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反正就是没问出来,不知道他的主公到底是哪位。
  荀彧颔首:
  “看来奉孝果然早就知晓了,而且这个主公定然不是曹公。”
  郭嘉:……
  唉,文若为什么要这么聪明呢。幸好明公不在此处,不然他还得和明公解释他为什么没跟对方说实话。
  郭嘉颇为现实地想着,另一个自己也是自己。没有帮外人坑自己的道理,所以这种秘密当然要隐瞒了。
  何况自从那个郭嘉来过一趟之后,曹操对他就隐约有些疑虑了。
  郭嘉心知他要是和曹操说实话,告诉对方其他位面的郭嘉另投始皇帝了,曹操肯定会忍不住联想到他身上。
  毕竟其他位面的郭嘉死后会转投旁人,说不得这个位面的郭嘉也会。再往阴谋论里想一想,或许郭嘉早就背叛自己了,只不过一直引而不发。
  荀彧也想到了这一茬,不由摇头:
  “曹孟德早不是我当年结交的曹孟德了。”
  权势会改变一个人,如今的曹操已经是魏武帝曹操。荀彧仍旧会怀念当年怀抱初心的旧主,也会不想搭理现在这个面目全非的野心家。
  两人都没料到,其他位面的郭嘉压根不是死后转投别人。没有相关经历,很难大开脑洞猜到这些。
  荀彧只是皱眉思索,其他地府的曹操到底干了什么,为何郭嘉会转投。莫非那边发生了一些这边没经历过的事情,奉孝受委屈了?
  郭嘉宽慰友人:
  “既然另一个位面的秦朝并不曾二世而亡,说不得压根没有出现汉末乱世。嘉恐怕一出生就为秦臣之子,成年后顺势入朝辅佐帝王呢。”
  荀彧缓缓点头:
  “也对,险些忘了这一茬。”
  阳世中,始皇拒绝回答如何招揽到郭嘉的问题。
  扶苏则不愧是郭嘉的狐朋狗友,两人想到一块儿去了。他拿这番说辞去应付汉武唐皇,说郭嘉荀彧曹操他们本来就是秦臣,无需阿父招揽。
  扶苏说得振振有词:
  “不独他们,还有孔明、伯符、公瑾、子龙等人,皆为我大秦肱股之臣。”
  被点名的众人面面相觑。
  周瑜笑道:
  “有点意思,若是如此的话,伯符是否摆脱了英年早逝的悲剧?”
  倘若能避开早死的结局,那周瑜觉得当个秦臣也挺好的。毕竟孙策在世时,他们还没生出再造乾坤的野心,不过想当一方诸侯罢了。
  蜀汉阵营的心情就有点复杂了。
  大秦不曾二世而亡,也就是说压根没有大汉出现。
  这可真是釜底抽薪了。
  也不知道扶苏是不是故意的,他还“一脸天真”地补充道:
  “其实说这些四百年后的晚辈没什么意思,不如来聊一聊汉初的这些人物。”
  “彻儿,说起来你可能不信,你曾祖父刘季是我大秦太守。你祖父刘恒是我孙儿柏舟的伴读,二人自小一起长大。”
  刘彻:……
  刘彻调头就走:
  “高祖和文帝的事情与朕无关,梓桑你还是去找他们二人叙旧吧。”
  辈分高了不起啊!可恶!
  第90章 孩子调皮是正常的,梓桑他还小呢
  扶苏愉快地凭借辈分取得了碾压优势,并收获了来自另一个父亲的夸奖。
  嬴政十分满意。
  以前他们这群皇帝之间势均力敌,无论是谁都很难占据无可匹敌的上风。
  现在不一样了,刘恒给他的曾孙当过伴读,他不再是理论上辈分压老刘家一头,而是实际上成为了长辈。
  男人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想当你爸爸。
  嬴政挑眉:
  “如此算来,刘邦比朕低了两辈。”
  扶苏笑吟吟地说:
  “谁让他儿子生得晚呢。”
  老不羞的,五十多岁了还和年轻姑娘生孩子,搞得他儿子的年岁只能赶上扶苏孙子这一辈。
  刘邦分明年纪只比始皇小三岁,然而如今扶苏也能撑一声他的长辈。
  嬴政越发高兴起来:
  “也不知抽卡能否抽到你们那个位面的刘季与刘恒。”
  这头的汉高祖和汉文帝估计不认这个辈分,还得让本人来,到时候就能看见两人恭恭敬敬对他行礼的画面了。
  扶苏想了想,感觉抽到的概率不大。
  但是这个位面的坐标他是知道的,大不了让他们直接过来。不过,刘恒好像还没死下来,得再等等。
  这边大秦在琢磨无聊的辈分问题。
  那头李世民已经和岳飞商量好了后续安排。
  他们打算兵分两路,岳飞留守在河北西路这一代,继续抵御金军南下。李世民带兵直奔开封城,协助皇帝守城。
  当然,这只是李世民对岳飞的说辞。
  岳飞哪里能想到他是去送皇帝一程的,见李世民他们放心把这么多士兵留给他,完全不怕他带人跑了,十分感动。
  这次南下,扶苏要跟去。
  扶苏虚弱地靠在阿父身上,说自己最近病情有恶化的迹象。周围没什么名医,不得已只能前去京城寻医,想来那里定有医术高超的医者。
  岳飞颇为担心:
  “那你路上小心些。”
  这一路过去十分颠簸,也不知道梓桑的身体是否能受得住。
  既然是去寻医的,不放心儿子的老父亲自然得跟着。这一下子至少要去三个人,还剩两个。
  嬴政皱眉:
  “朕……政也去。”
  名字和自称发音相近就是占便宜,不小心说漏嘴了也不怕。问就是说话有口音,前后鼻音不分。
  刘彻就不能这样了,但刘彻有别的解决方法。
  比如——
  “朕……政儿啊,去那么多人干什么?你还是留下来协助鹏举吧,军中还有那么多账务要处理呢。”
  不能把账册交给岳飞处理,偏偏没有抽卡机会,无法抽出新人来胜任此事。所以嬴政和刘彻里得有一个留守大营,帮着岳飞管账本。
  但他们两个都想去开封。
  嬴政冷冷地扫向刘彻:
  “你是不是讨打?”
  除了长辈,没人敢这么喊他。
  刘彻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若无其事地扭头和李世民说话:
  “军中账簿我看不太懂,还是让他留下吧,免得你们又说我拖大军后腿。”
  他还记得上次梓桑吐槽他晚年没了卫霍打仗就老输呢。
  李世民故作为难:
  “这个,那个,不好吧?要不你们还是自己商量,我做不了主。”
  扶苏看着他们几个你来我往,谁也不肯相让,突然来了一句:
  “那为什么不让二凤留下来管账簿?”
  这两个都没随军处理过军中账务,但李世民肯定是擅长的。
  反正这次去开封也不是去打仗的,只要没了皇帝和投降派拖后腿,光开封城里自己的将军就能搞定一切,压根不需要带个将领过去。
  放着懂行的不用,非要为难两位不懂带兵的皇帝,岂非本末倒置?
  李世民:?!
  李世民没想到刀子冷不丁扎他这儿了。
  他立刻拒绝:
  “我不——”
  然而嬴政和刘彻已经飞快交换眼神,达成了共识。与其两相针对,让唐太宗作壁上观,不如合作把唐太宗留在这里,让他刚才幸灾乐祸地看戏。
  二人合力把李世民压回了军中。
  原本他们应该打不过马上皇帝的,奈何扶苏看热闹不嫌事大,怂恿他阿父去帮忙。始皇是能用功德作弊的,直接把李世民摁得动弹不得。
  岳飞看得一头雾水:
  “你们这……不是说只有李兄懂行军打仗吗?”
  结果反而不带他一起去了?
  扶苏眼也不眨地忽悠不懂政斗的单纯武将:
  “鹏举你有所不知,这几年朝中对武将的忌惮越发严重了。我们不让二凤去是为他好,也免得他遭受无妄之灾。”
  而后说起朝中分为三派,主战派、主和派和投降派。后两者都爱打压武将,李二凤这等无权无势的小人物去了也是自投罗网,他们会趁着他没起来之前把他搞掉的。
  李世民想反驳,被刘彻一把捂住了嘴。
  刘彻沉痛地点头:
  “不错,虽然我等皆有忠君报国之心,奈何官家身侧奸佞横行。此番前去开封,带将领随行恐会遭受猜忌,倒不如只带大军前去。”
  嬴政顺势接过话头:
  “如此一来,官家可随意派遣自己信得过的将领接手军队,也显得我等诚意十足。”
  始皇跟着补充:
  “金人势大,单鹏举你一人在此御敌,恐会左支右绌。有二凤协助你,你们便可打出更多战术了。”
  几人一唱一和,初出茅庐的岳飞哪里说得过他们。越听越觉得有道理,于是爽朗地拉过李世民,叮嘱他们路上小心。
  岳飞还反过来劝李世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