽如此,朕还是想听听你的看法,毕竟你跟随朕多年,对朕的几个儿子应该都有些了解。”
  如尘大师心中暗自叫苦,他知道这个问题一旦回答不好,很可能会引来杀身之祸。
  他都那样明显地想要躲了,怎么皇上就是执着地要他回答?
  但他又不敢不回应,只好硬着头皮说道:“皇上,几位皇子都是人中龙凤,各有各的优点和长处。大皇子英勇果敢,占了嫡长子的位份,而且也去过边关历练,算是文武双全了,太子聪明睿智,如今背后的势力更是让人心惊,三皇子温文尔雅,不过说话做事还是有章法,今日的事,他全程宠辱不惊,让人佩服……所以,小人实在难以抉择。”
  皇上听了如尘大师的话,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你说得没错,朕的几个儿子确实都很优秀。但皇位只有一个,将来究竟要给谁,朕还得好好思量思量。没有人规定,皇位只能传给太子。”
  如尘大师没有接,这个话只要皇上没有主动问,他没有必要回答。
  皇上往后靠了靠,头也没有刚刚那么疼了。
  “淑贵妃那边,是不是太慢了?”
  如尘大师马上反应过来,他就知道在皇上身边很难。
  “回皇上的话,剂量已经不能再加了,不然就要被试出来了……反正这种毒药已经有了效果了,淑贵妃那边应该是迟早的事了。”
  他心中也是忐忑,谁不知道淑贵妃是皇上最为宠爱的一个妃子。
  结果暗中,就是皇上在授意,给她下毒。
  “朕的耐心也是有限的,如今太子的羽翼越发丰满,她这个母妃若是太健康,对朕的威胁就更大了。或者我们可以换个方法,剂量加大,然后让他们察觉,之后查到皇后的头上。”
  皇上说完,如尘大师更加震惊了。
  堂堂一个皇上,为了自己的皇位稳固,主动要让自己的两个女人窝里斗。
  这心思,可真是深沉得可怕。
  这两个女人,都给皇上生了儿子,而且还陪伴他多年。
  但皇上既然已经开了口,如尘大师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他连忙点头应承下来:“小人明白了,这就去安排,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皇上闻言,微微颔首,似乎对如尘大师的态度还算满意。
  他挥了挥手,示意如尘大师可以退下了。
  如尘大师如蒙大赦,连忙躬身行礼,然后快步退出了御书房。
  一出御书房,他就忍不住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在皇上身边办事,当真是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哪怕是皇后娘娘和淑贵妃,都整日活在皇上的算计之中,如尘大师更加觉得自己的命不由自己做主了。
  他叹了口气,然后加快脚步,朝着自己的住处走去。
  他知道,自己接下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不仅要让再淑贵妃的药中加大剂量,还要想办法把这件事情嫁祸给皇后。
  这件事,换成谁应该都会觉得只有皇上不想让他活了,才会吩咐给他这种事。
  但事已至此,他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第604章 再封康王
  如尘大师离开之后,皇上往后靠了靠,之后叹了口气。
  如今朝廷的变化,让他越发觉得脱离自己的控制了。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那些曾经对他忠心耿耿的人们。
  第一张就是之前的镇国公,扶持他一路走来的兄弟,也是崔振邦和崔安如的父亲。
  他们之间是有过真感情的,毕竟年少的时候,就已经在一起立志要让大夏更加强大。
  可是镇国公功劳越来越大,也多了一丝危险。
  他们看上同一个女人之后,镇国公竟然不想着让给自己,而是坚定地把她娶了回去。
  从那件事之后,他就已经开始怀疑了。
  镇国公一次又一次的立功,他心里都很矛盾,大夏的国力在增强,镇国公的地位在提高,对自己的威胁也是越来越大。
  想起来这些,他就觉得自己在边关做的事情,并没有出错。
  “别怪朕,兄弟,毕竟朕坐在这个龙椅上,有些事情也是身不由己……”
  皇上似乎还低声嘀咕了一句,表情只是用来安慰自己而已。
  再想想朝中如今的大臣们,口口声声都是忠诚,可是都在暗中有着自己的算计。
  镇国公真的死了,皇上的目的达到了,可是如今他并没有因为镇国公这个威胁不在了,就高枕无忧,反而在心中涌起一股无力感。他深知,这朝廷之中,已经没有了可以完全信任的人。每一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算计着。
  即便是温继礼,那也是崔安如的亲舅舅。
  他如今的状态,一定是想要跟崔安如他们兄妹相认,给他们补偿的。
  若是他提醒了崔安如他们什么,凭借着崔安如的聪明才智,很难不联想。
  他睁开眼睛,目光变得坚定而冷酷。既然已经无法掌控朝局,那他就要用自己的方式,将这一切重新拉回正轨。
  皇上直起身,停止自己刚刚的惆怅,心中暗自发誓,他绝不会让任何人威胁到他的皇位,绝不会。
  如今他应该面对的,就是来自太子的威胁。
  立下这个太子实在是太冲动了,本来想着让他压一压其他两个兄弟的锐气,没想到压过头了。
  这两个月自己这样努力地扶持楚王,太子一回来,就完全让楚王没有了什么施展身手的机会。
  皇上深吸一口气,开始思索如何应对太子日益增长的势力。
  他身后站着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无论是孟家,还是镇国公府,都是能够让京都权贵圈子抖三抖的人家。
  孟家那位老太爷还在,就是自己见到他,也要多几分恭敬,谁让他当年是父皇的伴读。
  如今崔振邦回归,他们的势力更是如虎添翼。
  他知道,太子在边关这一趟行程,已经让天下的百姓都知道了他的存在,而且贤名远播。
  将来,若是不出什么大事,自己一定是不能直接把他换掉,不然就会造成动荡。
  如今太子身边的人,个个都是心机深沉,绝非易于对付之辈。
  他回忆起太子幼时的模样,那时他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对自己这个父皇充满了敬仰和依赖。
  那个时候,自己对淑贵妃也是如同平常夫妻一样,毕竟没有办法得到镇国公夫人安宁的遗憾,在淑贵妃那里得到了满足。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子逐渐长大,野心和欲望也随之膨胀。哪怕之前他再怎么不争不抢,也实实在在做了很多贡献。
  若是说他对自己的位置也有兴趣,自己肯定不相信。如今,他已经成为了自己最大的威胁。
  皇上沉默了片刻,这个位置的孤独和冷漠,让他已经习惯了这样思考问题。
  他心中涌起一股悲哀,他深知这一切都是权力斗争的必然结果。但是,他绝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皇位。他开始策划,如何削弱太子的势力,同时加强自己的控制权。
  他提前已经想到的,可以利用其他皇子来制衡太子。楚王虽然被太子压制,但仍有不小的势力。而剩下的那几位皇子,虽然一直默默无闻,但也许可以成为一个意外的变数。
  三皇子陆景尧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次给太子宫中塞侧妃的事,最后反而便宜了陆景尧。
  有了这样的母族,他们就是不争也要争了。
  皇上心中暗自盘算,他决定先暗中观察,寻找合适的时机出手。
  也是事实,给三皇子一些封赏了。
  当三皇子陆景尧晋封为康王的圣旨下达,太子听闻并没有觉得意外。
  这次回来,自己带回了崔振邦。
  从明面上已经能够看出来,自己背后的力量实在是太大。
  按照父皇的习惯,他是一定要想办法制衡自己的。
  楚王那里,明显已经不够分量了。
  明显崔振邦一个人,能够顶得上他背后那些军中所有的力量。
  柔妃娘娘本来还想着继续蛰伏,藏在皇后娘娘身后,悄悄放冷箭。
  得了刘娉婷这个儿媳妇,她满意得不得了,没想到皇上又给儿子封王了。
  高兴之余,她的担忧自然就多了。
  她明白,皇上既然已经把陆景尧提到了众人跟前,他们了又跟楚王站在了同样一个跑道上。
  这就意味着,他们又要像是从前那样,跟皇后娘娘和楚王正面对抗了。
  无论是李家,楚王自己,他们如今都没有把握能够应付,更何况还有一个风头正盛的太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