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这下子我和阿父同辈分了,还比阿父排行高。”
  始皇还没说什么呢,公子政先反驳了:
  “这里的仲父只取管仲那个意思。”
  用作尊称的时候,仲父的地位还是相当高的。非要算起来,齐桓公当年喊仲父的时候可能比他喊自家父亲还更尊敬些。
  扶苏也就是和阿父开个玩笑。
  可惜小阿父好像不懂什么是开玩笑,认认真真反驳了一通,直接把扶苏的话堵回去了。
  扶苏难得被人噎得说不出话来。
  始皇心情愉悦地看戏:
  “总算有个人能治治你了。”
  扶苏轻哼一声,把写好的一卷竹简放到公子政跟前:
  “公子来学写字了,先把秦篆学会,再学隶书。”
  搞不定小孩子的时候,就给他加作业。
  然而扶苏忘了,他阿父可不像他一样是个懒骨头。公子政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并不觉得学那么多东西有什么痛苦的。
  他接过竹简看了两眼,夸道:
  “阿苏,你的字真好看。”
  扶苏:。
  扶苏提醒他:
  “这是我仿照父亲的字迹写的,不是我自己的字迹。”
  所以你不要自己夸自己了。
  始皇在旁边欣然接受了夸奖:
  “朕也觉得朕的字很好看。”
  很好,自信的儿子显然也有一个同样很自信的亲爹。
  公子政拿起小毛笔:
  “原来这是我的字迹,那我可以直接照着学了。”
  有了教小孩的任务之后,时间就过得很快了。
  一眨眼韩王已经拉起了合纵的队伍,周赧王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然后,韩国觉得不行,自己拉起来的队伍有点弱,一看就打不过秦国。
  韩王本来的想法是,魏国也被秦国打了,所以肯定要把魏国拉上一起讨回公道。赵国和秦国打了这么久,赵国必然也想报仇雪恨。
  这一下子就有两国的盟友了。
  之后再尝试一下,看看楚燕齐肯不肯参加。就算不肯也没事,三晋联合起来,不至于打不过一个秦国。
  结果魏王说不想开战。
  魏王认为之前秦国攻打魏国,是因为信陵君跑去乱插手秦赵的事情。他们魏国本身秦国没有太大的仇恨,没必要频繁打仗。
  他们魏国也是要休养生息的,况且秦国不好对付。白起还活着呢,不宜擅动。
  魏王:谢邀,不是很想步赵国的后尘。
  接着赵王那边也说不想开战。
  赵王说他们跟秦国打了好几年了,赵国境内急需休整。再打下去,赵国怕是要撑不住,还是趁着秦国不搞事情赶紧喘口气吧。
  剩下的楚燕齐里头,齐国因远交近攻与秦国交好,没必要蹚这趟浑水。燕国的燕王忙着修长城,腾不出手来。
  楚考烈王原本还有点心动,结果仔细一打听——哈?就寡人和韩王发兵?开什么玩笑呢?韩国军队又不能打,到时候不都是我楚国在出力?
  楚王怀疑韩王在空手套白狼。
  是不是韩王想报复秦国,但他自己不想打也打不过。所以用合纵的说法忽悠别人加入,实际上等着别人和秦国死磕,自己不打算出力?
  楚王心里把占便宜没够的韩王骂了一通,退出了本次合纵。
  周赧王原本听着韩王画大饼,说他约了赵国和魏国,还说动了楚国加入,非常之心动。
  于是在韩王做出了尊重周天子的恭敬姿态,请周赧王以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联合伐秦的时候,周赧王高高兴兴地同意了。
  但是周赧王自己势单力薄,连武器粮草都凑不出来。想想韩王说的“四国合纵打击秦国气焰”,周赧王一咬牙,找洛阳的富户们借了钱财置办军备。
  周赧王许诺道:
  “待事成,便将从秦国抢来的战利品作为借债的偿还。”
  结果到了商议好攻秦的正日子……
  周赧王左看看右看看,没看到四国里任何一国派兵前来。
  周赧王:?
  周赧王忍不住询问西周公:
  “莫非是吾记错了日子?还是吾记错了集合的地点?”
  别人都没来,就他傻了吧唧地任命西周公做了大将,正儿八经准备打仗。
  西周公也很懵:
  “这……不如派人去询问韩王?”
  韩王也没来。
  韩王发现赵魏都不参加,楚国也说不参加之后,就蔫了。光他一国顶什么用?加上周天子也不够秦国打的。
  所以韩王干脆假装没有合纵这回事,至于周天子怎么收场,他不管的。
  天子的使者前来新郑质问情况,韩王就称病不见。反正周天子那巴掌大点地方,比韩国还小得多,军队战斗力更是不堪一击,得罪了周天子他一点都不怕。
  周赧王:可恶!吾被骗了!
  周赧王得到消息之后,只能灰溜溜地带兵回到西周公国。
  公子政听着扶苏讲述这些事情,不由迷惑起来。
  这个周天子也太好骗了吧?
  公子政问道:
  “那他拿什么还债呢?”
  扶苏微笑:
  “还不起,所以只能赖账不还了。”
  周赧王躲到了宫后的一个高台上避债,西周富户将之称为“逃债台”,后来有个典故就叫“债台高筑”。
  周赧王已经年近八十了,说起来也是辛酸。他从年轻的时候就屡屡遭遇惨事,这个天子当得着实窝囊。
  不过他的痛苦很快就会结束了。
  毕竟他也差不多快死了。
  孝文王听闻四国合纵失败的事情,并没有因为军队不曾拉起来就觉得高兴。区区韩王和周赧王居然敢带头针对大秦,真是给他们脸了。
  孝文王询问群臣:
  “近日这事,诸位怎么看?”
  诸位早就习惯了昭襄王在位时的一言不合就开干,换昭襄王遇到这种情况,立刻就打上门去了,还和你废什么话。
  所以群臣都武德充沛地表示:
  “周天子与韩王实在不识好歹,还请大王发兵警告一番。”
  扶苏则直接说道:
  “周天子胆小,如今又欠债还不上,心中惴惴。若此时发兵攻周,天子恐会直接投降。”
  孝文王闻言心中一动:
  “周天子治下只剩一座王宫,封地也几近于无。他投不投降倒没什么,反而是西周公,治下还有些封邑。”
  这次西周公也参与了讨伐大秦的活动,而西周公国拥有三十六邑、三万人口,蚊子再小也是肉呢。
  孝文王很快拿定主意:
  “打!”
  于是派遣赵摎出马,务必攻下西周公国,俘获周赧王和西周公。
  没多久,畏惧于秦军威势的二人就主动投降了。大秦果然接手了他们的封地,并轻而易举地从王宫中收取了九鼎和众多珍宝。
  孝文王原还考虑是否要扶持一个新的周天子上位,被扶苏劝住了。现在再立天子也没那个必要,反而是立了之后容易被六国当筏子。
  ——韩王这次就是忽悠周赧王以天子名义号令各国起兵的。
  虽然不立天子也会被各国找到借口针对,但他们顶多拿这事出来指责秦国一回。下回还想说这个,就有点站不住脚了。
  可如果有个天子一直杵在那儿,六国就可以一直试图忽悠对方出头。
  扶苏还和阿父说:
  “昭襄王早点死确实是个好事。”
  始皇一听就知道他又要不说人话了:
  “昭襄王看着呢。”
  扶苏不管,继续往下说:
  “阿父你看,孝文王多善良,西周公投降之后他就没有继续为难人家了。不像昭襄王,当初人家都主动投降了,他还把人绑在柱子上游街示众,实在是缺德。”
  始皇:……朕就知道。
  第40章 嬴柱:孤与卿相见恨晚!始皇:……
  人们在指责旁人的时候,往往会忘记自己其实也没好到哪里去。
  比如扶苏。
  他吐槽完昭襄王之后,果不其然引起了秦稷的反击。秦稷开始一条条列举扶苏不干人事的证据,以此证明扶苏也是个缺德鬼,没有资格说他。
  秦稷:“当初灭六国的时候,你忽悠和楚国有仇的齐王建说下一个就打楚国,帮他报仇。从齐国骗了一大堆粮草,结果转头去攻魏了,根本没动楚国。”
  扶苏:“那我和阿父后来灭了魏后,不是信守承诺去灭楚了吗?”
  秦稷:“你是又骗了一波粮草后才去灭的楚,空手套白狼!”
  扶苏:“你就说大秦灭没灭楚吧。”
  秦稷:“……”可恶,输了!
  没关系,他还能翻旧别的账。
  秦稷:“你明明知道荆轲要刺秦,故意不提前把人抓住,只悄悄调换了他的匕首。结果荆轲图穷匕见的时候,掏出来一看只有匕首的手柄,没有刀刃。”
  “导致荆轲和燕太子为人耻笑,说他俩搞刺杀之前都不知道好好检查一下凶器,真是愚蠢至极。还有人说燕丹小气,这么重要的东西都不知道花大价钱买个好的,居然买了个质量这么差的匕首,刀刃都脱落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