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秦皇:……
  秦皇被倒霉儿子一噎:
  “朕活着确实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但若是朕死了呢?”
  结果大公子的回答更气人了:
  “父亲驾崩前必定安排好了一切,不会让小人钻了空子。”
  秦皇:……
  这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本事也是很厉害了。
  都说儿女全是债,秦皇这辈子受过的挫折有不少,可是能让他束手无策的也就只有这个糟心大儿子了。
  反正大公子说什么都不信他如此厉害的父亲会翻车。
  说多了还怀疑起来:
  “你真是我父亲?不是什么妖魔幻化的?”
  他也没听说父亲求仙药求成功了啊!
  父子俩你来我往的时候,其他人都不敢开口。直到秦皇说不过脑子一根筋的儿子,开始拿周围其他人出气——比如那个为赵高李斯传信的使者。
  使者吓得两股战战,迅速就把他知道的内情都交代了。什么陛下已经驾崩,赵高和李斯合谋篡位,矫诏令公子与将军自杀。
  大公子这才相信自己的父亲栽了,还一下子就栽了这么大一个跟头。而且父亲还去世了,面前的父亲仿佛是死后成了鬼仙。
  大公子:世界观重塑中……
  总之现在人就是有点傻呆呆的,始皇在马车中现身他也没什么反应。
  直到始皇轻轻摸了摸他的脑袋。
  大公子慢半拍回神:
  “父亲?”
  始皇又摸了两下。
  他自家的太子因为前世中毒之后身体垮了的缘故,一直提不起劲,身上总是这里疼那里疼。偏偏为着大秦,太子还得强迫自己撑住,每天夙兴夜寐地处理朝政。
  后来就养成了惫懒的性子,能坐着就不站着。哪怕重生之后身体康健了,也不太乐意动弹,日常习武都是半摸鱼半锻炼的。
  所以太子看着就比面前这个在边关受风沙摧残过的长公子柔弱许多,不像对方身材健硕、肤色也是老秦人一向欣赏的古铜色。
  这样一个强壮的公子,乖乖窝在马车里发愣,就很有些委屈大狗狗的感觉。只要不是铁石心肠的人,都会忍不住安慰他一下。
  始皇对着这张熟悉又陌生的脸,不由泛起些怜爱来。
  他收回手,声音温柔了许多:
  “在想什么?”
  大公子倒也不隐瞒:
  “父亲说从未有放弃我而考虑弟弟们的打算,将我派往边郡也是想历练我,让我知道过度的仁德不适合如今的大秦。”
  “那父亲为何不一开始就同我说清楚呢?我实在愚钝,辜负了父亲的一片苦心,未曾看透父亲的深意,恐怕撑不起大秦。”
  他觉得父亲既然能回到人间,那就干脆继续留在大秦当皇帝好了。自己如今能力不足,贸然接手帝位怕会把大秦拖入万劫不复之地。
  然而父亲听了这话又把他骂了一顿,似乎对他这没出息的样子很是不满。
  大公子就忍不住想,父亲不考虑其他弟弟,是不是弟弟们实在太没用了。而他,勉强算是矮子里拔高个。
  弟弟们:?
  幸好这个想法他没说出来,不然秦皇又要生一场气。
  始皇大概明白这对父子又开始别扭什么了。
  大约因为自家太子从小就和自己心意相通万分默契的缘故,始皇没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如今见到了,比起对儿子思维奇葩的烦躁之外,更多的还是新奇。
  这种扶苏没见过,有点意思,再看看。
  始皇在他身边坐下:
  “其实朕不是你亲生的父亲。”
  大公子:???
  大公子:!!!
  大公子大惊失色,难道说他其实是父亲过继来的?可都不是亲生的了,父亲怎么考虑继承人的时候还是只想着他?他生父到底是谁,对父亲来说这么重要的吗?
  然后就听始皇补上了后半句:
  “朕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始皇帝。”
  大公子:……
  让亲爹反复被噎得没话说的大公子,总算也体会到了被别人噎住的感觉。
  始皇当然是故意说话大喘气的。
  没别的原因,看大狗狗蔫巴巴的,想逗逗他。始皇以前逗太子逗习惯了,可惜太子早就学精了,不如面前的大公子好欺负。
  始皇回到了之前的话题:
  “你父亲习惯了自己什么事情都不必说明白,底下的臣子就能直接领会他的想法。他没有做决定后与人解释的习惯,就像他从来不会告诉你,为什么他觉得你的仁政不合适一样。”
  李斯和王绾辩论该用郡县制,还是该在边缘之地设置封国的时候。始皇帝就从来没开口告诉过臣子们,为什么朕不用分封。
  帝王不喜欢袒露心声,他们讲究一个君心莫测,就爱让你猜。有些多疑的帝王,你要是回回都能猜准他的想法,他还会忌惮你,觉得你太了解他了,是个威胁。
  很别扭,但上位者当久了多多少少都会沾点不爱解释的毛病。
  始皇自己也不爱和臣子解释,臣子要是不明白,他还觉得这正说明臣子能力不够。
  可臣子是臣子,儿子是儿子。
  你不对儿子解释,儿子当然不会懂。
  除非你在他小的时候就亲自教导过他,时间长了他就了解你了,自然一个眼神便能明白你想做什么。
  小时候不教,长大了又抱怨儿子不懂自己。闹到后头父子失和,实在可惜。
  所幸现在也不迟。
  始皇直接教导大公子:
  “以后有不明白的,你就问他去,刨根问底。他是你亲爹,总不会嫌弃你蠢笨。”
  反正秦皇如今也没别的选择了。
  秦皇估计是在担忧自己在阳世待不了多久,这才和大公子说让他回来继位,而不是说自己继续当皇帝。
  有这么个忧虑在,秦皇只会尽全力培养儿子。有时间发牢骚嫌弃,还不如多教点东西。
  扶苏又不是真傻,他就是之前没学过而已。真正开始学习以后,他就会飞速成长起来,始皇对他很有信心。
  始皇还想顺便把他昨日写的治国之策给大公子看,忽然想起来对方没有光屏,也看不到光屏。
  没办法,只能发给秦皇了。
  让秦皇自己誊抄去吧,反正以他的经验,天道短时间内是找不到法子把人弄回地府的,他们父子二人还能相处一段时间。
  始皇起身准备离开。
  这里的情况他已经见到,扶苏他也开导过了。该做的已经做完,是时候回去了。
  离开前始皇对大公子说道:
  “朕要走了,你以后多冲你父亲撒撒娇,不要和他顶着来。他吃这套的,你撒娇他就拿你没辙了。”
  大公子:……是这样的吗?
  大公子有些迷茫,但是他一个大男人,哪里会撒娇?对着父亲那张威严的面孔,他也不是很能撒得下去。
  不过他倒是把“不要顶着来”这句听进去了。
  不会撒娇没事,只要他以后说话更委婉一些,谏言的时候多说点软话,应该就可以了。
  隔日大公子抵达了咸阳。
  见到父亲之后,大公子学以致用:
  “骊山陵实在太过庞大,若要迅速修建完成的话,天下黔首恐怕负担不起。父亲如此英明神武,想来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不若还是放缓修建进度,与民生息。哪怕修个一百年,每年修一部分也好。左右父亲如今也成仙了,应当用不太上陵寝。”
  而后刻意地补充了一句:
  “好不好?父亲?”
  秦皇:……这就是你和另一位始皇帝学来的招数?
  他怎么觉得听着怪怪的?
  对方出的什么馊主意?
  秦皇没必要和儿子说谎,他直接辟谣:
  “朕不是成仙了,朕现在是地府的鬼魂,皇陵还是很重要的。”
  大公子恍然大悟:
  “那不正说明皇陵不着急修建吗?父亲如今在阳世,也不住那皇陵。不如等快回地府的时候,再加紧修建。”
  而后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
  “可以吗?父亲?”
  秦皇:……不会说软话可以不说。
  地府。
  始皇回到地府后,依然没有着急回家。
  他想起来自己刚开始出发的目的,是找胡亥、赵高和李斯出气的。但是这个位面的三人目前还没死,就算死了可能也轮不到他来出气。
  始皇思前想后,觉得还是得在自家位面找人。
  重生后这个位面的三人没什么好收拾的。
  胡亥从小被他过继给了弟弟成蟜,后来他恢复了的前世记忆就把人发配去修陵了。
  赵高倒是被太子忽悠着帮大秦干了不少事得罪人的事情,比如看管抓来的六国旧贵族。等他的剩余价值压榨干净后,就被推出来平了众怒,送去和胡亥一起修陵了。
  而李斯,他从头到尾都是大秦忠臣,没闹过幺蛾子,没理由迁怒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