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这就导致了祖父和孙子的母亲出自同族甲,而祖父和儿子的母亲却各自出自不同族群甲和乙。
秦将闾花了好半天才搞懂这个。
一抬头,桌上满当当的食物已经空了。
秦将闾也没多想,以为是父兄一起吃掉的。摸摸肚子觉得没吃饱,又问店家要了一笼包子。
直播间里之前还在感慨秦将闾能吃的人已经转而去感慨梓桑怎么也这么能吃。
——他真的是病弱公子吗?
秦人坚强地辩解:
“生前病弱吃不下那么多,不代表死后也吃不下。我等鬼魂又不会饿,所以应当也不会饱,可以尽情吃。”
为了维护自家公子岌岌可危的人设,他们真的很努力了。
秦将闾饭吃到一半,外头骚乱起来。
他左手右手分别捏着一个包子,就窜出去看热闹了,嘴里还叼了一个。
扶苏简直没眼看:
“阿父你看他。”
始皇见小儿子跑远了,这里应该不会被直播间捕捉到,这才小声安抚爱子:
“那是旁人的儿子,无需管他。”
要丢也是丢嬴政的脸。
扶苏:……
阿父怎么突然不认这个儿子了?
扶苏很快想到了原因,不由好笑:
“阿父怎么还在和那位始皇帝计较?”
这是为了防止自己儿子被拐跑,干脆和对方割席了。大家各论各的,和别人的儿子保持距离。
扶苏拉住父亲的袖子:
“阿父不要吃醋。”
始皇没有回答,只是牵着他出去看热闹,嘴上分析着应该是皇帝那边出状况了。
果不其然,走出去没多久他们就看见几队浩浩荡荡的马车,一看制式就知道不是寻常人能用的。
一名高大的武将正苦口婆心地拦在车前劝说车上人,武将嗓门都大,声如洪钟,离得远也能听见在说什么。
武将声泪俱下:
“官家!您怎么能弃城而逃呢官家!金人还没攻到开封,您先离开了,难道您要将京都拱手让人吗!”
马车中的人不知道说了什么,声音太小听不见。
秦将闾听见了,因为他窜得快,跑到了最前头。虽然这里有官兵阻拦,不让平民百姓离得太近,但这个距离也足够了。
车里的是宋钦宗赵桓,他说:
“等金人打过来,再跑就迟了!当然要趁着他们还没来,赶紧南下!”
武将是负责开封城守卫的李纲,他哀哀劝说对方留下。
但是这边他拦下了宋钦宗,那头宋徽宗已经招呼人马开拔了。趁着自己是太上皇,没被李纲逮住,赶紧走,免得一会儿就走不脱了。
要不是着急离开,没来得及叫人清场,这会儿早就封锁道路不许百姓靠近了。外头这么多人,万一有刺客混在人群里怎么办?
宋钦宗也觉得晦气。
他特意没让人去封路,就是怕动静太大提前被李纲知道了他要跑路的消息。结果还是晚了一步,出城之前就被堵住了。
到底是谁给李纲通风报信的?
本来他们父子两个安安静静出城,事后就算城中百姓知道了他们要逃跑也没什么关系,走都走了。
现在闹得下不来台,让国民亲眼看到他们弃城而逃,他堂堂皇帝不要面子的吗?
李纲真烦人。
宋钦宗和李纲虚与委蛇了一番,最后眼看人越聚越多,他爹的车队又快跑没影了,到底坐不住。不再和李纲废话,喝令李纲退下,催促车夫快点走。
临走前还不忘打一棍子给个甜枣:
“开封城就交给爱卿全权负责,朕先走一步,相信爱卿一定能守好都城的!”
他都这么信任李纲、给了李纲这么大的权利了,李纲别不识好歹。要守城自己守去,少来烦他。
最好李纲把金军拦在开封不南下,这样他们就可以在南边安安心心过好日子了。
李纲被噎了个够呛。
这还没完,风中隐约传来宋钦宗询问左右的声音,问的是之前派去城外大营的人回来没有。他们南归正需要大军护送,得从平定军里多调点精兵同行。
李纲:我有一句脏话快要忍不住了。
秦将闾看完热闹回来,正好撞见他父皇和大哥,就把缺漏的部分给他们补上了。
扶苏笑道:
“今日闹这么一出,倒是个好事。”
竟还有意外之喜,能让百姓亲眼看看赵宋皇帝是个什么货色,这对他们后头推翻宋朝非常有利。
感谢不知名的好心人,帮他们通知李纲来拦人。
等等,刘彻跑哪儿去了?
扶苏后知后觉:
“今日好像没见到武帝出来。”
始皇无奈:
“你这个时辰才起来,自然见不到。”
刘彻可没赖床,一大早就出门不知道干什么去了。大家回到客栈等了片刻,才等到对方回归。
始皇问他:
“消息是你传给李纲的?”
刘彻得意一笑:
“朕早起出门闲逛,正巧看见宫门口有车队停驻。”
为了去南边也能过上好日子,徽钦二帝让人拿了不少财帛装车。因为之前就一直闹着想走,好多东西都提前装好了,现在临时出发也不会手忙脚乱。
就是车队有点长,所以前头刚出皇宫,后头还有一大堆在宫中等待。刘彻意识到皇帝这是要逃,就起了坏心,故意去找人通知了李纲。
然后刘彻自己就溜达去了平定军大营。
他说他已经安排好了:
“有城中这出闹剧,回头平定军兵卒不肯跟随皇帝做逃兵,陆陆续续离队归来,也算合情合理。”
毕竟这些儿郎都有一颗保家卫国的心,不愿意做缩头乌龟也说得通。
皇帝下令让他们跟随,他们无法抗旨不尊。可心里实在难安,最终选择潜逃回来,也是一片好心,如何能苛责他们呢?
刘彻还说:
“等软骨头皇帝被抓了,朝中肯定有愚忠的臣子认为是他们逃跑导致皇帝身边护卫不足。”
始皇秒懂:
“士兵一心保卫京城和百姓,朝中高官却因为南逃的皇帝指责他们。士兵寒了心,将领也寒了心,造反天经地义。”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愉快。
刘彻端起茶盏喝了一口:
“英雄所见略同。”
扶苏冷不丁问道:
“所以武帝为什么大早上起来去皇宫门口溜达?”
刘彻:……
地府众人:
“对啊,武帝怎么恰好就溜达去了皇宫?”
刘彻若无其事地放下茶盏:
“到朕习武的时辰了,朕失陪。”
秦将闾看他走了,傻乎乎地挠挠头:
“所以到底是为什么?”
有没有人给他解答一下?
最后是他亲爹嬴政答了:
“他看热闹去的。”
别看刘彻嘴上说得多么深谋远虑,好像在看到车队的一瞬间就已经安排好了后面三四五六步。
其实一开始刘彻就是单纯地给赵宋皇帝添堵,才故意通风报信。这段时间隔三差五就会出现李纲堵住想南逃的二帝苦苦劝说,搞不好每回都是他刘彻在传消息。
扶苏无语:
“他还真不怕两人被李纲劝住了,干脆不跑了。”
刘彻:反正你有说服类的技能,大不了让你再去用一次。
不过方才出城的好像只有二帝和他们的妃嫔儿女。
这怎么能够呢?
扶苏连忙招来负责舆论的兵马俑:
“加把火,把二帝离京的消息传给京中那些宗室和权贵们。”
多跑点,最好主和派和投降派全都跑了,城里不要留任何一个拖后腿的。
接着又让另一个兵马俑去京郊大营:
“之前安排好的队伍可以行动了,堵在南逃的路上抢劫财物。别让他们带走一文钱,免得便宜了那些金人。”
扶苏特意组建了骑兵队伍,让他们打扮成马匪的样子,就等着劫掠这些皇亲国戚。
秦将闾忍不住问:
“大哥你套路怎么那么多?”
居然还有假扮劫匪的戏份。
扶苏没搭理他,只催促兵马俑们赶紧去行动。
不到午时,得到消息的软骨头们就已经匆匆收拾好行囊出发了。官家跑路居然不叫上他们,就不能提前通知一声,大家一起走吗?
因为时间太急,这群人就没来得及带走太多东西。再不出城搞不好就追不上皇帝了,而且现在要出城的人太多,城门口有点拥堵。
刘彻对此十分上心,甚至还亲自去城门指挥兵马俑给他们疏导交通,生怕他们跑不出去。
秦将闾点评:你人还怪好嘞。
李纲已经懒得管他们了,跑吧跑吧,反正他死战不退。这群人根本指望不上,跑了也好,免得战时指手画脚,打到一半非要投降议和。