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李斯:啊???
不是,相邦你来真的啊?当相邦哪有当秦王爽?相邦你清醒一点啊!
李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授了官职开始上朝,都摸不着头脑。
直到有一天,他入宫去回禀政事,正好撞见了王上和相邦的相处。
扶苏因为吃多了糖牙疼,趴在案几上呜呜咽咽,含糊不清地抱怨商城居然没有根治蛀牙的药物,太不合理了。
始皇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
“扶苏,你都多大了?九岁的太子都不会吃糖吃到牙疼。”
扶苏更难过了:
“阿父你还嘲笑我。”
侍从通传李斯求见,扶苏不太想动,有气无力地摆摆手让他进来。他习惯了上辈子自己什么样李斯都见过,完全没想起来这次进来的李斯是个新人。
所以李斯先是被趴在桌案上的大王震惊了一下,紧接着又被相邦无奈宠溺的模样震惊了一下,最后还被太子政忙前忙后安慰大王的举动震惊了一下。
——这是什么《穿越之我是大秦团宠》剧本?
李斯恍恍惚惚。
原来王上是这样的王上,相邦和太子都拿他当小孩宠,难怪相邦不愿意抢人家的王位。
隔天李斯小心翼翼地询问始皇:
“昨日卑职听闻王上唤您‘阿父’?”
始皇抬眸:
“有问题吗?”
只要你足够坦荡不心虚,别人就不会觉得这有什么。就算理解不了,也顶多以为是自己跟不上你的思路。
李斯沉吟片刻,声音压得更低:
“莫非,王上其实不是孝文王的血脉,而是您的?”
父子俩看起来年龄相仿,但这不影响什么。有的人就是保养得好,和儿子看起来不像父子像兄弟。
始皇:……你真敢想啊!
始皇一言难尽的眼神似乎给了李斯错误讯息。
李斯立刻拍着胸脯保证:
“此事卑职一定保守秘密,绝不让旁人知晓!”
始皇沉默片刻:
“你好好辅佐王上吧。”
李斯欣然答应:
“相邦放心!”
始皇:……
扶苏吃了一颗止疼药,感觉活过来了。打开群聊,群里的先祖们正在讨论刚死没多久的孝文王。
依然是前线记者秦荡:
“那边投胎排队还挺慢的,柱儿下去的时候,稷儿和异人都还在呢。”
然后果不其然,两人联手把孝文王骗了一波,告诉他们那个子楚是假冒的。
扶苏轻嗤一声:
“幼稚。”
秦荡也觉得他们幼稚:
“就是就是,不过柱儿好像没上当。估计是猜到了他爹什么德性,要是子楚当真有问题,稷儿肯定不会这么冷静。”
至少会气得把没发现端倪的儿子臭骂一顿,指责他对不起列祖列宗。
“没骗到柱儿,他们可失望了。最后把实情一说,柱儿还一脸恍然,感慨‘怪不得寡人一直觉得秦正这人有点奇怪’。”
昭襄王:你觉得他奇怪你还重用他?
孝文王:不是那种奇怪,是有一种微妙的感觉,觉得对方不像臣子,像自家小辈。
简而言之,看着亲切!
昭襄王认为他在吹牛,马后炮谁不会,他还说他当初一看到扶苏就觉得亲切呢。
孝文王:然后你就被他弄死了。
昭襄王:……
这个黑历史是过不去了。
扶苏牙不疼了就满血复活,开始犯贱:
“我去问问李斯在不在。”
大家:“你找李斯干什么?”
扶苏:“他劝我阿父篡我的位,我去质问一下他是何居心。”
大家:有你这样的太子真是李斯的福气。
扶苏这边正玩弄李斯呢,始皇回来了。
扶苏就住了嘴,先问他爹:
“刚刚是不是李斯找阿父的?”
始皇承认了:
“他问朕,朕是不是用自己的血脉掉包了孝文王的血脉,因为现任秦王是朕的孩子,所以朕才不准备篡位的。”
扶苏感叹:
“李斯果然很适合去兼修小说家,编故事的本事一流。”
语音对话那头的李丞相:…………
第43章 秦国:咦?你们怎么都打起来了?
经过始皇帝陛下的调解,扶苏终于放过了他们可怜的李丞相。
没关系,扶苏大王还有另一个李斯可以欺负。
这个新来的李斯比李丞相更好欺负,毕竟他没有应对扶苏的经验。
李丞相早就习惯了扶苏的那些小手段,知道该怎么讨巧卖乖,就能躲过一劫。但李客卿他不知道啊,他之前甚至还把扶苏当成,迟早会被篡位的倒霉蛋看。
扶苏就叫来李斯:
“听闻李卿有一师兄名为韩非,他也是转投的法家,且比你学得更好?”
李斯:???
李斯未曾料想被大王召见后,上来就问的是这种问题。
这让他怎么回答?
李斯在纠结是如实说,还是替自己美言两句。
然后就听见扶苏告诉他:
“其实我与相邦早就听闻了韩非大名,相邦一直都很欣赏韩先生。”
说着还用一副“怎么偏偏来的是你,不是你师兄”的眼神,惋惜地看着李斯。
李斯:……
李斯心里警铃大作。
不是吧?他之前怂恿相邦把秦王踹了自己当秦王,结果搞半天秦王和相邦都想着把他踹了换韩非当客卿?
李斯有种命运不会放过任何人的感觉,都怪他之前对王上不敬,现在报应来了。
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李斯不得不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劝说王上。
李斯提醒扶苏:
“韩非师兄乃韩国公子,一心向韩,恐怕不会事秦。”
扶苏点头:
“是呢,所以我和相邦商量过了,决不能让韩非继承韩王之位。”
韩非虽然是韩国公子,不过并非现任韩王之子。严格算起来,应该是关系比较近的宗室。
一般情况下,宗室无法继承王位。但总会有非一般的情况,不然秦献公之前也不用遭受那么多波折了。
扶苏一副煞有介事的模样,好像当真和父亲商量过怎么阻拦韩非继位那般。这看得李斯压力更大了,总觉得地位岌岌可危。
李斯忧心忡忡地回家去了。
现在说什么都没用,还是得赶紧立功。有了足够的功勋,才能不怕后来者顶替他的位置。
太子政围观了扶苏欺负人的全过程。
已经快十岁的小公子再不像以前那么稚嫩可爱,而是隐隐能看出日后成熟稳重的模样。少年人端坐在那里,眼睁睁看着儿子在使坏,有些无奈。
太子政劝扶苏:
“你和仲父既然都说李斯有大才,你怎么还欺负他呢?”
扶苏却道:
“他有大才又不妨碍我敲打他一下,你是没见过他以前飘上天的模样,这人就不能给他太多好脸色。”
接着扶苏又细细说了李斯这人的性格弱点,他容易得意忘形,须得常常敲打才行。
比方说天下一统后李斯出行的仪仗就曾弄得特别庞大,奢侈又耗费。后来听说引起了始皇帝不满,才赶紧又诚惶诚恐地改了。
太子政若有所思:
“原来如此,那他今日经你敲打,应当会回去好好做事了。”
这些日子李斯因为刚来秦国就得到相邦看重,还一下子就成了客卿,很有些自得。毕竟上一个直接拜为客卿的人,可就是如今的国相秦正。
再往前,也都是优秀的相邦案例。
李斯心知相邦和王上是觉得要重用他,他迟早能一步登天成为新一任相邦。若换成一个性格谦逊谨慎的人倒还好,偏偏他不是那样的人,自然就飘了。
扶苏还说呢:
“客卿又没规定只能有一人,等蒙毅长大一些,我也给他封个客卿。”
这样李斯就会发现,他的竞争者不仅有没影的韩非,还有蒙毅等不少人。等李斯当真能升任相邦的时候,一口气封左右二相,坚决掐灭这家伙飘起来的机会。
太子政:……
太子政提醒:
“你不是说蒙毅要封郎中令的吗?”
扶苏点头:
“这不影响,另一个相邦会是王绾。”
太子政顿了顿:
“吕不韦呢?他等着补仲父的缺,等了很久了。”
扶苏笑吟吟地说:
“他啊,他就继续当商务部的长官吧。比起为相,我觉得他更适合替大秦赚钱。”
反正吕不韦也不敢有什么异议。
楚国和鲁国的战争结束得很快,但赵国和燕国却没那么容易结束,足足持续了好几年。
刚开始燕国号称拉起了六十万大军的时候,是真的把赵王给吓着了。
自从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之后,不仅齐国和秦国交好,其实燕国也和秦国交好。燕武成王、燕孝王和燕王喜三代都跟秦国私底下暗通款曲,一起对付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